第十四章 梨霧白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被逐千金的歸園田居!
“大炎和月那還沒有撕破臉,更何況鬆安和月那之間還隔著軒轅山,暫時應該打不過來。”
歐陽桓微笑地說著,抬手舉起了秦陌遞給他的茶杯,剛湊到鼻尖,就聞到一股如蘭似桂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再細細聞去,卻又仿若一樹沾雨的梨花,被風一吹,滿樹清冽的香氣撲滿懷的味道。
歐陽桓生於京城富貴之家,什麽好東西沒見過,更加上這些年走南闖北,自問這世上也很少有他不知道的東西了。
可是這茶卻是第一次見。
歐陽桓看著手中粗糙的茶杯,裏麵的茶水卻是蜜綠中透著點金黃,仿佛一塊上好的琥珀,他輕輕戳了一口,入口柔軟醇厚,回甘綿長。
歐陽桓輕輕放下茶杯,好奇地問道“你這是什麽茶?”
秦陌笑眯眯地又給他斟了一杯。
“怎麽樣?好不好喝?”
歐陽桓點點頭“從來沒有喝過這樣的茶,堪稱一絕。你是從哪裏得來的?”
秦陌笑道“我這茶名叫梨霧白,是我自製的。”
歐陽桓驚道“你自製的?”
秦陌指著橫梗在麵前的那一座座連綿的山脈,道“我在一座野山頂上發現了一棵長在雲霧之中的茶樹,采摘回來後,我用一種特殊的方法,糅合了幾種不同的花香製作而成。”
秦陌隻簡單說了下這茶的由來,卻對過程當中的艱辛隻字不提。她一向明白,別人聽你的經曆也隻是聽個熱鬧,誰會真正關心你的不易。
這株茶樹長在一座海拔約三千多米的山上。山路崎嶇,山頂雲霧繚繞,幾乎罕有人至。
秦陌一個人爬到了山頂。中途被野豬追過,被毒蛇嚇過,甚至還差點掉下了懸崖。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她就對爬山這件事情保持了高度的熱情。
山就在那裏,從幾千萬年前就開始了,不去爬一爬,又怎麽知道會遇到什麽,有什麽樣的風景在等著她?
就比如這次發現的這株茶樹。
隻不過最高的那座山至今她還沒有爬上去過。
太高了,一眼看不到頭。和它一比,秦陌之前爬過的那些隻能算小山包,簡直不值一提。
而這座山就是軒轅山。
這是一座被村民當作大地之神來膜拜的高山。
山橫跨大炎和月那,西邊是鬆安,北邊都是月那的國土,沿著山界一直向東通往月那的都城月城。其中離鬆安最近的是蕪城。
至於南邊,沒人知道那邊是什麽。從陸地的兩端看過去是終年大霧彌漫的汪洋,有誤入的漁船,也有曾因為好奇而想去一探究竟的商隊,卻從來沒有人能或者從裏麵出來。
民間有傳說,說山的那邊就是萬丈火海,是蚩尤戰死前的怨氣聚集而成,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終年不散的大霧就是火炙烤著海水升騰起的水汽。當年軒轅帝不忍看黎民百姓身受烈火之苦,在冬至這一日化身為山,替他們擋住了這場劫難。
所以兩國邊境的百姓就開始以軒轅帝為名,稱這座山為軒轅山。每年冬至,這裏都會舉行巨大的祭祀儀式來紀念軒轅帝,稱為有熊節。其熱鬧程度更勝於過年。
不過傳說歸傳說,山的南邊到底是什麽卻沒人說得清。因為太高了,從半山腰開始就已是白雪皚皚,除非是現代裝備齊全、經驗豐富的登山運動員,大概還可以一試。
赤手空拳去爬這座山?秦陌倒是想,可也不能真的去送死。
歐陽桓放下茶杯,不由再次鄭重地打量起秦陌,她還是一身簡單的素色衣裙,身材高挑,雖然比之前在秦府匆匆一瞥見到時瘦了很多,身形比起一般姑娘來還是要壯實許多,隻有白瓷般的臉上一雙黑珍珠似的眼睛亮若星辰。
她的背後盛開著幾株一人高的蜀葵,這種花的花朵形似木芙蓉,鄉下常見,家家戶戶都種,不需要打理,隨種隨活。每當這個時節就在農戶的門口開得如煙如霞。
雖不如牡丹高貴,也不如蘭花絕俗,但卻自有一種勃勃的生命力。
秦陌卻仿佛絲毫沒有察覺到歐陽桓的注視,興奮地道“歐陽桓,你走南闖北的應該很有見識,我打算明天將這茶拿到鬆安最大的茶樓仙客來去賣,你覺得可行嗎?”
賣茶?
一個將軍千金?
歐陽桓目光晦暗地看她一眼,欲言又止道“你……很缺錢嗎?”
秦陌以為他誤會自己嫌秦楚風的錢給少了,於是連忙擺手道“倒是也不缺,但這麽好的茶,我一個人喝豈不無趣?”
送走歐陽桓後,秦陌看著院子裏的青梅都晾幹了,和流觴曲水泡了滿滿一攤子酒埋在了院裏一株海棠花下麵,又將剩餘的青梅做了青梅露,青梅蜜餞。
“小姐,你什麽時候會這麽多東西了?”曲水吃驚地看著秦陌無比嫻熟地擺弄著那些鍋碗瓢盆。要知道原來在秦府,她雖然不受待見,但也是從來沒有碰這些東西的。
秦陌衝她眨眨眼“怎麽樣,大吃一驚吧?本小姐會得東西還多著呢,以後有你吃驚的!”
黃昏,用過晚飯之後,秦陌坐在院子裏喝茶,手裏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正是上午歐陽桓給她帶來的《蘭溪遊記》。
越讀,秦陌就越是覺得《蘭溪遊記》的作者是個妙人。
他筆下的山川湖海視角獨特,緲緲似天外飛仙,又炯炯似塵世豪傑。天文地理,曆史典故,無不信手拈來,卻又讓人覺得和當時情景無比契合,絲毫不穿鑿附會。
不知不覺,天色就暗了下來。雖已入夏,但山間吹來的風還是很涼。
流觴走過來嗔怪地端走秦陌手中的茶“小姐,你這個時候吃冷茶,小心傷了脾胃,夜裏睡不好!”
秦陌從書中抬起頭衝她嘻嘻一笑,道“沒事,我現在每天幹體力活,身體結實著呢!”
秦陌這段時間確實每天都在幹體力活。
除了幫著周大嬸製作筍幹,她還抽空將這座寡淡的別院重新修飾了一番。
不但在屋前屋後種滿了果樹,還在大門到正屋兩邊的牆角種了一溜從秦陌從各種懸崖幽穀中搜羅來的山茶和杜鵑,甚至還在後院的東北角種了一株辛夷。
辛夷旁邊的地也不能白白空著,秦陌鬆了土施過肥以後種滿了各種當地菜蔬,此時正是各種瓜果上市的季節,每日收獲的吃不完,秦陌還會吩咐流觴將多餘的送去周家。
秦陌也不知道會在這裏呆多久,但顯然她已經做好了要在這裏住個三年五載的準備。她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她甚至不知道還會不會回秦府,如今之計,隻能把眼下的日子過好,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