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繼續前進

字數:3332   加入書籤

A+A-


    盜墓開局抱大腿認爹夷陵老祖!
    “槍給你,是給你防身的,而你隻要有了手槍這出其不意的自保武器,也能減輕一些使團其他人 的注意力。”
    “那我就不客氣了!”楊盈很是高興,“不過我也不白拿你的,無憂我知道你在收帶回師門的禮物,我這就給皇嫂和丹陽王寫信,要他們給我送一些更貴重一些的禮物過來。”
    說完,楊盈興致勃勃地叫停馬車,在寧遠舟的安排下由元祿照顧著開始學習騎馬。
    因為使團裏還有很多傷者,重傷的雖然已經留在陵州了,但是還是有許多受了輕傷的都繼續跟著使團前往安國,所以隊伍行走的並不快,剛好適合楊盈學習騎馬。
    於是看到任如意和無憂又繼續回到了馬車,寧遠舟就直接指控使團繼續前進。
    如此一來,馬車裏就隻有任如意和無憂兩個人了,無憂才不解地看向任如意,“如意姐,你是有什麽事要和我說嗎?”
    任如意並沒有開口說什麽,而是拿出一卷書冊,“我是什麽身份你之前也聽到了,但是我卻一直沒有和你說過我為什麽跟著使團回去,而寧遠舟又為什麽會相信我。”
    無憂點頭。
    之前她的確不懂,即使那天剛醒來時就知道任如意之前身份是那什麽朱衣衛左使,而且還好像和寧遠舟所在的六道堂有仇,但是具體有多大的仇她也不清楚。
    可是經過這些日子的學習,她不說完全弄清楚朱衣衛和六道堂的恩怨,大概也估了個八九不離十。
    例如錢昭和孫朗的親人可都是死在朱衣衛手裏,對任何朱衣衛之人都恨到骨子裏。
    尤其是在此次梧國與安國大戰中有朱衣衛從梧國皇帝貼身太監手裏買到了布防圖導致梧國大敗,六道堂天道幾乎全員犧牲的事!
    所以雖然任如意五年前就已經死遁離開了安國,但是寧遠舟這樣就讓任如意加入使團,其中肯定有無憂她不知道的秘密。
    所以現在是準備和她說?
    “我有事要求他,就是安國五年前身死的昭節皇後,我想查清楚昭節皇後之死,這些都是關於昭節皇後的一些情報,麻煩你幫忙看一下,我想知道誰最有可能是害死娘娘的凶手。”
    任如意的聲音壓得很低,但是無憂卻能聽得出其中壓抑的是滿滿的仇恨。
    無憂自然答應,然後就認真地開始看關於昭節皇後的事,以及五年前安國發生的事。
    使團很快來到了茳城,這前梧國和安國的大戰安國雖然沒能打到茳城,但是茳城卻有很多從許城逃難過來的難民,更有許多父母都已經亡於戰亂的孩子。
    “如意姐,無憂,那些孩子好可憐啊!”此時楊盈已經重新回到了馬車上,第一次騎馬即使騎的不快,為了楊盈的身體,寧遠舟他們也不會讓她騎很久。
    任如意“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無憂同樣很是感同身受,“是很可憐,還完全沒有謀生能力就必須麵對生存的艱難!”
    “那我們可不可以幫幫他們呀?”
    寧遠舟已經出現在馬車旁邊,聽到了楊盈的話,“殿下,此地距離安軍所占地界隻有200裏,前方不遠就是戰場,這些逃進了茳城的難民已經是好的了,更多的難民到現在還流離失所,從現在開始,這樣的人我們肯定還會遇到不少。這樣的情況,我們救不過來的。”
    反而他們如果一停下來救助難民,情況輕的會導致拖慢使團的進程,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更嚴重的事故。
    楊盈仍不放棄“那我們就不能為他們做點什麽嗎?”
    無憂這才開口道,“你想替這些人做些什麽,你應該自己想,而不是問你如意姐和寧遠舟,你現在是禮王,你隻要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完全可以吩咐寧遠舟派人去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聽到無憂的話,原本還想說什麽的寧遠舟想了想還是閉上了嘴。
    於是楊盈就拿著無憂贈送給她的鋼筆開始埋頭整理自己的思路。
    “我從梧國帶來的體已雖然剩下的還多,但是到了安國還不知道要用多少,所以此次能動用的也不多。”
    到底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楊盈並不是很自信,而且也是為了爭取時間,於是她一邊寫一邊將考慮的原因和思考出來的結果一一道來讓任如意、無憂還有走在旁邊的寧遠舟聽到。
    “如果一個孩子給一兩銀子”
    無憂開口,“銀子可不能吃,在這個剛剛結束戰亂的地方,時局可不會太安定,說不定你前腳給錢,後腳這些錢就被人給搶了。而為了保護這些錢,孩子們還不知道會怎麽樣。”
    小兒抱金磚,是禍非福!
    楊盈一呆,立刻反應過來,“是我想岔了,孩子們現在最缺的是吃食,即使我給了錢,他們年紀那麽小也不一定能弄到吃食!”
    “施粥?還是做饅頭?糧食從哪裏來?什麽人來做飯?該怎麽發放給那些孩子?對了,我是禮王,是梧國的王爺,我完全可以讓此地的縣令出麵安排這些孩子!但是我手上沒有什麽權力,我應該如何讓縣令聽我的?”
    修修改改,等他們到了驛站的時候楊盈已經將一份雖然塗塗劃劃很是不好看但是各方麵卻已經考慮得很是成熟的方案交給了寧遠舟。
    寧遠舟看了,心裏連連點頭,抱拳行禮道,“殿下,屬下立刻安排人按照你的方案去安置那些孩子。”
    這份叫方案的的確很簡單,還有很多塗改的地方,但是卻已經很全麵,讓他拿著禮王的帖子、六道堂的武力去找縣令,要求他出麵開始安置流民。
    金錢來源除了她自己捐了一些丹陽王和皇後給的體己錢之外,更多的是提了幾點建議,一是上書找朝廷要。
    二是號召茳城富戶進行捐款,甚至還有將捐款人員公城公示之類的激勵措施。
    最後就是最急切的,施粥。
    最後楊盈綜合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先施粥,從怎麽熬粥,到如何給最需要的人施粥,楊盈寫得很是詳細,完全可以直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