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削藩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A+A-




    梁臣美景夜公子!
    “咱先把此次與北涼的戰事大概回顧一下,首先從北涼軍突襲荊原堡開始算起,直到北涼軍拿下立川關為止,我查閱了軍報,北涼軍大概隻花了十二天左右。”
    秦牧玄說罷,用火簽在地上開始畫起來,他畫了豎著排的三個大圓圈,自上而下分別寫上,北涼、梁、景,用這三個圈代表這三個國家。然後在北涼拉出一個箭頭指向梁國,箭頭旁寫上“十二”。
    “秦老弟,你怎麽隻算到立川關失陷啊,北涼軍最後可是攻占了臨水城啊。”蘇千戶提出了疑問。
    “蘇老哥,我之所以算到立川關為止,是因為立川關一旦陷落,咱們梁軍再想拿回來是很費時間的事情,也就是說立川關的失陷就代表北涼軍基本占領了腳跟,我大軍再想把他們趕回去,沒有一個月時間是很難辦到的,後來事實也佐證了這點,若不是奇襲隨州城,造成了腹背受敵的局麵,迫使北涼軍主動放棄立川關,咱們現在應該還在立川關下苦苦攻城呢。”
    “是啊,這也多虧了秦小子你的奇策,不然想一一突破,沒一兩個月的時間恐怕是很難以辦到的,就算我不惜代價強攻硬闖,那也至少一月有餘啊。”
    大將軍仔細思量了一下,最終估量出了差不多的時間。
    “過獎了,大將軍,按您算的時間,我鎮北軍自開戰之日起差不多需要兩個月時間才能把北涼軍趕出去對吧?”
    “差不多吧,這是最快估計。”大將軍想了想,肯定地回答道。
    “好,咱接著說,自立川關失陷就是景國計劃的開始,立川關失陷的消息要傳回草原最快隻需要兩天時間,因為景國使臣應該離咱梁國邊境非常近,接到消息他會遣人立即回景國報信。也就是立川關失陷後大概三天的時間,報信的人就應離開港口了。”
    秦牧玄又用火簽從梁國拉了條箭頭指向北涼,旁邊寫了個“三”字。
    “按夜影司以往的記錄可得出北涼到景國走海路最快需要十天左右。”
    秦牧玄接著用火簽從北涼繞過梁國指向景國,旁邊寫了個“十”字。
    “蘇老哥,從景國淮水港到達景國都城金陵最快需要多久呢?”秦牧玄望向正認真聆聽的蘇千戶問道。
    “淮水港距離金陵城一百五十裏,快馬加鞭的話一天足矣。”蘇千戶給出了準確答案。
    秦牧玄接著在景國邊寫了個“一”字。
    “那麽好,也就是說景國女皇知曉立川關失陷是在十四天以後。而這個時候她就可以宣布在安塞軍抵達北部邊境時禦駕北巡。”
    說完,秦牧玄從懷中取出一遝軍報,從中挑出了三張放在桌上。
    “這張是報告北涼軍襲擊荊原堡求援的軍報,日期是六月十四日。這張是立川關失陷的軍報,日期是六月二十六日。而這張,是景國女皇宣布要北巡的消息,日期是七月十一日。一共曆時二十七天,而景國女皇宣布北巡剛好是在立川關失陷後的第十五天,怎麽樣,很巧合吧,如果景國探子想把立川關失陷的消息從陸路傳回景國絕對會比這慢的多。”
    秦牧玄把三張紙按時間順序依次在桌上排好。
    “這三個時間完全吻合我所猜測的時間,說明很有可能這一切就是事先安排好的。”
    秦牧玄把杯子裏的茶一飲而盡。
    “小秋,小秋,上茶。”
    “來了,老爺,稍等。”
    小秋拎著個茶壺走了過來。
    “大將軍,蘇千戶,你們覺得景國計劃如此周密是為了什麽?”
    大將軍和蘇千戶兩人陷入了沉思。
    半晌後,當小秋拎著空茶壺走遠了,兩人仍舊眉頭緊鎖,努力思考著。
    “我來說吧,為得是江都,準確來說是為了江都的漢王。我思來想去,這個可能性極大。”
    秦牧玄的語速極緩,每句中間都停頓一息,他仿佛還在斟酌其中的利害關係。
    “漢王,怎麽會是他!”大將軍完全看不懂了,無法跟上秦牧玄跨度如此大的思維。
    “景國女皇墨欣蘭,作為一名女子繼位大統,還如此年輕,朝中很多人都不會服氣,但……她畢竟是正統身份,所以景國朝臣也隻是嘴上說說,實則還是要效忠於她。而墨欣蘭那六個王叔就則不同,臣強主弱,你說,這擁有兵權,坐鎮一方的藩王會怎麽做呢?”
    “造反奪位唄。”蘇千戶眼中一亮,似乎拿捏到了要點。
    “對咯。”秦牧玄拍了下桌子,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作為皇帝的墨欣蘭隻有在那六王還在躊躇不定之時,先下手為強——進行‘削藩’。
    “而同時對六王動手那絕對是找死,隻有先挑六王中最強的下刀,也就是江都漢王,在所有人都未反應過來時,一舉拿下漢王,震懾其它五王,不,應該是四王,完成削藩。
    “而最強的漢王好死不死,剛好處於江都,憑借我梁國此時正欲南征的意圖,墨欣蘭可以名正言順地調動安塞軍去邊境布防而不會引起漢王的警覺,甚至漢王的手下兵馬也要在江都到泗陵一線布防,這簡直是削藩的天賜良機啊。”
    大將軍額上此刻已有細汗浮出。
    “而我剛才說是震懾四王,那是因為我敢肯定,六王之中肯定有一王已經投靠了墨欣蘭,要不墨欣蘭絕對不敢冒險下手,也就是說六王之中有暗線給墨欣蘭通風報信。”
    “淮王!”蘇千戶頷首脫口而出,“一定是他,淮王墨懷安,隻有他沒有封地,一直留在金陵,因為他一直掌握著景國的密探組織——赤衣衛。他是最忠於皇室的王爺。”
    蘇千戶語氣肯定,作為夜影司的高級官佐,蘇千戶對於他們的老對手赤衣衛再了解不過了。
    這個墨懷安絕對忠於皇室,就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成為了赤衣衛的幕後掌控者。
    此人天資聰穎,剛毅果斷,赤衣衛在他的掌控下也是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神秘。
    近些年梁國的夜影司一直被赤衣衛壓製得死死的,夜影司要從景國搞到情報變得越來越困難,而赤衣衛卻總能準確獲悉梁國的情報。蘇千戶清楚地記得夜影司上一任指揮使就因為泄露重要情報而丟掉了腦袋。
    “這就對了,蘇老哥,我再問你,六王之中是不是還有個封地距離金陵很近。”
    秦牧玄又問了蘇千戶一個問題。
    “康王!他的封地距離金陵僅百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