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字數:9728   加入書籤

A+A-


    “入班——”一聲高昂的長喝過後,兩排穿著迥異朝服的官員有序地進入偌大的永泰殿。
    待百官按品階各自站定,一陣煌煌之音響起,隨著莊重的朝樂聲,一名身穿明黃龍袍之人從後殿走出,四名身著一品朝服的官員緊跟其後,兩名內侍分列左右亦步亦趨,挪著步子尾隨著。
    那人一步一停,氣度卻威儀十足。隻是……隻是怎麽看,這身形都比旁人著實小上幾號,個頭兒也隻當比殿中百官的腰高一些而已。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梁國當今的皇太子趙恒。
    此刻他正學著父皇的模樣,一步一頓,走著四方步,一步一步,此過程無一人協助……跨向那個往日裏隻有他父皇才能走上的禦階。
    今個兒是他臨時監國以來第一次出席大朝會。若說不緊張,那是絕無可能的,如此大場麵,即使是已經成人的太子估計也會有些忐忑,更何況是個剛及總角之年的小娃娃太子呢。
    日前,朝廷向百官宣布,恢複暫停多次的大朝會,百官莫不是個個欣喜,這證明一直身體有恙的皇帝陛下現在定然是龍體大好,能夠正常處理朝政了,此乃普天同慶的大好事啊!
    然而,當百官看到——隨著朝樂,費力登階的竟是個豆兒丁大的太子時,心裏無不是咯噔一下涼了半截兒。
    莫不是……!?人人心中不由生出一個不怎麽好的猜測。
    若不是有監朝的風紀官在場,恐怕殿中百官現在已經開始交頭接耳了。
    隻見得小太子緩步邁上禦階,提著龍袍前擺有些艱難地拾級而上。
    這禦階原為彰顯皇家超然地位,台階設計得著實有些高了。成人是自然無礙,可對於這麽個小人兒,就有些不友好了。
    好在,禦階踏步級數不多,隻有七階,取得是北鬥七星、七級浮屠之意,寓意至高無上、通達天地。
    趙恒爬上禦階,站在金台上緩了口氣,而後徑直走向金台一側。此時此刻,朝樂已止,大殿之中落針可聞,耳中便隻有趙恒走在金台上的沙沙腳步聲了。
    但見小太子竟然經過禦座,朝著金台另一側走去時,一眾官員都不淡定了,互相暗自麵麵相覷,個個麵露驚詫錯愕之色。
    趙恒來到金台另一側——事先放置一把雕花矮幾前停了下來,他轉身麵對階下百官,心中雖是緊張萬分,但同時有股莫名的豪氣油然而生。
    原來,這就是站在金台之上,俯瞰百官的感覺啊!小小脊梁不自覺得愈發挺拔了。
    方才緊跟趙恒進殿的四名身穿一品朝服的高官,此刻早已繞過禦階,來到了百官最前列,四人分左右站定,抬頭看向金台上那個身穿龍袍的小小太子。
    “咳咳……”為首的嚴閣老見趙恒站在那裏有些發呆,幹咳幾聲提醒小太子。
    趙恒一晃神,從遐想中回轉過來。即使身為太子,畢竟還是個孩子,走神兒那是刻在骨子裏的。
    趙恒連忙整了整龍袍,恭恭敬敬對著進殿時走來的方向深深一禮。
    “孩兒趙恒,恭迎父皇臨朝。”聲音雖顯稚嫩,卻也足夠響亮。
    “奏樂——”禦階下一名內侍高喝。
    “恭迎萬歲臨朝——”另一名內侍緊接著唱和道。
    朝樂再次響起,皇帝趙欽從永泰殿後殿緩步進入,身後跟著掌扇宮女與隨侍太監。
    身著熾黃金龍袍的趙欽,緩緩登上禦階,轉過身,袍袖一展,穩穩地端坐於龍椅之上。
    “跪——”隨著內侍的一聲高昂唱和,大殿中除了趙恒依舊是躬身行禮,其餘百官盡皆朝著金台跪了下去。
    “吾皇萬歲,萬萬歲。”眾人山呼萬歲,喊得那叫一個齊聲,那叫一個底氣十足,百官心裏的大石頭即刻統統放下了。
    “眾卿平身!”趙欽抬手朗聲道。
    趙恒緩緩坐在矮幾之上,百官齊齊起身看向禦座上久未見麵的皇帝陛下。
    陛下麵色紅潤,講話中氣十足,看來是無大礙了。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傳聞陛下病重難反的,站出來!看不打死你!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今日這個有些特殊的大朝會正式開始,皇帝趙欽雖未明說,但太子一旁聽政代表著什麽,不言而喻。
    “臣有本啟奏!”
    率先出列的是戶部尚書嚴正卿,首輔嚴閣老忍不住側臉看了自己兒子一眼。
    趙欽拿起漆盤裏的奏折展開看去,跳過冗長的格式文章,快速通讀了一遍奏折核心內容,不禁皺起了眉頭。
    “嚴愛卿,你來說說吧。”放下奏折,看了眼下麵的嚴正卿,趙欽開口道。
    “啟稟陛下!歲末將至,朝廷各部用度,戶部已盤算完畢。奏折之上臣已標明,今歲朝廷各衙門支用共計三百八十萬兩。其中渝州賑災、明州平叛消耗共計二百四十萬兩;與北涼的兩場大戰,與南朝的一場大戰共計消耗軍資三百六十萬兩,今歲朝廷開支預計在九百八十萬兩以上,這還不算渝州明州災後重建的預留支出,幾場大戰的傷亡撫恤,以及有功將士獎賞未發下的那部分支出。國庫今歲收入稅銀等各色物品共價值一千零八十萬兩,所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說到此處,嚴正卿頓了頓,偷眼掃過站在前列的嚴道行,嚴道行與其打了個眼風,其中所含情緒著實有些讓嚴正卿摸不著頭腦。
    那眼神是嚴厲,還是鼓勵呢?
    “嚴愛卿,你接著說。”
    此時的趙欽雖心情鬱悶,可好歹還是接受了現實。之前,嚴道行曾含糊暗示過此事,隻是萬沒想到情況會嚴重到如此程度。
    既開了頭就不能回,嚴正卿輕咳兩聲,硬著頭皮接著說“今歲我朝廷實際應花費九百八十萬兩,歲末之前預計還要開銷大約八十萬兩,具體明細臣已注明。明年國庫儲備應為六百萬兩才算穩妥,具體明細臣也注明了。所以,國庫尚需紋銀五百八十萬兩,也就是說今歲我朝還有五百八十萬兩的虧空。”
    嚴正卿一番話下來,大殿裏鴉雀無聲,靜的怕人。所有人都在等著禦座上那位天子開口說話。這久違的大朝會剛一開始就是如此讓人揪心,偏又和所有官員都息息相關的事,想必,陛下那裏會相當的鬱悶與糾結吧。
    “嚴卿——”
    等老半天,禦座上傳來趙欽幽幽的聲音,語氣顯然沒了開始時的中氣。一旁聽政的趙恒也能感受到大殿裏凝重的氣氛,小眉頭緊蹙,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臣在!”嚴正卿抱著護板躬身應是。
    “嚴卿所奏明細,朕看過了,處理的方法朕也看了。朕認為很好,辛苦了,愛卿先退下吧。”趙欽擺了擺手,示意嚴正卿回到班列。
    嚴正卿施了一禮,緩緩退回班列,大殿裏又重新陷入一片死寂,一眾大臣都在等著皇帝接下來要說什麽,總不能就這樣結束了吧。
    禦座上的趙欽,久久不發一語,皇帝的威嚴讓他不能太過表露心跡,剛緊皺的眉頭早已展開,麵上重新變回古井不波的模樣。
    正當氣氛凝重到極點的時候,禦座上的皇帝突然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秦牧玄現在在做什麽?”
    眾皆啞然!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南方,跨過奔流的天都江天險,越過富饒秀麗的山川河流,是一座橫臥在河道縱橫交織之地的巨大城郭,那裏就是千年古城金陵,也是景國的首都。而在繁華的京城正南麵,分布一片金碧輝煌、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此處便是景國的皇城所在。
    此時此刻,在皇城的東邊,位於一處院落裏,滿鋪黃琉璃綠剪邊殿頂的建築便是景國皇帝的書房——玉梳宮。
    “陛下,月初南三省下半年稅收賬目清單已送抵京城,陛下可過目了。”
    一名身穿朱紅官袍的中年官員起身離座,抱拳對著禦案後端坐之人說道。
    “嗯——,朕,前些日子倒是大略看過了。下麵的官員用心辦差,百姓商賈踴躍納稅,乃是國富民強之召。邱尚書提及此事,可是這稅收賬目有何不妥之處?”
    此時乃是在玉梳宮書房內舉行的廷議,朝中幾位肱股之臣皆在此,即使這幾日身子愈發慵懶無力,今日女皇也不得不強打起精神,正襟危坐,擺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態度。
    “回陛下!這賬目是由三省稅課司主理,禦史台與監稅衙門監督共同製定的,理當無錯漏之處。且我戶部已開始對詳細賬目進行清對,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何不妥之處。”話說到此,邱尚書頓了頓,抬眼以觀女皇神態。
    女皇表情認真,正等著他接著說下去。於是,邱尚書清了清嗓子,繼續道
    “相信陛下已經看到,今年稅收同比往年多了近兩成,尤其是梅州泖港市舶司上交的數目,足足比往年多了近一半,可見如今這泖港海貿之繁榮,錢貨來往數目之巨大。鑒於我景國剛與梁國大戰一場,軍民器械兵甲皆有損失,遂,南三省海商聯合會體國之艱難,陛下之憂心,上書情願,懇求朝廷應允,今年再加稅一成,以資國用,並永為常例。請願書再次,請陛下過目。”
    說罷,邱尚書從袖袋裏摸出一冊文書出來,雙手呈於禦案前。
    女皇接過文書,拆開火漆封口,展開來看去。
    “自請加稅!”
    “好事啊,今年年關好過啦!”
    “老夫那拖欠的兵甲費應該有著落了。”
    趁著女皇看文書內容的當口,房中其餘幾個官員也在就此事小聲議論著,無不是麵露興奮之色。這廷議其實並不要像朝會那樣嚴肅,隻要不大聲喧嘩,討論一般是允許的。
    女皇瀏覽一遍手中文書,其內容的確與邱尚書所述大致無二,最後還附上稅款的概數,以及南三省海商聯合會全體主事的簽名。
    這確是好事一件!至少從表麵看沒啥毛病,年近歲逼,國朝用錢的地方很多,還要為來年留下盈餘,這多加的一成稅款倒真是錦上添花了,為國朝減輕了不少壓力。
    “各位臣公,”女皇還想再多聽聽眾臣們的意見,“你們對此如何看待啊?”
    “老臣認為此事乃立國之舉,當以認可。”一個大臣起身抱拳道。
    “老臣附議!”
    “老臣附議。老臣以為,對於南三省海商聯合會的義商,朝廷應予以嘉獎,以鼓勵其愛國之義舉,彰顯朝廷之氣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老臣附議,此為善舉,此舉定能激勵舉國官民百姓為國出力。”
    一眾大臣皆起身附議,沒有一個否定此事。
    “唔,諸位的意見,朕明白了。”眾臣亦都如此,女皇表態愈加審慎。
    沉思片刻,她將請願書放在禦案上看向邱尚書,“邱尚書——”
    “臣在!”
    “你先擬個折子上來,朕看看。後日朝會,朕會當著群臣公布此事,屆時你可上書奏陳,其他臣公若有不同見解,亦可上書闡明。”
    “臣,遵旨!”
    邱尚書與一眾大臣皆躬身應是。
    “好,姑且這麽定下了。”女皇左手輕輕搭在龍紋雕花扶手上,調整了姿態,“還有何事?諸卿盡可道來。”
    “臣有一事。”一白發老者出列,行禮說道。
    “公輸尚書,有事請講,不必拘禮。朕雖新繼大統,但與諸位老臣卻也相識多年。朕,雖比不得先皇寬德仁厚,但自認也算通情明理,虛心納諫。這廷議不比朝議,諸卿都是肱骨重臣,所以日後廷議議事,諸卿都不必拘禮,盡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說罷,女皇徐徐起身,踱步走出禦案,來到幾位大臣前,麵對幾位景國重臣。
    “煩請諸卿輔佐朕,君臣齊心,中興景國。”女皇緩緩低身,對著一眾老臣深鞠一禮。
    接下來的廷議氣氛明顯愈加熱烈。終究是兩朝老臣,氣度官體自是拿捏到位,即使意見不一,卻也做到各自陳述利弊,說起話來更是平心靜氣,穩重得體。
    對於女皇提出的問題,眾臣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派君臣相得,君聖臣賢的和諧氣氛。
    廷議的熱烈討論一直持續到天近晌午,在愉快地共進了午膳後,眾臣盡皆告辭離去。
    “一群老狐狸!”
    凝望空蕩蕩的玉梳宮,女皇慵懶倚在已為她鋪好錦褥的臥榻邊,唇角輕蔑一笑。
    說一半藏一半,話裏有話,話裏套話,機鋒玄機無處不在。此等為官之道,被這些官場老油子們玩得那是一個通透。
    跟這幫老家夥打交道的這個把時辰裏,女皇感覺好像比批了一天的奏折都要累。
    是心累!一個個擺出道貌岸然,好為人師的嘴臉。真當朕沒見過你們的真麵目嗎!?
    記得兒時,淮王叔就時常悄悄領著自己躲在暗處,偷看父皇與這些老臣開廷議。
    父皇麵前,這些個老家夥又是另一副嘴臉一個個討要起度支(部門預算)來那叫一個聲嘶力竭,醜態百出。論起國事,經常吵的麵紅耳赤,口沫橫飛。
    為何這些人會如此?還不是欺負父皇耳根子軟,好說話麽!同樣的一群人,又為何在朕麵前換了一副嘴臉?
    當然是因為朕,真的會動刀子麽?女皇纖指輕揉錦褥,上麵悠悠飄出香薰安神的味道。
    朝廷諸公私下裏都管朕叫什麽?隻當朕真的不知道?
    “暴君……女禍”!女皇莞爾一笑。朕不在乎,隻要別擺明說出口,朕真的不在乎!
    國微民困了兩代景國,被北方惡鄰壓製了數十年的景國,需要一個強權的君主。
    女皇抽出一張信紙,執筆拈毫,開始在紙上書寫起來。
    封好信箋,女皇對著門口招呼了一聲“青雁——”
    “臣在!”一名身材高挑,一身暗紅勁裝的女子如同鬼魅般應聲出現在女皇禦案前,單膝跪地,對女皇抱拳行禮。
    “加急送往清風閣,告訴沈閣主,朕要最快得到答案,價碼任他開。”
    女皇撚著信箋,交於青雁,後者珍而重之,把信箋裝進腰間黃銅信筒內。
    “臣定不辱命!”對著女皇深施一禮,青雁飄然而去。
    待青雁離開後,女皇擰眉沉思了片刻,而後對著門外喊了聲“來人!”
    “陛下,有何吩咐?”一名內侍應聲入殿。
    “宣赤衣衛指揮使來禦書房見朕。”
    “是,陛下。”那內侍躬身應是,倒退著出了禦書房。
    一切安排妥當,女皇稍感安心,她總是有種莫名的預感,加稅之事並沒有表麵上看的那麽簡單。女人本就直覺敏銳,更何況女皇在這方麵更顯突出。
    那種麵對危險與不祥時的預感,屢次幫助她化險為夷,此次感應如此強烈,怎不令她審慎行事。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皇城落鎖的鼓聲早已響過,皇宮各處都已亮起了燈火。而在禦書房裏,景國女皇墨欣蘭依舊伏案在批閱著各種文書。
    久立身後的年輕內宦,將燈燭往書案近處挪了挪,接著又忙著更換香薰。猶豫了片刻,終於,年輕內宦下定決心似的,端上了一個食盤,上麵幾個精致銀盤,是今天禦膳房送來的晚膳,旁邊還放著一塊濕手巾。
    女皇淨了手,抬眼掃視盤內,卻沒有一點食欲。年輕內宦見狀,忙說“陛下,有沒有特別想吃的,奴才這就去吩咐禦膳房。”
    “用不著。”說著,女皇把食盤往外推了推,接著目光收回到文書上。
    “可是……陛下!”年輕內宦真個兒是有些著急,“午膳陛下就沒怎麽吃,這日理萬機的,總得吃點兒,不然,龍體可受不住!”
    女皇似在想著什麽,停下手中的朱筆,重新看向盤內,“冬筍、銀耳粥這樣清淡點兒的留下,餘下的都給赤衣衛提司奚大人送過去。就說是朕讓她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朕有事情等她去做呢。”
    “是,是!”見女皇願意用膳,年輕內宦眉開眼笑,疊聲應是躬身退下,不久喚人拿來食盒裝好,接著給凝絡送去了。
    “陛下,青雁求見。”
    門外傳來了輕柔的女聲。
    “進來!”
    女皇依舊批閱著文書,頭也沒抬。
    房門打開,一身勁裝的高挑女子緩步走入。
    “陛下,臣把清風閣的消息帶回來了,沈閣主讓臣給陛下帶來最為誌誠的問候。”
    “好,拿過來吧。”女皇有些期待,這清風閣可夠快的啊,隻半天功夫便做出了回複。
    青雁從腰後信筒裏拿出一封信箋,恭恭敬敬地雙手放在禦案之上,又緩緩退了幾步。
    女皇拿起信箋看了過去,隻見信封上赫然寫著,景國大皇帝陛下親啟的字樣,查看了下火漆,確認無誤後撕開封口,從裏麵抽出一張小小的信紙來。
    展開信紙看去,
    信紙上赫然三個大字。
    “秦牧玄”。
    喜歡梁臣美景夜公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梁臣美景夜公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