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當然了,我這不是歧視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電梯很合理吧 !
    “這個消息事關重大,我得請示下領導和相關部門!
    劉先生請您耐心等待幾天,我會盡快給您答複!”
    感受到電話那頭石磊態度的莊重,劉浪也認真地答應了下來。
    如果說科研項目的重要程度可以量化的話,‘碳納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是1,那麽‘重元素可控核聚變’說是100都不為過!
    幾乎無窮無盡的能源,能夠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石磊腦海裏剛開始暢想,身上就忍不住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不過盡管對劉浪擁有足夠的信心,但‘重元素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的消息還是太過震撼。
    即便身為安全局的主管,石磊也不敢妄下論斷,擅自行動。
    必須得去谘詢國內相關科研方向最權威的科學院,以及更高級別領導關於國家戰略層麵的決定。
    和石磊溝通完畢後,劉浪轉而忙著將‘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的圖紙繪製出來,用來應對不久之後的工程需要。
    另一邊,安全局主管石磊也開始忙碌了起來。
    “負責劉浪安保的‘金絲猴觀察組’最近有什麽情況麽?”
    “沒有,頭兒,一切正常。
    劉浪最近一直待在字節文娛的辦公大樓裏,好像是在忙著製作《流浪地球》導演剪輯版。
    他身邊有小武跟著,大樓外也有咱們的人待命。”
    “有多少人?”
    “一個觀察組,算上小武一共6人。”
    距離‘太空電梯’以及‘碳納米管材料技術’事件已經過去了數個月的時間。
    經過安全局長期觀測,劉浪可能遭遇的風險評估等級一降再降,如今已經趨於正常水準。
    尤其是《流浪地球》全球上映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劉浪是個導演。
    至於是否會和‘碳納米管材料技術’產生聯係?
    別鬧了,他就一個拍電影的,要真這麽牛逼,那不得直接被請去龍科院當院士?
    抱著這樣心態的不隻是國內的新聞媒體,就連境外情報組織也都是這麽認為的。
    他們寧願在龍國境內那些高分子材料研究領域的科研大佬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不願意浪費資源,人手在一個電影導演身上。
    “不夠!人太少了!
    調派兩個領導保護組去負責劉浪的安保問題。
    找個借口,把字節文娛那棟大樓裏的物業換成我們的人!
    從現在開始,我要劉浪吃的每一口飯,喝的每一口水,都得經過安保組的安全評估!”
    聽到石磊的話,安全局調度中心內的特勤們一臉懵逼。
    一個領導保護組一般由50-80名特勤隊員組成。
    兩個領導保護組至少也有一百多人。
    這還沒包括類似於調度中心內負責後勤保障支援的特勤隊員。
    如此大動周折地調度動作,身在安全崗位的特勤們很快意識到了有大事發生。
    “頭兒,兩個領導保護組的話,人手可能有點不夠用了。”
    沒有質疑石磊的命令,既然身為安全局主管的他下達了這樣的命令,那必然有他的道理。
    “那就從其他組裏抽調人手!
    先從核物理保護組那裏抽人!
    優先確保劉浪的安全保護!”
    命令下達後,安全局調度中心內立刻忙碌了起來。
    石磊見狀沒有多做停留,匆匆向著下一個地點趕去。
    。
    “你說的是,‘重元素可控核聚變’?”
    龍國科學院,核物理組。
    張炳坤院士略微低頭,透過眼鏡鏡片上方的空隙看向自己麵前的石磊。
    對方口中所說的‘重元素可控核聚變’讓他麵色一陣疑惑。
    身為國內核物理研究組組長,張炳坤當然知道‘重核聚變’是個什麽玩意。
    這個‘重核聚變’比起他們研究組,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在研究的‘氘-氚反應可控核聚變’難度要高得多。
    如果說‘氘-氚反應可控核聚變’人類已經摸到了大門,在他有生之年,或許真有可能進行大規模應用的話。
    那麽‘重元素可控核聚變’就像是鏡中花水中月,以當前人類科技發展的水平來看,至少在未來一兩百年內,這項技術還都隻是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氫元素的核聚變都沒弄明白,現在說要弄重元素可控核聚變?’
    張炳坤院士端起手邊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浮在杯口的茶沫,抿了一口後,這才緩緩地對石磊說道。
    “石主管,要我說你們安全局考慮的還是有些欠妥當,不能一聽到這些可控核聚變的東西,就太過重視了。
    就像上一次,那個技校生吵吵嚷嚷說自己搞定了可控核聚變,到頭來不過是個‘靜電慣性約束聚變裝置’。
    這玩意國外不少動手能力強的中學生,都能靠網絡上的教程,依葫蘆畫瓢弄出來了。
    他要是個在校高中生,給他發個三好學生獎狀就差不多了,想要靠這個破例專升本,進入清北複交?怎麽可能的事?
    像這種‘民間野生科學家’,學曆就是一道很好的區分門檻,研究生學曆以下的。。
    呃,當然了,我這也不是歧視。。。”
    張炳坤院士正說著,冥冥中似乎感受到了來自石磊的幽怨目光。
    他這才想起來自己麵前這個安全局主管是部隊出身,學曆也才隻是個成人大專。
    於是忙不迭把話題轉了過去。
    “張院士,沒譜的事我能來麻煩您這個核物理研究組組長麽?
    以我對這個技術提出者的觀察,雖然對方不是科班出身,但他還是很靠譜的。”
    “哦,方便問一下他的學曆麽?”
    “本科,帝都電影學院的本科。。”
    “呐,我就說嘛。”
    聽到這個‘民間野生科學家’的學曆隻是個本科,還是不著邊際的影視學院本科,張院士當下忍不住一攤手。
    “但是這個叫劉浪的年輕人,正是前段時間【碳納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的提出者。”
    “嗯?劉浪?!”
    聽到這個名字,張院士瞬間收起了輕視。
    盡管高分子材料學屬於科學院化學部分管,但他作為物理部的幾個大佬之一,自然也是聽過劉浪大名的。
    “你早說是他呀!
    這樣,我親自帶個論證組去驗證一下。。”
    “張院士,您剛剛不還說研究生學曆以下的科研成果都不靠譜麽?”
    “石主管,像劉浪這種天賦異稟的科研學者,真正該被人記住的應當是他對社會貢獻的技術價值,而不應當糾結於他的學曆。
    你這樣唯學曆論是不可取的!”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