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精衛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電梯很合理吧 !
    另外,空戰對於ai而言,可能是最簡單的環境,遠遠比自動駕駛簡單。
    對於計算機而言,戰場變化速度快,目標多都不是事,簡單地增加計算能力即可。
    對於計算機而言複雜的是識別,是建立模型,然而空戰中,不同的目標:隱形戰機,普通戰機,導彈,其餘作戰飛機都有明確地特征可供識別,速度等特征都可以直接從雷達提取。
    戰鬥機的飛行軌跡都能根據牛頓定律簡單地建模——戰鬥機主體幾乎是個剛體。
    對於人類而言,計算一大堆小物塊的動向是困難的,然而對於計算機而言,把實際的物體抽象成小物塊才是最困難的部分,這一步在空戰中相當簡單。
    普通的計算機都能夠做到的事,智能量子計算機自然也不在話下。
    而且智能量子計算機還能適應更複雜多變的情況。
    當前製約‘戰鬥機無人化,智能化’的最大問題,在於普通計算機設備無法通過加裝在戰鬥機機艙內,從而實現‘本地自主操作’。
    當前軍事設備研究所研發的ai程序,根本無法適應複雜多變的突發環境。
    必須得依靠在地麵設置的大型超算,配合地麵軍事專家的輔助操控,才能實現‘戰機無人化’運行。
    但這又對網絡信號的傳輸的速率,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戰鬥機的速度往往能夠達到數倍音速,甚至十倍音速。
    在這種超快速度的移動中,往往還要麵臨複雜多變戰場環境,氣象條件,還有電子幹擾的存在。
    想要獲得穩定的信號傳輸,幾乎不可能做到。
    然而就在世界各國都在頭疼如何解決信號傳輸穩定性的問題時,劉浪的‘智能量子計算機’完美地避開了這個問題。
    閹割性能版的智能量子計算機,體積隻比一台筆記本電腦略大,重量更是隻有十幾公斤,能夠輕鬆塞進龍國現役的任何一架戰鬥機內部。
    在智能量子計算機強大的性能加持下,即便是閹割型號,也能輕而易舉完成一架戰鬥機日常巡航,索敵,空戰等等一係列人類飛行員的操作。
    並且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即便失去了地麵指揮係統的引導,它也能按照設定的任務目標,進行自我分析,判斷當前作戰環境,進行下一階段的戰鬥任務。
    這種絕對理性,絕對理智的操作模式,杜絕了一般戰機飛行員麵臨戰場環境時因為壓力,緊張而導致的操作,判斷失誤情況。
    了解具體情況後,劉浪心中很快有了針對‘戰鬥機人工智能化改造’方向的預案。
    準備好的‘550a智能量子計算機閹割版’型號被拿了出來。
    “這玩意是不是應該換個名字?
    我總覺得叫550係列有點怪怪的。。。”
    看著劉浪拿出的閹割版智能量子計算機設備,石磊想起了《流浪地球》裏同名的‘550w’。
    作為電影裏的‘反派角色‘,‘550w’所展示出來人工智能的破壞力,雖然是電影情節,但還是讓石磊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覺。
    “換名字?那叫什麽?”
    劉浪對於智能量子計算機的命名倒是沒什麽感覺。
    ‘550a’的底層代碼邏輯已經將它設定死了,除非劉浪自己作死,否則它絕不可能靠自己的迭代升級產生出擁有自我情緒價值觀的類人智能。
    劉浪要的是一個性能強大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可能會威脅到人類文明的禍害。在這點上,他有著清晰的認知。
    “叫‘精衛‘怎麽樣?
    空軍裝備的智能量子計算機型號叫‘精衛‘。
    海軍裝備的叫‘共工‘,陸戰裝備的叫‘誇父‘。
    以後要是合適,裝備在火箭軍的戰略彈道導彈上,就叫‘後羿‘。。。”
    石磊越說越興奮,對於自己的建議相當自信。
    “東風”地地彈道導彈,“紅旗”防空導彈,“鷹擊”反艦導彈,空空導彈“霹靂”,反潛導彈“長纓”,“梟龍”戰機。。。
    這些霸氣側漏的軍事裝備命名,不僅聽上去提氣,而且還寓意深刻,充滿了典故。
    作為下一階段軍事裝備智能化升級改造的主角,智能量子計算機的地位和重要性,絕對稱得上首屈一指。
    因此再使用‘550a’這個名字,多少有點不符合畫風了。
    “聽著挺不錯的,那就這麽定了吧。
    不過磊子哥,這真是你自己想的麽?”
    聽到劉浪的質疑,石磊臉色微微漲紅。
    “大專水平怎麽了,當年我在部隊裏還寫過幾十首現代詩呢,你們這些高知分子怎麽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石磊忍不住漲紅了臉小聲逼逼起來。
    “磊子哥,沒事的,這裏沒人覺得你大專水平不夠格。
    我也才是個電影學院的本科學曆,我懂你意思。。。”
    劉浪連忙拍了拍石磊肩膀,安慰起了對方。
    一陣插科打諢後,閹割版的智能量子計算機——‘精衛’被劉浪組裝好,接入了最新的‘550a’智能邏輯算法模型後,終於算是完成了前期準備。
    “接下來,我需要大量實機作戰,訓練,演習的視頻和詳細作戰參數指標。
    另外,還要有專業的軍事專家關於這些視頻,演習項目進行的作戰分析報告。
    這些視頻,數據報表,分析報告都將成為訓練‘精衛‘的樣本模型。。。”
    在劉浪的吩咐下,‘精衛’原型機開始針對空軍內部資料庫內的各種戰機實戰,演習視頻,戰機數據等等資料進行解構,學習,分析。
    這其中,甚至還包含了大量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外國戰機數據資料。
    並且在專業的戰鬥機空戰指導團隊的協助下,迅速掌握了各型戰機的駕駛,操控要領。
    短短兩天時間,‘精衛’就從一個對戰鬥機毫無了解的機器,變成了能夠駕馭空軍現役所有軍事裝備的強大人工智能。
    被‘喂飽經驗’的‘精衛’,在電子模擬對戰中表現優異,以近乎完美地戰績碾壓了一眾精挑細選出來的王牌戰機飛行員,驚豔了所有觀戰的軍事專家。
    “接下來,就是實戰演練了。
    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遛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