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嫁城裏人?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四合院:穿成一大爺的親外甥 !
    秦京茹聞言愣了愣,“不嫁城裏人?那我怎麽當城裏人啊……”
    劉小花一臉嚴肅,“李安業馬上就要回來了,你不如求求他,讓他給你安排一個城裏的工作。”
    “你隻要一轉正,你不就有城裏戶口了嗎?幹嘛非得靠男人呢?”
    “而且你一天住在這裏,賈張氏就一天不會放過你,你要是有了工作,就能住到員工宿舍裏去,我看那個賈張氏就是窩裏橫,絕對不敢到外麵鬧你。”
    秦京茹聽了劉小花的話,一個勁兒地搖頭,“小花姐我不行,我一個農村孩子,怎麽能勝任城裏的工作啊,還轉正……”
    劉小花看秦京茹這副膽怯的樣子,有些恨鐵不成鋼,“京茹,姐姐要是你,有李安業這樣一個承諾,姐姐絕對不會把城裏工作的機會拱手讓給男人!”
    “婦女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做的工作,我們女人為啥不能做呢?”
    “而且你想,你要是有了城裏戶口,那找個城裏男人不更容易?你以後生的孩子跟你一樣,都是有定量的,不跟姐姐我一樣,以後孩子都要跟著我吃高價糧呢!”
    劉小花說的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她早就想這樣跟秦京茹說了,如果是李安業欠她的人情,她絕對會讓李安業給自己安排一個城裏的工作,而不是給她以後的男人。
    她雖然嫁到了城裏,但心裏也很明白自己和城裏女人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自己沒有定量,其次自己也沒有工作,也幸好傻柱是個好男人,但即使是這樣,在家裏她越感覺自己矮傻柱一頭呢!
    要是給她一份城裏的工作,她肯定鉚足了勁兒去做。
    秦京茹聽了劉小花一頓分析之後,還是一個勁兒地搖頭,“小花姐,我怕我不行啊,到時候萬一被開除了,那不就打回原形了嗎?”
    “嫁個城裏人就不一樣了,我隻需要在家裏做做家務就行了。”
    劉小花歎了一口氣,“京茹啊,你知道為什麽李安業不要你嗎?”
    “為什麽?”秦京茹對著劉小花眨了眨眼,眼中全是好奇。
    “你看看對麵的宋如章,你就懂了。”劉小花指了指對麵,“你跟她有哪些不同,你自己想想。”
    秦京茹低頭想了想,“她有城市戶口,我沒有……她有工作,我沒有……”
    劉小花搖了搖頭,“人宋如章的工作是李安業給找的,你看看人家現在,傻柱天天跟我回來說,如章妹子在後廚那工作幹得那叫一個漂亮。”
    “就連食堂主任對她都是讚不絕口,要知道人家之前可比你不如多了,一沒工作,又拖著個弟弟,人李安業為啥看上人家啊?”
    “還不是人家身上有股子幹勁兒嗎?雖然眼下生活不是很好,但就憑著她身上這股幹勁兒,沒正式工作就去糧站卸貨打零工,有了正式工作那更是玩命兒工作,娶這樣的老婆,以後日子能過不好嗎?”
    秦京茹撅起了小嘴,“小花姐,我知道我不如她……”
    “你不是不如她,你就是膽子小!”劉小花皺著眉頭,“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京茹,一味地靠別人總有靠不住的時候,靠自己才是王道。”
    “你想想人家宋如章,就算最後她和李安業不成了,憑著她的工作,憑著她在傻柱手裏學的手藝,人自己照樣能活得好好的。”
    劉小花說完之後,也不去看秦京茹懵懂的神情,轉身出去了,作為閨蜜,她言盡於此了,秦京茹能不能懂就看她自己了。
    劉小花走後,留著秦京茹在屋內喃喃自語道,“靠自己……”
    秦京茹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隻有漢子嫁對了,以後的生活才能過得好,可現在劉小花跟她說的這些,對她從小被灌輸的概念形成了強烈的衝擊。
    按照劉小花的意思,好的生活不一定要靠著嫁男人,如果自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那麽就能和宋如章一樣,有定量。
    劉小花的一句話點醒了她,她試著在心裏設想了一下,假如宋如章和李安業的事情吹了,宋如章還能過好日子嗎?
    答案是可以,及時宋如章為了避嫌,不想在軋鋼廠食堂工作了,可傻柱在四九城廚師界可是赫赫有名的,宋如章學了他的手藝,還怕出去沒有工作的地方嗎?
    想明白這一層之後,秦京茹有些蠢蠢欲動起來,但她還是有些顧忌,怕自己不能勝任城裏的工作。
    .......
    李安業這邊已經連續陪老向下了三天棋,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兒終於該跟老向道別的日子了。
    “向大爺,我要回四九城了。”這天李安業在老向家裏吃完晚飯,依依不舍的開口。
    老向聞言也沉默了很久,“三天這麽快啊……”
    李安業從包裏拿出紙筆,把自己在四九城的地址寫在了紙上,遞給老向,“向大爺,這是我的住址,您要是遇到了解不開的殘局,還可以跟我寫信。”
    老向默默地接過紙條,心情有些壓抑,“你以後還會來煤城嗎?”
    李安業沉默了一瞬,慢慢開口,“向大爺我不想騙您,可能機會不大了。”
    之後煤炭運輸的工作就要轉交給運輸科了,而且他也在王建民那兒聽說了,這次軋鋼廠跟五道口煤炭廠簽訂了半年的供貨協議,大大緩解了廠裏的煤炭緊缺問題,所以他再次出差來煤城的概率並不大了。
    而在這個時候,出趟遠門是十分困難的,走到哪兒都需要介紹信,放開還需要等十幾年,那個時候老向還不知道在不在了……
    所以這次分別,很有可能就是永別了。
    老向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屋子裏的氣氛有些壓抑。
    半晌,老向笑了,“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能遇到你這麽一個年輕後生,也算是值得了。”
    李安業看老向笑了,也露出了一個笑意,“向大爺,我回去之後也會給您寫信的。”
    和老向短短三天的相處,李安業並不覺得老向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頭,老人家隻是有一些軸而已,而且有的時候在象棋的見解上都能讓自己這個現代人耳目一新,老向讓他感受到了什麽叫作跨越年齡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