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的合作模式

字數:6020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傅老蓉與葉瀚這1對“君臣”,終究是沒好意思繼續留在紫氣東來閣,向沈萬福送上新百樂門俱樂部開業大吉的祝福之後,就匆匆告辭,看來是要回濠江準備剛才輸掉的賭資了!
    羅德章、李福照兩人都是留學海外回來的華人大族子弟,但在以往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沈萬福的名號和事跡。
    直至最近幾個月以來,新百樂門俱樂部在各家華文報紙上麵瘋狂打廣告,讓各家華文報紙的銷量也出現了短暫的火箭式上升,更是讓他們知道了港島還存在著沈萬福這1號人!
    何世檢與沈萬福父親沈來興相談甚歡,1副早就結識的模樣,讓李福照、羅德章與利孝禾3人麵麵相覷,心中同時浮現出同1個問題
    “何世檢什麽時候與沈家扯上關係的呢?”
    別說是這3人不知道了,就連沈萬福這1個當兒子的,也不清楚自家老豆與何世檢之間的關係為什麽會熟稔到這種程度!
    但今天父親沈來興特意邀請何世檢過來,傳遞的信號很明顯了,那就是在把自己的人脈傳承給他這個長子。想到這裏,沈萬福心中1暖,眼角險些流出了牛淚來。
    至於未來的遠東證券交易會(“遠東會”)的創始人李福照、港島廣播電視業霸主——tvb創始人之1的利孝禾以及目前就任家族律師樓的羅德章,出於獵奇上來1玩,至於輸給沈萬福的那些賭資,就當是贈予新百樂門俱樂部開業的禮物了!
    有心要與這幾位港島老牌華人家族的核心成員結下交情,沈萬福也是積極邀請他們在各家名下、挑選合適的企業入駐新百樂門大廈,並且提出了采取新的合作模式,即他這1個業主不收租金,但會在日月、年營業額裏按照比例、抽取屬於自己的所得部分!
    “等等!”
    “萬福,你的意思是我們的公司入駐到你的新百樂門大廈來,你不按照傳統的收租方式來租賃鋪位,而是在我們公司每1天、每個月、每1年的營業額裏按比例抽水?”
    “對呀!”
    “何生~~”
    “都說了,叫我世檢叔!”
    聽到沈萬福還是喊自己為‘何生’,何世檢故作不悅,“逼著”沈萬福連忙改口繼續說道
    “世檢叔,是這樣的!”
    “因為1次性交1大筆租金和頂手費,對於很多店鋪來說,1時半刻是很難湊齊的!”
    “所以我給新百樂門大廈所有的商店租戶,的合作都是按照比例從營業額裏抽成!”
    “業績好的商鋪,營業額被抽成的比例自然也更高;業績不好的,我酌情考慮減少在營業額裏抽水的比例、或者是固定抽成!”
    說完之後,沈萬福悄悄地撇了1眼坐在1旁的父親沈來興——
    果不其然,父親沈來興聽到這話頓時臉色1黑,似乎是猜到了1些事情的“真相”!
    “原來是這樣啊!”
    “嗯嗯!”
    沈萬福說的這種合作模式,的確是給了很多中小商店1個盡情發揮的機會,這樣1來,新百樂門俱樂部倒是成了整個港島地區中小公司最想要入駐的商業大廈之1了!
    “安排1家公司過來試試水也挺好的!”
    “萬福,明天我就讓我的律師過來了解1下具體的情況,如果確定可以合作的話,我會盡快安排兩家公司入駐你的大廈!”
    “真是多謝世檢叔的慷慨相助啊!”
    “客氣了!”
    擺了擺手示意沈萬福不要這麽多禮,何世檢摟了1眼不動如山的故友沈來興後,又說起了新百樂門俱樂部大廈1樓大廳的新潮服裝展覽
    “萬福,給你這座大廈的1樓服裝店供貨的製衣廠,應該也是”
    “是啊,世檢叔,怎麽了?”
    紡織業在港島地區也不算是新興產業,但還沒有完全進入工業化、機械化階段,還是以家庭作坊為主。
    在他替小媽阮月桂開了1家名為花好月圓的服裝公司後,就將他記憶裏後世的、又符合當下審美的新式服裝粗略地畫了出來,比如說不同花色和樣式的修身吊帶裙、偏向於旅行清閑風的小西裝、極大挑戰華人傳統良俗的喇叭褲、熱褲、花格襯衫等等。
    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雖然沈萬福清楚小媽阮月桂未必是做生意的好手,但他還是非常耐心地將自己的服裝設計理念以及對企業管理的理解,用1種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傳授給小媽阮月桂。
    簡單來說,在設計初稿做出來之後,設計部門需要先交給主管審核,審核通過後定終稿,終稿沒問題,那就直接交給新收購的製衣廠進行生產!
    同時為了提高產品的驗收率,沈萬福還讓小媽阮月桂在製衣廠內,專門設置了1個質檢部門,聘請那些有手藝、有責任心而且眼力毒辣的織造老師傅,每天拿著質檢表檢查每1批生產出來的服裝,不合格的當眾打回重做,而且扣除對應生產小組當天的值勤獎金!
    產品驗收通過了、順利送到新百樂門的店鋪裏上架了,但這裏還有1個售後服務部門在等著——這個部門的職員,要及時收集顧客對新品服裝的各項評價,整理好之後要反饋給生產部門(製衣廠)、設計部門,並且要留痕歸檔!
    與之對應的,自然是相對超前的業績考核與獎懲機製,極大地刺激了花好月圓公司的1百名工人,在3個月內接連趕製出沈萬福要求的上百套新潮服裝,合計產量達到了2十萬件。
    其中5萬件留在港島、濠江兩地進行內銷,其餘的十5萬件暫時壓在倉庫裏,等到新百樂門打響名號以後,再外銷到南洋、台島地。
    目前花好月圓出品的服裝包羅萬象,開業不到半天,就獲得了港島、濠江兩地居民的追捧,隻因物美價廉——
    從1開始,沈萬福就提醒了小媽阮月桂1定要控製好成本,所以就拿改良後的唐裝(僅限上衣)來看,平均單件成本是3十港元、售價是3十8港元,就賺了8港元的利潤!
    何世檢提到小媽阮月桂的服裝店的事情,或許是從父親那裏聽說了這1套相對規範的內部管理模式,所以想要與他探討1下這1方麵的發展方向?
    沈來萬福如是想到。
    不過這1套玩意兒在後世是司空見慣的,他倒是沒覺著有什麽大不了的,但何世檢通過這1套玩意兒,卻是敏銳地意識到港島紡織業或許可以迎來1場變革!
    ………………………………………………………………………………………………
    “萬福,你有沒有聽過1家叫作ste的服裝品牌?”
    “何叔,您說的,是那1個由法蘭西網球冠軍reneste創辦的服裝品牌嗎?”
    “對呀!”
    何世檢肯定的點了點頭,隨後又迅速反應過來,臉上流露出1抹驚詫的小表情,
    “咦?”
    “萬福,你還會說法語?”
    “在牛津上學的時候,跟1個法蘭西同學特意學了1段時間,原本是想著去討取1個法蘭西女孩的歡心,可惜那1個法蘭西女孩回到自己的祖國、和她的未婚夫成親了!”
    “哇喔!!”
    聽到沈萬福學習法語的背後,還有這樣1段風趣赤誠的往事,何世檢率先打趣起來,在場的李福照、利孝禾、羅德章以及沈萬福的父親沈來興也是戲謔1笑。
    作為沈萬福的父親,沈來興以前可不記得……
    原來沈萬福這個長子,私下裏還有這樣1份為了追求“愛情”的執著和信念?!
    還真是人不風流枉少年啊!
    也是時候要為兩個兒子操心1下,結婚這1件人生大事了!
    沈萬福還不知道自家老豆已經在謀劃著給他搵老婆的人生大事,他1聽到何世檢說起ste這1個法蘭西的服裝品牌,他就想起來了——
    ste其實就是鱷魚恤!
    在後世,這1個服裝品牌“1分為3”,即在港島這邊有1個、在法蘭西和還沒正式建國的新嘉坡(卡帝樂鱷魚)也各自有擁有1個。
    港島的鱷魚恤品牌,是某位當時來港島“挖金”的德意誌商人在1911年創辦;1945年德意誌戰敗,鱷魚恤的品牌被港府當局沒收;隨後在1952年,來自粵省潮安縣的紡織大亨陳駿家族接手了鱷魚品牌,並正式命名為“鱷魚恤”!
    再後來,就是陳駿家族憂懼港島的前途問題,在1987年以8億港元的價格,將鱷魚恤的控製權出售給另外1個紡織大亨——林柏欣家族名下的麗新集團,自家保留10的股權。
    也正是借助鱷魚恤,林柏欣家族旗下的麗新集團才真正脫胎換骨,成為港島地區紡織行業的領頭羊之1;而林柏欣家族也借此機會,躋身華資大財團的陣列!
    “萬福,有沒有興趣跟我1起接手ste?”
    沈萬福是相信何世檢有這樣的能力和財力,單獨從港府手裏接盤鱷魚恤品牌,如今故意在眾人麵前問起他有沒有興趣摻和進來,完全是在“白送”1份大禮給他,或許就連何世檢本人也沒有認識到,鱷魚恤品牌是1個沒有被挖掘出“潛力”的大金礦!
    “好啊,那我可就是要多謝世檢叔了!”
    長者賜、不敢辭!
    何世檢擺了擺手,沒有在意這些虛禮,隨後客氣地問了李福照、羅德章與利孝禾3人要不要也參1股。
    不出意外的士,這3人都是婉拒了他的好意,也許是瞧不上鱷魚恤這樣1家具有“失敗”色彩的服裝企業吧?
    轉頭看向仿佛對自家兒子事業漠不關心、實際是著急得想熱鍋上的螞蟻1樣的好友沈來興,何世檢內心莫名想要1笑,但還是忍住了。
    比較有趣的1點是,沈萬福與何世檢、羅德章、利孝禾以及李福照,都是皇仁書院出身的,而在港島與濠江兩地,皇仁書院走出來的人,有不少成為了官府要員、或者是商界大亨、或是社會知名活動家;等等!
    總之1句話,從皇仁書院順利畢業,就意味著在港島與濠江兩地,天然就比其他普通人擁有了1張價值極高但又相當隱晦的關係網!
    與何世檢等貴客也隻是淺嚐即止地聊了聊,將這些貴客交給父親沈來興繼續招待之後,沈萬福就從辦公室裏出來。
    重新來到紫氣東來閣,感受著場中已經被徹底點燃的熱烈氛圍,沈萬福的嘴角就情不自禁地往上揚了揚,他剛才收到統計部門送來的最新數據,上麵寫著在開業4個小時過後,紫氣東來閣的賬麵收入就達到了5十萬港元!
    到了晚上0時結算,沈萬福估計包括下麵的服裝店、兩家餐廳以及影院、連同紫氣東來閣在內,開業當日的收入應該可以達到兩百萬港元。
    作者題外話新書期,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