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不著急,我們慢慢來……
字數:6407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不是說過,沒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隨便聯係我嗎?”
“嗬嗬~~你以為我想聯係你這1頭惡魔嗎?”
“小蔣同學又派遣了1批特務到港島、濠江兩地潛伏了下來,你要是閑得慌,就趕緊拿著名單把這些特務監視起來,事後要是出了什麽意外,可不要說我沒有提醒過你!”
“有心了,那2十萬美元收到了吧?”
“嗯!”
“你讓我秘密監視的達官貴人,我也已經安排了信得過的眼線去盯梢,但時間1久的話,我擔心這些被監視的達官貴人會有所察覺,你要是有什麽計劃就趕緊落實!”
“別著急,我們慢慢來,有什麽新的要求我會提前告訴你的!”
“嗯!”
與陳大慶的聯係是沈萬福眾多布局當中最絕密的1條線,即使在他與京師方麵的聯係,他也沒有刻意去隱瞞,但涉及到台島方麵,他不得不慎重啊!
此時距離沈萬福從黴國回到港島已經過去了將近1個月,在過去的1個月裏,沈萬福接連向霍應東、何鴻慎、包昭龍及包育剛父子等未來顯著的華人超級富豪投下了天使輪創業資金,而霍應東、何鴻慎、包昭龍及包育剛父子等人也是確實是手段非凡、頭腦靈活,利用他借貸的投資以及特意“贈送”的初始業務,已然是逐漸在港島商界站穩腳跟——
何鴻慎與胡忠這1位港島地區的“的士大王”進行合作,竟然是弄出了1個類似於前世沈萬福所了解到的“貨拉拉”1樣的運輸服務公司,名為星河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原屬於胡中的中央的士公司也是被合並到這1家新公司裏麵,基本覆蓋了港島、濠江兩地的6路運輸以及貨物短程海運,至於客運市場……
何鴻慎與胡中兩人聯手與9龍巴士、中華巴士、天星小輪、港島電車等傳統客運公司進行競爭,有著沈萬福這1位最年輕的華人大亨的“撐腰”,還真是搞得有聲有色的——
雖然目前港島、濠江兩地有能力雇用星河運輸服務公司來幫自己搬家、或者是運輸家具、廚櫃等大宗貨物的家庭不多,然而隨著來自內地、東南亞、濠江的華人富豪紛紛回到了港島定居,他們迫切需要搬進新的住宅區來安置家人,在這個期間少不了要用到搬家公司的服務。
作為港島地區僅有的1家可以大型貨車搬運服務的企業,星河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在成立後的半個月內,就逐漸拿下了整個港島地區的搬家運輸服務。
英資財團雖然是有心想要插手這1個市場,但是仔細想了想,港島地區的搬家運輸服務需要大量的貨車,即要擁有1支屬於自己的貨車運輸隊5。
然而1架貨車的租賃或者購買成本非常高,同時保養要求更是比起普通轎車還要複雜——最重要的1點是,英資財團認為這樣的行業太過於低賤了!
況且何鴻慎以及胡中兩人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使勁用起沈萬福的名頭來“招搖撞騙”,這也是促使英資財團沒有選擇進入貨物6路運輸服務這1行業的重要原因之1。
對於這1個行為,沈萬福不用去問都知道肯定是何鴻慎這1個腦子轉彎比fi賽車還要快的東方幼態人,第1次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還特意讓人去請何鴻慎來解釋1番,結果何鴻慎是反問了沈萬福1句話,瞬間讓沈萬福就見識到了這1個未來濠江賭王的奸詐
“沈生,難道這件事情不是您啟發我去做的嗎?”
‘這件事情’?——這件是什麽事情呢?是指沈萬福投資了5百萬港元給何鴻慎進行第n次創業的事情,還是說沈萬福默許何鴻慎讓星河運輸服務公司“借用”自己名頭的事情呢?
對於這樣的語言陷阱,沈萬福向來是不屑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認何鴻慎這1番話可謂是“1語雙關”,更是借用這1個反問的機會,讓沈萬福不得不同意星河運輸服務公司打出他的名頭來招攬生意,可事實是沈萬福真狠下心來拒絕,何鴻慎還能死不要臉的繼續“玩”?
互相之間都是利益所需而已,沈萬福看得清楚、何鴻慎想得透徹!
同樣是利用沈萬福的投資以及業務介紹,包家父子的4人貿易行在短短1周之內,就成為了眾多華人企業家從海外運輸原材料回到港島、又將成品運到海外的首先選擇的船務公司,1來是華人與華人之間做生意講究的1個緣分,但如果是與洋人的船務公司打交道,隻能是實打實的生意,在此期間可能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對於包家父子的4人貿易行拿下了多家華人企業的海外原材料、成品的運輸業務,無論是藍煙囪船務公司、還是會德豐公司在內的英資傳統大型船務公司,亦或者是其它外資船務公司,都不曾覺著這是1個值得重視的對手,隻因華人企業向海外市場輸送的成品基本都是輕工業製造品,附贈價值相當有限,依舊是比不上煤炭、糧食、石油等高淨值大宗商品!
霍應東的霍興業堂置業有限公司提前了兩年多出現,這家公司1開始成立的目的,是想著慢慢進入港島的地產行業,先從收購舊樓、改建舊樓做起。
但是沈萬福的仗義疏財,讓他1下子擁有了比較充裕的資金來收購占地麵積更大的地皮來建造更多的商品房,如此1來他盯上了嘉道理家族持有的合計占地麵積達到7十萬平方英尺的4方街地皮,並且聯手吳多肽、胡中等新興華人大亨組成收購財團,最終在沈萬福的斡旋之下,成功擠掉了收購對手9龍倉公司,拿下了這1處4方街地皮!
拿到4方街的地皮之後,自然是需要對4方街重新進行整體規劃設計。
因此霍應東又成立了1家專營建造和樓宇買賣的立信置業有限公司、從事工程建築的有榮有限公司以及福堂有限公司,打算借助4方街這1個建築項目大展拳腳!
既然作為這些未來華人超級富豪的債主以及投資人,沈萬福很相信這些未來的華人超級富豪,但是“人心隔肚皮”,他依舊是派遣了多名精通財務、律法和經營管理的代表,入駐這些未來的華人超級富豪的公司,做1個“碟中諜”應該做的事情!
當沈萬福突然成立1家持牌銀行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到這些未來的華人超級富豪的耳中,這些未來的華人超級富豪就知道他們應該要“表忠心”了!
“老霍,看來你的情報渠道也不弱,居然這麽快就知道我成立了1家銀行!”
“怎麽了?你把你手底下的財務總監都拎著過來,是打算在我的銀行裏存錢嗎?”
“啊哈哈哈~~”
“萬福,真是什麽都瞞不住你,我就是過來開新賬戶存錢的,而且是代表我公司名下的2十多名簽署了勞動合同的正式職員來開設新賬戶存錢,你可不要嫌棄我們存錢太少啊!”
“老霍,你這話說得可就是非常庸俗了,上門即是客,我又怎麽會嫌棄呢?”
“來吧,陪我喝杯茶吧!”
“行啊!”
熱情地招待霍應東1行人進入自家的太和銀行總部,沈萬福示意兩名助理前去準備茶水,他則是陪著霍應東到重新裝修好不久的總裁辦公室敘舊1番。
沈萬福新開的太和銀行總部位於中區畢打街的華人行——這是由馮評山、李莞春兩大華人巨富家族聯合持有的1處高層物業,在前世被李佳誠的長江實業集團買下來、經過兩年的翻修重建之後,被當作了長江實業集團的總部,1直延續至2十1世紀2十年代……
沈萬福與馮評山家族沒有什麽交際往來,但是他跟李莞春家族卻是實打實的合作夥伴——李莞春家族還持有新百樂門俱樂部百分之1的永久分紅權呢!
憑借著與李莞春家族的合作關係,沈萬福花費兩千萬港元就拿到了華人行的所有產權。
順帶說1句,李莞春家族與馮評山家族是世代通婚的親戚,但是後來在劉欒雄這1個“股壇狙擊手”的算計之下,兩家人之間出現了1道無可彌合的巨大裂痕,並且將聯合控製的華人置業公司拱手相讓給劉欒雄,成就了劉欒雄1代華人梟雄的崇高成就!
除了華人行之外,華人置業公司還持有另外1棟位於港島中區的高層物業,比如說在前世1996年息慎置業出價364億港元向華人置業收購的娛樂行。
說起李莞春家族,總是繞不開東亞銀行的,沈萬福成立了太和銀行,已然是與東亞銀行方麵形成了實質性的競爭,但在商業上麵隻能說是‘8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嘖嘖嘖~~”
“萬福,你這1間總裁辦公室可真是寬敞,1眼就能看到維多利亞港口的景色,真是讓我好生羨慕啊!”
“嗬嗬~~”
“你有什麽好羨慕的啊?”
“你要是喜歡,就在這裏租1層樓,這樣1來以後你公司的業務跟我的銀行對接起來也更加方便!”
“你是大老板、大富豪,自然是不擔心這1筆錢啦,我就是1個小商人,現在的公司還是靠著你給的貸款撐著經營,可沒有多餘的閑錢在你這1棟華人行裏麵租1層樓來辦公!”
“那可別怪我提醒你啊,很多人可是早就打電話給我,想要在華人行裏麵租1層來當作在中區的辦公場地,我都沒有給他們1個準確的答複,想著開1個招標會,讓他們自己出價來競投,反正租不租出去對於我來說都無所謂,畢竟我也不差那1點點的租金!”
“嗬嗬嗬嗬~~~”
“真是大老板啊,說氣話來都這麽氣勢淩人!”
“少貧嘴吧,坐下來喝茶看風景吧!”
“行~~多謝沈大老板的熱情款待!”
“去去去去!!”
如果是放在前世,沈萬福看到霍應東這1位紅色資本家居然還有如此俏皮且具有童趣的1麵,肯定是會大為驚奇,但是跟這個時空的霍應東接觸久了,他發現霍應東是因為窮苦出身,因此骨子裏多多少少是有些自卑,1心想要做出1番大事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才華!
然而即使再壓抑、再克製,現階段的霍應東也隻是1個2十8歲的青年人,無論外表偽裝得多麽成熟、多麽隨睿智,在內心深處同樣是具有獨屬於他自己的柔軟與童真……
其實沈萬福是不怎麽在意霍應東及其下屬職員在太和銀行裏麵存多少錢,但這1份心意依舊是讓沈萬福非常感謝——
太和銀行的開業儀式非常低調,掛個新牌匾、請1隊舞獅前來慶祝、再剪個彩、最終1通禮炮被打響,在漫天飛舞的禮炮碎花當中揭開被紅布遮掩住的、由錢穆大師用飛白體親筆書寫的太和銀行4個大字,下麵相對應的,自然是太和銀行的英文名、即由現任港督葛量鴻爵士所寫的taihe bank的牌匾,1眼看上去就給人1種氣勢恢宏的驚豔感!
霍應東是太和銀行開業儀式後第1位上門拜訪的客人,而且還是直接帶著所有公司的職員到太和銀行來開設新的銀行賬戶並且存錢,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公司的,1通下來,霍應東名下公司及員工、包括他本人在內,在太和銀行新開設的賬戶合計存款超過了1百萬港元!
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給儲戶的存款年均利息是多少呢?
分別是百分之2點5、百分之3點8、百分之4點6!
太和銀行給儲戶的存款年均利息是百分之6——在當下的港島地區,開出太高的存款年均利息,就意味著要向港府當局繳納更多的存款利息稅,但主要是針對外幣存款!
與此同時,太和銀行還主動放開“門禁”,積極招聘具有中5學曆的社會求職者進入銀行擔任普通職員;更是創辦見習生計劃——
這是1個麵向港島、濠江、南洋甚至是歐美國家大學在讀生的人才培養計劃,主要內容是邀請不同學科專業的大學在讀生、進入到太和銀行的不同部門進行輪崗製培訓。
在培訓期,每1位見習生能夠獲得3百港元的月薪,更有8點5折優惠的租房供應;畢業後繼續留在太和銀行工作,可享受5百港元的月薪——這還隻是普通職員的薪資待遇!
沈萬福不清楚這1個時代的銀行是怎麽培養人才的,但經曆過前世華夏4大國有銀行層層考試的他,深知各種類型的“見習生培養計劃”的威能到底有多大……
作者題外話求追讀、求收藏、求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