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領先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45年,2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而作為戰敗國的東洋國在黴軍占領當局的統治之下處於1片百廢待興的狀態;1950年韓國半島戰爭給了東洋國在2戰後實現複蘇的1個良機!
在第2次世界大戰前,東洋國的廣播電視產業是仿效英格蘭的特許專營製,由nhk(東洋國放送協會)壟斷了全國的廣播事業,而nhk又為以國家名義運營的非營利性組織。因此nhk的主要經費來源是收音機的執照費——前世華夏國產抗日‘神劇’裏經常出現東洋國侵略者聽廣播的場景,就是因為東洋國官方對於收音機的推廣出了大力氣!
隨著生活的逐漸安定和經濟的複蘇,世界人民對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作為當時世界上最新興的傳播媒體——電視,開始進入東洋人的視野,1950年‘電波3法’、即《放送法》、《電波法》和《電波監理委員會設置法》的製定與出台、東洋國放送協會(nhk)的民主改革與重組、東洋國民間放送連盟的出現,這些事件標誌著東洋國的廣播電視產業進入了1個新的時代,這1年(1950年)也成為東洋國現代廣播電視產業的開端。
nhk的是東京放送局(joak)、大阪放送局(jobk)和名古屋放送局(jock)3個廣播電台在1926年合並成立的新的社團法人——東洋放送協會;不同於黴國等西方國家的廣播媒體具有獨特的私人資本屬性,東洋國的廣播電視產業從1開始就具有公眾性、公益性!
作為東洋國內具有完全壟斷地位的nhk在2戰前夕就是鼓吹‘戰爭論’的急先鋒,成為了東洋國左翼極端保守主義陣營的‘喉舌’,為東洋國進行對外侵略了輿論支持!
直到黴國占領當局完的到來以及對東洋國軍幗主義的改造,在和平憲法的指引下,東洋國傳媒界對以前官方掌管下的東洋放送協會壟斷經營和對戰爭的美化宜傳,給鄰國人民和本國帶來的慘痛經曆進行反省,積極呼籲傳媒界要為建設“和平國家的東洋”而努力!
從1950年開始,原先的東洋國放送協會被強製解散,隨後在黴國占領當局的‘努力’之下,東洋國官府成立了新的東洋國放送協會——這1個特殊法人既不是東洋國官方的傳聲筒、也不具備某些私人資本的屬性,其運營費用完全依賴用戶的收視費支持,具有強烈的東洋特色(國家即人民、人民既國家)——廣播電視業保持公眾性、公益性不變!
除了東洋國放送協會之外,東洋國的廣播電視產業被放送了民間資本準入的限製之後,在東洋國主要城市(圈)接連冒出了許多民營廣播電台與電視台,隨後這些民營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組成了東洋民間放送聯盟(nab),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民放聯’!
在正式進入了2十世紀5十年代之後,東洋國內的nhk和民放聯1出場就在廣播電視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兩者都在奮勇爭先地想要研製出屬於東洋國自己的電視技術!
但是nhk也好、民放聯也罷,都沒有想到自己都還沒有研發出屬於東洋國的電視技術,結果東京芝浦公司就在韓國半島戰爭結束後的1周內,就通過了多家報紙宣布了東京芝浦公司下屬的天方研究所已經成功研發出了東洋國第1代彩色顯像管電視機,並且可以實現電視節目的正常播放與放送——該說不說,民放聯裏麵的地區性廣播電台與電視台想要完成前期的電視網鋪設與客戶培養等關係到自身生存的緊要事務,非常缺乏流動資金!
作為東洋國內數1數2的大銀行,第1銀行雖然還沒有與帝國銀行重新合並組建為新的的3井銀行,但是第1銀行所擁有的客戶數量與存款資金絕對是東洋國銀行排名前3、甚至是排名第1的,隻因來自j摩根銀行、大通國民銀行與花旗銀行的現金入股,為第1銀行帶來了1項高達100億日圓的流動資金——關東、關西兩地的民營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當中,至少有10家民營廣播電台與電視台接受了來自第1銀行的數輪投資!
如果說第1銀行、或者說第1銀行背後的大老板沈某人投資力度最大的是哪1家東洋國民營廣播電視企業,那麽應當歸屬於在1951年才開始正式放送廣播的東京廣播公司(tbs)——不僅是因為東京廣播公司的底子好,同時也是因為東京廣播公司位於以東京城為核心的大東京都市圈裏,覆蓋的東洋居民數量比起其它的都市圈要多1些!
別說是彩色電視機了,就算是普普通通的1台十7寸的黑白電視機,在東洋國內也要2十7萬至3十5萬日圓,而當下的東洋國1名普通的工人的月工資也才1萬日圓出頭,真正能夠購買電視機的東洋國家庭少之又少,基本都是那些沒有受到太多影響的‘特權家庭’!
事實上,東洋國內的普羅大眾對於東京芝浦公司居然能夠研製出屬於東洋國自己的彩色電視機1事,由衷地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自豪與欽佩,更是恢複了往日的神采奕奕!
且不說東京芝浦公司成功研發出東洋國第1台彩色顯像管電視機的曆史意義,就說這1個消息通過東京廣播公司及其聯營報紙的發行渠道在短短的1天之內就傳遍了整個東洋國,這1份龐大的傳訊能力在其它電子製造企業的眼裏——才是最值得重視的關鍵所在!
都已經是2十世紀5十年代了,又有哪個東洋國民不清楚傳播媒介在輿論領域的重要性?
尤其是對於作為東洋國電子製造領域的3洋電機、3菱重工、神戶製鋼所等領頭羊來說,東京芝浦公司不僅率先成為了東洋國新1代電視機的開拓者,更是成為了東洋國廣播電視業的主導者——隻要東京芝浦公司今後不出差錯,東洋國廣播電視的技術專利及規則製定都是東京芝浦公司所擁有——簡而言之,東京芝浦公司在東洋國廣播電視業裏是‘大哥大’!
望而興歎也好、哀己不幸也罷,東京芝浦公司可不理會那些同行的嫉妒與發狂,而是1步步地按照董事長土光敏夫製定的經營策略——營銷策劃部全體員工被劃分為10個小組、每個營銷小組是10人,負責東京城不同的銷售區域,親自登門拜訪所負責區域的家庭,向這些家庭推銷‘天方’牌彩色電視機——為了讓更多的東京城家庭用上彩色電視機,土光敏夫專門向沈萬福這1位幕後大老板申請了1筆特殊的營銷資金,即通過第1銀行向風險信用等級較高的東京城家庭專項貸款,讓東京城的家庭用這1筆貸款來購買彩色電視機與電視節目接收服務……如此1來,東京城內的家庭將會同時成為第1銀行與東芝公司的客戶!
經過黴國占領當局在1952年正式結束占領時期的最後1次的不完全人口統計,東京城內外的常駐居民已經從2戰前的兩百5十萬人突破至3百萬人左右,而且這1個數字還在不斷地上升,但是在黴國占領當局將東洋國執政大權交換給東洋國重組的‘民選’官府之後,‘民選’官府有意識地削減東京城的外來人口,因此實施了1係列的措施來限製外來人口在東京城入住、定居,將大量的就業機會與居住空間留給了東京城的本土居民!
東洋國官方的這1係列限製外來人口定居東京城的措施1出,果然促使東京城的人流量出現了斷崖式下降,隨後東京芝浦公司所在的芝浦地區卻是又稱為了東京城最顯眼的地方
——隻因這裏不僅擁有目前是東洋國最大的暴力團之1的住吉1家本部,還擁有著東京芝浦公司的多家製作所與研究所及其所屬職員的生活區,幾乎要把整個芝浦地區給完全霸占了,隻因東京芝浦公司的職員在本年年初就超過了1萬名,聯同這些職員的家屬在內,總人口估計超過了3萬,這還沒有包括住吉1家的幹部及其家屬!
芝浦地區是東京城郊外著名的工業區,由於靠近東京灣這1個天然的優良深水港口,因此對外交通相當便捷,但是在黴國留在東洋國的‘釘子’——經濟科學局的全力協調之下,東京灣及其相應的港口管理、使用等產權都已經變更為東京都官府與天照證券公司聯合控製——東京都官府與天照證券公司各自持有半數產權,所得的百分之8十的淨收益用於投入東京城的公共基礎工程,剩下百分之2十淨利才是東京都官府與天照證券公司所有!
也不是所有隸屬於東京芝浦公司與住吉1家的職員或幹部家庭都能通過貸款購買電視機,但是在這裏麵至少有1半的職員或幹部會樂意通過第1銀行的專項貸款來購買電視機給家人增添新的娛樂方式——他們的薪水與其它福利收入足以在短期內歸還這1筆貸款!
東京芝浦公司的營銷人員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到東京城的居民家裏登門訪問,而是攜帶了專門用營銷費用購買的、諸如大米、甜品、兒童玩偶(芭比娃娃)之類的‘小禮物’,而被登門訪問的東京城居民所需要付出的——隻是花費1些時間來完成1份調查問卷!
所謂的‘調查問卷’,隻是1些關乎到這些東京城居民的家庭成員、工作經曆、現有收入等基本情況,目的是篩選出具有較高消費潛力的家庭,為第1銀行與東京芝浦公司創造1批忠誠同源的高淨值客戶……這種營銷小手段,即使在當下的東洋國也司空見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