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人才
字數:4183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韓國半島戰爭爆發之後,譯黴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針對華夏、北韓國以及紅蘇等紅色陣營的國家實施了全麵‘禁運’方針,即使是有心想要跟華夏大6開展正常的商貿往來的英格蘭,也不得不督促港島跟隨大流,在5金、羊紙、化工原料、西藥等行業,對華夏大6的轉口貿易出現了嚴重停滯,從而導致了港島地區的生產總值下降了至少百分之9十5!
原先1直跟華夏大6從事轉口貿易的傳統洋行——即使是匯豐、太古、怡和等老牌英資洋行在華夏大6的業務也是被全麵清退——與華夏大6的轉口貿易出現了曆史倒退,這也是促使港島地區的洋行逐漸開啟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原因,更是誘發港島現代工業爆發式成長的根由——在韓國半島戰爭爆發之前,港島地區百分之9十5的貿易都是與華夏大6相關的!
在跟隨黴國對華夏大6實施禁運以來,港島地區的街道上充斥著大量失業人員,更有許多傳統洋行的股東紛紛拋售在港島地區的資產與股票,換取現金返回英倫3島重頭再來!
根據港府當局財政司及其下屬部門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953年6月底,整個港島地區的銀行存款多達37億港元,還沒有包括保險櫃裏的金銀、股票等,市麵遊資更是突破了10億港元,其中多數遊資是從東南亞地區而來的華僑資本,相關占比超過了百分之7十5!
隻因在當下的東南亞地區,除了少數國家能夠維持政局穩定之外,大多數國家都陷入了跟原先的殖民國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事業當中,社會秩序與經濟民生遭到極端破壞,根本無法開展正常的工商業活動;而為了安全起見,華僑資本自然是選擇回歸港島!
市麵上的遊資1下子就多了起來,自然是引起了港府當局的高度重視,但港府當局也沒有過度幹預這些外來遊資的投資方向,反而是港島私人企業主紛紛盯上了這些數額龐大的外來遊資,相當1部分從內地‘十裏洋場’遷移至港島定居的紡織業大亨利用各種關係,說服了1部分從東南亞而來的僑資投資港島地區的紡織業——從1952年下半年開始,港島地區的紡織類企業1下子就多了起來,大到員工超過1000人的現代企業、小到隻有1家4口的家庭式作坊,居然是促使港島地區的失業率從原先的76下降到25!
然而更多的僑資是投入到了港島的房地產——在吳多肽、霍營東這兩位商業奇才所推出的‘分層出售’、‘分期付款’的新售樓模式的刺激之下,隻需要花費1兩萬港元就能自己當業主的‘美好’時代正式到來,這也鼓動了僑資大力進軍港島地產行業!
意識到了地產行業似乎出現了異常繁榮的趨勢,港府當局也是過夠了‘艱難度日’的苦日子,接連出台1係列暫行條例來刺激地產行業進1步的發展——原先在前世是1955年才被港府當局出台實施的、經過修訂的舊建築條例,如今在1953年5月1日就是完成了修訂且迅速落實到位,而這1項條例最主要的修改內容是“準許樓宇的高度從原來的最高至馬路寬度的130提升至150,每層樓宇的最低高度從原先的10呎6寸改為9呎6寸!”
與此同時,新條例還積極鼓勵投建新樓宇,從而減緩港島地區樓宇供應緊缺的現狀。
更加關鍵的1點是——港府當局承認分層出售、分期付款的售樓模式,又運用《官地回收條例》,將市區內1些管理混亂、年久失修的街區進行迫遷,大量回收官地,從而導致了港島市區惡樓宇供應更加嚴峻,極大地刺激了港島市民對樓宇的需求!
根據港府當局差餉物業估價署在港府憲報公式的數據來看,截至1953年12月底,港島、9龍與新界3地1共興建了超過900幢,地產開發商用於建築費以及地基工程費的投資達到了1億港元——主要是投資在普通住宅樓宇上麵,盡量滿足普通市民的居住需求!
到新百樂門俱樂部視察完工作之後,沈萬福便是率領著宋鐵軍等貼身保鏢前往1處位於銅鑼灣與灣仔之間、跑馬地旁邊的1座占地超過1萬平方英尺且包含有中小學、商貿中心、公交車站等基礎設施、名為日新現代化輕奢款高檔住宅區——這是太和地產在1952年11月底才正式竣工的、也是太和地產在港島地區成功打造的首款‘日’字款高檔小區!
目前日新小區可供居住的單位是500至1000平方英尺,沒有另行打造靠近維多利亞港的海濱別墅,基本都是統1製式的精裝房,但是內部裝修風格則是由業主自行選擇,而相應的重裝修工程,自然也是落到太和地產聯營工程公司——太蒼建築的頭上!
……………………………………………………………………………………………
“蔡經理,太和地產在上個月又拿下了1塊位於尖沙咀的地皮?”
“是的,董事長!”
“這1塊地皮原先被天祥洋行當作存放礦石的倉庫,後來被廢棄了,在被港府收回之後,就1直沒有人投標購買,我看這1塊地皮的位置好像還不錯,就買了回來!”
“嗯~~挺好的,有什麽發展計劃嗎?”
“董事長,我是這麽想的既然這1處地皮毗鄰半島酒店,那麽不如將這1塊地皮改造為美麗華酒店的新總部!這樣1來的話,也能夠釋放新百樂門俱樂部更多的使用空間!”
“這個想法值得深入研究1下!”
“這樣吧!蔡經理,我給1000萬港元的預算,你將這1處地皮重建為美麗華酒店的新總部,我的要求是1定要比半島酒店更加奢華、更加壯觀!”
“好的,董事長,我會盡快拿出1份建造美麗華酒店新總部的方案給您過目!”
美麗華酒店的辦公總部依舊是在新百樂門俱樂部的大樓內,沈萬福讓自己的助理喊上目前擔任太和地產行政總經理1職的蔡崇靜——何東的老臣子蔡澤霖的長子——共同前往日新小區進行實地考察——這也是沈萬福第1次以太和地產董事長的身份對名下樓盤進行實地考察,作為太和地產行政總經理的何耀權也是不敢耽誤,當即收拾好資料下樓!
在沈萬福那1輛專門從黴國進口的加長款林肯車內,時年3十歲的蔡崇靜1本正經地說出自己對於上個月太和地產從港府當局手裏購買的、1處鄰近半島酒店的官地的用途的想法,卻是得到了沈萬福這1位董事長的認可,更是爽快地劃撥了1000萬港元給他作為預算!
望著坦然坐在自己對麵的蔡崇靜,沈大公子也是欣慰地笑了笑,作為新百樂門俱樂部的股東之1,何東家族確實是非常體貼與支持沈大公子對新百樂門俱樂部的‘統治’,同時也是派遣了不少具有潛力的、從國外留學回來沒多久的2代家臣給沈大公子當下屬,這1份心意可謂是獨1份——其它的新百樂門俱樂部的股東,在這件事情上麵顯得比較保守,不願意將自己家族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給沈大公子用上1用,但在對外投資方麵倒是很大方!
福彩雙色球為新百樂門俱樂部所帶來的收益,已經從1開始的月均營收200萬港元,穩步提升至月均營收500萬港元的新高度,這讓羅紋錦、李富樹等家族也是覺著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隻要新百樂門俱樂部維持現狀,每年年底的分紅就足以讓這些家族賺得流油!
能夠被沈大公子1手提拔為太和地產的行政總經理,蔡崇靜自然也是依靠自己的本事,1步步從太和地產的普通經紀人做起的,並且在太和地產的多個部門都任職過,這為此人掌管整個太和地產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與優秀的治理班底——最讓沈大公子欣賞蔡崇靜的1點,是蔡崇靜不越軌——該是蔡崇靜管理的領域,就絕對不客氣;但是不屬於蔡崇靜管理的領域,則是完全不過問,最大程度避免了由於瞎指揮而導致出現重大的管理失誤!
在1開始的時候,蔡崇靜也是心高氣傲的主兒,心想自己1個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的高材生,居然要給沈大公子這樣1個比自己還年輕、還要看起來‘不靠譜’的同代人打工,這怎麽看都像是1件天方夜譚的事情吧?
但是隨著與沈大公子的接觸越深,蔡崇靜卻是發現這1位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帥氣的董事長,腦袋裏的新穎想法1個接著1個地冒出來,讓太和地產走上了1條迅速壯大的快車道,更是用遠超這個時代的思維、將港島地區的其它地產發展商甩在後麵!
當踏上日新小區的土地上,沈大公子看著這1座與自己印象當中跟前世那些酒店式旅館相差無幾的高檔住宅區,心中也是浮現了淡淡的欣慰與快感——太和地產起步不算晚,但是受限於港島建築工人以及建築理念相對保守,在前期的發展不是那麽逞心如意!
然而現在港府當局放送了對地產行業的部分限製,這也算是助推太和地產1步步登頂成為港島地區的‘地產霸主’——說到底,還是因為沈大公子財大氣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