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鐵幕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自從1947年7月黴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以來,1直存在著關於該機構的管理職能相互矛盾的爭議,原因在於現有的1些情報機構及其下設部門都在尋求保護他們各自所擁有的勢力範圍,並且不少黴國官員也在擔心——中央情報局長越來越大的權力會對軍方的情報部門產生影響,使得軍方逐漸失去對中央情報局的控製。
    黴國中央情報局的第1任局長是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在2戰時期是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長,軍銜是黴國6軍上將,於1953年1月10號正式從黴國中央情報局離職,隨後擔任cia與黴國軍方之間的交流機製的戰略顧問,同時也是黴國中央情報局現任局長艾倫·杜勒斯的良師益友,此次專門從華盛頓特區直飛德黑蘭,目的不言而喻!
    德黑蘭大酒店大堂內,沈萬福順著飛鳥衛領隊貝利亞指著的方向看去,確實是看到了1位穿著1身黑色西裝的、顯然是白人麵孔的中年男人正在艾倫·杜勒斯的陪伴之下在等待升降梯,而且與艾倫·杜勒斯之間的關係顯然不簡單,兩人有說有笑的,絕不是陌生人!
    作為曾經擔任過紅蘇國家安全委員會1把手的貝利亞,雖說已經不在紅蘇的情報部門效力,但是依靠著昔日積累下來的關係以及沈萬福這1位新領袖的龐大財力,在兩年之內就將原先1片白紙的飛鳥衛打造成為僅次於紅蘇國家安全委員會、黴國中央情報局、英格蘭軍情6處、法蘭西境外安全總局等世界級大國的情報力量,為沈萬福這1位新領袖消除了許多來自異色冽情報部門的暗殺行動——即使是宋鐵軍等‘大內高手’,也不清楚貝利亞原先的真實身份,隻知道貝利亞疑似是某位從紅蘇‘叛逃’的情報工作人員!
    紅蘇、黴國與英格蘭之間的情報工作人員互相‘叛逃’,已然是成為了司空見慣的現象——尤其是‘劍橋5傑’的叛逃,讓英格蘭軍情6處顏麵大失,在冷戰時期被kgb吊打!
    1946年2月,紅蘇的‘鋼鐵慈父’在莫斯科市選區選民大會上發表演講,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表明,“蘇維埃製度比非蘇維埃製度更有生命力,更穩固”、“更優越”。與此同時,‘鋼鐵慈父’還在本次演講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體係包含著“總危機”的說辭,緊接著西方部分政客將此次演講稱之為“第3次世界大戰宣言”!
    同1年的3月5日,時任大英帝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受到黴國前總統哈裏·s·杜魯門的邀請,前往黴國密蘇裏州富爾頓城的威斯敏斯特學院進行訪問,並且發表了1片名為“和平砥柱”的著名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邊的裏雅斯特,1副橫貫歐洲大6的鐵幕已經拉下。在這條線的後麵,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1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不僅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屈服於紅蘇的勢力影響,而且還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製。”
    溫斯頓·丘吉爾鼓吹美英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紅蘇和世界紅色主義運動,積極‘呼籲’不能對紅蘇和所謂的“紅色主義的威脅”采取“綏靖政策”!
    但是溫斯頓·丘吉爾這1片演說並沒有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讚同,隻因當時西方世界與紅蘇之間的關係依舊是同盟、並沒有進入到破裂階段,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這1場演說是自譽為文明燈塔的西方世界與象征著人類進步思想的紅色陣營開啟冷戰的序幕!
    如今已經是1954年了,紅蘇與西方世界的‘虛假和睦’已經被徹底撕破,尤其是自認為已經是西方世界的領頭羊的黴國正在積極籌備力量,與紅蘇在西亞、東亞以及歐洲爭奪主導權,而作為紅蘇‘後花園’的前·波斯帝國的主要繼承者的波斯國,自然是兩者的角力場!
    雖然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已經從黴國中央情報局1把手的位子退了下來,但是對於艾倫·杜勒斯來說,如果此次協助波斯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重組波斯國軍隊以及秘密警察的計劃需要誰的意見,那麽他的老上司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所能給予他的意見,肯定是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
    有些史家認為2戰以後的“冷戰”始自西亞,在實際上就是指波斯國——波斯與紅蘇有很長的邊界線,在曆史上是沙俄帝國與大英帝國爭奪之地。
    2戰結束了,但是無論從石油角度還是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波斯國都是對各方至關重要的必爭之地,因此圍繞著波斯國的鬥爭,實際上從2戰正式結束前就已經開始了!
    1941年,鑒於波斯國與德意誌第3帝國的曖昧關係,英、蘇協議派兵進駐波斯國——紅蘇部隊在北部、英格蘭軍隊在南部。
    當時同盟國軍隊依靠的主要運輸線是從德黑蘭到波斯灣的、橫貫整個波斯國的鐵路,由於大英帝國無力負擔,隨後由黴國通過“租借法”援助大英帝國來負擔鐵路維修、港口建設和設備供應等,包括派遣軍工人員;到1942年,這1項工作已完全由黴國接管!
    因此,自1942年下半年起,美、英、蘇都有軍隊在波斯國內(美國主要是工兵部隊)。1942年底,英、蘇、伊3國簽訂條約,正式允許英、蘇在伊駐軍,並規定自戰爭結束之日起半年之內,所有外國軍隊撒出波斯國境。
    在1943年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之時,波斯國問題雖不在正式議程上,但美、英、蘇3國在會外經過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重申戰後撒軍,並尊重波斯國的主權。
    波斯國議會於1947年10月22日以102票對2票通過法案,宜布1946年4月的伊蘇協議無效,並規定今後5年中由波斯國官方進行勒探,如證明存在可供商用的石油,波斯國官方可與紅蘇進行銷售石油的商業談判,但是紅蘇對此提出了措詞強硬的抗議,然而沒有采取進1步的軍事行動——黴國軍方在此之前就分析紅蘇出兵幹涉波斯國做決策的概率不大!
    自此以後,紅蘇除了支持庫爾德族進行1些活動外,基本上失去了在波斯國的陣地,而黴國勢力則是大舉進入。1948年2月,黴國國會批準派代表團趕波斯進行全麵考案,代表團的首席軍事顧問即駐伊軍事顧問團團長格魯將軍。
    1948年10月,伊、美簽訂協定,黴國向波斯國價值12億美元的武器援助;1949年又向波斯國貸款資助波斯國的‘7年計劃’,紅蘇雖然多次抗議,也無濟於事。
    在往後的幾年裏,波斯國的政局不穩,內閣更迭頻繁,但整體趨勢是逐漸親近黴國。
    在爭奪波斯國這1處位於西亞地區的戰略要地的過程當中,黴國對上紅蘇取得了全麵勝利;往後的幾十年裏、直至1979年巴列維王朝倒台,除了19511953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暫時執政的時期之外,波斯國1直是黴國在西亞地區的忠實盟友和重要據點!
    在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負責黴國外交事務與情報工作的,正是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因此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與西亞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領導人都有過往來,尤其是對於波斯國來說,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alter  bedell  sith)的存在,就是黴國堅定支持自己維持主權獨立的最佳象征之1!
    羅馬城不是1天就能建成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擔心前任首相穆罕默德·薩摩台的勢力死灰複燃、從而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因此急切地想要完成秘密警察與波斯軍隊的重組,然而艾倫·杜勒斯完美遵照了華盛頓特區白宮的最新指示——
    不要急著提前為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這1位現任波斯國王完成波斯軍隊與秘密警察的重組,優先處理好阿拉伯國家與異色冽之間有可能爆發的第2場西亞戰爭的矛盾!!
    “貝利亞,你是說黴國白宮方麵打算調停艾及國與異色冽之間可能爆發的新戰爭?”
    “是的,尊敬的領袖,我通過紅蘇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老戰友們,得知了黴國白宮並不打算在波斯國與紅蘇展開新的1輪‘戰爭’,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異色冽身上!”
    作為曾經在歐洲戰區奮戰多年的老將,艾森豪威爾顯然是很清楚西亞地區的問題非常複雜,如果又在波斯國內與紅蘇展開新的1輪冷戰,那麽黴國在西亞地區拉開的‘戰線’就太長了,這對於剛結束了韓國半島戰爭的黴國來說,繼續在波斯國內失敗1次的話,臉上無光!
    1直以來,紅蘇對波斯國的地緣影響力遠勝於黴國、英格蘭這1對盟友,對此沈萬福也是心知肚明,黴國對於波斯國的支持很有限,但這並不意味著黴國不重視波斯國,而是因為黴國更加需要利用異色冽來分化、拉攏對待自由主義與紅色主義持有不同立場的阿拉伯國家,可惜原先的盤算都被納斯爾自治特區全部搞亂,也難怪艾倫·杜勒斯找他到波斯國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