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價值

字數:4155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戰後紅蘇情報部門在西方世界開展活動的最大潛在戚脅,是來自戰爭最後1年密碼的安全性失去保證——1944年,尚未解散的黴國戰略情報局從芬蘭人那裏搞到了1份紅蘇內務部(即後來的‘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長達1500頁的密碼本!
    盡管由於時任黴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幹預,原件還給了紅蘇官方,但是其副本還是被第3方國家留下了——密碼本本身對西方的破譯人員並無太大意義,紅蘇內務部在給每封信函加密時,每個詞甚至每個字母均用這個本子中的1個5位數字表示,而且紅蘇內務部在國外的加密員還要在每組數字中加人從1個“粉紅色筆記本”中任意選出的5位數字!
    “粉紅色筆記本”在莫斯科的內務部總部還有1個副本,如果按照總部的指示每組數字隻用1次的話,那麽破譯該密碼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戰爭最後的1年裏,從美、英兩國發回莫斯科總部的秘密情報數量龐大,因此紅蘇內務部有時也重複使用“粉紅色筆記本”——據說這名違反規定的密碼員後來被槍決了!
    在第2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時,紅蘇內務部又發生了兩起違反密碼製度的事件,結果使得1944年黴國聯邦調查局截獲並破譯了幾份由紐約發給莫斯科總部的情報,情報員伊戈爾·古琴科叛逃後,於1945年向黴國透露了紅蘇內務部及情報總局所使用的加密方法。
    1948年,天才密碼專家梅雷迪恩·加德納在破譯紅蘇情報部門專用密碼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梅雷迪恩·加德納這1位天才密碼專家曾在黴軍的安全事務部工作,該部門在1949年改組為武裝力量安全事務部;即1952年成立的國家安全局的前身。
    據說梅雷迪恩·加德納在2戰期間3個月內便掌握了日語,開始和日文電碼密碼打交道。1948年,他成功地破譯了戰爭最後1年由莫斯科總部發出及發給總部的幾段密碼。黴國聯邦調查局的某些人見過他1麵後對他的印象是“他是個少言寡語的高個兒青年人,樣子有些笨拙,1看便知是個知識分子,他很少談及自己的工作,生怕超出了聯邦調查局從破譯情報中得知的內容。
    在其後幾年中,紅蘇情報部門的幾千份密碼文件被破譯,這些文件代號為“維諧納”。有關“維諾納”的秘密及加德納的破譯方法,是1948年黴軍安全事務部加密員威廉·威斯巴恩德出賣給紅蘇官方的,此人於1946年被紅蘇的情報部門策反——後來此人還由於缺席黴國法庭被判了1年徒刑,但對他從事間諜活動的指控卻沒有進行審判!
    隻因黴軍安全事務部和它的盟友、即大英帝國的情報部門及唐寧街10號內閣都認為“維諾納”是絕密,即使不公開審理也要冒極大的風險!
    紅蘇情報部門從1948年開始,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維諾納”對它的間諜網來說,是1顆具有巨大潛在破壞力的定時炸彈——然而既然不清楚哪些情報被破譯,炸彈何時何地將被引爆也就不得而知了!
    英格蘭劍橋5傑之1的哈羅德·金·菲爾比在1949年成為英格蘭情報處駐華盛頓的聯絡官員後,解決了1部分由“維諾納”被解密所帶來的問題。
    天才密碼專家梅雷迪恩·加德納後來沮喪地回憶說,哈羅德·金·菲爾比總站在他背後,吧嗒吧嗒地吸著煙鬥,神情興奮地監視著紅蘇情報的破譯過程。直到1951年6月離開以前,菲爾比利用自己接觸“維諾納”的機會,及時地預先提醒紅蘇,哪個情報人員正麵臨危險!
    即使是在遙遠的澳洲地區,“維諾納”也給紅蘇情報工作造成了巨大損失!
    1943年在堪培拉設立第1個紅蘇公使館之前,澳洲基本上沒有引起紅蘇的興趣。但後來,在謝苗·馬卡羅夫領導下的‘國安部’國外處很快滲透到澳洲的外交部——澳洲的外交部成為紅蘇獲取英、澳兩國機密文件(包括總參謀部的機密文件)的重要來源;在此期間,有兩名隸屬於紅蘇國防2把手馬卡羅夫直管的重要情報人員就是因“維諾納”被發現的。
    1948年初,大英帝國軍情5處的1個工作小組來到澳洲調查有關紅蘇情報人員滲透的事件。當時由珀西·西裏多任組長,成員包括未來的組長羅傑·霍利斯。為了保住情報來源,他們在堪培拉造成1種假象,似平是從在紅蘇情報部門臥底的英格蘭間諜那兒得到消息的。
    澳洲外交部第1個被“挖出”的紅蘇間諜是吉姆·希爾,根據“維諾納”查明了他的代號為“旅行者”,他的兄弟是1名紅色主義分子、表麵身份是1名律師!
    在“維諾納”的幫助下調查人員確定了吉姆·希爾發往紅蘇的電報編號,這樣就可以證明他有罪。這次的截獲成功也導致了另1名代號為“布爾”的間諜的暴露,他是1名具有紅色背景的外交官,吉姆·卡爾敗露之後,他前往了聯合國,之後在布拉格請求正治避難!
    冷戰期間,紅蘇對澳洲內政外交機關的滲透未能重整旗鼓;1954年叛逃的駐外kgb首領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證明了這1點,他認為他領導的間諜組織取得的成績微乎其微。
    西方情報人員複員、紅蘇間諜叛逃及“維諾納”的成功破譯給紅蘇情報工作帶來了巨大損失,並在兩個相關領域裏,使莫斯科總部陷人極大的恐慌!
    因此,紅蘇情報部門調整海外情報工作的首先目標是向“主要對手”實施高層滲透間諜,由於冷戰時期的那代人不再相信所謂“紅色萬歲”,而在大蕭條和2戰期間,這1口號曾鼓舞過成千上萬才華橫溢的黴國年輕的理想主義者!
    2戰後期,紅蘇曾成功地向華盛頓下層其至中層權力機構進行滲透——目前還不為世人所知,其中著名的間謀包括黴國國務院的埃爾德熱·希斯、財政部的德斯特·懷特,情報部門的教坎·恰普林·利以及白宮的洛奇林·卡裏——後來這些崗位上就後繼乏人了!
    而且直到現在再沒出現過像加利·霍普金斯(羅斯福的隨身顧問)那個層次的、雖然不是有意識的、但卻給紅蘇情報工作帶來極大益處的“間謀委員”。
    1947年7月,黴國的中央情報局成立在即,隨後黴國開始廣泛實行更為行之有效的審查措施,這使得大批間諜打入戰略情報局的那種情形1去不返了。從威廉·威斯巴德起,給黴國情報部門造成重大損失的,已不是那些滲透間謀而是無線電截獲及密碼破譯!
    其次,紅蘇情報部門發現招募間諜又由於首批派往華盛頓的間諜頭目工作不力而問題重重,格裏戈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多爾賓即便是在患精神病之前就對工作1竅不通(總部認為這是梅毒後遺症),所以在1948年他被召回總部任職!
    格裏戈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多爾賓的繼任者是格奧爾吉·亞曆山德羅維奇·索科洛夫。此人在1947年蘇、巴(巴西)關係破裂前是裏約熱內盧的間諜頭目,後來被憤怒的人群用臭雞蛋和爛番茄趕出了巴西。1949年,此人與多爾賓1樣要由於工作不力被召回紅蘇總部!
    紅蘇情報部門的另1塊心病則與核武器研究有關——1945年8月黴國對東洋國使用了原子彈,這使紅蘇感到黴國已在軍事上占了優勢,於是挖掘原子彈的秘密就成為了紅蘇情報部門的首要任務!
    在黴國轟炸了廣島之後,紅蘇的‘鋼鐵慈父’在克林姆林官召見主管武器裝備的人民委員鮑裏斯·利沃維奇·萬尼科夫和他的副手,與此人1同被召見的還有科學家伊戈爾·瓦西裏耶維奇·庫爾恰托夫——當時領導紅蘇原子武器研工作的1把手,當之無愧的國寶級核武器專家——‘鋼鐵慈父’對這些人說“同誌們,我對你們隻有1個要求——”
    “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我們原子武器!你們知道(黴國)轟炸廣島震動了全世界,(局勢)平衡被打破了!我們國家1天沒有核武器,來自西方的巨大危險就隨時有可能危脅祖國!”
    在這次談話以前,原子武器研究方案全權由莫洛托夫(紅蘇現任外交1把手)監督實施,但是在談話前的幾個月,紅蘇科學家庫爾恰托夫給貝利亞寫了張便條,批評莫洛托夫辦事拖拉並請求幫助——這1張便條是手寫的——庫爾恰托夫不敢把這麽機密的東西交給打字員,但他的目的達到了——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慈父’把監督方案實施的權力交給了貝利亞!
    領導班子的更換很快產生了效果——庫爾恰托夫的助手、伊戈爾·戈洛濕教授回憶說“貝利亞的領導才能在那時是有目共睹的!他精力過人,不開長會,處理問題很果斷!”
    耗費了巨大的力氣與人情,才將貝利亞這1頭被‘鋼鐵熊國’培養出來的情報‘惡魔’納入囊中,沈萬福也是直接獲得了‘鋼鐵熊國’最核心的原子彈研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