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懸殊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冷戰初期及由“維諾納”引起的1係列問題正值紅蘇情報機構內部1片混亂之時——其混亂的起因是紅蘇內部的爭權奪利!
1947年黴國cia正式成立,紅蘇駐華盛頓大使館裏的間謀頭目、即格裏戈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多爾賓與紅蘇大使亞曆山大·謝苗諾維奇,分別就黴國cia建立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報告,‘鋼鐵慈父’與紅蘇高層對這些報告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正如1947年2月提交國會審議的國家安全法所規定的那樣,黴國cia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理、分析不同架道得來的情報資料。盡管這1目的並未實現,莫洛托夫還是令人信服地證明軍方和官府兩個偵察機構的合並,使黴國人對紅蘇情報係統擁有了巨大優勢。
莫洛托夫認為解決這1問題的辦法,就是把‘紅蘇情報機構’的國外局和情報總局合2為1。在‘鋼鐵慈父’眼裏,莫洛托夫的建議帶來的1個嚴重後果,便是削弱了貝利亞在安全機構中的影響,因為主持‘紅蘇情報機構’工作的正是貝利亞的心腹阿巴庫莫夫。
1947年,紅蘇部分海外情報工作與情報總局合並為1個對外情報組織,即情報委員會!
盡管情報委員會名義上直屬部長會議,‘鋼鐵慈父’依舊是任命了莫洛托夫擔任這1個情報委員會的1把手,這也使得紅蘇的外交領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境外情報工作領導權——莫洛托夫極力鞏固對紅蘇外交領域的控製,任命駐幾個大國的大使為合法的間諜總頭目,賦予這些海外間諜總頭目在軍、政等領域的1係列特權!
後來叛逃的紅蘇間諜吉爾科羅夫非常氣惱,曾經在回憶錄裏寫道“改組導致嚴重的混亂,間諜頭目們是職業情報人員,而那些大使們對偵察工作及其方法隻具備1些模糊而膚淺的認識,因此為了避免向這些人匯報自己的工作,情報人員不得不絞盡腦汁。”
更有甚者,有些外交官直接插手情報工作,首當其衝的是帕紐什金——
此人於1947—1951年擔任紅蘇駐華盛頓大使,曾積極參與對“主要對手”的秘密戰爭!
格裏戈裏(1946—1948)因精神失常而被調離,他的繼任者格索科洛夫(1948—1949)因不能勝任工作也遭同樣命運;而在這1段混亂之後的1年中,帕紐什金得心應手地親自領導了紅蘇在海外的所有情報工作!
時任紅蘇新上任的駐華盛頓間諜頭目弗拉德金(1950—1954)則1直回避同亞曆山大·帕紐什金發生衝突,也不願同莫斯科總部鬧翻,直至後來,帕紐什金曾主持部長會議兼紅蘇最高安全會議第1總局的工作。
1947年至1949年間,費多托夫出任紅蘇情報委員會的2把手;然而在事實上,2戰結束初期,此人便當上了紅蘇情報機構的海外情報處的1把手!
除此之外,費多托夫在紅蘇的高級分子裏麵,具有非同1般的良好形象與聲譽,曾經是貝利亞爭奪過紅蘇情報機構1把手的勁敵!
1949年,莫洛托夫失去了‘鋼鐵慈父’對他的信任、從而也喪失了自己的官途,接替他來出任紅蘇外交領域第1負責人人及紅蘇情報委員會1把手的,正是維辛斯基——
此人曾是1名作風嚴厲的檢察員,1943年起擔任莫洛托夫的第1任副手!
此外,維辛斯基自已也承認,他的領導方法就是讓手下人始終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後來擔任過他的下1任紅蘇外交1把手的安德烈·葛羅米柯回憶說
“他(維辛斯基)把助手叫去談話總是以怨氣衝天的責難開始,或者幹脆是當麵汙辱。甚至同大使、公使們講話也用這種口吻,他認為,隻有這種方式才能使他更像貝利亞!”
由此可見,貝利亞對於紅蘇情報體係而言,簡直就是1座‘挪不開的大山’!
其實早在30年代,維辛斯基就開始狂熱地崇拜貝利亞,後來有1名著名的紅蘇史學家在為維辛斯基編撰1部傳記時,曾經這樣描述維辛斯基
“1聽到是貝利亞的聲音,維辛斯基1下子便跳了起來!談話本身亦值得注意。整個過程他(維辛斯基)都躬著背,像是奴才見了主子1樣。”
維辛斯基在任期間,貝利亞的影響急劇擴大!
盡管戰後紅蘇的1部分謀報網被破壞,在莫斯科總部也發生了組織混亂,但在冷戰初期的情報大戰中紅蘇基本上還占有絕對優勢!
當時紅蘇保住了在西方國家的間諜力量,而西方國家在莫斯科卻是1無所有!
為了建立2戰後的首批諜報網,英格蘭情報處、黴國cia先後把希望寄予通過反‘鋼鐵慈父’製度的‘散兵遊將’打入到紅蘇內部——美、英兩國的情報部門企圖穿過北起波羅的海、南至土雞國的國境線進入紅蘇境內,可惜1係列計劃以破產告終了!
20世紀20年代的“托拉斯”假情報戰曾使西方情報組織掉入了紅蘇情報部門精心設置的陷阱當中,2戰結束之後,紅蘇的情報部門如法炮製了類似的‘圈套’,從而使得西方國家的情報力量遭受到重大打擊,直至美、英兩國成立聯合情報交流機製!
1945年10月15日夜,1艘載著另外4名拉脫維亞情報人員的艦艇駛向庫爾良季亞海岸——在他們登岸的第2天,將1部分裝備搬上了岸,但是被紅蘇的邊防巡艇發現了!
幾個星期之後,紅蘇的情報部門就抓到了這些來自拉脫維亞的情報人員!
在2戰期間,紅蘇的情報部門和大英帝國都曾經利用過捕獲的德國人傳遞假情報……
雅尼斯·盧卡舍維奇——這是1名紅蘇情報機構拉脫維亞反間諜2處的工作人員,他曾建議使用抓獲的移民間諜做這種假情報遊戲——但是在雅尼斯·盧卡舍維奇的建議被紅蘇情報機構高層正式采納以前,這些拉脫維亞的情報人員早被紅蘇的‘紅蘇情報機構’處理了,隻因因為紅蘇‘紅蘇情報機構’認為這些拉脫維亞的情報人員不再適合作間諜工作!
除此之外,1旦啟用了這些拉脫維亞的情報人員——這是在他們(拉脫維亞的情報人員)在沉默良久之後、再重操舊業,如此異常的行為1定會引起英格蘭情報部門的懷疑!
於是雅尼斯·盧卡舍維奇被紅蘇情報機構批準起用的是另1名被捕獲的境外發報員——奧古斯塔斯·貝格馬尼斯,此人以重獲自由為條件答應與紅蘇情報機構的合作!
1946年,奧古斯塔斯·貝格馬尼斯利用了英格蘭情報機構的發報機和密碼本開始工作,謊稱自己是來自拉脫維亞的激進‘非紅’分子,但是他的那幾名被紅蘇情報機構抓獲的‘同伴’在被捕前把與英格蘭i6聯係的發報機和密碼交給了他!
然而,奧古斯塔斯·貝格馬尼斯要取得英格蘭情報機構的信任還需要1段時間,但他的工作已成為1場大規模情報戰的開始,它將擾亂英格蘭情報機構在波羅的海的全部行動。
1946年底,在拉脫維亞還有1次重大失誤,即被派到紅蘇的英格蘭間諜裏哈德斯·讚德的發報機發生故障。到了當年10月,斯德哥爾摩基地建議他同早就等待已久的奧古斯塔斯·貝格馬尼斯進行接頭——裏哈德斯·讚德向同他1起登6的埃裏克斯·湯姆森斯打了1份報告,內容是“會麵很順利,真高興,貝格馬尼斯還沒被紅蘇的情報機構控製!”
幾個月之後,雅尼斯·盧卡舍維奇又招募了1名拉脫維亞的激進民族分子——維德伏特斯·斯韋茨,以便打入到反蘇武裝的內部。
1948年10月,維德福特斯·斯韋茨在紅蘇情報機構的精心策劃之下,假裝受到紅蘇情報機構的追捕,不得已之下逃往位於瑞典的哥德蘭島避難,卻是當場被英格蘭軍情6處抓獲!
被英格蘭軍情6處抓獲之後,維德福特斯·斯韋茨竭力表明自己是1名真正的拉脫維亞反蘇武裝分子,同時也是1個流亡組織的成員——所謂的‘流亡組織’,其實就是英格蘭軍情6處與瑞典合作為在波羅的海3國搞情報工作所成立的!
1949年5月,維德福特斯·斯韋茨在獲得了英格蘭軍情6處的‘基本信任’之後,聯同5名真正的英格蘭間謀在波羅的海3國的某1個交界處登岸,然而這5名英格蘭間諜沒有想到1上岸之後,很快就被維德福特斯·斯韋茨將自己的行蹤詳細務必地透露給紅蘇的情報部門,其中3名英格蘭間諜被紅蘇情報緝捕後就地槍決!
此後,維德福特斯·斯韋茨繼續深入拉脫維亞的反蘇抵抗力量的內部,向紅蘇情報機構6續傳遞了拉脫維亞反蘇抵抗力量和英格蘭情報機構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