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有能力的人都喜歡創業(一)
字數:6185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恰好當時趕上聖誕節,俾斯麥·羅兵廣告公司的工作量很大。
華特·迪士尼從早忙到晚卻渾然不覺,他如魚得水,很享受這項工作。老板安排華特·迪士尼給紐曼劇院每周節目單設計封麵。這項工作通常需要1天時間,華特隻花3小時就可以完成,為了讓老板高興,他還會加上自己設計的點綴。因此,華特·迪士尼得到了為紐曼劇院設計廣告的機會,華特·迪士尼曾滿意地回憶起這次的突破“紐曼劇院在上演《男人和女人》,我需要做的就是畫1韜斯萬森·格羅裏亞和托馬斯·梅甘的立像,但我覺得如果他們鞘下了會更好些。我那樣做了,結果證明我的想法不錯。”“性感”、“恐懼”、“幽默”至今仍是廣告創意的3大支柱,華特巧妙地運用“性感訴求”,超預期完成任務。
有商業就會有廣告,在廣告大量充斥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意就會平庸無奇、湮沒無聞。成功的廣告首先來自於不同凡響的卓越創意,創意是引起消費者注意,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的驅動力。獨創性的廣告創意,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善於標新立異、獨辟蹊徑,具有最大強度的心理突破效果,且其鮮明的魅力會觸發人們強烈的興趣,被長久地記憶。
華特·迪士尼這兩宗廣告案都遵循了獨創性原則,而且都達到了實效性。
獨創性是廣告創意的首要原則,但獨創性不是目的,廣告創意達到促銷的實效才是廣告策劃的目的。華特正是在“獨創性”和“實效性”之間尋找到最佳結合點。為顧客服務,滿足顧客所需,這是對1個商業公司的最基本要求,但追求應當是無止境的,創意會給客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為公司開辟另1番天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華特·迪士尼認為,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的實戰演練,比在學校上課學習進步快得多。同時,華特·迪士尼親身體會到商業廣告的強大效力,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方向,立誌做1名商業漫畫家。
官商角徽羽,仙樂飄飄,弦外之音誰人識?高山流水,心有靈犀,子期既死,伯牙絕弦。千年之後,俞伯牙的琴聲無處覓蹤影,知音的傳奇卻成為絕唱。
有道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誰人聽?”“舉杯邀月共銷愁,奈何明月難解我心悲!星朗朗,意綿綿,蒼花天地間,知我者其誰!”“1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正可謂知音難覓,1朝得之,實乃3生有幸。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華特·迪士尼遇到了他1生的知音和黃金搭檔——尤比·艾沃克。
尤比和華特幾乎同時進入這家公司。尤比是荷蘭移民的後裔,兩個人1見如故,開始並肩作戰。華特總是有1些新點子,會有各種充滿奇思妙想的創意,而尤比繪畫技術1流,是1個嫻熟的、高效率的繪畫快手。更難得的是,華特和尤比默契感十足,華特的創意毋庸多說,尤比就能完全領會並落實在麵紙上。兩人之間的奇妙“第6感”,正如俞伯牙和鍾子期相互心領神會的“高山流水”,他們1起合作了大量的廣告畫,沒過多久就成了莫逆之交。
意想不到的是,華特·迪士尼和尤比·艾沃克歡歡喜喜地幹了不到兩個月,雙雙被辭退了。1開始兩個人模不著頭腦,原來俾斯麥·羅賓公司招的就是“臨時工”,聖誕節的趕工1結束,俾斯麥·羅賓公司不缺人手了,就得裁員。
當時,兩個人的心都涼了,誰都沒想到公司使的是“卸磨殺驢”這1招。華特並沒有因為被解雇而自怨自艾,他暫時到郵局送報,心裏卻思忖著更遠大的計劃。
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華特·迪士尼經曆了商業思想上的第1次洗禮,他有了自已創業的打算。“兵貴神速”,華特·迪士尼當即聯係好朋友尤比·艾沃克,提議兩人聯手,合夥創辦公司,沒想到1拍即合、自此,1對“黃金搭檔”產生了。
這1年,是1919年,華特·迪士尼和尤比·艾沃克都是18歲。自古英雄出少年,兩個年輕人雄心勃勃,整裝待發。
創業的主意已定,兩人開始籌集資金。華特·迪士尼以前的積蓄都由母親保管,他寫信讓母親寄500美元給他。不巧的是,信先到了父親伊利亞斯手裏,來回幾封信之後,在父親的指令下母親隻給他寄了250美元;尤比·艾沃克那邊更別提了,他有個不可救藥的酒鬼父親,母親還臥病在床,根本拿不出錢來。華特·迪士尼買了書桌、畫架、畫板、噴槍等必需工具,為公司做了1個簡陋的招牌——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到這裏,辛辛苦苦要來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沒有資金,沒有靠山,白手起家的兩個少年隻是懷揣著夢想。
初創的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要維持下去,當務之急就是尋找新業務。尤比畫技1流,但生性靦腆,這個任務就自然而然地落在華特·迪士尼身上。為了找業務,華特·迪士尼到處跑、想盡了各種辦法,爭取每1個機會,幾乎聯係了所有可以聯係到的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華特·迪士尼的誠意和新穎的畫作打動了1些印刷廠,他們同意跟華特合作。
華特和尤比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在簡隨的工作室裏,他們每周工作7天,從拂曉開始1直忙到深夜。1個月下來,公司淨利潤是135美元,比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時掙得還多。公司搬出簡陋的暫住地,搬到火車站旁邊的1個店麵,尤比·艾沃克也鬆了1口氣,他比以前賺得更多,可以補貼家用了,他從心底感激華特·迪士尼這1位合夥人兼好朋友。
公司境況好轉,但這種短暫的寧靜卻被《星報》上的1條廣告打破了。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招聘漫畫製作人,尤比·艾沃克與華特·迪士尼兩個人都對這個職位很感興趣,但尤比·艾沃克拙於言辭,便鼓動華特·迪士尼去試試身手。華特·迪士尼說明來意,希望隻做半天工作,以便繼續經營他和尤比·艾沃克的公司,而電影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看過華特·迪士尼的畫作後,同意給他每周40美元的薪水,條件是必須擔任全職工作。
在電影廣告公司,華特·迪士尼第1次看到了“動起來的漫畫”,也就是現代動畫的雛形。華特·迪士尼找到了比純粹的靜態漫畫更吸引他的東西,因此不想放棄這次機會。和尤比·艾沃克協商之後,兩人達成協議,華特·迪士尼可以離開,但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的1切都歸尤比·艾沃克所有,這1對世界動畫世上的“黃金搭檔”第1次分手了。
沒有了華特·迪士尼的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很快便陷入困境。尤比·艾沃克隻是1個畫匠,不懂經營之道,他對商業知識的茫然讓公司停滯不前,沒過多久,曾經的客戶也紛紛終止了合作,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無奈之下,尤比硬著頭皮回來找華特,華特·迪士尼眼見無力回天,便申請破產,第1次創業的結晶“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夭折了。
華特視公司為己出,尤比管理不善,他不免年輕氣盛,劈頭蓋臉數落了尤比1頓,尤比心中很不是滋味,但性格隱忍的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麽。華特的背叛以及這次的數落,在敏感的尤比心中留下陰影,大咧咧的華特卻絲毫沒有察覺。華特心中1直把尤比當做手足,說起話來也毫不修飾,口無遮攔,喜歡戲弄甚至冷嘲熱諷尤比,毫不顧及尤比的麵子。
20歲的華特雄心勃勃卻依然單純,這些不成熟的做法為這對“黃金搭檔”的關係埋下了定時炸彈。多年之後,這條裂縫便會毫無征兆地爆裂開來,這是後話了。
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破產後,尤比·艾沃克再次陷入困頓。在企業的經營上,尤比離不開華特,而在繪畫上,華特同樣離不開尤比。華特·迪士尼說服老板,讓尤比也來自己的公司工作。在“新東家”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華特和尤比又像之前在俾斯麥·羅賓廣告公司1樣,開始並肩作戰,“動起來的漫畫”,這種新形式讓兩個人新奇不已。
和漫畫相比,動畫更進1步,可以更生動、更鮮活地表達人物的感情,每個人物都像是活了起來。1919年,由於帕特·沙利文和奧托·梅斯默創作的《小貓費利克斯》係列動畫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動畫片忽然大受歡迎。在當時,動畫片是1種新技術,還相當不成熟。
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可以製作簡短的動畫影片,它采用的工藝也非常原始,這種工藝可稱為“剪影動畫法”,即把動物和人的圖像剪下來,別在布幕上,然後讓關節部分活動起來,再拍下影片。畫家隻需繪製和剪出圖像,交給攝影師並附上1份動作的說明書,製作卡通片的關鍵是拍攝過程。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對製作過程嚴格保密,每個部門對自己的技術也都守口如瓶,華特·迪士尼想搞清楚卡通片製作的整體流程實在是太難了。
幸運的是,華特·迪士尼與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的攝影師吉米·羅維爾成為好朋友,吉米·羅維爾認為華特·迪士尼這1位新朋友很有天賦,手把手地教華特·迪士尼如何通過靜態拍攝造成動態效果,除此之外,還讓華特·迪士尼親自操縱攝影機。
華特·迪士尼並沒有滿足,他看過紐約公司製作的卡通電影,比這種“剪影動畫法”製成的效果真實得多。華特·迪士尼決心改進這種原始的製作方法,他1頭紮進堪薩斯市圖書館,去尋找其中的奧秘。1段時間的鑽研後,華特·迪士尼得知紐約公司使用的是1種“圖片動畫法”,要讓影片更加真實,就要掌握動畫繪圖的訣竅。
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的老板對華特·迪士尼的表現非常滿意,便安排他和尤比繪製卡通畫,華特負責創意和草圖,尤比負責加工潤色。很快,年輕的華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永不枯竭的創意讓他在公司嶄露頭角,他製作的《歡笑卡通》讓他在當地聲名鵲起。
20歲的華特,每周的薪金是60美元,可以說,已經從“草根”1躍成為“金領”了。尤比·艾沃克1直在華特·迪士尼背後甘當幕後英雄的角色——華特·迪士尼總是風光無限,而尤比·艾沃克卻隻是1個無名無姓的影子,他完全淹沒在華特·迪士尼耀眼的光芒裏。
華特·迪士尼的脾步永不停歇,對這份待遇優厚的工作,他並沒有安於現狀。
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的卡通片製作是1種流水線作業,各個部門負責不同的步驟,華特·迪士尼工作起來束手束腳的,他對公司的編劇部門尤其不滿。華特·迪士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苦製作的動菌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如同戴著腳銬跳舞1樣難受。
同時,華特·迪士尼不僅僅滿足於製作廣告,也不甘聽從客戶擺布,他想製作人物形象飽滿、情節生動曲折的卡通故事片。他的提議卻遭到了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老板的堅決反對,理由隻有1個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效益非常好,不想冒險。華特·迪士尼有了再次創業的念頭,他想做自己喜歡的動畫故事片,創造圓潤、個性化的動畫人物。
每個人都有安居樂業、安土重遷的本性。選擇安定的生活和優厚的待遇,還是選擇艱苦的創業和前途未卜的命運,華特·迪士尼猶豫了……到底是離開還是留下呢?
當然,華特作出了英明的抉擇——在冒險中生存,如果他接受平庸,他永遠不會成為創造迪士尼神話的那個英雄。有1天,華特徑直走向老板辦公室,隻留下1句話“我不幹了”。
從被解雇到主動辭職這段曆程,華特·迪士尼承受了超越他年齡的巨大壓力,他從不畏懼挑戰,在他身上折射出的是撼動人心的魄力和夢想之光。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經常慨歎命運不公,埋怨自己如此平庸,殊不知上帝賜予我們的最大的權利就是拒絕平庸。如果你安於現狀,那麽平庸也要如影隨形了;拋棄你已經擁有的安適,追求你未必能企及的向往,走1程你不曾跋涉過的沼地泥灣。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離開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的華特·迪士尼開始第2次創業——華特·迪士尼毫不費力地說服好友尤比·艾沃克離開堪薩斯電影廣告公司,和自己再次共同創業。此外,新公司有5位年輕的動畫師加盟,還有其他4位職員——1名商業運營經理,1名上色師,1名推銷員和1名秘書。“麻雀雖小,5勝俱全。”1922年5月23日,“歡笑動畫公司”正式成立。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要想獨立拍攝新片,首先必須有足夠的資金。當時,華特·迪士尼的才能與名氣成為1種無形資本,因此華特·迪士尼向當地投資者籌集了15萬美元的資金,再加上之前“迪士尼·艾沃克廣告公司”的剩餘資產,新公司終於可以開工了!
華特·迪士尼終於掙開鐐銬可以自由舞蹈了。與生俱來的“不安分”讓他決心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把“歡笑動畫公司”真正變成1個充滿歡笑的地方。華特·迪士尼作為老板剛剛21歲,不過是個大孩子,這是1個年輕的團隊,沒有等級觀念,暢所欲言,其樂融酸。
在歡笑中製造歡笑,這是華特·迪士尼熱切期望的,是他從創業初期就堅持的信條,未來的“娛樂大王”華特·迪士尼打造了被世人稱為“娛樂王國”的華特·迪士尼公司。
歡笑動畫公司和華特·迪士尼公司,天壤之別,而唯1不變的是“製造歡樂,銷售歡樂”的信念,這也是華特·迪士尼本人孜孜以求的1家公司應該具備的企業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