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0章 演的過了

字數:4204   加入書籤

A+A-


    鄉裏肯定是喜出望外,畢竟最開始溝通的時候,省台並沒有安排如此采訪任務。
    現在看來,還是李東的“工作”有了成效。
    要不然的話,省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一段采訪。
    因為提前打過招呼,所以鄉裏這邊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親自上陣的是張為民,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隨行的工作人員。
    在鄉政府宣傳幹事的陪同下,蕭雨晴手持錄音筆,開始了例行采訪。
    她特意選擇在鄉衛生院門口進行拍攝,這裏來往的村民較多,也更能吸引那個殺手的注意力。
    而鄉裏宣傳科的小科員,則是小跑上前,“蕭記者,咱們第一站,要不然還是去鄉裏的中心小學吧?”
    “那邊剛剛完成了危房改造,我們張書記,特別重視扶貧教育工作。”
    “也經常帶著鄉裏的工作人員,去小學支教。”
    “我覺得去那邊采訪,或許可以提取到更多的新聞素材!”
    這個采訪議題,當然是早就安排好的。
    小學那邊的老師和學生,已經提前做過溝通。
    等到電視台去了,聽到的看到的,也都是對張為民的歌功頌德。
    蕭雨晴卻不想如此安排。
    中心小學在鄉鎮邊上,不一定能夠進入殺手的視線。
    再說了,今天這場行動還是很危險,蕭雨晴也不可能把無辜的孩子牽連進來。
    衛生院則不然,正好在民進鄉的正中心。
    在這裏布置采訪,肯定可以進入那個恐怖分子的視線範圍!
    想到這裏,蕭雨晴故意麵露不悅,“怎麽,我去哪裏采訪,要接受你們的安排?”
    畢竟是省台記者,身份擺在這裏。
    宣傳科的小科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招架,隻能求助的看一下張為民。
    張為民也隻能求助的看向李東。
    李東適時上前,“蕭記者,您這邊有什麽顧慮盡管跟我說。”
    蕭雨晴這才一副推心置腹的口吻,“教育的相關話題,我之前沒做準備。”
    “而且,我跟教育頻道的領導也不熟悉,就算拍到了素材,人家也不一定會采用。”
    “如果是醫療話題,或許還可以跟新聞頻道打個招呼,當做社會素材分播出去。”
    李東點頭,轉身走向張為民道:“張書記,您看……”
    張為民提前沒做準備,也隻能壓低聲音跟李東說道:“這樣,小李,你跟蕭記者說,就在衛生院采訪。”
    “但是我得進行一下準備,10分鍾之後你看可以嗎?”
    李東點頭,讓張為民盡管去安排。
    10分鍾之後,攝影師再次開機。
    而一位民進鄉的群眾,也剛好從衛生院裏走了出來。
    肖雨晴走上前,臉上掛著職業的微笑,攔住這位剛剛看完病的老農,“老鄉您好,我們是省電視台的。”
    “如果方便的話,可以跟您了解一下咱們民進鄉的醫改情況?”
    李東站在攝像機後方,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四周。
    老農略有些急促,沒有立刻接話,而是忐忑的看向了人群當中的張為民。
    張為民大腹便便,一副指點江山的土皇帝口吻,“省台的記者采訪,那是你的榮幸。”
    “到時候這個新聞,是要上電視的,全省都能看見。”
    “記者問什麽,你就如實說什麽,用不著緊張!”
    老農就像是得到了吩咐,這才開口道:“這個嘛……領導們都安排的很好,藥價也很便宜……”
    蕭雨晴已經又問,“大爺,據我所知,咱們國家目前正在很大力度的推廣相關的醫療政策。”
    “您覺著,咱們鄉裏的新農合,報銷方便嗎?”
    聽見這個話題,老農明顯愣了一下。
    而蕭雨晴也敏銳地注意到老農眼中閃過的猶豫。
    她調整角度,盡量擋住其他人的視線,“大爺,您盡管說實話,我們這一次下來,就是想聽聽咱們老百姓的心聲!”
    老農偷偷瞄了一眼張為民,見張衛民點頭,這才含混的說了一句,“好!好!都挺好的!”
    “那個什麽,我地裏還有農活沒幹完,我先走了!”
    不等蕭雨晴多說什麽,老農已經匆匆離開。
    而張為民似乎對這個老農的表現並不滿意,給了一旁的宣傳幹事一個銳利眼神。
    很快,又有一個中年婦女進入視線。
    這個中年婦女應該40出頭,盡管刻意偽裝的很低調,但動作卻有些概念。
    很明顯,跟普通鄉裏務農的婦女有著明顯的區別,膚色很好,不像是經常下地那種。
    唯一的區別,身上的衣服有些髒。
    但不像是日常痕跡,反倒像是故意弄髒。
    看見衛生院的門口站著記者,她也沒有避諱,而是主動走了過來,“哎呀,怎麽這麽多人,張書記您也在呀?”
    聽見這個婦女一副親切的口吻,張衛民隨即上前搭話,“大姐,您今天怎麽也來衛生院了?”
    女人接話道:“我來給婆婆取藥!”
    張為民點了點頭,“這位是省台下來的記者,專門來了解咱們民進鄉的醫改情況。”
    女人主動說道:“原來是省台的記者,你們好。”
    蕭雨晴問道:“大姐,現在衛生院取藥方便嗎?”
    女人刻意操著濃重的鄉音,“方便,簡直太方便了!”
    “多虧張書記推行的‘送醫下鄉’,我婆婆的降壓藥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了!”
    蕭雨晴繼續問道:“能具體說說藥品降價幅度嗎?據我所知,國家為了降低咱們農民的負擔,推行了一係列的藥品降價措施。”
    女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當然可以呀!”
    “感謝國家的支持,也感謝鄉裏的支持,現在買藥比以前便宜多了。”
    “就比如這盒阿托伐他汀鈣片,去年賣五十三塊八,現在二十八塊。”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們老百姓的負擔!”
    “感謝鄉裏的領導對政策的落實,要不是鄉領導的監督,我們老百姓啊,也用不上這麽好的便宜藥,更不敢奢望在家門口買藥了!”
    這次的回答不光沒有磕磕絆絆,而且應對如流。
    隻不過,任誰都聽得出來,演的成分過重。
    而且這個女人,十有八九也不是務農婦女,而是早就安排好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