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分離的返回

字數:949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 !
    “誰看到紅色降落傘了?”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在哪在哪?”
    “快點給個方位啊!!”
    “左邊!”
    “哪個左邊,說人話。”
    由於沒有事前的演練,再加上搜索設備也不統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造成控製船上一片混亂,也讓屏幕前的觀眾們看得是一陣揪心。
    不過還好,黃添榮別看他文化和學識比這些正牌大學生要差很多,但好歹也是一個億萬家產的富二代見識不少,而且在家族企業裏又磨煉了一陣子,最後又是星海飛躍正牌的二老板,一聲爆喝鎮住了混亂的場麵。
    “全都閉嘴!以船頭為正點基準,報方位!”
    “在那,以船頭為正點,八點鍾方向。”
    大家都沒當過兵,但好在每個男孩子從都和小夥伴玩過打仗的遊戲,也抱著手機、電腦玩過戰爭或者槍戰類電子遊戲,再加上又都是理工生,有了統一的度量衡基準點,現場七八種型號、大小不一的望遠鏡迅速的找對了方位。
    由於距離還很遠,不管是肉眼還是手機屏幕,觀眾和現場的工作人員都隻能大概的看到一個微小的紅色物體。
    “銘仔還沒出來!英豪,降落傘都打開了,銘仔怎麽還不出來?”
    黃添榮占據著最大號的那個望遠鏡,因此他能大概看到空中的情況,發現降落傘下方的物體大概是返回艙的鍾型物體時十分擔心,扭頭向陸英豪吼叫著。
    “現在還在高空,他出來的話會被冷死的!通訊組,還沒連接上通訊嗎?!”
    陸英豪也是著急上火,扯著嗓子回應著自己的二老板。
    【出來?!什麽意思?】
    【不明白?】
    【難道不是人坐在裏麵和返回艙一起落地的嗎?】
    【有懂行的人幫忙解釋一下嗎?】
    控製船現場亂哄哄的,直播間裏的觀眾們也是一頭霧水看得迷迷糊糊的,但誰也不好指責,畢竟這個直播間的主播現在還在天上飛著。
    就這樣亂哄哄的叫嚷聲中,突然一個工作人員大喊道:
    “爆倉了!飛船分離!”
    【?!!!】
    【爆倉??】
    在屏幕中,所有觀眾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一條黑色的煙霧……
    難道……
    地麵上的工作人員和觀眾焦心之時,返回艙裏的章成銘此刻反而沒有慌亂,因為和剛剛在大氣層中的那幾分鍾相比,現在的震動和顛簸簡直和按摩椅一樣令人感到舒適。
    剛才在進入稠密的大氣層後,返回艙開始產生劇烈的震動,底部的防熱大底和大氣進行著劇烈的摩擦,蜂窩狀結構填充的物體開始主動燃燒氣化,將大量的熱量帶走。
    隻是這個過程產生劇烈的橙紅色火焰,火焰順著防熱大底的弧麵卷向飛船周圍,透過加厚的高強度舷窗,章成銘此刻臉上被映射出一種恐怖的橙紅色。
    任憑章成銘如何膽大,但遇到這種情況時依舊無法避免的恐慌起來。
    如果說起飛時,那時候是憋著一肚子氣,為了證明星海和自己下定決心向死而生,可經過昨天晚上和國家高層的初步談判後,現在局麵已經打開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馬上就是要有幾十身家的人了,還有大把的美好時光,以及更多的技術高峰等著自己去攀登,你說這時候在這個時候死了……
    這特麽的不那句話:
    人死了,錢沒花完!
    隻是震動不是應章成銘的祈禱而改變的,飛船的震動和抖動愈發激烈起來,整個返回艙裏響起了令人恐怖的各種噪音,程度之大,甚至一度壓過耳機中垚的聲音。
    ‘啪’的一聲脆響,一塊大屏幕麵板在這樣的震動中屏幕被震裂,隨即另外三塊屏幕也相繼發生碎裂,其中兩塊不僅外麵的觸摸屏被震碎,下層的液晶屏部分也在劇烈的震動中承受不住而損壞,變成一道道亂碼一樣的花屏。
    “瑪德,不說說能承受得住二級以上的震動嗎?便宜貨確實特麽的不經造啊!下次所有的零件都要上過震動台才特麽的能裝進來!”
    四塊控製麵板顯示屏一下子掛了一半,還有一半花屏沒法看清楚內容,他便無法查看飛船各種的各種數據和狀態,章成銘吐槽著民用品那低劣的耐操性。
    但其實,他心裏也很清楚,這四塊顯示麵板,已經是市麵上能直接購買到抗震動程度最高的民用品了,標準再高的話……那就得花大價錢去特別定製了。
    宇宙飛船、火箭這些東西很貴,除了產量低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零件和設備都是要比普通民用品更耐操。
    火箭是一個高速度、高加速、大震動、高熱、極寒還有宇宙射線等惡劣使用條件和環境集一身的超級暴力設備,上麵的每個零件都要比普通民用品要承受更高的抗造性,用料不僅不能省,還要考慮各種極端環境下的承受能力。
    因此在地麵上,每個零件都會經受各種極端模擬的測試摧殘,來保證真實發射後的抗造能力。
    所以很多廠家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家產品的牛逼:
    ——航天級!
    其中火箭不管發射還是返回,都會麵臨一個震顫的問題,通常各國都是利用振動台來模擬航天器在運輸、飛行過程中所經曆的振動環境,來檢驗飛行器以及上麵的各種零件抗造能力。
    這玩意賽裏斯國自己就能產,而且目前全世界最大的70噸振動台就是賽裏斯獨有,哪怕天天製裁賽裏斯的燈塔鷹,也得低著頭,咬牙切齒屈辱的簽署合同,才能向賽裏斯購買已經被賽裏斯落伍淘汰的50噸級振動台,來替換自己研製更落伍的那20噸的振動台。
    買個淘汰品為啥還屈辱呢?看看裏麵的幾個條款:
    1、軍方禁止使用;
    2、隻允許賽裏斯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實驗操作,燈塔國的人不許觸碰設備;
    3、試驗參數必須由賽裏斯方麵保管;
    4、燈塔國的人不得單獨使用振動台;
    5、設備維修和零部件更換必須采用賽裏斯指定產品;
    這些條款放在幾十年前,那都是燈塔國的公司、企業這樣拎著合同,賽裏斯人低著頭咬著牙簽的,這才幾十年,雙方就換了個身份。
    不過話說賽裏斯自己有這麽牛逼的振動台,但是考慮到這次發射的意圖,以及隱藏膠基燃料的秘密,章成銘他們不可能去申請使用振動台來測試火箭,所有零件、設備,都隻能憑借陸英豪在研究所裏所能掌握的所有記憶和資料,在民用市場裏去篩選。
    所以說整個火箭中,火箭部分經曆過上次的實戰測試,章成銘和陸英豪都已經有著十足的把握,但是在返回艙這部分,裏麵的設備很多就屬於大閨女上花轎——頭一遭了。
    為了保證成功,陸英豪毫不吝嗇的堆疊了各種冗餘設計,特別是在一些自己也沒有資料和把握的設備上,他加了兩套甚至三套的冗餘設計。
    就像現在,屏幕已經無法顯示飛船此刻的速度、高度還有姿態等各種數據;
    但是飛船內部,還有最傳統的機械儀表,它們無視這些惡劣的工作環境,準確的顯示著目前的各種參數。
    它們這些儀表都是在早期神舟飛梭一號到七號時使用的產品,它們經曆過多次的實戰考驗,質量和性能杠杠的靠譜。
    也正是因為陸英豪這樣毫不吝嗇的堆料和備份,即便是顯示屏幕損壞了一半,章成銘依舊能通過艙內的機械儀表來獲取飛船此刻的狀態數據。
    至於這樣堆料造成的重量增加嘛……
    ——反正咱家的火箭夠威,如果超重了,大不了再增加點膠基燃料就行!
    推力大,在安全冗餘上就不用太考慮額外增加的死重,就是那麽豪橫!
    當返回艙衝過稠密的大氣層,飛船的震動就像從八級地震陡然降到了兩三級,令章成銘膽戰心驚的震動瞬間就變得輕微不少。
    “艸!總算熬過來了……”
    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安撫瘋狂跳動的心髒,章成銘趕緊呼叫著下方的控製船,但是通訊器裏隻能傳來滋啦的電流聲。
    可能是通訊設備出現了故障,麵對這樣的情況,章成銘沒有過多的驚慌,畢竟已經通過了地獄般的燒灼階段,現在出現問題,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看著機械儀表上瘋狂旋轉的數字,他拎起了手中的操作槍,在前方的控製台上,用力的戳爆了一個亞克力板覆蓋的紅色按鈕。
    返回艙頂部響起一個輕微的破裂聲,隨後馬上飛船便感受到一陣輕微的晃動,一股微小的減速阻力讓章成銘感覺到,頂部的引導傘已經打開。
    十秒後,引導傘在氣流中輔助飛船穩定住下降的姿態後,紅色的減速傘被釋放出去,飛船速度再一次得以降低。
    如果按照賽裏斯的神舟飛梭返回程序,會在數秒後再釋放出最後上千平米的主降落傘;隻是這麽大麵積的降落傘全國隻有兩個工廠能夠定製生產,而且無一例外的都是帶軍方背景的工廠,章成銘和陸英豪沒法向它們訂購產品,隻能尋找另外的解決辦法。
    章成銘用手中的操作槍勾住了頂部的一個紅色扶手,往下用力一拉,扶手便解脫內部的鎖扣,連帶著後麵的一條繩索落了下來。而在它的後麵,是一個被紅色扶手和繩索遮蓋住的紅白條紋狀握把。
    深吸一口氣,用力拉動兩腿間的那個紅色拉環,機械鎖解開座椅和飛船的連接鎖扣,章成銘吃力的拉著這條繩索,繩索上方的鉸鏈立刻旋轉,貼著飛船內部的四條束帶立刻收緊,將章成銘連人帶身下的座椅全部拉高,直至拖拽至飛船的頂部。
    “老天保佑,最後一步,順順利利成功。”
    章成銘檢查了一遍身上攜帶的東西,嘴裏小聲的祈禱了一遍,快速呼吸兩口氧氣,按照操作要領,把身體盡可能的蜷縮在圓頂的範圍內,身體盡可能的和圓頂貼緊,沒有深呼吸憋氣,而是呼氣減少肺部空氣,這才用力的握著那個被塗著斑馬狀,紅白條紋的握把,用力的旋轉扭動!
    當握把完成旋轉動作,裏麵的機械和電子雙保險結構立刻觸發飛船頂部的六顆爆炸螺栓,同時精準炸開的螺栓立刻讓飛船鍾型的頂部蓋子和下方的主體結構脫離,頂蓋拉著章成銘飛離整個返回艙。
    從溫暖的返回艙裏被拉扯出來,章成銘就感到突然從溫暖的桑拿房裏直接被扔到了北極的冰窟裏一樣,高空呼嘯的寒風拚命的透過防火衣的袖口、衣領等縫隙往內部灌去,渾身立刻感受到徹骨的寒意,若不是頭上戴著封閉式的頭盔,光這一陣冷風就能把他吹到頭皮發麻。
    不過還好,這裏再冷,也是南海的高空寒風,這裏地表常年二十度以上,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氣溫下降六度,現在即便在高空中,氣溫也不過零下十來度,如果換成是在漠北火箭城附近的著陸場……章成銘估計還沒落地就得凍成冰塊!
    零零零一,零零零二……在心中默念至零零零五後,他終於開始重新呼吸,不過第一口空氣他沒敢吸的太多,這是身體現在還處在高空中,空氣稀薄氣壓低,自己剛從較為高壓的返回艙裏出來,一下子呼入大量空氣很容易撐破自己的肺葉。
    隻是盡管這樣,他依舊感覺到身體的膝關節,肘關節以及一些內髒產生輕微的脹痛和不適感,他明白,這是周圍的壓力突然發生降壓,身體就像潛水一樣從深水處快速上浮,壓力迅速改變導致體內的氮氣迅速析出,也就是俗稱的:
    ——減壓病。
    忍著這些不適,他趕緊調整身體的狀態,在觀察自己的大概高度後用力的拉開胸前的安全扣。
    多點式安全帶迅速解開,他整個人迅速的脫離艙蓋。
    按照事前在地麵訓練的技術動作,脫離後的他立刻轉動身體,麵朝下方,雙手張開,利用手掌和空氣產生的空氣阻力斜向和身後的艙蓋拉開距離,這才最終拉開座椅下方的降落傘繩。
    起到導向作用的阻力傘拉扯著主傘最終順利的打開時,熟悉的拉扯和身體震動讓章成銘知道開傘成功了,和黃添榮訓練多次的他心頭的巨石總算是放了下來。
    有時候,身邊有這樣一個富二代還真能節省不少事,在確定了返回過程後,黃添榮便帶著章成銘跑到某家熟悉的跳傘俱樂部,在這裏章成銘才知道,黃添榮這小子居然是這裏的vip豪華會員,他在十歲時便在這裏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跳傘,而且跳傘經驗極為豐富。
    有了他這樣的豪華會員身份,以及他自身豐富的經驗,還有大把的金錢包了一架小飛機做支撐,章成銘隻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便完成了三十次的跳傘訓練,愣生生的從一個毫無經驗的跳傘小白,快速變成了一個中級跳傘水平。
    長舒一口氣,章成銘這才有空四下打量周圍,不遠處有一個紅色的降落傘,沒有了返回艙下方的艙體重量,那一百平方的紅色減速傘正帶著艙蓋在天空中飄蕩著;
    而下方,沒有任何減速裝置的主艙體爆出黑色的濃煙正在快速向下墜落,這是裏麵的發煙劑在提示著艙體墜落的路徑,黑色的煙霧在空中拉出一條長長的煙柱。
    這就是海麵控製船上,觀眾所看到的那股黑煙。
    選擇這樣的返回方式也是技術上的限製導致的結果。
    無法訂購上千平米的超大降落傘,光憑那一百多平方的減速傘是無法提供整個返回艙的減速度,隻能像紅色毛熊的加加林前輩一樣,身體必須主動脫離飛船本體後,由另外的降落傘來完成最後的降落過程。
    高空中的冷風吹得章成銘有些瑟瑟發抖,但是好在隨著高度的下降,氣溫也在迅速的升高,這讓他感覺舒服不少。
    看著越來越接近的海麵,章成銘抓緊時間向四周張望,天邊遠處似乎有一些小黑點,他不確定是不是營救他的直升機,但是他記住了那個方向,隨後便準備入水前的最後的準備動作。
    脫掉頭盔和裏麵的氧氣麵罩,有些腥鹹的海風迅速撲麵而來,用力拉動左腰邊的環扣,一直吊掛在身下放的一個方包終於和身體脫離,在空中墜落時,它底部安放的物件突然展開充氣,在空中形成了六個橙色的氣囊,這個氣囊包裹著中間最重要的催化劑輕輕的落在了海麵上,而章成銘自己,則雙腿並攏,兩腿微曲,紮入了海水中。
    一紮入水中,他沒有急於向水麵上浮,先是熟練的脫下了降落傘,然後調整身體姿態利用水中的深度向外遊去。
    這是避免身體鑽出水麵後,和跟隨落下的降落傘纏繞在一起。
    作為標準華南f3村裏長大的孩童,從小就在小水塘、泥塘、小河大河裏摸爬滾打,以及野泳後被家長鞭打出來的章成銘有著一身不錯的水性,在水下遊了十多米後,確定自己離開了降落傘區域後他這才鑽出水麵。
    “呼!呼!!”
    在海麵上踩著水轉動身體環顧一下,找到包裹催化劑的氣囊後他趕緊遊了過去,那六個氣囊在設計和采購時就已經考慮到,它既是保護催化劑落水的氣囊,也是章成銘出水後的臨時漂浮筏。
    快速遊到氣囊旁,抓住上麵落下的繩子,章成銘腰腿用力快速的翻身上去,平時的訓練和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一把成功,而且還節省了體力。
    躺在氣囊上喘息片刻,今天海麵上的浪還算給麵子不算大,但對於這種氣囊來說也不能提供足夠的平穩性讓他站立,小心的在上麵蹲坐起來,仰著脖子查看四周,之前落水前看到的那幾個黑點似乎大了不少,而不遠處幾百米外,浪頭中起伏著另一個橙色的氣囊,那是艙蓋上存放的大氣囊,是備用漂浮氣囊。
    從氣囊的中間,小心的翻出一個小背包,裏麵不僅裝著催化劑,還有一支網上購買的三支可發射式信號棒,以及幾支發煙管。
    取出一支信號棒,確定方向後他用力拉動下方的發火繩,一發紅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向遠處的黑點指引著自己的方位。
    噴塗著紅色五角星的救生直升機開足馬力,以最快速度來到章成銘的上空,兩名搜救員在五米的高度跳下直升機紮入海裏,快速的遊到氣囊旁,在章成銘的幫助下爬上氣囊。
    “身體沒事吧?”
    其中一名三十多歲,穿著橙色衣服的搜救員開口就詢問著章成銘的狀態。
    “我沒事,謝謝你。”
    “不客氣,要說謝謝的應該是我,如果沒有你,我在搜救隊練了十年都沒有一次正式的任務!”
    聽著對方的話章成銘有些驚訝,但看到對方胸前那個搜救徽章上,一個火箭和飛船的圖騰下,有著一片象征水麵的藍色波浪,章成銘立刻明白了:
    這是賽裏斯載人航天工程中,四個主返回場中,唯一的一個水上搜救大隊。
    他們的任務就是搜救在水麵、海麵上降落的飛船和航天員,隻是由於賽裏斯航天科學家們的高超水平,總能精準的控製載人飛船和各種衛星準確的落在預定的地麵返回場,讓他們這支唯一的水麵搜救大隊空有一身本身,但卻無處可用。
    這些人,就是賽裏斯十多萬航天口工作人員中的一份子,他們默默無聞,甚至可能訓練終身卻不曾真正派上屬於他們的戰場,但是他們卻默默的守護著最後的陣地,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終身無戰果的準備。
    因為作為整個國家的航天工程,整個密集的航天鏈網中的一員:
    ——可以不用,但必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