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倭國野獸

字數:5860   加入書籤

A+A-


    秦鳳藥傳奇!
    皇上有些不耐煩,“頂級好茶也就如此了,現在可以告訴朕了吧。”
    他連裝也懶得裝,臉上一副漠然。
    “這是奴婢進宮前,六皇子賞的,大約是別人孝敬他的,因為雲之小姐舍不得奴婢,進宮前夜與奴婢抱在一起哭來著。”
    鳳藥不好意思低頭笑了笑接著說,“那時奴婢不懂事,王爺為哄好奴婢,便把本來給王妃的茶給了奴婢。”
    “這茶貴重,奴婢不敢要,六王爺說沒關係,待明年再出新茶,還會有人送到王府。”
    “這茶叫楓頂紅,相傳……”
    楓頂紅就那幾棵茶樹,早絕種了,這典故,熟知各種好茶的皇上怎會不知。
    鳳藥看到皇上臉色不太好,便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名為建築紀要的絕版古本放在書案上。
    “皇上不如先看看閑書,奴婢去備點心。”
    他緩和下心情對鳳藥說,“你說得對,朕的親兒子跑不掉,朕不想用點心,叫宋德海進來。”
    鳳藥依言而行,宋德海莫名其妙領了道旨,去宣給大內供茶的茶商進宮。
    這期間鳳藥就呆在書房做她的差事,一邊聽著動靜。
    茶商聽宣嚇出一身冷汗。
    他馬不停蹄趕到皇城,被宋德海帶入書房。
    皇上吩咐鳳藥去小廚房做些芙蓉糕,他今日不想吃別的,隻想一口糕吃。
    鳳藥高高興興領旨而去,不必聽皇上的問話也猜得到一二。
    點心做好時,鳳藥端著托盤進書房。
    皇上邊吃邊做出隨意聊天的姿態向鳳藥問起茶的事。
    鳳藥大大方方承認,自己進宮前賣掉過一半茶葉,將錢留給家人。
    “六王府倒真有好東西。”
    “那是。”
    皇上一聽,突然想到鳳藥在王府照看王妃許久,對王府之事該是十分了解的,禁不住又問起六王日常起居。
    這次問得很細。
    鳳藥吱支吾吾不肯爽快回答。
    “進宮前王爺說過不許奴婢亂講話,說惹了皇上不高興是六王不孝了,畢竟奴婢是從六王府出來的人。”
    “你現在是朕的人,不許再說是從王府出來的。”
    皇上嚴肅地糾正鳳藥。
    “朕聽說六皇子從前偏疼常家三爺的嫡女,可惜那孩子害了產後風人沒了。”
    “嗯。”鳳藥點頭有些憤憤地說,“那位小姐在常府時奴婢也曾見過,生得芙蓉麵、楊柳腰,王爺的確偏疼她一些。”
    “再怎麽著也不能越過我家小姐去,小姐才是正經主母。”
    “怎麽個偏疼。”
    “就說用度,全部超過主母,那肯定是偏疼嘍。”
    鳳藥一邊擦拭著並不髒的禦案一邊小心挑著話說。
    要點李琮的要害,還不能連累雲之。
    “大約也就是綾羅綢緞一類的東西,能怎麽超過你家小姐。”
    皇上毫不在意,這種女人們爭風吃醋的事,他沒少經曆。
    一個得了一匹料,那個得了一匹半就不行。
    這個得了步搖,那個就要得個金釵,多半都是雞毛蒜皮。
    鳳藥搖頭,“那料子是綢緞莊買不到的東西。”
    皇上本已不想再聊這個話題,聽她這麽說,心中一動。
    “那個妾室用的什麽料子,你可知道。”
    “不知道,不過奴婢見過皇後娘娘穿過,料子花紋不同,但肯定是同種料子。”
    “那種密織的花紋普通綢緞承受不住,緞麵需得夠厚,才接得住重繡。”
    皇上胸口悶得很,接著問,“皇後哪件衣裳?”
    他其實已猜到了,這樣的錦緞隻有一種,便是朝服用料。
    普通緞子針刺上去便是一個小孔,根本不好刺很密的圖案。
    唯有金陵雲錦方能承受得住重繡。
    在陽光照射下華美無雙。
    那種錦難織又工藝繁複,是禦用貢品,街麵上自然買不到。
    很多人不知其名。
    “那妾室做了衣裳?”
    “隻是得了一匹,未來及裁製衣裳,人就沒了。”
    那種料子,京中裁縫壓根不敢接活,都稱沒見過不能動剪,怕做壞了賠不起。
    “不過……”
    鳳藥將書櫃整理好說,“她有一雙鞋,鞋麵是那個料子。”
    皇上臉上一冷,不由鼻孔中帶出一聲“哼”。
    平生他最厭惡之事,便是亂了“禮記綱常”,自己兩個兒子都很清楚這一點。
    那料子是帝後朝服專用衣料,其他人未經允許使用就是僭越。
    鳳藥行個禮道,“皇上奴婢收拾完了,現在去傳旨著六王爺來書房可使得?”
    皇上揮揮手叫她去了。
    她出了書房,一陣暖風拂麵,不知不覺又到上巳節。
    算起來,牧之走了近一個月了。
    這麽暖的風,不知吹散牧之心頭的一絲鬱結嗎?
    牧之日夜兼程奔赴南疆。
    地氣越來越暖,他無心欣賞沿途風景,春花已開,風從中原地帶的冷硬變得又暖又軟。
    於他,這一切都味同嚼蠟。
    離泉海縣越近,情況越糟糕。
    倭寇所到過的地方,一片寂滅,讓人心驚。
    房屋燒到焦黑,田地荒蕪。
    從北向南,這樣的狀況越來越糟。
    似乎那些強盜不止圖錢財。
    玩弄人命,踐踏大周國土,是為一樂。
    泉海縣的大門已換了倭寇兵卒把守,儼然成了敵方一處大營。
    以整個縣為營,繼續行侵略之事,大周自建朝聞所未聞。
    牧之看到一路狀況情緒已由最初的激烈變為壓抑。
    這一切都該讓當政者瞧一瞧。
    看到他的衣著裝扮,以及帶著的隊伍,打著的旗幟便知是皇家派來的人。
    那是為百姓撐腰的人啊!
    那是久旱盼來的甘霖,是解救一方百姓的神靈。
    所經之處,百姓無不出來歡迎,他們跪在夾道兩邊,高舉著雙手,乞求著皇家救他們於水火。
    以大國之威震懾那些外來的禍害。
    那些如蝗蟲一樣的小人,所經之處寸草不生,焦火一片。
    他們的殘暴,不經曆隻道聽途說,你是不會相信的。
    但凡是人,便做不出那樣的事,便是畜生也得對他們退讓三分。
    沒得侮辱了“畜生”這個詞。
    牧之頭頂烏雲一片,眼前不時泛黑,像是突然失明一般。
    那是情緒壓抑得太過分造成的。
    行至海泉城門口,他下馬,城門未開,隻從城上丟下一條繩索,上麵掛了個籃子,讓他將要送呈的東西放上去。
    牧之把旨意及自己名刺放在上麵。
    以為等上一段時間,對方主帥看過後,會開城放他們入內。
    不想分分鍾,那道黃綢聖旨被人從城門上連帶著他的名刺一同扔了出來。
    聖旨已沾了汙漬,臭氣熏天,名刺被劃爛,不能再使用。
    當地有通商之人可說倭語。
    他代為溝通,為牧之翻譯對方語言。
    既來求和,為何不見誠意。
    一封信在他們眼中,如同狗屎。
    所以信上沾上狗屎還給你們。
    牧之氣到渾身發抖,他故意忽略做為翻譯的當地人對自己滿含輕視的目光。
    “你告訴對方,聖旨中寫得很清楚,我們可以談一談對方想要的東西,請他們退還我們的泉海,還老百姓平安。”
    “他們想索要何物可以告訴我們,我朝與倭國一向互通往來,何以不告而犯。”
    “他們比狗都不如,就是犯賤,你和他說這些道理無異與虎謀皮呀大人。”翻譯官苦著臉說。
    他看了看牧之陰得滴水的麵孔,赤紅的眼圈,不得不再次向城上喊話。
    既來了就要受辱,這都在牧之意料之內,可不曾想受辱的滋味竟如生吞鐵釘。
    他哽在喉頭,憋得眼珠發脹,喘息不動。
    整個隊伍寂靜無聲,一片肅穆。
    這些人是選出的死士,但他們的任務比死還叫人難受。
    如此來回幾次,守城人姍姍開了城門,態度倨傲。
    城門既開,卻見正中間立著一匹馬兒。
    馬兒橫著立在門洞中,兩邊留的空隙太小,過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