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皇上的局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A+A-


    秦鳳藥傳奇!
    四皇子與她並肩而行,隨意地問,“父皇身子現如今可算大好?”
    鳳藥慢下腳步,落後四王半身,拘謹地回答,“好多了。想來再過些時日就能上朝呢。”
    光這一條消息就值個金錁子!
    太醫對外一直稱皇上不能上朝還需徐徐調養。
    原來皇上早就好了。
    這麽說,留給自己操作的時間並不寬裕。
    有一多半人並不相信皇上會將中央軍權授給一個歸山那種不靠譜的浮浪之人。
    大家還在觀望,連同自己這個有部分執政權的皇子也不知這消息真假。
    “皇上平日最喜歡哪個官員,有沒有發脾氣罵過誰?”
    “皇上最近隻罵過一個人。”
    “哦?”
    “大公主殿下。”鳳藥低頭小心翼翼捧著托盤。
    四皇子心頭亂跳,此話事關重大,“他罵皇姐什麽?”
    “說她太作踐自己身體,五石散自魏晉之後就失傳了是有原因的。”
    “那藥服不得。”
    四皇子大感意外,他以為皇上會罵公主丟人現眼,不顧皇家體麵。
    其實皇上的確罵了,除了說過五石散傷身,短時強體,不能長期服用。
    還說了許多難聽的。
    鳳藥自然不會把皇上罵的難聽話學給四王李珩聽。
    她很清楚四皇子肯屈尊和一個芝麻小宮女說話是為了什麽。
    此時走到人少之處,四皇子停下腳步從懷中摸出一張銀票,晃了晃,鳳藥瞧了票頭印花,是豐隆號大票,足足一千兩。
    她左右四顧,這個動作讓李珩很是好笑。
    還是沒見過世麵的小丫頭好收買,他怎麽提前沒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宮女?
    每每來請安,秦鳳藥都如個木頭般,低頭站在角落裏,像個雕塑。
    為人沉默、安靜,應主子吩咐時也隻說最簡單的幾個字。
    “是”“好”“尊旨”。
    這樣一個小丫頭,不知為何惹惱母後與皇姐,讓皇姐與一個宮女鬧別扭。
    竟將父親身邊最得用的小宮女投入冰水中。
    打狗還要看主人,皇帝身邊的人,說帶就帶走,說殺就投進冰水,聽說差點溺斃了。
    唯有皇姐敢這樣放肆。
    父皇與母後那麽疼愛她。
    他琢磨著現在父皇該是消氣了,也許早就原諒了皇姐,隻等一個台階。
    也是時候求一求恩典,放皇姐出來,如此,大公主便欠四王一個天大人情。
    唯一沒考慮進去的是,眼前這個收了銀票的小宮女,受過公主何等虐待。
    她吃過的苦會不會讓她記恨上大公主。
    一個差點被自己親姐姐害死的人的消息,他該當挑撿著相信。
    他隻是不覺得一個下人有資格成為皇族的仇人。
    下人而已,殺便殺了,死就死了。
    活生生的秦鳳藥站在他麵前,對他而言隻是個物件。
    “那父皇誇過哪個官員嗎?”
    鳳藥仰臉想了想,四皇子追問道,“記得名字就好。”
    “歸山。”鳳藥慢吞吞說出個名字,“這幾日提得最多的是歸大人。”
    “說他什麽了?”
    “隻是批折子時念叨過幾次,說此人是個聰明人。”
    聰明?四皇子還在思索,鳳藥已經走遠了。
    他與鳳藥拉開距離,等在含元殿外,他已下決心為姐姐求情解了禁足。
    待鳳藥再次出來,衝他點頭,“皇上請四王爺進殿。”
    她退到含元殿門外,衝小桂子使個眼色。
    宋德海身邊的人與含元殿的小太監都與鳳藥交好。
    人人喊鳳藥大姐姐,鳳藥是皇上得用之人隻是原因之一。
    這些掌權的宮女中,隻有鳳藥對他們最貼心,真心待他們好。
    其他人都忙著討好主子,誰願意多看奴才一眼?
    小桂子知道鳳藥讓自己盯著四皇子,這隻是順便的事兒,他沒多想跟著進入殿。
    前殿仍是大學士們坐在書案旁邊的矮幾上給折子寫節略。
    皇上居中坐在禦案前,案幾上擺著成摞已被大學士先篩過一遍的奏折。
    四皇子上前請安,皇帝有些冷漠,“有事嗎?”
    “父皇……”他對上皇帝有些渾濁的雙目,遲疑了。
    最終還是下決心,“兒臣想著皇姐已被禁足這麽久,她思念父皇,也知道錯了,父皇可否解了皇姐禁足?”
    皇上掃了一眼正在寫字的大學士們。
    轉過目光,若有所思看著四皇子,“你去瞧她了?”
    “父皇許她在院子中走動時,兒臣去遠遠看了一眼,皇姐瘦了許多,看著兒子隻會哭,還問及父皇安否,說自己錯了。”
    “皇姐有錯在先,本不該為她求情,可她也是因為服了藥,有人唆使才犯下大錯。看在她心中一向念著父皇,也知錯了,可否原諒皇姐無心之失?”
    皇上一臉疲態,聽著四皇子陳情,臉上帶著一絲譏諷。
    “你倒念著你姐姐,你的老父皇病了這麽久,沒見你請過幾次安,怕是在外頭忙得很吧。”
    四皇子心裏一慌,想為自己辯解幾句,又一時不知怎麽解釋。
    “算了,傳我旨意,珺兒可以出來了。”
    四皇子心中一喜。
    同時也感覺到父皇病愈後對自己的不滿。
    那麽中央軍權給歸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軍權不給自己也絕不可能給到李琮。
    若給了自己,皇帝有個三長兩短,他絕不手軟,一定殺了李琮以絕後患。
    反過來李琮也會這麽做。
    做父親的不會看著兒子互相殘殺。
    倒也不見得對兒子們有多少疼愛之意,更多是怕被寫入史書,成了千載大笑話。
    他感覺自己已經掌握了皇上真實的想法,領旨快步朝修真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