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道迷題

字數:6656   加入書籤

A+A-


    兩人靜默良久。
    李瑕走到鳳藥麵前,低下頭看著她,“你清楚我為何不願娶常家姑娘。”
    鳳藥抬眼與之對視,“這是奪權之爭,你已經涉入其中,不坐那個位子,就隻有死路一條。”
    “你身邊的人,都得死。”
    “現在不是談感情的時候。李瑕,你是整個大周的希望。”
    鳳藥這話並不是為了鼓勵他而胡說的。
    她離開皇城這兩年,皇上有心考較四皇子的治國之才。
    若老四可以,他也未必不能考慮將皇位傳給這個能幹的兒子。
    一個真正有實力的皇帝,絕不允許身邊存在勢力過大又很掣肘的大臣。
    哪怕這個人是皇帝的外祖父。
    若皇四子足夠能幹,坐上帝位會親自拔除毒刺。
    然而,李珩坐上太子位,隻顧拉攏大臣。
    這些大臣早晚都是他的臣子。
    何必行此不智之舉,他明顯感覺自己太子之位不穩罷了。
    常大人趕赴南疆為李瑕準備軍需,太子馬上保舉自己門客為燕京軍需官。
    燕京在大周五大軍事重地中,囤著大周一半軍隊。
    掌握他們的軍需就是掐住這支大軍的脖子。
    皇帝很失望,但批準了太子保舉之人。
    第一仗,糧草就出岔,被安國公斬於軍前。
    事出緊急安國公勒令省府抬出了這批糧。
    整個軍隊數萬人餓了整兩天。
    那批糧食晚了七天才運上去,若非國公爺是個老軍務,整個隊伍就得亂套。
    他寫信回來,大罵軍需官是個草包廢物,點名要皇上派常大人接手軍需輸送。
    皇上另派了燕京布政司的左參政就近過去接手軍需配送事務。
    這才解決了燕京問題。
    其他事情交給太子,皇上每件事都得事後過問。
    兩年過去,太子累,皇上更累。
    沒有哪件事處理得讓皇上放心。
    這下皇上也死心,能選擇的隻有李瑕了。
    怕隻怕,自己寫下遺詔,九皇子勢單,手持詔書也坐不穩皇位。
    他很頭疼,無聊之時,看到在一邊幫他代筆回折子的鳳藥。
    “鳳藥,李瑕戰場表現很好,很多大臣都上折子誇他能幹。朕很想知道,若將政務交給他,他能否處理得當。”
    鳳藥停了筆,沉思片刻搖頭,“恐怕不能。”
    “哦?”皇上有些驚訝。
    他知道鳳藥是九皇子的人,以為她會為其說好話。
    “為何?”
    鳳藥垂著眼眸道,“皇上其實很清楚我朝官員的不正之風。”
    “不看政令對錯,而看此令是誰的差事,若此事由他方黨派官員來辦,就懈怠,若是自己一方官員才會盡力辦理。”
    “說白了,黨爭之風日盛。”
    這個問題早就出現,且一直都在。
    但隨著四皇子坐上太子之位更加明顯過分。
    “依奴婢之見,倒不如叫來九王親自問問。”
    對這個問題,三人早就討論過。
    九皇子的優勢便是從不拉攏任何大臣,沒有黨派。
    想打破舊有的,已經固定的黨派之爭,就隻有一個辦法。
    引入新生力量。
    並把這股力量變成九皇子自己的力量。
    ——開恩科!用科舉考試選拔寒門學子。
    階級躍升不但會讓這些寒門學子對九皇子感激涕零。
    忠於提拔自己之人。
    還能在政務中引入新力量,真正能辦實事的力量。
    既是想好的方法,九皇子被召入含元殿,胸有成竹。
    他侃侃而談,對現在的不正之風鞭策入裏。
    朝中上下辦差要看是給誰辦的。
    不是自己這邊的人,差事就不好好辦。
    我朝需要真正辦實事的君子,而非當官隻為瓜分利益的小人。
    一直以來官員來源分為兩類。
    一類蔭恩,祖上當官,子弟會有照顧,也會給個一官半職。
    另一類科考,則對參考之人的身份有嚴格要求。
    幾乎都是世家子弟參加考試。
    躍升的大門一直對普通百姓緊閉著。
    便形成了現有的固定勢力不停爭鬥。
    對寒門打開科考大門算是打破陳規,開了新河。
    皇上支著腦袋看著這個長得肖似自己的有些陌生的兒子。
    他是多麽年輕,多麽清新,像樹上新生的樹葉,閃著亮光,迎著朝陽,那樣生機勃勃。
    在這渾濁的後宮與朝堂,就是一股新鮮的風。
    那是他的親生兒子!
    他卻想不起這孩子的母親是什麽模樣了。
    看著兒子激昂的模樣,他決定指點兒子一下,“你可知打破舊令,發布新令有多難嗎?”
    “這政令可是對我們大周有好處的,選拔人才為何要看出身?隻要他能為大周建功,管他原來是做什麽的。”
    九皇子大聲說,為寒門之子開口,也是為他自己說話。
    這裏皇宮中,他自己就是皇子中的“寒門。”
    “朕沒說你這條政令不好,朕是說它難以實施。”
    九皇子不明所以。
    一條新政的實施有多困難,第二天的朝堂上他終於體會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條方法遭到幾乎所有大臣反對。
    反對的激烈程度超出九皇子的想象。
    連他心目中的忠臣都反對這樣的科舉。
    理由不外乎,科考誰都可以參加,那士紳文人就要與泥腿子甚至商人一同上朝。
    聞所未聞,有辱斯文。
    這隻是表麵的理由,大家心中清楚,大開科考之門,動了大士紳的利益。
    這條政令胎死腹中。
    如此一來,九皇子很難在朝堂上快速培植自己的力量。
    他不得不重新考慮——用聯姻快速拉攏一股大勢力為自己站隊。
    當夜,他便叫來鳳藥與玉郎,同意了與常家聯姻的決定。
    他願意娶常容芳為側妃。
    第二天李瑕同官媒上常府求親,沒想到與四皇子差來的官媒遇到一處。
    場麵別提多尷尬了。
    這天晚上,九皇子又喊來玉郎和鳳藥。
    他臉上帶著種莫名其妙的笑意,笑得鳳藥和玉郎麵麵相覷。
    “怎麽了?”
    “今天我去求親,猜我遇到了誰?”
    笑容隱去,鳳藥在他臉上看到一絲隱忍的不快。
    但這表情一閃而逝。
    有人低看他了麽?那個樣子,鳳藥從前經常看到。
    那時他隻是少年,不懂隱藏心事。
    每被人欺辱便會這個樣子,悶悶不樂一整天。
    現在他已是有了實權的王爺,沒人還敢這麽看他?
    玉郎端坐椅上等他繼續。
    “我遇到了太子爺的官媒。”
    他撇嘴露出一抹冷笑。
    常大人倒是親自接待兩邊官媒。
    他先打發走了太子派來的媒人。
    那邊人走後,常大人似有心事。
    不管李瑕的媒人說出了花兒,他隻管喝茶,且一直端著茶碗。
    按規矩,一放下茶碗,便是送客之意。
    九皇子一開始不明白常大人什麽意思。
    後來悟出常大人不停續熱水,也不急,是在給他時間。
    他雖不明白對方想做什麽,還是起身,自己打發走媒人。
    常大人麵上一鬆,也不多話,起身引路將他請入書房。
    兩人明明因為南疆打仗,很相熟。
    他待九皇子卻如頭次見麵。
    打從進門,未露出一點表情,一副不鹹不淡的模樣。
    你壓根無法從他臉上看出一點端倪,也不知他愛憎。
    打發四皇子的人時,臉上是這副表情。
    打發走那邊的人,隻餘九皇子,還是這個死樣子。
    弄得李瑕根本分辯不出,常大人是比較賞識四哥還是看重自己。
    到了書房分別落座,石頭一樣的常大人終於開口。
    自今日踏入常府,九皇子頭一次聽到常大人說出這麽長的句子。
    他都有些受寵若驚了。
    方才官媒人替四皇子求親,說得天花亂墜。
    大人也隻說了句,“請回,七天後給回信。”
    便端茶送客了!
    “你可知你親生母親姓氏?”
    九皇子大惑,萬沒想到對方將自己引入內書房,頭一句話竟問母姓。
    他不知道,他甚至想不起有關母親的一切。
    常大人抬眼瞅他一眼,又垂下眼簾。
    並且,放下了茶碗!
    就這樣,九皇子莫名其妙被當做貴賓請進入室,又因為一句話答不上來被趕出常府。
    “這算不算常大人給本王出的謎題?”
    喜歡秦鳳藥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秦鳳藥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