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眼裏都是錢

字數:809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黑唐行者 !
    殘陽如血,紅霞滿天。
    飛羽軍五千將士大顯神威,殺得土著武裝分子丟盔棄甲,亡命逃竄,完全是一麵倒的屠殺,還不到一個時辰,把無數暴徒送進了鬼門關。
    歸根結底,雙方戰鬥力太過懸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作戰素質,飛羽軍將士遠勝土著武裝分子。
    此刻,海防港保衛戰接近尾聲。
    戰場上一片狼藉,港灣、碼頭、以及海港城大街小巷,到處屍橫遍野,滿地鮮血映紅了整片天空,濃濃的血腥味充斥在整個世界。
    眼下,兩萬多名土著武裝分子,死的死逃的逃,唐軍將士分成一個個小分隊,四處清剿土著餘孽,順便打掃戰場。
    海港城一條大街上,出現一麵鮮紅的蘇字將旗,一群殺氣騰騰的唐軍將士正在徒步巡查。
    街道上看不到半個活人,隻有滿地的死人,一具具無頭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街道上,一灘灘血液尚未幹涸,看起來觸目驚心。
    “呃……”
    趙瓊瑛忽然幹嘔一聲,連忙捂著小嘴,她蒼白的臉上冷汗涔涔,美眸裏透露出驚駭之色,嬌軀搖搖欲墜。
    這位嬌豔動人的趙家大小姐,雖然有一身好武藝,但是她出身於富貴之家,從小錦衣玉食,含著金湯匙長大,沒有受過半點傷害,更沒有殺過人。
    今日,她不但親手殺了一個土著蠻兵,而且還親眼目睹了各種血腥場麵,一時很不適應,感到特別惡心,已經反胃吐了好幾次,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
    此時,她見到遍地殘肢斷臂,完全不忍直視,感覺又想吐了。
    蘇小白莞爾一笑,走到她身邊,溫聲問道:“瓊瑛,你沒事吧?”
    趙瓊瑛擺了擺手,傲嬌說道:“我……我沒事,呃……”
    她本來憋著一口氣在,這一開口說話就泄氣了,頓時聞到一股濃濃的血腥味,引起腸胃劇烈翻滾,忍不住又嘔吐起來,差點把心髒吐出來了。
    蘇小白哭笑不得,輕輕地拍了拍她的後背,幫她回腸順氣。
    趙瓊瑛站起身來,感覺一陣頭暈目眩,再也堅持不住了,身子往後倒去。
    蘇小白順手抱住她的肩膀,見她淒美的臉龐上毫無血色,額頭上冷汗直流,不禁觸動了憐愛之心,拿出一塊手帕,幫她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趙瓊瑛愣了一下,瞪著眼睛看著他,想要掙紮離開,可是力不從心。
    “瓊瑛,你身子快要虛脫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蘇小白溫和勸慰一句,幫她撫弄好散亂的秀發,然後輕輕捂住她的臉龐,深情地注視著她。
    “你……”趙瓊瑛羞澀不堪,頭腦一片空白,幹脆閉上了眼睛,嬌美的臉蛋上浮起一片紅雲,首次跟異性親密接觸,她緊張得微微顫抖。
    蘇小白嘴角上揚,想不到這位高傲的大小姐居然也會害羞,露出小女兒姿態。
    嘿嘿!她平時驕傲自負,對我不冷不熱,這次她主動投懷送抱,真是天賜良機啊!
    有妞不泡,大逆不道!
    既然來到了盛世大唐,當然要入鄉隨俗,努力爭取妻妾成群,看到喜歡的女人,該下手時就下手,有殺錯不放過。
    大唐帝國經常對外作戰,不斷開疆擴土,很多男人都死在戰場上,又擄掠許多異國他鄉的女人回來,而且還有大大小小的附屬國年年上貢美女,導致社會上女多男少,逐漸愈演愈烈。
    在當今這個時代,男人不多娶幾個老婆,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所以,唐玄宗要給天下男人做好表率,他的大後宮裝了五萬多美女,都快把宮牆擠爆了,成為曆史第一人。
    真是佩服這位風流天子,日理萬機,還能活七八十歲。
    蘇小白抱著大美人,心裏十分得意,把她打橫抱了起來,然後大步向前走去。
    見到這一幕,周圍那些親兵保鏢,紛紛露出會心的笑容。
    蘇將軍就是牛,又搞定了一個大美女。
    隻有秦月仙悶悶不樂,可是這種情況下,她也不好說什麽……
    畢竟,趙瓊瑛精神狀態很差,大家都有目共睹,她是郎君的貼身保鏢,郎君幫助她愛護她也是應該的。
    趙瓊瑛羞得麵紅耳赤,睜開眼睛望著他,悄悄說道:“我好了,你……你放我下來。”
    蘇小白低頭看著她,霸道的說:“你不要說話,免得又要吐。”
    趙瓊瑛檀口微張,終是沒有再堅持,隻覺無地自容,把腦袋埋進他的胸口,芳心撲通撲通亂跳。
    蘇小白嘴角微微翹起,勾勒出一個邪魅的笑容。
    溫香暖玉抱滿懷,金甲將軍爽歪歪。
    千軍萬馬任我行,愛江山更愛美人。
    黃昏時分,海防港戰亂已經平息下來。
    蘇小白來到了海港城大廣場,立即下達命令,讓號手吹響集結號。
    “嗚嗚嗚——”
    軍令如山,一支支戰隊陸陸續續返回,就連安南水師也趕過來會師了。
    這兩支唐軍部隊在患難中相逢,現場洋溢著歡樂氣氛,互相投去敬佩的眼神,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若非飛羽軍及時趕來增援,安南水師差點就要全軍覆沒了,所以非常感激飛羽軍,而且飛羽軍將士作戰十分勇猛,摧枯拉朽般掃滅了無數叛軍,不愧為百戰雄師。
    而飛羽軍將士親眼見到安南水師死守陣地,現場戰況非常慘烈,哪怕犧牲了無數生命,安南水師依然沒有後退一步,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意誌,特別值得敬佩。
    總體來說,這兩支唐軍部隊今天的表現都很出色,完美展示出大唐帝國軍人的無敵風采。
    沒過多久,海港城廣場上人頭攢動,聚集了上萬名唐軍,還有幾千個戰俘,地麵上鋪滿了敵人的首級。
    對於征戰沙場的將士們來說,敵首就是戰功,是勝利的果實,當然要帶回來領賞。
    自古以來,每一場戰爭結束之後,必須要論功行賞,士兵記功當然要有憑據,不是你說殺了多少敵人,就有多少軍功。
    曆來士兵記功的憑據有好幾種,以華夏地區曆朝曆代來看,軍隊記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斬首和割耳,至於別的國家,還有各種奇葩方式,如日本的割鼻子,美國的割頭皮。
    華夏大地,自從大秦帝國商鞅變法之後,斬首就是一種重要依據。
    當時,秦國軍隊為了鼓勵士兵英勇作戰,製定了一套軍功獎勵製度,總共有二十級的軍功封爵製,所以秦軍作戰特別勇猛,將士們在戰場上悍不畏死,個個爭先恐後殺敵,最後掃滅六國,統一天下。
    《戰國策·韓策》記載:秦人捐甲徒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秦國士兵英勇無畏,光著膀子上陣殺敵,左手提著人頭,右手夾著俘虜。
    這種古怪行為,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需要用人頭和俘虜回來領賞。
    秦國士兵斬殺敵人,獲得首級一個,就賞爵一級,但是要拿著敵人的首級回來才能算數,而且還要有人作證,通過審核之後才有效。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這句詩也是當年戰爭現場的真實寫照。
    可想而知,士兵提著人頭在手裏,肯定會影響作戰,而且割死人頭也需要時間,不利於戰場形勢。
    所以後來就有了割左耳代替的記功方法,這樣就減輕了士兵的負擔,節省時間,方便作戰。
    但是,割耳製有個很大的弊端,耳朵不好分別敵我,因而出現士兵殺良冒功的惡劣現象,不管是敵人還是百姓,見人就殺,屠村屠城,甚至士兵們還會自相殘殺,搶奪對方戰利品。
    由此可見,斬首製和割耳製各有利弊,後世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哪些朝代是斬首製,哪些朝代是割耳製。
    其實,割耳製興起於元朝,蒙古騎兵如狼似虎,善於長途奔襲作戰,以騎射為主要優勢,以速度為製勝關鍵,以凶殘為核心理念,所以才能稱霸全球。
    割頭比較耽誤時間,首級也比較重,蒙古騎兵經常屠殺敵人,馬上掛著一堆人頭,嚴重影響騎兵速度,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後來才實行割耳製記功。
    割耳製導致蒙軍越發凶殘,經常屠城,亂殺無辜,這種行為十分惡劣,不管男女老少全部殺光,一天殺幾十萬人很平常,士兵都要用麻袋裝耳朵。
    蒙古騎兵總共殺了幾億人類,其中包括了六千多萬漢人,喪心病狂,滅絕人性,殘忍得令人發指。
    後來明朝也繼承了割耳製,明朝軍隊欺瞞舞弊成風,也製造了很多惡劣事件,殺良冒功的行為非常普遍,使得成千上萬無辜者喪命,讓軍隊失去百姓支持,成為明朝覆滅的導火索。
    清朝軍隊也是割耳製,雖然嚴令禁止殺良冒功行為,想要革除明軍的不良習氣,但是割耳製弊端難除,清軍也發生了不少殺良冒功的事件。
    由於唐朝相關史料缺失,唐軍記功方式一直是個迷,在後世引發了許多爭議,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斬首,有人說是割耳,甚至還有人說是割鼻子。
    蘇小白以前也弄不清楚,直到穿越到大唐盛世,終於弄明白了。
    毫無疑問,唐軍的記功方式就是斬首,而且還有專人負責斬首,並不影響士兵作戰,也沒有多少殺良冒功的現象,軍功製度相當完善。
    唐朝在這個方麵,比元明清要好多了。
    蘇小白身為飛羽軍先鋒大將,當然了解軍隊內的編製情況。
    三人一組,十人一隊,另外還有一個人,就是割頭兵,專門負責斬首,記錄好小隊殺敵數據,也不用老是提著人頭到處跑,因為還有輔兵在後麵接應。
    唐朝實行府兵製,府兵屬於正規軍,要求非常嚴格,一般人當不了正規軍,不過可以當輔兵或者輜重兵。
    這三個兵種性質不同,正規軍在前線作戰,輔兵居中接應,輜重兵在後麵運輸軍需物資。
    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輔兵的主要任務是:修橋鋪路、運送補給、接應人頭、甚至還要當誘餌炮灰,如果有立功表現,還可以進入正規軍,也要拿命去拚前程。
    每個組合都是關係最好的朋友,配合相當默契,每支小隊都是一個整體,叫做一夥好兄弟,互相掩護,抱團作戰。
    若有一個隊員戰死,其他九名隊員都要用一顆敵人首級彌補過失,所以必須要團結一致,盡量避免出現傷亡,否則可能寸功未有,還要受到處罰。
    唐軍每一個軍團,都是以小隊為基礎單位組成,十個小隊組成一個大隊,五個大隊組成一支營隊,十個營隊組成一支團隊,三個團隊組成一支軍隊。
    一支標準軍隊,滿編製應該有一萬五千人,加上輔兵和輜重兵,一支軍團大概有兩萬人左右,軍團有大有小,也有各自的番號。
    大唐帝國比較出名的軍團特別多,分別是:天策軍、玄甲軍、羽林軍、神策軍、飛羽軍、安西軍、朔方軍……
    其中,天策軍是唐太宗李世民領導的開國軍團,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出自天策軍,在後世影響力非常大,而神策軍則是武則天發起成立的直屬軍團,專門針對天策軍的……
    想當年,飛羽軍在戰神王忠嗣領導下,西征北伐,百戰百勝,軍團飛速發展,最輝煌時期,正規軍達到七萬多人,若加上輔兵和輜重兵,整個軍團大概有十萬人。
    可惜的是,最後戰神王忠嗣被太子黨陷害,飛羽軍也被迫解散了,就連番號都被人故意抹掉了。
    現如今,飛羽軍在蘇小白主導下,已然浴火重生,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暫時還沒有滿編製,一共隻有六千多名正規軍人。
    軍人本是為戰而生,隻有通過戰火洗禮,奮勇殺敵累積戰功,才能獲得更高的官銜俸祿。
    軍隊本身戰爭機器,隻有經曆戰爭考驗,不斷獲得錢糧物資,才能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唐軍在戰爭期間,一個小分隊中,除了割頭兵,其他九個士兵不允許割頭,隻管奮勇向前殺敵,記住自己的殺敵人數就好了。
    通常情況下,一個普通士兵,在戰場上能殺死一個敵人就不錯了,基本上不會記錯戰功數據,也不會有什麽人頭遺漏。
    即使小隊成員同時都有斬獲,也難不住割頭兵,他可以先做個記號,再慢慢的割頭,甚至還可以喊輔兵過來幫忙。
    另外還有一點,用箭矢或其他遠程武器殺死的敵人,不算個人戰功,屬於集體軍功。
    唐軍中各支隊伍負有連帶責任,戰爭期間要互相監督舉報。
    若有士兵殺良冒功,或者搶奪別人的戰功人頭,一旦被人發現,整個小隊都要受到軍法處置,就連帶兵校尉甚至領軍主將也要受處分。
    將士們隻能憑本事殺敵建功立業,如果抓到了戰俘,獲得了戰利品,也有功勞獎賞,若是繳獲了金錢絹布,直接按三成比例給予獎勵。
    至於軍隊中的領兵將領,不是靠個人殺敵獲取戰功,而是要看部下的戰績,將軍是看整支軍隊的斬獲率,來獲得戰功。
    戰爭結束之後,要把敵人首級帶回來,交給監軍或監督隊檢查,由書記官記錄戰功,經過將軍確認無誤後,再論功行賞,還要割下敵首一隻左耳,上報朝廷獲取封賞。
    監軍,通常由禦吏擔任,直到唐玄宗時期,監軍由宦官擔任。
    平南先鋒部隊雖然沒有監軍,但是飛羽軍有一支監督隊,相當於後世軍隊中的憲兵和糾察隊,負責維護軍風軍紀,還要在戰場上督戰,若發現士兵有後退或逃跑跡象,可以先斬後奏。
    目前,飛羽軍的監督隊隻有一百人,由振威副尉薛值統領。
    飛羽軍首戰告捷,將士們大獲豐收,人頭擺滿了整個廣場,抓到三千多個俘虜,還有一千多馬牛羊,其它財物不計其數。
    這些人和財物,有的是土著蠻夷從別處搶來的,有的是土著部落的後勤人員和物資,如今全部成為飛羽軍的戰利品。
    俗話說,發戰爭財,這便是了。
    蘇小白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眼睛裏都是錢,臉上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