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情況不妙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黑唐行者 !
    江陵府衙,行政大廳。
    太守李峴接到聖旨,立即派人傳出命令,召集麾下幾位主要軍官,迅速趕來府衙議事。
    飛羽軍主帥李皋收到消息後,連忙喊上王晴和蘇小白,一起騎馬趕到了府衙。
    江陵府兵主將,折衝都尉季廣琛,也帶領幾位高級軍官趕過來了。
    再加上江陵府幾位高級官吏,十幾個大人物匯聚一堂,共同商議軍情大事。
    太守李峴坐在主位上,鄭重其事說道:“諸位,你們應該也聽到了消息吧,吐蕃與南詔聯手,分兵三路攻打大唐,軍情緊急,大事不妙。”
    老將季廣琛,氣憤填膺道:“哼!那些蠻夷番邦,居然變得如此猖獗,竟敢聯合起來攻打大唐,太放肆了。”
    蘇小白納悶不解,曆史上好像沒有記載這場大型戰爭,隻說唐朝兵敗南詔之後,劍南道遭到蠻族攻擊,丟失了幾座城池,並沒提到西域和交州也發生了戰爭。
    奇怪!這是什麽原因呢?
    是自己沒注意看曆史記載?還是史記有疏漏?
    亦或是這場戰爭很快被平息了,根本不值一提?
    蘇小白不知所以,腦海中充滿了疑惑。
    李皋開口問道:“太守大人,不知這幾處戰場,朝廷作出了什麽安排?”
    太守李峴說道:“上路攻打西域,有安西都護封常清鎮守,不足為慮,中路攻打隴右,有節度使哥舒翰抵禦,亦無大礙,至於下路交州戰場,情況十分不妙啊!”
    季廣琛好奇問道:“交州戰場上,具體情況如何?”
    李峴道:“南詔王子鳳伽異,率領一支精銳部隊,突然攻打交州安南地區,當地土著也跟著起哄造反,安南都護府派兵抵禦南蠻,鎮壓土著叛亂,然則兵力不足,敵眾我寡,戰況非常慘烈。”
    鳳伽異,乃是南詔王閣邏鳳的長子,他從小習文練武,頗有成就,絕對是一位文武兼備的軍事人才。
    祖父皮邏閣進爵雲南王時,派他入質長安城,在大唐深造過一段時間,學識淵博,智慧超群。
    唐玄宗考問他時政軍事,他能對答如流,因此得到皇帝大加讚賞,封他為上卿,兼陽瓜州刺史,並且給他擇偶賜婚。
    不曾想過,後來南詔反叛了,鳳伽異兩次率領蠻兵,迎戰唐軍於西洱河,每次都大敗唐軍。
    有了這份耀眼的戰績,鳳伽異聲名鵲起,一時風頭無兩,提前成為王位繼承人。
    如今,聽到是他領兵攻打交州,眾人臉色變得很凝重。
    在場所有人,幾乎都是江陵府高級軍官,知道鳳伽異是什麽人,也了解朝廷兵力部署情況。
    安南地區環境惡劣,地曠人稀,原始叢林中有不少土著部落,愚昧無知,筎毛飲血,完全不開化,窮得叮當響,自然也沒有什麽經濟收入。
    正因如此,那個遙遠的窮鄉僻壤,曆來不受朝廷重視,成為流放發配犯人的地方,隻派了兩萬兵力駐防,還要分散在各個地方,管教那群越南猴子。
    眼下遇到這種突發狀況,安南都護府兵力不足,疲於奔命,肯定抵擋不住鳳伽異的猛烈進攻,失敗是必然的。
    太守李峴爆出猛料:“朝廷傳來軍情諜報,安南大都護王知進戰死沙場,上萬邊防將士英勇就義,邊疆城池紛紛陷落,安南副都護康謙,派人向朝廷緊急求援,皇上下達旨意,令江陵府派兵遠征安南,務必平息這場戰亂。”
    聽到戰況這麽慘烈,眾人紛紛變色,現場氣氛很壓抑。
    李皋皺眉說道:“安南地區遠離中原,傳個消息回來也要半個月時間,如今過去了這麽久,恐怕現實情況更加嚴峻。”
    太守李峴點頭道:“不錯,情況不容樂觀,所以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盡快發兵支援安南戰區,拯救軍民於水火之中。”
    府衙大堂鴉雀無聲,鳳伽異率領十多萬精銳蠻兵,以雷霆之勢攻城略地,想要挽救唐軍頹勢,談何容易呀……
    折衝都尉季廣琛苦笑道:“朝廷前幾次征討南詔,抽調了不少江陵兵馬,眼下我們兵力微弱,幾乎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如何能遠征安南,對抗風頭正盛的鳳伽異?”
    兵曹參軍馮季康,不禁疑惑說道:“安南都護府,歸屬於嶺南節度使管製,朝廷為何不從嶺南調兵支援,卻要遠調我們江陵兵馬。”
    太守李峴無奈道:“今年征討南詔,由大將李宓為主帥,嶺南節度使何履光為副帥,調動了嶺南五府許多兵馬,最後卻一敗塗地,全軍將士傷亡慘重,當下嶺南處境艱難,無力出兵支援。”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老將季廣琛悲歎道:“唉!近年來,朝廷調遣十道兵馬,幾次征伐南詔,不料接二連三失利,總共損失了數十萬精兵,眼下境況不同以往,何止嶺南境況堪憂,全國各地已然不堪重負,隻怕無兵可調了。”
    眾人為此感到很悲哀,一時議論紛紛。
    “此言不虛,朝廷幾次征討南詔,卻屢戰屢敗,不但折損了數十萬主力部隊,國庫也虧損一空,各地軍戶怨聲載道,兵力嚴重不足啊……”
    “可不是嘛!戰死了那麽多青壯年兵勇,可憐了那些軍戶家庭,家家皆縞素,戶戶掛白綾,簡直慘不忍睹,如今各地府兵青黃不接,隻剩下一些老幼病殘了……”
    “哼!我們大唐開創百年基業,國富民強,底蘊深厚,即使兵力有些損失,依然擁有百萬精兵,豈會怕那些蠻夷番邦……”
    “難啦!雖說朝廷還有不少兵馬,可如今幾處作戰,西域、隴右、劍南自顧不暇,而北方兵馬都要駐防邊疆,時刻提防回紇、突厥等彪悍異族,決不能輕易調動,可惜南方兵馬都打完了,短時間難以為繼……”
    大唐一意孤行,數次發兵南詔,結果每次都大敗而歸,人力物力耗損巨大,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情緒。
    其實,最苦的是南方軍戶家庭,朝廷三次攻打南詔,幾乎都是調度南方兵馬。
    因為主帥指揮不當,加上飽經蠻煙瘴氣侵擾,敵方甚至還故意在水源和食物中下毒。
    唐朝將士水土不服,不堪其擾,病死者毒死者不計其數,導致軍心渙散,一敗再敗,風景秀麗的蒼山洱海,已經變成了屍山血海。
    許多南方軍戶家庭,接連收到噩耗,一家人戰死了好幾個男丁,隻剩下孤兒寡母,悲慟欲絕,苦不堪言。
    而且,每次打仗都要耗費大量錢財物資,各地都出現了財政赤字,入不敷出,隻能變本加厲地壓榨百姓,群眾能不抱怨嗎……
    這便是戰爭帶來的後遺症,社會已經開始劇烈震蕩,不僅安史之亂即將來臨,到時候各地也會出現反唐義軍,大唐帝國岌岌可危。
    對於後麵發生的那些事情,蘇小白心知肚明,為此感到憂心的同時,也要未雨綢繆,趁亂發展軍事力量,期待這次能夠帶兵出征。
    戰爭雖然血腥殘酷,但也能發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