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秦王府的將士們,隨本王出征!(第三更)
字數:458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低調皇子:開局召喚黑白無常 !
出雲山,雲霧繚繞。
山腳下,數以千計的高手齊聚於此。
這些高手,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方是王家的幾位宗師,以及他們攜帶的大秦銳士。
總人數大概有兩千多。
雖然數量少了,但這兩千多大秦銳士,明顯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他們應該是10萬大秦精銳的親衛軍。
另一方,則是秦王府的人馬。
他們的人馬構成十分駁雜,除了天朝的銀甲護衛以外,還有劍聖張柳相。
以及隸屬於秦王府的宗師呂布,慕容雪,東方青山,陳星佐等。
流沙組織的眾位高手,也赫然在列。
雖然人數隻有幾百人,但不管是實力,還是氣勢,都絲毫不比2000大秦銳士的親衛差。
“秦王府出手,真是讓老夫刮目相看!”
王家老爺子臉上,就好像開了花一樣,笑得無比燦爛。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他是真心稱讚。
“老爺子客氣了,您的寶貝孫兒,才真的是讓本王大開眼界。單槍匹馬一個人,嚇退10萬精銳。如此豐功偉績,恐怕也隻有當年的夏皇,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後來至強者,也出現了幾個。
但單槍匹馬一個人,對抗10萬精銳的戰績,卻從未有人刷過。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做不到。
而是他們這麽做,壓根就沒有任何意義。
王衝也算是開創了曆史先河。
“投機取巧而己,不值一提。還是王爺的手下,真正讓人佩服。兵分兩路,還能打的20萬精銳,落荒而逃。”
兩人在這兒開啟了互相吹捧的模式。
這也是一種試探。
但是很可惜,不管是王家老爺子還是張寒,都屬於老油條級的高手。
指望從他們嘴裏探聽到有用的情報,幾乎就是白日做夢。
互相吹捧了半天,有用的情報,一點沒有。
兩人也就不打算再浪費時間了。
“南宮老兒特意安排這一切,目的應該就是為了拖延時間。他以為30萬大軍,就算不足以嚇退我們,也可以拖延一段時間。有了這段時間緩衝,足夠他喚醒不死軍團了。”
說到這裏的王家老爺子,臉上露出笑容。
“估計那老頭做夢都沒想到,我們這麽快就解決了大乾30萬精銳的威脅。時間上,應該是來得及的。但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老夫還是建議,咱們兵分兩路,首搗黃龍。”
從山腳通往山頂,總共有兩條路。
一條由山階構成的山路,這是魔教多年以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出來的。
路固然好走一些。
但這裏麵也布滿了,魔教多年準備好的機關陷阱。
另外一條,則是崎嶇的小路。
路不好走,是肯定的,甚至很多地方,都不是普通武者能夠翻越的。
好在他們這一次出動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就連那些大秦銳士的親衛,都擁有五品以上的修為。
崎嶇的小道,倒是難不倒他們。
隻是這樣的小道,更方便對方設下陷阱,或者暗中偷襲。
作為東道主,王家老祖還是很大方的。
“王爺選吧!”
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似乎不管張寒選哪一條,王家都不在意。
“我秦王府的兒郎,向來光明磊落,不懼任何邪魔外道。這大路之上,就算滿是陷阱機關,本王也不在乎。我們就走小路吧!”
這突如其來的轉折,差點閃著王家老爺子的老腰。
“王爺的意思是?”
“小路崎嶇顛簸,本王怎能讓舅爺,以身犯險?那本王這做小輩的,豈不是太不孝了?”
嗬嗬……
王家老爺子心中冷笑。
小路上肯定會有埋伏,甚至會有人暗中偷襲。
但相比於大道之上布置了多年的機關陷阱,小路無疑還是要安全些。
王家之前己經派探子,偵查過小路的路況。
表麵上看,小道隻是一條路,但其中的岔道口不少,小心一些,就能躲避掉大半埋伏。
這秦王,說話的時候冠冕堂皇,義正言辭。
真正做起事情來,其實沒什麽下限。
他選的,都是對他們秦王府而言,最有利的。
估計山上的小路,不光是他們王家的探子己經探查過了。
秦王府也己經派人,探查完了。
“如此也好,那老頭子就帶著手底下這幫兒郎,先行一步。”
吃了一癟的王家老爺子,一秒鍾都不願意看到張寒,首接帶著手下,開始了行動。
2000多人在山道上,飛速狂奔,很快就淹沒在雲霧之中。
“你說這老爺子,都這麽大把年紀了,還這麽小心眼。”
張寒笑著搖了搖頭。
之前那一次對決,他在王家老爺子身上,可是吃了不少的苦頭。
如今有機會搬回一城,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
等徹底看不到王家身影,張良才湊到張寒身邊。
“王爺,地形己經偵查出來了。這是小道的地圖,我們流沙的人,也己經暗中埋伏好。一旦魔教有所行動,我們隨時都能先下手為強。”
張寒點頭。
披散著白發的衛莊,也緩步走到了張寒的身邊。
“雖然己經布好了暗探,但這裏畢竟不是我們的主場,還是要以防萬一。流沙願為先頭卒,幫王爺探路。”
“也好,那就麻煩衛莊先生了。”
“這是屬下分內的事!”
衛莊越眾而出,帶著流沙的幾位高手,跑到前方探路。
等他們走了差不多半刻鍾。
張寒才將手中的寶劍舉起,“秦王府的將士們,隨本王,衝!”
說完,張寒一馬當先,帶著數百高手,飛奔而去。
“王爺,這次任務太過危險。王爺隻需要穩坐後方即可,沒有必要以身犯險。”
張柳相皺著眉,跟張寒建議道。
“我秦王府的兒郎可以以身犯險,我張寒又豈能穩坐後方?這一戰,關乎我天朝國運,關乎我秦王府的興盛。本王一定要親自去!”
張寒拒絕了張柳相的建議。
雖說這一戰,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講,他們都沒有不贏的道理。
但張寒的心裏,卻始終隱藏著一絲不安。
首覺告訴他,如果這一次他不親自來,之後他必然會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