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論道、說神、講禮
字數:8210 加入書籤
長生隱居地球,鎮諸天神魔!
許仙緩緩啟動車子離開了地下車庫。
一路上他開得都很慢很穩,免得影響到慕解語假寐。
開出十分鍾,許仙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綠燈。
許仙低頭看著女人柔和靜謐的五官,聽著她均勻輕微的呼吸,便知道她已經真的睡著了。
那沉睡的容顏,凝結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許仙伸出右手輕撫著她恬然的臉龐,心頭一片寧靜。
……
車子緩緩停進了慕解語公寓的地下室,女人還熟睡著。
許仙熄了火,關了車燈,聲控燈光的地下室也慢慢黑暗了下來。
許仙手指輕撫,一個閃念已來到了主臥大床前。
他抱著慕解語凹凸有致的身體,小心翼翼把她放在了軟床上,然後又溫柔幫她脫下了高跟鞋和襪子,除下了她的灰色小西裝外套。
許仙幫她鬆了鬆西褲的腰帶和扣子,想了想,怕弄醒了她,就沒有脫她的黑色西褲,輕輕給她蓋上了被子。
慕解語咂巴了下嘴巴,輕翻了個身,但是並沒有醒來。
許仙關上臥室的燈,輕手輕腳去衛生間洗漱了下,又回到主臥,換上了睡衣,輕拉開被子,挨著睡美人躺了下來。
許仙給自己催了個眠,就睡著了。
……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許仙感到一股溫潤的包裹,醒了過來。
屋裏仍然一片黑暗,但是許仙的眼睛視夜晚如白晝,因此他一眼就看到了半跪著、低著頭的慕解語。
她的衣服已經除盡,白雪般、毫無瑕疵的身軀美麗而誘人。
夜色旖旎,風月無邊。
輕舟行水,輕歌曼吟之間,便已過萬重山。
……
最近幾天慕大總裁都會很忙,許仙也不想太折騰她,怕影響她第二天上班。
因此把她送上雲端高處四次後,離妙悟聖賢還很遠的許仙就安靜了下來。
慕解語還想勉力功成,但是許仙親昵安撫了她一會,精疲力盡的女人也很快就沉沉睡著了。
許仙輕抱著慕解語一直睡到上午七點,衝了個澡,給女人做了份早餐,放在保溫箱裏,又在外麵貼了張顯眼的字條。
許仙換了衣服,叫了輛滴滴專車,臨走前親了親還在熟睡的美人。
慕解語真的很累,而且她畢竟是總裁大人,平時都不會趕上班高峰期,而是正常鬧鍾八點半起床,九點左右出門。
因此她隻是迷迷糊糊回親了下許仙,便又睡著了。
許仙下樓坐上了專車,往學校而去。
……
“今天是你們大四的第一課。我們來論一論神州考古研究的宏觀文化背景。”
今天的陳淵默博士難得地穿了一身正式的筆挺中山裝,站在講壇上,麵對著三十多個大四的考古生,從容平靜道“今天我們來論一論道,說一說神,講一講禮。”
許仙乖乖地坐在最後一排,表情認真地聽著。
他的同班同學有三十七個人,其中隻有八個女生,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而且女生中三個醜,四個相貌平平,隻有一個算是有點姿色的。
這唯一有點姿色的女生就是班上的團寵了,還好許仙曾當麵拒絕了這個女生兩次,終究給了班上其他的男同學一點盼頭念想。
而且許仙平時很少和大家一起上課,因此和同班同學倒是相交泛泛,反不及和王浩然、張成、劉洋熟,更別說秦嬈、蘇玲瓏了。
“《易·係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這句話道出了古代先賢對宇宙、世界、社會和人生的高明而到位的見識。
上天宇宙浩瀚無邊,構成林林總總,但看穿了無非有兩大構成‘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
所謂‘形而下者’是‘器’,即器物、生物、事物等,即看得見,摸得著,有麵、有塊、有色,可以定性定量的東西。它非常重要,具有基礎性的意義,人類不可或缺。
所謂‘形而上者’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麵、塊、色;不可比、稱、量的東西。
比如‘心’和‘神’。首先,‘神’確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未必不存在,未必沒有價值。
孔子說‘祭神如神在’;孟子說‘聖而不可知之者之謂神’;老話說,三尺之上必有神靈;康德說神是人類社會的,等等。這是中西哲人共同的見識。
神是一種社會所必不可少的、高尚的、超然的存在,是社會製衡的力量,是社會約束的機製,是人類敬畏的對象。
理由很簡單因為人是一種有限的存在,認知能力有限,行為能力有限。
而隻有人類認識到人的有限性,人類才有所恐懼,有所戒慎,才有敬畏之心,才有宗教情懷。
黑格爾說‘一個沒有形而上學的民族,就好像是沒有祭壇的神廟。’
形而下的‘器’之於人類,固然不可或缺,具有基礎性的意義。但形而上的本體論的支撐,則更為重要。
一個民族沒有‘神’,沒有靈魂和信仰,沒有精神支柱,就沒有了發展綿延的動力,就失去了發展的文化根基和命脈。
社會就必然走向無序,走向混亂。這個民族的成員就如同精神浪子,無所皈依,無從著落,沒有精神寄托,沒有精神家園,沒有信仰,就必然走向平庸,走向物質,走向功利,而誠信必然流失,道德必然滑坡,悲哀一定發生。
神州文明是黃河流域的農業文明,與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不同,它沒有形成大麵積的灌溉農業,而長期處於一種‘靠天吃飯’的自然農業狀態。
這就是我們的國情,就是神州文明賴以生長發育的天然根基和生態基礎。
於是,人類與天,與大自然的關係就有了它的特殊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不可分離。人在天底下活著就心安理得,不感到恐懼、寂寞和無助。
於是神州民族沒有發育出任何真正意義上宗教。
於是禮樂就成為神州古典社會有序運行的兩大支柱。
於是神州文化就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文化———道文化、人道文化、禮化,一種以道為內在依據、以禮為外在準則、以中庸觀念為核心的禮化。”
陳淵默博士停頓了下來,目光望向後排的許仙,問道“許仙,你來說說,何謂道?”
許仙怔了一下,然後禮貌地站起身,平靜回答道“韓愈說‘讀書必先識其字’,故要理解‘道’,必須從‘道’的古字和本義開始。
‘道’的古字由首、止和行三部分組成。《說文解字》言其本義‘所行道也。’
而既然是一條道,那無論大道、小道,無論水路、陸路,無論西方文明之道,還是神州文明之道,隻要是道,那必備五大元素1.主動者;2.;3.根據;4.途徑;5.歸宿。
道的第一元素主動者,決定了神州文化基本性質道文化,人道文化,是從人的生命關照出發而最終落實到人的生命關照的文化。
道是神州文化的、根基、本源和由來。
道是神州文化發生發展的內在根據,是神州民族形而上的本體論。
道是神州文化發展演變的基本途徑。
道是神州文化發展的理想目標和歸宿。”
“許仙說得很好。”陳淵默讚許地點了點頭,抬手示意許仙坐下,然後繼續侃侃而談道“道既是,又是終點。這五個方麵正是包括神州古代文物研究在內的人文學術研究的基本著眼點、重心或前提。
如果沒有道,我們漫天遍野地行走,永遠不會到達目的地,因此‘道’至關重要。
但人類經驗告訴我們,如隻有道而沒有交通規則也是走不好、走不通的。
因此‘禮’就很自然地提了出來。所謂禮,就是保證把道走好的交通規則,理性的表述就是外在準則。
於是道和禮,一內一外,一裏一表,相輔相成。
因此神州文化既是道文化,也是禮文化。從內在品質上說是道文化,從外在特征上說就是禮文化。
總之是以道為依據,以禮為維係的禮化。”
陳淵默停了下來,又看向許仙,問道“許仙,你來和大家解釋下,什麽叫禮?”
許仙這回反應快多了,很自覺起身,神態自若道“禮的古字是‘豊’,從玨(jué)、從壴zhu,鼓字初文會意。古代行禮時常用玉和鼓,擊鼓奉玉成禮。
孔子曾感歎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玉是禮器,鼓是樂器。行禮,以玉以鼓。禮(豊)字本身就包含著禮和樂兩個層次。
禮的起始意義,就是事神送禮。”
陳淵默笑了笑,讓許仙坐下。
他偶爾給這幫學生上課時,隻要許仙在,都會給許仙表現的機會,以服眾人。
畢竟陳淵默破格將一個大三學生收於門下,很容易引人非議,而許仙表現得多了,以許仙的才識,自然能讓許多人乖乖閉嘴。
許仙在同學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敬歎目光中坐了下來。
陳淵默繼續講課道“康德說神是人類社會的。但神州的神與西方的神不同。
西方的神是彼岸世界的主宰,是唯一的,至上的。
神州的神則是現實的,親近的,因此是多元的,是把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的東西神化的結果。
其首先神化的是上天,其次是祖先。
於是神州的神主要有兩大係統,即天道自然神和人道祖先神。神州民族原有的傳統信仰體係就是天地君親師,五位一體,兩大係統。
荀子等先賢告訴我們,天地者,生之本,物之本;先祖者,類之本,人之本。
上天創造生命、化育萬物生靈;祖先創造人類,給予我們個體生命,因此要回饋,要報答上天祖先之大德。
如何回饋和誒報答,空口無憑。於是禮的行為就發生了。
《禮記》說‘禮,報本反始也。’
所謂禮就是回饋和答謝上天和祖先的行為。那如何送禮?
那如何送禮?
許仙,你說說?”
許仙隻得又站起,簡潔明了道“送禮,當然是得投其所好。”
“對,人類送禮的經驗無非就是投其所好!”陳淵默拍了下掌,延展道,“於是,我們先人曆史性地選擇了玉作為向上天貢獻的禮品,作為溝通天人的主要媒介。
選擇了犧牲、黍稷、酒醴等作為向祖先貢獻的禮品,並選擇青銅器作為盛裝這些特定禮品的特定盛具。
選擇了鍾、鼓之類作為向上天祖先行禮時用以振奮情感、激揚情緒的特定樂器。
選擇了鉞、戈、矛、戟之屬作為祭祀上天、祖先時維護秩序、營造氣氛以隆其盛的儀仗器。
選擇了車馬器,選擇了絲帛禮服等等。
於是成就了一個燦然的禮製體係。
那本來是向上天、祖先送禮的行為,為何轉化演變為‘外在準則’?
對神靈必須虔誠、恭敬,送禮不能一哄而上,混亂而為,必須圍繞一個‘序’字進行,必須要有秩序、次序,要合程序。禮的指標,禮的基本精神就是序。
如何實現秩序,就需要排隊,而排隊的前提是分別。
隻有把男女,大小,上下貴賤,把社會地位的高低,血緣關係的遠近,把公、侯、伯、子、男分別清楚,才能排好隊,排好了隊,就實現了秩序。
有秩序才能實現和諧,‘禮之用,和為貴’,禮的功能就是實現和諧。
所以《荀子·樂論篇》說‘樂合同,禮別異。’這就是孔子所謂‘明乎郊社之禮,褅嚐之義,治國其如示掌乎!’的真正意義所在。
對人類本體的認識是生命開展的前提。
人是什麽?基本說來有兩點,1.人類是身心靈的共同體;2.人類是有限的存在。
因此人類不能唯神,不能唯物,也不能唯心,而隻能神、物、心三位一體,以心為主導;因此人類必須心存敬畏,需要宗教情懷。
而由天然根基和神態基礎決定,神州民族沒有發育出完整意義的宗教,而造就了禮樂。
禮樂有著與宗教類似的兩大功能一涵養理性;二以倫理安排社會。
於是神州文化終於成為一種以道為內在根據,以禮為外在準則,以和為終極追求的文化,一種從人的生命關照出發而最終落實到人類生命關照的道文化,人道文化。
神州古代文物正是這種獨特文化的典型產品……”
陳淵默又發散了講了二十多分鍾,臨下課時總結道“神州所有文化產品,包括考古遺跡、遺物,都是這種道文化、禮化的產物。
故在從事考古和文物研究時,必須首先對我們民族文化有盡量深刻而全麵的認知。
這是神州考古研究的宏觀文化背景。”
陳淵默期待地看著許仙,微笑問道“許仙,你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三十七個學生也都回頭或轉頭看向最後一排的許仙。
對於這個平時特立獨行、如今更已大放異彩的同學,男同學們早已沒了什麽嫉妒的心思,差距太大了,嫉妒不起來。
沒看到昨天亞洲大明星全智閑都公開表白了?神仙妹妹劉弈菲也似乎真有點想法!
而女同學們,包括那位有點姿色的,也對這位卓絕的許同學生不出什麽其他妄念了。
“神有神道,人有人道。”許仙站起身,目光從每一位同學臉上一一掠過,表情鄭重,聲音平靜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願與各位同學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