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出謀劃策,祁同偉布局東山!

字數:5327   加入書籤

A+A-


    我有一個詭王朝!
    “祁同偉啊,祁同偉!”
    “如今我的近況,還真被你說中了。”
    天空星河密布,滿天星鬥高掛之際。
    有人在光明區仰觀宇宙,俯察天地之大,有人電話傳音,欲和弟子商討大事。
    “老師!”
    “您又發生變動了?”
    另一邊,東山市內。
    祁同偉回到家中,接到了來自高育良的電話,電話中,高育良說了一下他的現狀。
    “趙瑞龍的批文,李達康沒有過,他推給了我,我也沒有同意,反手推給了他。”
    “趙瑞龍被我們倆個耍的團團轉,惱羞成怒之下,給趙立春書記打了一通電話!”
    “現在我和李達康,全都被調離了呂州市,正打算去林城市,上任一二把手呢!”
    高育良開口說道,語氣十分清淡。
    “林城市!”
    “老師,這可是我的家鄉啊!”
    “當初李達康從京州市委下放,來到林城市金山縣城,在這裏擔任了基層主官!”
    “因為幹出了成績,他這才被調到了呂州市擔任副市長,一步一步幹到了現在!”
    “我們林城雖然窮,但也更容易出成績,現在老師你啊,還真是我的父母官!”
    祁同偉說到這裏,不禁笑了一笑。
    “你這個臭小子!”
    “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打趣我,真是越來越沒有分寸了,一天淨瞎胡鬧。”
    “林城市的底子薄,我也很發愁啊!”
    高育良憂心忡忡,不禁對祁同偉說道。
    “老師!”
    “搞gd,李達康擅長啊!”
    “您作為一把手,隻要營造好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李達康在,您害怕什麽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搞政法工作,您是一把好手,搞經濟工作,這一點還得看看咱們的達康市長!”
    祁同偉不禁說道,讓高育良大膽放權。
    李達康在林城市幹出了成績,他高育良也能分潤一分功德,這事兒不幹白不幹呐!
    送上門來的好處,這不吃白不吃!
    “林城作為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即使營商環境再好,也沒什麽核心競爭力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事兒難辦啊!”
    高育良不禁開口,對著祁同偉說道。
    “老師!”
    “我倒是有幾個不成熟的意見!”
    “林城市的gd,常年排名全省倒數前三,人口有一百二十萬,確實令人頭疼!”
    “咱們可以轉變思路,把令人頭疼的煤炭塌陷區,改造成為大型的人工堰塞湖。”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生態問題,又能借機打造旅遊度假區,提升城市知名度!”
    “咱們可以在林城籌辦大型體育活動,借此拉動經濟,帶動當地的旅遊發展。”
    “二來,也可以順勢發展第三產業!”
    “至於煤礦的礦山,咱們也不要放過,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如此既可以解決礦山的綠色修複,在注重環保的同時,又能創造經濟價值。”
    “要知道,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真正的生意人,隻賺取有限的利潤,暴利的生意都長久不了,大家懂的都懂!”
    “前麵這兩項工作全都做好了,下一步咱們就可以依托當地的城市招商引資了。”
    “我這裏有幾家高新技術產業,您要是把他們全都拿下了,保舉你能上位省長!”
    祁同偉開口說道,隨即他向高育良推薦推薦了大馬和小馬,讓他們落戶到林城市。
    “按你這麽說,倒是大有可為!”
    “不過想要打造林城的經濟開發區,營造科技產業園,這都需要不少的資金啊!”
    “我赴任以後,上哪兒去搞錢?”
    高育良不禁開口,對祁同偉說道。
    “老師,你看,你又急!”
    “我話都沒說完呢,你別幹著急啊!”
    “林城以前曾是資源型城市,隻是因為礦產資源枯竭,經濟這才一天不如一天!”
    “不過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完整的工業產業鏈就是你們的優勢!”
    “我現在上任了東山市的市長,又在咱們東山市境內,發現了一座巨型稀土礦!”
    “這座稀土礦儲量豐富,足夠開采上五十年,因為技術不到位,一直沒有動工。”
    “現在好了!”
    “您上任林城市一把手,我也找到組織了,咱們師徒相互合作,剛好共圖大事!”
    祁同偉圖窮匕見,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好一個祁同偉!”
    “原來你在這兒等著我呀!”
    高育良笑罵一聲,當下又開起了玩笑。
    這一件事情,兩人合則兩利,分則兩散,兩人又是師生關係,更不能幹看著了。
    “這件事情,我拍板同意了。”
    “待我上任,一定會跟你洽談此事。”
    “到時候,我來到你們東山市,還希望你這位大市長,不要吝嗇你的招待啊!”
    高育良開口,胸中的鬱氣散了大半。
    “好說,好說!”
    “但凡您來東山,我一定掃榻相迎!”
    祁同偉不禁開口,兩人又閑聊一陣,等到徹底敲定下了這件事,這才掛斷了電話。
    做完這一切,祁同偉又給自己的老同事,軍工廠的副廠長,鄭博文打去了電話。
    祁同偉在軍工廠任職時,搞出了幾件大事,身上功勞在身,又被調到了地方任職。
    祁同偉調走以後,以前的三個副廠長也得到了高升,又被調往了其他軍工廠單位。
    其中的鄭博文,鄭副廠長,他被調到了洞八拐軍工廠擔任書記,又往上提了一級。
    這個軍工廠,主攻材料研製工作,有點類似於國營的大型軋鋼廠,為正師級單位。
    這一次,祁同偉打電話給他,正是為了謀求合作。
    畢竟稀土的開采工作,他剛才已經解決了。
    稀土的提煉和加工,正好可以落在軍工廠身上,軍民合作,大家也能共同進步嘛!
    祁同偉不是一個吃獨食的人,他做人的宗旨,大家也都知道,是個老席麵師傅了。
    很快,在祁同偉的交涉下,稀土的提煉和加工工作,迅速被落實到了具體的實處。
    祁同偉給兩方的選擇,全都是以技術入股,在東山市當地建廠,並開展正式工作。
    如此一來,即可以吸引外來資金,又可以為當地創造高額稅收,並就業崗位。
    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如此雙贏的局麵,也唯有祁同偉才能想的出,所以做人做事,自身格局全都要大!
    處理完這件事情後,祁同偉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三農工作中,這是他準備的王炸。
    三農問題,在九六年被正式提出。
    不過現如今的領導幹部,還未重視起三農工作的重要性,但祁同偉卻並非凡人。
    如今的東山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增收困難,才會走上邪路。
    麵對以上種種問題,祁同偉特地起草了三農工作的文件,打算推動農村改革發展!
    當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
    祁同偉也深刻認識到,他當上東山市市長以後,一定要為東山人民做一些實事兒!
    但至少,祁同偉他也要努努力!
    祁同偉可以上達天聽,這是他的優勢,他可以通過龍小雲的大伯,闡述三農工作。
    隻要能引起上頭的重視,這就足夠了。
    對於東山市的改革,以及如何拉動當地的經濟,祁同偉的心中,早就有了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