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趙普的發家史,大宋無將可用

字數:6399   加入書籤

A+A-


    高武一邊守護大明,一邊攢氣運!
    時光如梭,轉眼半個月。
    冠軍侯霍不疑,率三十萬大軍,直逼大宋邊境。
    大戰一觸即發!
    消息傳來,大宋皇朝不淡定了。
    今日朝會,群情激憤。
    “豈有此理!大明竟敢主動犯我邊境?”
    在大宋官員看來,大明剛平定叛亂,死傷慘重,最近又搞新政,寒了天下學子之心,離覆滅已不遠。
    此時興起兵戈,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炆帝小兒剛登基,屁股都還沒坐穩,卻想著開疆擴土,真不知他是吃了熊心豹膽,還是腦子不正常?”
    “哪位將軍願領兵出征,好好教訓一下大明?”
    “可笑!大明真是自取滅亡。”
    在文臣希冀的目光下,武將們一個個低眉垂目,那模樣看上去像乖寶寶,沒有半點武將該有的氣勢。
    什麽狀況?
    有說話的嗎,站出來啊……
    可惜,一個也沒有。
    武將們好像集體變成了啞巴,誰也不說話。
    自從一代軍神嶽中齊被淩遲處死,嶽家軍解散,大宋武將遭受了史無前例重創,早已心灰意冷。
    脊梁骨斷了,血也跟著冷了。
    他們不傻,看得清楚明白。
    大宋朝堂,武將再無立足之地。
    為了一家老小性命,現在隻想苟著。
    讓他們出征,沒門!
    事實上。
    如今的大宋朝堂,相當詭異。
    參與朝會的十幾名上品階武將,都不是省油的燈。
    打仗不行,心思卻活絡。
    要不然,也活不到現在。
    大宋的‘以文抑武’之風,遠比大明更嚴重。
    時至今日,已無將可用。
    朝會突然安靜下來,空氣變得冷颼颼。
    文官們傻眼,麵麵相覷。
    他們激辯了這麽久,說得熱血沸騰,要好好教訓一下大明軍隊,武將們怎麽沒有反應呢?
    可惡啊,這些憨直蠢貨,沒有半點自知之明,需要他們表現的時候,卻全部變成了啞巴,實在讓人氣惱。
    “莫太尉,你認為誰領兵合適?”宰相趙普強壓下心頭怒火,冷眸掃過朝堂,開始點名。
    他的聲音透著股霸氣,不容置疑。
    一眾文臣神情肅然,全都看了過來。
    宰輔生氣了?
    也不知道,誰會倒黴。
    嘿嘿,好久沒有收拾這些悍將了。
    話說趙普在大宋朝堂,怎麽有這麽大的威懾力,此事關乎國策,還要從五十年前說起。
    那時的大宋皇朝,為了打壓武將,開始實行‘以文抑武’的政治方針,將兵權逐一收回。
    此舉本無可厚非,扞衛皇權而已。
    朝堂上的某些權臣很會來事,為了討好宋徽宗,紛紛響應,在民間興起了一股潮流‘茶話會’。
    說得直白點,就是搞辯論賽。
    目的很簡單,輿論造勢。
    天下百姓都希望和平,‘以文抑武’很快成了民心所向,那些所謂的悍將,封地的王爺們,隻能乖乖交出兵權。
    這一手騷操作,堪稱絕妙。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過猶不及,其禍不遠。
    大宋皇朝,亦等於自廢武功。
    隨著文教大興,大宋的軍隊戰鬥力持續下降,短短五十年,成了邊荒最弱,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
    可惜,宋徽宗等卻不自知。
    大宋疆域遼闊、富饒,實在太昌盛了,權貴們亦被這些表麵假象迷了心智,更加推崇‘以文抑武’的治國方針。
    同一時間,一個年僅二十的少年崛起了。
    他的名字,叫趙普。
    在一次茶話會辯論賽上,語出驚人。
    “依小生之見……”大家好好聽我說。
    “文可安邦,治國之道,半部論語,足矣!”
    原本是很可笑的一句話,卻在時事造勢下,引起了幾名大儒賞識,漸漸被無數讀書人推崇。
    半部論語治天下,成了經典名言。
    趙普可以說是一戰成名,官路亨通。
    可是呢,官越做越大,他就越害怕。
    這種話隻能騙傻子,人總有一天會醒悟。
    治理一個國家哪有那麽簡單?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笑話罷了。
    但趙普已經回不了頭,年少成名時就被打上了標簽,他總不能自己否定自己吧?
    為了保住權勢,趙普變得陰險毒辣。
    人前高大上,誇誇其談,人後無所不用其極,幹盡了壞事。
    趙普與陰葵派勾結,暗中豢養死士,除掉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最終爬到了宰相尊位。
    按道理,他已位極人臣,不枉此生。
    但,人的欲望哪有夠的時候。
    趙普當上宰相後,更加害怕了,每天都擔心自己的位置不保,被人拱下台,心性變得更加陰邪。
    一代軍神嶽中齊,很快成了他的眼中釘。
    誰讓他倍受天下人敬仰?
    每次看到他,趙普就渾身不自在。
    一個如天上明月,一個如地溝老鼠。
    趙普在朝堂上被懟了幾次後,對嶽中齊恨之入骨。
    後來的悲劇也就發生了。
    因嶽中齊手握重兵,一直被宋徽宗忌憚,趙普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心理,殺光了嶽中齊滿門。
    &
    話說得有些遠了。
    大宋朝堂之上,無人領兵出征,莫清譽身居太尉一職,被宰相趙普點了名,知道自己避不開了。
    心裏冷笑一聲,無奈出列。
    “丞相,冠軍侯霍不疑,用兵如神,驍勇善戰……”
    他先是把敵人統帥好一頓誇讚,眼看著趙普臉色越來越差,最後才說道“論兵法韜略,下官以為,大將軍吳鬆可以勝之。”
    大將軍吳聽了,嚇得半死。
    太尉大人,這是捧殺啊。
    冠軍侯那麽厲害,讓他去送死嗎?
    老夫已近百年,未曾領兵作戰,出征個屁。
    打贏了還好說,要是戰敗,趙普這個陰損小人,豈能輕易饒了老夫?老子全家都得陪葬。
    統帥一職,無論如何也要推了。
    “太尉大人抬舉吳某了,老臣年事已高,近日正準備上表辭呈,告老還鄉,恐怕無能為力。”吳鬆笑吟吟地推了。
    而且,直接提出了辭呈。
    連官都不要了,誰還能再逼他?
    不過呢,就算撂挑子了,他也不想讓別人好過。
    太尉會舉薦,他也會。
    “老臣舉薦陳平為帥,軍中將領,無人不讚陳將軍,論兵法韜略,老臣望塵莫及,再說了……”
    再說些什麽呢?
    陳平年輕啊,身體倍兒棒。
    上馬安天下,下馬娶嬌妻,家裏養了好多小妾。
    一通明褒暗貶,把陳平誇得像朵花似的。
    吳鬆心裏對陳平不滿已久,憑什麽他年紀輕輕就擠身高位?說到底,還不是靠著溜須拍馬,巴結趙普得來的。
    有本事,戰場上見真章。
    等打敗冠軍侯霍不疑,老子給你跪三個。
    陳平聽了,心裏罵娘。
    真是鍋從天上來!
    他追隨趙普多年,對這個人實在太了解了,自己要是打了敗仗,絕對吃不了兜著走。
    統帥一職,必須推掉。
    陳平向來臉皮厚,算是得了趙普真傳,假裝聽不懂吳鬆的嘲諷。
    “吳老將軍謬讚了。”
    “不巧的是,陳某前些日子在校場騎射時,不慎從馬上摔了下來,閃了腰,右腿骨折至今未愈。”
    “哎,恐怕要吳老將軍失望了。”
    靠,真不靠譜啊。
    在場的人又不是傻子,看著他們推來推去,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
    大宋皇朝,已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
    如何是好?
    趙普同樣意識到事態嚴重,沉聲道“王洪文呢,上朝了沒?”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王洪文因與嶽中齊走得近,在朝堂被排擠得厲害,已大半年沒有上朝,早就報病退了。
    無語啊,無語……
    大明朝會精彩,大宋朝會更精彩。
    而此時此刻,封瀟瀟正坐在茶樓上發呆。
    大戰在即,係統任務呢?
    原以為,可以大賺一波,不曾想,什麽都沒有。
    賺不到皇朝運值,幹活也沒動力。
    坑爹的統子!
    再不發布任務,大爺要回家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