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使臣回國

字數:504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
    “看把你能的。”老朱氣不過,又給了兒子一下:“你們要是行得端、做的正,人家有這個機會?”
    “還有,顧光曦那小子,可是救了你娘的性命之人。”
    老朱放下手裏的戒尺,認真安撫著自家崽。
    “像剛才那種話,你可別當著你娘和你大哥的麵說,否則再挨上一頓,老子可救不了你。”
    妹子平日裏脾氣柔和得很,可要是真的生起氣來。
    自己可能隻是假意嚇唬,可妹子就是真的揍。
    還有那個老大,幾年前老四從勾欄院被捉回來,就整整挨了二十鞭子,躺了半個月才好。
    親弟都這樣,何況是九江那個表的?
    朱棣不說話了,這事照他看還是得怪九江那小子。
    自己不爭氣!
    別人攛掇兩句他就屁顛屁顛去了,實在是不該得很。
    去了就去了,禦史來了你就跑,傻等著幹啥?
    他自己挨打沒關係,可他還非得把自己供出來。
    害自己也挨頓打!
    這腦子,真笨!
    “爹~你說大哥也是。”
    朱棣跪在爹爹的膝前,跟小孩兒似得輕聲抱怨道。
    “那些罰金,幹嘛要分給巡察禦史和都察院呢,搞得如今都察院的風氣都不好了。”
    “上上下下,都指著這個掙錢,本來該高風亮節的地方。”
    “現在卻都是一股金錢味兒,都是顧晨那家夥帶的好頭。”
    其實他不討厭顧晨,隻不過他明白隻有把禍水往別人身上引,才能躲過自己的禍事。
    老朱斜眼看著他:“你這是,在質疑你大哥的決定?”
    他就是在寵兒子,也不允許小的冒犯大兒子。
    一點兒都不行!
    “不,沒有,沒有。”朱棣連連搖頭:“兒子哪兒敢啊?”
    “隻是大哥心腸好,本是好心,就怕這好心被下麵的人,給整成了發家致富的手段。”
    “您說是不是?”
    他一臉為國著想的模樣,倒是讓老朱的氣消了一些。
    這孩子,倒也不是那等酒肉之徒,心裏是有家國天下的。
    怕是九江那孩子,自己年紀小受不住誘惑吧。
    嗯,也不能全怪老四。
    “諒你也不敢。”
    老朱翹著二郎腿,開始溫聲解釋為什麽要這麽做。
    “你大哥說,都察院的禦史因為常常要出外差。”
    “戶部的那些個官呢,又把錢捂得嚴嚴實實的。”
    “每回都察院的人出外差回來,總會克扣人家一些錢。”
    “七品官兒的俸祿本不高,要先墊錢不說還要被克扣,實屬不好,可戶部的做法也是好的,不好苛責。”
    “反正此舉,罰的也是一些品行不端的官員。”
    “不從戶部的賬走,也能讓低等禦史日子好過一些。”
    “顧光曦並沒有辦錯事,你大哥也沒有做錯決定。”
    當然,他不是不知道,顧晨這家夥故意誘君入甕。
    可是那又怎樣?
    說到底,他沒逼人家去喝花酒,然後逮人敲詐吧?
    既然沒有,那這種無傷大雅的事,他就不管了。
    “哦~原來如此,大哥這個決定真是好。”
    燕王立刻誇了大哥一頓,然後對著老朱來了一波揉肩捏腿。
    “爹,聽說您如今,每天都要處理兩百多件事,實在是太辛苦了,兒子知錯,以後再不敢了。”
    “您別生兒子的氣,可好?”
    老朱本來就心疼兒子,見狀也就不準備再斥責了。
    隻是還是覺得有些丟臉,得回去找妹子求安慰才是。
    得知這件事的馬皇後:“……陛下自己理虧在先,自然覺得丟臉,我又有什麽法子?”
    反正這臉在都察院算是丟了,撿也撿不回來,捏也捏不起來了。
    認栽吧,誰讓他們就遇到老四和九江這兩個豎子呢?
    老朱倒是也守信,過了半個多月就以不好好讀書、逃課的名義,打了小李整整六十杖。
    那淒慘嚎叫聲音,響得整個皇城都聽見了。
    曹國公府。
    “輕點,疼疼疼~”
    李景隆趴在床上,哭唧唧地由丫鬟為他上藥。
    “那個姓顧的王八蛋,他最好祈禱別落小爺我手上,否則……否則小爺我就打他一百板子……”
    疼死他了!
    大家都是男人,就不能互相理解理解嗎?
    “九江,你別這樣說。”徐增壽今天剛好來看他,聞言便道:“顧大人,其實是個好官。”
    “明明就是你自己不對,咋還怨上別人了呢?”
    那種地方,徐家的家教,便是從來都不會去的。
    “欸,增壽,你到底站哪頭?”
    李景隆不爽地看著他,生氣道:“你就跟他出了一次外差,咋就如此偏向他,連兒時的夥伴都忘了。”
    “你等著看吧,我非得想法子收拾他一頓不可。”
    要不然,他咽不下這口氣!
    “我勸你省省吧。”徐增壽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道:“去日本國的使臣回來了,不知道說了什麽,陛下心情正煩,你可別惹事了。”
    “還有,再過幾個月,咱們都得去北平陪燕王掃北屯兵,你再惹事,小心北平也去不成了。”
    孩子長大了,總想離開父母,自己獨立飛翔。
    李景隆也不例外,聞言隻得暫時放下尋仇的想法。
    “也不知道,日本國到底說了什麽,能把舅爺氣成這樣?”
    ……
    奉天殿。
    老朱在殿內來回走動,戶部、兵部尚書和左右都禦史都來了,顧晨也被額外地叫了過來。
    朱標見人都齊了,才指著剛剛歸來的使臣趙秩道。
    “你說。”
    趙秩此人從洪武三年開始,便屢次前往日本國,督促他們剿滅倭寇、並向明朝稱臣納貢。
    可並沒什麽用。
    他有些慚愧地拱手道:“臣此次前往日本國,依舊沒有見到他們的天皇,隻見到懷良親王之子。”
    “懷良親王之子對臣說,此時日本國由於足利尊氏的反叛,正是精疲力盡的之時。”
    “實在是,分不出精力來剿滅倭寇。”
    “若天朝當真是要打的話,那他們隻能全力應戰。”
    說罷,他又看了看皇帝和太子,隻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
    “他還說,日本國是神之臣、神之子、並不是任何人的臣,所以請天朝,將來莫要派使臣前往囉嗦了。”
    “啪!”
    話才剛剛說完,老朱就忍不住砸了茶盞。
    “日本國不過隻是彈丸小國,竟敢對天朝如此疾言厲色,他當自己是個什麽玩意兒。”
    “你們說,這事怎麽辦,是打還是不打?”
    他如今市舶司都建起來了,商稅等一係列的事都準備了一半。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結果你告訴他,這發財夢不必做了?
    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