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吃相別太難看
字數:4659 加入書籤
“劉大才,你說的,是對你個人和你家人的後果,而我說的,是對國家、對天下人的後果。”
對國家、對天下的後果?
劉大才眼底閃過一些茫然,那和他們這些老百姓。
又有什麽關係呢?
顧晨看著什麽都不懂的劉大才,無奈輕聲解釋道。
“寶鈔若是多起來,就會開始貶值,變得不再值錢。”
“我說得再簡單和直白一些,你們印得越多,寶鈔就會越不值錢,以後一貫鈔,可能隻夠買七八錢的東西。”
“到時候,百姓們的日子,會過得比現在更加辛苦。”
“你雖然現在掙的是四貫錢,可你並不會馬上享受,你會把這錢存起來,對不對?”
劉大才立刻點頭,他們這種當然要死命攢錢的。
顧晨繼續道“到了將來,若是郭桓他們繼續印鈔,那你這四貫錢可能就隻值一貫了。”
“你覺得你是小老百姓,你隻需要顧好自己日子就行,家國大事什麽的,都和你無關。”
“可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助紂行為不僅僅是傷到了別人的利益,你連自己的利益也一並傷了。”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知道什麽時候成了名言。
可如果稍微深思,就會知道,這樣的做法隻會讓剝削階級,越來越囂張、越來越過分。
“這……這麽嚴重嗎?”
劉大才聽得瑟瑟發抖,如此說來,自己是不是犯了大罪?
“你也別害怕。”
顧晨見他明白了其中利害,也就沒繼續嚇唬他。
“陛下是最愛民如子的,隻要你們大家知錯,肯迷途知返指證郭桓等人,陛下自然不會和你們過不去。”
何況會寶鈔印製的工人不能多,朝廷打仗又是最缺人的時候。
老朱的屠刀隻會對官員和那些地主,並不會對準這些什麽都不懂的百姓,不知者無罪嘛。
顧晨安排好劉大才的住處,又開始按標兒的指示。
和內承運庫的大監來了個裏應外合,逮住了吃裏扒外的呂艾。
“幹爹,幹爹,兒子知道錯了,幹爹救救兒子吧。”
被摁在地上的呂艾抬頭,看著自己幹爹呂成哭泣求情。
“兒子被豬油蒙了心,兒子再也不敢了……”
他……他就是想換點兒錢花花,怎麽就那麽倒黴被逮住了呢?
呂艾期待地看著自己幹爹,希望他能救自己一命。
“艾兒啊。”呂成揣著手,滿臉失望地看著他道“你向來機靈,隻是這機靈用錯了地方。”
“你連皇爺的內帑的主意都敢打,何止是豬油蒙了心,你是在找死,咱家肯定是護不住你,也不能護著你。”
“咱家勸你好好配合,問你什麽你就說什麽。”
“拿了多少東西,賣去了哪裏,有沒有人接應。”
“都說出來,興許還能得個痛快,少受些罪,不受那麽多的折磨,這是幹爹最後給的話了。”
呂成的幹兒子又不止這一個,他下頭可有著十幾二十個小太監,他們都叫他幹爹呢。
他是不可能,為了個所謂的幹兒子,去求陛下的。
太監沒根,也沒什麽骨氣,幾鞭子下去呂艾什麽也就都說了。
“不止盜了寶貝給郭桓拿去倒賣,他還偷帶了陛下不少金銀出去,算了算差不多有七、八萬貫呢。”
“他自己的屋子裏頭,總共找出來四萬五的鈔,別的都被他花掉了,說是包了清風樓的茶靈姑娘。”
“那錢啊,大部分都哄那姑娘高興了。”
“我派人去找,也沒找著,說是被一富商贖身走了,顧大人,你說這太監包女子幹什麽使啊?”
邱野對此分外不解,鈴鐺沒了,還能感覺到快樂嗎?
“不知道,要不然你也嘎了,體驗一番呂艾的感受?”
邱野連連擺手,他可沒興趣拿自己的身子去體驗。
這代價,也忒大了些。
顧晨心裏為贖那女子的富商,感到那麽一丟丟同情。
不過風流一番,大概率家產啥得都會給沒收了。
顧晨嘴裏叼著筆,讓餘敏和丁廷兩個人算了算賬。
“顧大人,粗略估計,郭桓等人,總共給朝廷造成了,大概二千四百多萬石糧食損失。”
要知道,朝廷一年稅收才隻有兩千三百萬石稻米,麥子是四百七萬石,這郭桓上任幾個月,居然讓朝廷白白損失了一年的總稅收。
顧晨把玩兒著手裏的筆杆子,半晌悠悠地歎道。
“彈劾郭桓不難,難得是追贓,不知道要牽扯多少人。”
這工作量挺大的,還好不需要自己全程跟著幹。
“難也要追啊。”餘敏坐在顧晨旁邊,拿起糯米糕啃道“總不可能因為難,就不要錢了吧。”
“這可都是民脂民膏,朝廷又不是錢多得數不清了,至於被牽連的人,那就活該他們倒黴。”
誰讓他們牽扯進去,不小心拿了、用了朝廷的錢呢?
“是啊。”
顧晨點點頭,這就是老朱還有標兒的目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過嘛,這事過後,造打小日子戰船的錢不就有了嗎?
而且拿回來的那些土地,江南各地的那些百姓們,大概也能用公道的價買上一些田地。
有了這些田地,又少了些強紳,這日子總會好過些。
明天郭桓案就要拉開序幕,顧晨在書房裏看各方人士的口供,不知不覺地就到了子時。
原本在一旁繡花媳婦,這會兒已經依靠在書架旁睡去。
顧晨彎腰抱著媳婦兒回房歇息,為她捏好被子後,本來很困的他,卻覺得睡不著了。
“相公,睡不著嗎?”
蘇婉盈不知何時睜開眼,白嫩的手臂環上了丈夫的腰間。
“要不,相公同我說說,我也是從小四書五經,資治通鑒史記讀過來的,相公可莫要小看我。”
朝廷上的事,縱然丈夫不說,可她也知道麻煩。
“我從未小看過你。”顧晨低頭香了宜家媳婦一口,問道“娘子,我問你,嶽父大人手裏有多少佃戶?”
在清政府推行攤丁入畝之前,大多都是都是收的“人頭稅”,所以戶籍管理尤其重要。
而有些百姓,在失去耕地後成為了地主的佃戶後。
地主們為了少交一些稅,便會將他們全部都給隱匿起來。
他們便大都成了地主們的‘財產’,讓朝廷的稅收開始急劇減少,老朱的戶籍製度雖然效果明顯。
可那些地主們,到底還是有辦法,躲過朝廷的眼睛。
“怎麽突然問起這事了?”蘇婉盈想了想後道“爹娘家算是少的,隻有六十多戶佃戶。”
不過她家的田都是上好的,所以每年的收成,也不比別人家少,而且有時候還要多些。
“那,有沒有藏起來的佃戶呢?”
喜歡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