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哪裏有冤魂,哪裏有正義
字數:4715 加入書籤
“嗯。”老朱了然地點點頭,然後看向唐鐸道“讓他把手上的事停一停,先回來吧。”
現在各地都清洗得差不多,土地財產也都收回來了許多,國庫和自己的內帑也充足了。
不管是造戰船,還是建慈濟院,都有了充足的銀子。
老朱覺得,是時候該暫時停手了。
顧晨再次見到吳庸的時候,是他從浙西回來後第一回上朝那日,大家見到他仿佛是見到了個死人。
他這次殺的那些人,抄得那些家和不少大臣們都有些關係。
所以迎接吳庸的,是同僚們憤恨和厭惡的眼神。
他似乎也料到了自己的結局,臉上麵無表情,脊背卻挺得直直的,顯然是在硬撐著。
餘敏扯了扯領導的袖子,低聲道“下官聽說啊,吳家已經準備好了棺材,祖籍墓地都看好了。”
顧晨看了眼餘敏,示意他別多話,給人聽見該多難受?
“顧大人。”
吳庸見到了顧晨,居然主動笑著同他打了個招呼。
“吳大人。”
顧晨禮貌回禮,也不好多說,倒是身後剛升僉都禦史的餘敏,有些心疼地對吳庸道。
“吳侍郎,您說您這是何必,明知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陛下要收拾那些地主鄉紳,你完全可以裝做不懂,不把事情辦絕,皇帝拿你有什麽法子?
刑部又不像禦史台,有皇帝絕不殺禦史的承諾。
既沒有承諾,皇帝拿你當替罪羊,那都不需要借口。
吳庸近來冷言冷語聽習慣了,難得遇到有理解他的,如鐵血般的男兒,也忍不住紅了眼。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此生無悔就是了。”
他也是慢慢琢磨出來,皇帝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他活。
既如此,還不如把事辦漂亮,給家人孩子爭一條路子出來。
否則事情辦不好,得罪了皇帝,就算是現在僥幸逃過一劫,將來還不知有什麽事兒呢。
早朝上,都察院的年輕噴子,自然是一股子腦地朝吳庸開噴,知道實情的倒是都沒動嘴。
老朱也沒有當時就決定下來,要如何處置吳庸。
早朝以後,吳庸就被老朱單獨叫走了。
朱標見顧晨眼神愣愣的,便邀請顧晨去東宮坐坐。
“太子殿下,吳庸,是非死不可嗎?”
顧晨還是想替人爭取爭取,大家都是給老朱家打工的,多死一個替罪羊,自己就多危險一分。
“光曦,父皇沒法子啊!”朱標目光有些悠遠,語氣惆悵“治理國家不容易,治理一個禮崩樂壞的國家更不容易。”
“亂世用重典,死在重典下的冤魂,自然也不會少,哪裏有冤魂,哪裏就需要平冤的正義。”
“吳庸創造了冤魂,父皇就得平冤,得告訴大家,他不再追究郭桓案,讓大家安心過日子。”
“隻有天下人的心都安定了,國家才能夠安穩,舍小家,為大家,吳庸心裏是有大義的。”
天下是一盤棋,臣子是棋子,他們父子是執棋之人。
棋下到哪一步,哪個棋子需要放棄,都是有定數的。
江南一帶的地主勢大,可以上足以持公府之柄,下足以鉗小民之財,這讓老爹十分憂心。
有大義的?
顧晨心裏有些不舒服,你老朱家舍別人小家倒是說得輕巧,咋不舍你們老朱家自己的小家呢?
看出他的不平,朱標深吸一口氣,溫聲問道。
“光曦,你可知道,為什麽會有郭桓案嗎?”
“父皇最恨貪官,為何給郭桓機會,讓郭桓去戶部任職,還給他大官兒當,這不是讓老鼠去看糧倉嗎?”
顧晨就算不是全知道,可大概也猜到了大概。
胡惟庸案,是老朱想廢丞相之位,因而鬧出來的。
郭桓案,則是因為,朱元璋他想清理地主。
吳庸,不過是個替罪的工具罷了。
朱標放下手中的茶盞,看著牆上的大明地圖。
“吳元年之時,徐達大將軍奉命在鬆江驗民田征磚甃城,富民錢鶴皋拒不奉令,鼓動百姓叛亂。”
“雖然沒成,卻也可以看出,江南富紳對我朱家的態度。”
顧晨點頭,江南富紳分三類,一類是以劉伯溫他們為首的,支持、認同朱元璋政權的。
第二類,對老朱家抱著若即若離、中立的態度,就如山陰名士楊維楨、黃岩等文人那類。
第三類,就是對老朱家有敵視,這些主要是元朝的遺老遺少還有張士誠、方國珍的支持者。
總之,江南的地主們,對老朱家的這些種種態度,造成了明朝對江南統治的不穩定。
朱標繼續道“洪武三年的時候,蘇州逋負秋糧達三十萬五千八百餘石,丹徒縣地主曹定一家用“以熟作荒”的辦法,逃朝廷稅收四頃七十三畝。”
“南宋開始,其實江南已經開始流行魚鱗圖冊,可惜經過元末戰亂,江南魚鱗圖冊大多失散。”
“所以洪武元年的時候,父皇派周鑄等一百六十四人分行浙西核實田畝,繪製魚鱗圖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可是,卻遭到了那些江南地主們的頑強抗拒,而且還不要臉地,再三請求父皇給他們減免賦稅。”
“一直到今天,到今天,我大明朝已經開國十八年了,可魚鱗圖冊還沒有繪製完成。”
朱標袖子裏的手,緊緊攥成個拳,壓抑著自己情緒。
“知道他們為什麽對我大明,如此敵視嗎?”
“因為在元朝,他們可以貪,可以欺壓百姓,可以隱藏人口、田畝,還可以理直氣壯地逃稅。”
“但是到了我大明朝,朝廷不許他們貪贓枉法、不許他們欺壓百姓、不許他們隱藏人口田畝,不許他們逃稅。”
“所以他們不高興了,所以他們妄想著和朝廷抗衡。”
“逼著朝廷屈服,讓朝廷和前元一樣慣著他們囂張。”
元朝時,江南一帶的稅糧,比如今足足少了七倍。
仔細想想,他們也確實該恨大明。
斷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怎麽可能會不恨呢?
可若是慣著他們,他們是高興了,百姓可就慘了。
“光曦,吳庸和你不同。”朱標回身,認真看著顧晨“他死在這事上,便是他能為朝廷做的最大貢獻。”
“你不一樣,你是有才之人,活著對朝廷更好,不要鑽牛角尖,也不用害怕我們父子。”
“更不用覺得唇亡齒寒、物傷其類,你和吳庸不是一類人。”
明明是烈日炎炎的七月,顧晨裏三層外三層的衣裳。
可他卻莫名覺得有些冷,原來人能不能活著是看價值?
是啊!
像吳庸那樣的替罪羊,什麽時候找不到呢?
標兒說得也對,這事不能怪老朱,要是換了自己是老朱,指不定做的比老朱還要狠呢。
位置不同,所想不同罷了。
要怪就怪前元不會治國,也怪那些地主自己不怕死地和老朱打擂台,卻連累吳庸一塊下地獄吧。
喜歡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