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齊政事,同風俗
字數:4793 加入書籤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我反對!”
茹瑺率先不答應,他覺得此舉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太祖皇帝之所以設這麽多監察,是為了官員互相監督的,乃是於國有利的職位。”
“裁撤這麽多的監察人員,他黃子澄想要幹什麽啊?”
別的不說,光說這左右布政使司,為什麽要設置左右兩個官兒,自然是為了互相監督了。
你讓裁撤其中一個的話,那剩下的那個不就一家獨大了嗎?
顧晨挑的人都是一心為了國,自然也是秉公辦事。
所以都給出了不同意的意見,然後向顧晨看了過去。
“顧大人以為呢?”
畢竟顧大人有一票否決權,他們加一起也沒顧大人權重大。
“我以為……”顧晨當然也不答應,不過他今日隻是借這事立個規矩“以後咱們內閣便定下規矩。”
“我們一人一票共七票,一封奏疏咱們七人傳閱。”
“按照少數服從多數決定,黃子澄這封奏疏有已有六票反對,再加上我的共七票反對。”
“所以我會在這奏疏寫上不妥,然後放在不同意的籃子裏,最後再送給陛下決定。”
“從今以後咱們議政便是如此,從官職最小到最大開始提意見,以防官員附庸上司。”
“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嗎?”
顧晨是不可能把自己架火上烤的,也不會讓朱標覺得他想攬權,更不可能受人話柄。
而在場的官員見他如此公平,也紛紛拱手表示同意。
自此顧晨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貌似又高大上了一些。
而顧晨一直不放黃子澄出去曆練,是怕他折騰了老百姓,畢竟他是建文三傻的頭傻人物。
額,他覺得黃子澄老老實實編書,莫問政事才是最好,
永興三年八月,顧晨帶著老婆兒女出門賞秋。
馬車上顧衍愁眉苦臉的,非常不高興地問道。
“爹爹,您為何不肯讓兒子參加明年的鄉試?”
他如今都十六歲了,明年鄉試後年會試不是剛剛好?
“你還小,多沉住點兒氣。”
顧晨知道兒子想當十八歲的探花郎,可他還是覺得這年紀太早。
“多享受幾年少年時光,你以後會感激你爹的。”
“聽話,咱們再等下次鄉試吧!”
早早踏入官場又有什麽好的,那地兒又不是福地洞天,何況他到時候想把方孝儒調回來編書,然後讓兒子接替方孝儒去莊浪種地呢。
顧衍不知道老爹的想法,隻好挑開車簾子透氣。
此時正是收割水稻的時候,他剛撩開車簾就見到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水稻,還有農民忙碌的身影。
顧衍正想放下車簾,卻忽然瞥見一位身著粗布卻難掩美色的姑娘,她正拿著把鐮刀在田裏割水稻。
莊稼人幹活不論是男是女,統統都是高高紮起的褲腿和袖子,那位女孩便是這副利索的打扮。
隻見她手腳靈活,不停地割掉稻穗往背簍裏頭放。
臉上笑語盈盈的,時不時地和身旁的婦人說話。
“這姑娘好看啊!”
顧晨見他看呆了,湊過去一看就知道兒子在看哪個。
“你喜歡不喜歡?若喜歡爹去給你提親怎麽樣?”
他就這麽一個兒子可以選擇伴侶,顧晨當然是無條件支持的,何況這姑娘是真的好看。
有點像老版三國演義裏的貂蟬,隻不過是黑些的版本。
這也是沒辦法的,你不能要求農家女膚如脂凝吧?
更何況,養一養不就白了嗎?
“哪呢?”
聽到這話,蘇婉盈和顧舒寧都忍不住湊了過來,待看清女子的容貌,都紛紛感歎了起來。
“農戶之家,竟有如此絕色,真是難得啊……”
雖比普通千金黑了些,可人家黑得有韻味啊。
不怪見慣了世家千金的顧衍,眼珠子都差點看直了。
“先打聽打聽。”顧衍倒也不害羞,直接應承了下來“若是人家已有夫婿,那便還是算了。”
他沒有抱太多的希望,因為這麽漂亮的姑娘肯定早被人看中,哪裏還能等他剛好碰到?
蘇婉盈:“……”
不是,你爺倆咋想的,真想整個農戶親家回來?
顧晨是真的不在意這個門第,在他看來娶個種地的回去有什麽不好,同僚還會誇他一句清高呢。
顧衍就更不用說了,他知道除了勳爵之女和高官之女,他娶誰都行,而且他家這個地位還需要聯姻嗎?
隻要他自己喜歡,對方人品好也就可以了。
那姑娘的事兒顧晨讓秀兒去打聽,因為顧修要回來了顧晨沒空,他得為他寶貝兒子回家做準備。
永興三年九月,藍玉、朱棣、顧修等人從寧波上岸回京。
朱標讓朱雄英帶領百官,在京城門口迎接他們。
“先生快五年沒見到修哥兒了吧?”朱雄英看向翹首以盼的先生,出聲笑道“待會兒可別認不出來了。”
男孩子的十四歲到十九歲,那變化可以說是很大的。
“那倒不會。”顧晨望著前方,心情好得不得了“自己的兒子,不管變成什麽樣都記得。”
朱雄英如今已為人父,對此倒也表示了理解。
當顧修跟在藍玉身旁,出現在顧晨麵前的時候。
顧晨眼眶瞬間就忍不住紅了,這可是他才十八歲的兒子啊。
離家五年,也不知在外頭吃了多少苦。
說不心疼都是假的,可孩子的路他當爹的也沒法子幫他走,他隻能在心裏默默祈禱兒子平安。
待人馬走近以後,藍玉等人齊齊向朱雄英行禮。
朱雄英抬手免禮,先走到朱棣和藍玉麵前見禮。
“四叔、舅姥爺一路辛苦,這一路可還順利?”
他和朱棣藍玉敘舊幾句以後,朱高煦便迫不及待當顯眼包。
“太子哥哥,我這次活捉了足利義滿……”
可他從顧修手裏奪事的事,朱雄英已經從奏疏裏知道了。
當即隻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就對顧修露出了燦爛一笑。
並走到顧修麵前,伸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臂膀。
“好小子,都長這麽大這麽結實了,就是不知道酒量漲了沒有,一會兒可要多喝幾杯。”
朱高煦被冷落很是尷尬,同時也覺得很疑惑,明明他都立了這麽大功為啥別人還看不上他?
朱棣見大侄子如此看重顧家老二,心裏也忍不住酸了酸,其實他覺得他家老二也不錯的。
顧晨雖然一直在看自己的兒子,可他卻也察覺到一股探究的目光,抬頭一看正是姚廣孝。
見顧晨發現自己,姚廣孝有些慌亂地撇過腦袋。
不知道為什麽,他有點兒心虛,大概是因為他算計過顧晨的兒子,所以不敢直視他那雙直擊人心的眼神。
顧晨見到他便挑了挑眉,喲,差點把這號人忘了。
既然回來了不然幹脆別走了,留下來給大明編書得了。
總之不管別人是怎麽看的,反正他覺得永樂大典還是很有必要,齊政事,同風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