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帝

字數:8518   加入書籤

A+A-




    第120章 皇帝
    嬴政一怔,竟然這麽多開國皇帝嗎,不過能一統中原的看來並沒有幾個。
    這就是時間的可怕。兩千多年,中原確實發生了許多的變化,而他,站在這段曆史長河的較前端,有幸一窺後世一角,實在是百感交集。
    想到後世爭執他屬於哪個城市,還有些哭笑不得。
    他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就是後世的河北。
    至於祖籍,周孝王時,秦非子養馬有功,被封為附庸,世代為周朝養馬,同時戍守西陲。後造父擊敗西戎,被封為西陲大夫,並賜以犬丘為其封地。這是秦人第一塊封地,就是在甘肅天水的禮縣。
    不過大秦的都城是鹹陽,在後世的陝西。
    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不必太過較真。
    至於劉邦,嬴政的心情就更複雜了。天幕雖提起,卻總是遮掩此人的出身。嬴政甚至向全天下召集能看到劉邦信息的人,到現在竟然都沒人上報。
    不知出於什麽心理,嬴政甚至有些期待。
    他在等,等這個人主動現身。
    他會現身嗎。這個取代了秦,建立漢的人,說出“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的人,這個與他同處一個時空,未來會成為另一個“千古一帝”的人。
    他年歲幾何,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如何看待大秦,又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如今的皇帝?
    ……而自己,又應該用什麽心態來對待這個“漢高祖”呢。
    嬴政垂下眼眸。
    如果取代秦的是一個分裂的政權,他或許會更憤怒。
    至少,這個所謂的“漢”,值得朕的大秦“嚴陣以待”。
    ……
    另一個時空,漢初,劉邦笑的滿臉褶子。
    他痛快的暢飲三杯,看來乃公到後世也是個風雲人物,哈哈。
    後世那個領袖竟然這樣誇他,不愧是乃公單方麵認定的知己!說乃公“最厲害”呢,瞧瞧這名頭~
    出自湖南。劉邦想了想,湖南啊,他將助其滅秦的秦番陽令吳芮封為長沙王,又將秦的長沙郡改為長沙國,後世的湖南莫約是那附近吧。
    是塊好地方!
    劉邦對此地的好感蹭蹭往上漲,這些地方遲早全改成郡縣製!
    不過,這個北宋的趙匡胤是多有道德,竟然說乃公不如此人,那些胡人根本不懂乃公,還是後人懂!
    想到那個極為爭氣的子孫,劉邦更痛快了。
    就是迷信追求長生這點,得改改。這方麵怎麽不多學學你老祖宗的豁達呢,嘖嘖……
    至於後世的散裝江蘇,劉邦泰然自若,甚至還有些滿意。
    不愧是乃公的家鄉,就是這麽有個性!
    ……
    後趙的石勒沒想到竟然真的能在天幕中聽到自己的名字。
    畢竟他們這些所謂的“割據”政權,在後世往往是無人問津,看天幕看了這麽久,就沒見說過他們這些時代的。
    後世說我發明了“考試”?石勒若有所思。
    他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羯族人,奴隸出身。羯族人在東漢時期地位非常卑賤,是匈奴的奴隸,根本不被當作人看待。
    但他一步步登上帝位,也是一個非常勵誌的人。
    為了實現稱霸中原的野心,石勒有計劃地開始消滅地方割據勢力。後來,除遼東慕容氏,河西張氏以外,石勒統一了中國北部,以淮水為界,形成了與東晉南北對峙的形勢。
    史載,後趙全盛時期所轄之地“南逾淮海,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
    石勒重視根據地建設,課農造舟,廣儲軍備,擴充兵員;製定律令,建立比較完善的行政機構;頒布戶稅製度,注意勸課農桑;注重發展教育,加強選官製度的建設,使後趙社會秩序相對穩定。
    他讓每個郡設立學官,負責當地的教育工作,並規定每個地方都要設立學校。
    石勒的考試製度規定,每個縣要招收150個人,這150個人在經過三次考試後就能畢業,這些人是作為國家的後備幹部來培養的。正是這一政策,使後趙在人才的支持和石虎的暴政下,仍然占領中原20年。
    雖然石勒的考試製度並沒有被後世的人們學習,但它為後來的科舉製奠定了基礎。
    能在天幕中聽到自己的名字,石勒當然是很高興的。
    起碼他在史書中也有一席之地,對吧!
    至於漢高祖皇帝,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毋庸置疑!
    《晉書·載記第五章》記載:勒因饗高句麗、宇文屋孤使,酒酣,謂徐光曰:朕方自古開基何等主也?
    對曰:陛下神武籌略邁於高皇,雄藝卓犖超絕魏祖,自三王已來無可比也,其軒 轅之亞乎!
    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以太過。
    朕若逢高皇,當北麵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
    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朕當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所擬乎!)
    大意就是,石勒在設宴招待高句麗、宇文屋孤的使者,喝到暢快時,問中書令徐光:“自古開國的皇帝,我可與哪個相比?”
    徐光奉承道:“陛下您傑出的勇猛和謀略超過漢高祖劉邦,卓越的才能勝過魏武帝曹操,自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以來,沒有可以相比的,隻是略遜於軒轅黃帝)啦!”
    石勒笑著說:“人哪能沒有自知之明,你所說的也太誇大了點。
    我若是碰上漢高祖劉邦,當麵向北侍奉他,揮鞭與韓信、彭越爭先後。
    若是遇上光武帝劉秀,當與他在中原並駕齊驅,尚不知鹿死誰手。
    大丈夫做事應該光明磊落,如日月一樣明亮,不能像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負人家孤兒寡母,靠狐狸一樣的媚態來奪取天下。我應該在劉邦與劉秀之間,哪能與軒轅氏比擬呢!”
    在石勒心中,幾位帝王的排名是劉邦>劉秀>曹操=司馬懿,可見他對劉邦的推崇。
    ……
    隋,楊堅心情簡直是跌宕起伏。
    他大隋的命運與秦朝何其相似。都是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強盛的朝代。
    漢唐漢唐,好一個漢唐,隋的光輝好似全被那唐朝掩蓋了。
    若要問他,他當然是生氣的,試問,誰能不氣?
    後世把唐太宗吹捧的天花亂墜,原來還有人記得,他的大隋也是一統中原了啊!
    好歹也是統一政權吧!怎麽比那割據的宋朝還默默無聞!!!
    聽著後人誇他,楊堅心中總算有些慰藉,不過,天幕你能不能理理朕的大隋?!
    秦二世是胡亥,隋二世到、底、是、誰?!
    隋煬帝,每次聽到這個諡號,楊堅牙都要咬碎了。
    他本來以為是長子勇兒,又覺得事情絕不會這樣簡單。
    朕的大隋如此富裕強盛,到底是怎麽能被敗光的……
    唐,對於後世的誇誇,二鳳見怪不怪,神采飛揚。
    看著後人討論漢高祖,他也不免感歎:“觀高祖殷湯,仰其德行,譬若陰陽調,四時會,法令均,萬民樂,則麒麟呈其祥。漢祖殷湯豈非麒麟之類乎!”
    李世民本人對劉邦還是較為推崇的,他還說過:“昔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
    ……
    宋,趙匡胤簡直受寵若驚了。
    感覺身邊那些瓶瓶碗碗的苦口良藥都沒那麽難以下咽了。
    甚至聽著那個翻譯來的誇讚,他自身都覺得尷尬不已。
    什麽柔情和堅韌的統治風格?他的統治是這種風格嗎?趙匡胤陷入自我懷疑。
    啊?朕柔情?朕堅韌?朕???
    朱元璋這個皇帝趙匡胤一知半解,畢竟是未來的。漢高祖他可是如雷貫耳的。竟然說他比漢高祖還具有同情和道德,這這這……
    這誇的則太過分了些,趙匡胤自己都不信。
    不過不妨礙他心情舒暢,心曠神怡。
    天幕反複強調宋的科學,經濟,趙匡胤聽的耳朵都快起繭了。
    當然,關於武力的諷刺也是層出疊見。
    說總比不說好,趙匡胤歎了一口氣。後世還願意說,起碼代表後人對宋不是完全失望。
    ……
    明洪武,朱元璋可謂是百感交集。
    後人終於誇他了。他老朱等這一天等了多久啊,就指著聽一句誇讚,等了這麽久。
    可不是嗎,咱可是翻江倒海扭轉乾坤了,後人多誇誇咱啊!
    難道老子還比不過小子,天天誇老四,老四都飄成什麽樣了!
    聽那勞什子清朝還什麽“作為前明的合法繼承者”,朱元璋嗤之以鼻。
    誰給你繼承了,咱可不認!
    對於朱標朱棣,老朱那真是痛心疾首,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老四這樣,誰能意料得到呢。
    晚年他朝堂大清掃為了給這龜孫朱允炆鋪路,結果鋪了個寂寞!
    他的標兒怎麽這麽可憐,因病去世,兒子還立不起來,朱元璋一想就痛心不已,兒孫都是債,難道老四的兒孫能好到哪裏去,看過的那一堆災難。
    想到大明的未來,老朱一顆心墜在半空,是上不去也下不來。
    標兒如今還活著啊,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須要趕緊做出抉擇。
    如若事情再拖下去,國本都可能動搖。
    天幕的出現,是糖也是毒。他再如何,也是一位希望家族昌盛的父親,絕不能允許出現兄弟相殘的慘劇。
    ……
    洪武朝人心浮動,朱標知道嗎,當然知道。
    不止朝臣們有小動作,他幾個年長的弟弟們也各個蠢蠢欲動。
    不過他不是首要衝擊目標,朱棣才是那個倒黴蛋。
    皇子們對著朱棣簡直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朱標好歹是皇帝大力培養的太子,你朱棣是個什麽東西,甚至論排序也輪不到你!
    發動政變,那不就是造反嗎!說的那麽好聽,嗬。就這樣後人還極盡誇讚,哪個皇子看了能忍住不酸兩句。
    都是皇帝的兒子,風光全讓你一人拿了,不讓你受幾道冷眼,怕不是明天就得飄上天和天幕肩並肩!
    就因這後世這些吹噓,朱棣是痛並快樂著,沒辦法,我就是這樣優秀,受人嫉妒或許是我應得的懲罰~
    但他畢竟不是後麵那個步步成長起來的永樂帝,朝臣的期待值提高了,他的能力還沒有啊!
    但又不能顯得自己太弱,所以朱棣是一直死命強撐著,自己和未來的自己較勁。
    同時他對朱標也很糾結,這畢竟是他的大哥啊,想到天幕的未來,他都會生出幾分唏噓。
    未來怎麽就到了這樣的地步呢。
    如今大哥還在,朱棣有自知之明,在老朱心中,大哥的分量肯定是比他重的。
    他希望大哥出事嗎,朱棣覺得,至少目前的自己,還是希望大哥能好好的。
    身為太子,朱標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他有時甚至覺得,為何天幕不等他死後再出現呢。
    朱標苦笑。
    他不知道早亡是不是他注定的命運。如果自己真的會早死,爭這些有什麽意義,如果自己能逃過一死,那之後又該如何?
    朱棣的功績就在天幕上放著,或許有些失誤,但總體是稱得上一位能君的,已經有了一位參照物,他的表現隻能更好不能更差。
    聽到朱允炆隻是失蹤,朱標甚至鬆了一口氣。
    隻要不是朱棣動手的,他們兄弟就還留有一絲餘地。
    ……
    永樂朝的朱棣可沒這麽多煩擾,他現在可謂是春風得意,唯一憂心的就是大明的未來,還有他那些不靠譜的後代們。
    沒想到自己在海外還能有這樣的名聲,這就是海權的威力嗎。
    朱棣覺得,這或許和他發展海權是有些關係的。畢竟後世也很重視海權,海洋,可以把大明的國威宣揚到更遙遠的地方,走陸地到不了的地方。
    有了這層動力,別說他了,朝臣都開始出現相關奏議了。
    不是關於是否應該發展,而是如何發展,該從那個方向發展,有時候吵的氣急,兩方都要公然在朝廷上打起來了。朱棣在上麵看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不過他還是很在意後世說的,某種程度上他是個野蠻暴君,甚至說他不是好人???
    不是,朕哪裏不是好人了,朕哪裏暴君了?!
    自從接受了天幕的誇讚後,朱棣現在格外珍惜自己的羽毛。誰不喜歡聽誇誇啊,從現在起,他不容許自己有任何汙點!
    ……
    清,康熙也驚訝了。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活了這麽久,執政61年?
    驚訝的同時也有些欣喜,聽聞自己長壽當然開心。
    隻是沒想到後世的異國是這樣理解他的,不過後人好似反應不一,他這樣受爭議嗎。
    說來也有些複雜,清朝議論最多的,不是開國皇帝,也不是亡國之君,竟然是他和之後的雍正乾隆。
    這個雍正,還是後世國人算是能有點好臉色的清朝皇帝。
    雍正啊……康熙轉了轉手上的扳指。
    康熙四十八年,他的四子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
    這個“雍正”,和老四有沒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