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土木堡(二)
字數:6613 加入書籤
第127章 土木堡二)
【經過兩代猛人經營,明朝出現“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氣象,距離複興盛世的大業隻差臨門一腳。
明朝的新皇帝說,不玩了。
因為擴張國際影響力要花錢、常年打仗要死人,對國家來說是必須做的事情,可對國內民生來說是負擔。
後麵的皇帝,不願意折騰了。他們認為大國尊嚴已經足夠了,應該專注小民幸福。
這麽做也沒錯。
沒人願意數十年如一日的戰鬥,但凡有條件,誰不想過幾天好日子呢。
何況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連年戰爭導致明朝財政緊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增長,大家都有意見。
問題在於,休養生息是盡量不搞大工程,該做的事情還得做啊,對北麵還是得留有警惕啊。
比如以前蒙古部落有什麽挑釁動作,朱元璋和朱棣馬上出征蒙古,用強硬手段維護國家地位,也警告其他部落,千萬不要放肆。
現在不一樣了。
蒙古做出一些越界的行動,明朝皇帝也不願意管,愛咋咋地,隻要來朝貢就行。
人永遠是蹬鼻子上臉的。
一次不管、兩次不管、三次還不管……緊接著便是更大規模的挑釁,而隨著挑釁的規模越來越大,明朝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這是一個連貫反應。】
朱棣打的很爽,但確實耗錢)
效仿文景也行,問題是後麵你們得出武帝啊!)
不能失了血性)
就是戰略收縮)
也不能說錯,打這麽久,在不刹車,內亂怎麽辦)
下西洋不是賺錢嗎,為什麽一直說缺錢)
賺的沒花的快吧)
維持本身也是要成本的)
——————
朱棣眉頭緊皺,內外都要兼顧,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注重民生沒錯,隻不過光注重民生遠遠不夠,這些後代怎麽回事,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怎麽著,覺得蒙古已經來朝貢了,沒有威脅了,就敢這樣張狂自大了?!
那可是前元老家,能打出那麽大的地圖,憑什麽就認為人家會一直乖順地聽大明的話。
漢朝文景休養生息也不忘邊防啊。就仗著祖輩厲害肆無忌憚,人家蒙古也曾闊過,身為皇帝怎麽就不知道各個角度多想想呢!
朱棣恨鐵不成鋼,瞪了朱高熾一眼。
朱高熾歎了一口氣,那能怎麽辦,總是得舍出一部分,不能隻防外族,民間也得重視啊。
永樂年間發生的起義可不少。永樂七年李法良起義。永樂十年廣西莫彥恭起義。十一年武岡起義、婆洞起義、貴州普亮起義。十二年吳者泥起義。十三年四川戎縣起義
十四年山西廣靈起義。十五年汀州、沙縣、嘉興起義。永樂十六年昌平、靖州。十八年唐賽兒起義……
全國不可能出現全部的風調雨順,隻要出現天災人禍,一定會出現饑荒,隻要有饑荒,肯定會出現動亂。這些都是要錢要人去解決的。
更何況,全國天災先不算,朱棣又是下西洋,又是編書,又是幾十萬人一次的五征漠北。
朱高熾能怎麽辦,他打仗沒他爹厲害,文治這塊不得下點功夫。
不過,身為大國,隻關注自己是絕對不行的。
維持也是要成本的嗎。
要想讓大明維持住自己的國際地位,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那到底,怎麽做才能算是良策呢……
【比如朱元璋和朱棣執政的時候,非常在乎分化瓦解蒙古部落。
打一派必然拉一派,一個部落崛起必然扶持另一個弱小部落,永遠讓草原維持勢力均衡,誰都沒有單獨向明朝挑戰的實力。
這種離岸平衡手才是霸權國家的利器。
現在的明朝皇帝呢,蒙古部落的崛起和衰落,關我屁事,隻要他們不來襲擊就行。
趁著明朝不管,蒙古徹底失去製衡,有野心的部落領袖開始互相兼並,謀求統一蒙古,成為和成吉思汗比肩的蒙古猛人。
原本蒙古分為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經過多年兼並戰爭,瓦剌擊敗韃靼和兀良哈,擁立黃金家族的脫脫不花為傀儡大汗,瓦剌首領脫歡做太師,掌握實權。
脫歡死後,也先繼承太師寶座,磨刀霍霍。】
大英:這個我老熟了)
好好好,搞半天是綏靖)
帶嚶竟是我自己)
大明皇帝學學帶嚶帝國)
合縱連橫簡直精髓啊)
——————
漢,劉徹:綏靖又是什麽東西,這英不是後世的五常,怎麽著也犯了和明朝同樣的錯誤。
評論還讓明朝去學英呢,後世的英也是有皇室的吧,他們的治理模式到底是怎麽樣的,劉徹實在是好奇。
不過,有大漢這麽個先例擺在前麵,後世的明朝怎麽不知道學著點。
他們防匈奴可沒像明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啊。
果然,還是皇帝不行。
畢竟像他這樣雄才大略高見遠識的皇帝,真是屈指可數啊。
劉豬豬得意地挺起胸膛。
……
【蒙古加入朝貢體係是為了經濟利益,畢竟蒙古什麽都沒有,鍋碗瓢盆都需要從明朝買,為了更大的經濟利益,蒙古朝貢很積極。
大明對蒙古使團始終本著薄來厚往的政策,而且明朝的賞賜是數人頭的。
比如來100人就給100份賞賜,來1000人就給1000份賞賜,保證蒙古人不會空著手回去。
於是,蒙古人想盡辦法增加朝貢次數,有時候一年有數十批人來北京,而且人數也逐年增加,從開始的幾百人增加到2000多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
幾千蒙古人帶著馬匹和皮貨去北京拜見皇帝,皇帝要賞賜十倍的財物,蒙古每年來幾十次,那得賞賜多少財物,家業再大也經不起這麽折騰。
明朝君臣都煩透了,敢情蒙古人是來套娃的,真當大明朝人傻錢多啊。】
卡bug刷金幣)
夢回宋朝)
百億補貼)
大明家裏也沒餘糧了啊)
這時候明朝的稅收和土地兼並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
洪武朝,朱元璋一驚。
土地兼並這麽快就出現了?!
咱大明的稅收又出什麽問題了不成?!
朱元璋恨不得給朱棣抽一頓,敗家玩意真敢花錢,按人頭來給賞賜。
那蒙古也是,忒不要臉,大明肯給是大明厚道,你怎麽還不知滿足,可勁的薅呢,呸!
不過這些都可以往後再算賬,重要的還是稅收和土地。
這兩出了何問題,後人你倒是細說啊!
……
【而且也先這小子不講武德,玩陰的。
來兩千人的使團,他敢上報三千。可著大明這頭羊死薅羊毛。
關鍵也先白嫖,朝貢不老實也就算了,還經常反複試圖踩踏大明的底線,往自己的使者隊伍裏塞入了大量的強盜小偷,沿途騷擾居民,禍害百姓。
也先表麵上重視與明朝的朝貢往來,在背後小偷小摸暗箱操作,與王振勾結走私兵器鎧甲,一心想恢複蒙古帝國的霸業。
而當時的明朝並沒有太多人重視瓦剌的擴張,隻是對也先白嫖行為十分不爽。
這些大臣中最不爽的就是王振。
為什麽王振這個太監會這麽不爽呢。因為也先每次來朝貢都會給王振行賄,然而時間一長,大明不重視瓦剌,也先就把這茬忘了。
王振那個氣呀,直接命令手下核查使者人數。
人數對不對,王振心裏肯定有數。他派人清點蒙古使團人數,按照真實的人數給賞賜,蒙古人說多少沒用,這樣一來,蒙古得到的賞賜就少了。
另外,蒙古使團是帶著馬來的,準備高價賣給明朝換錢,結果王振又刻意壓低馬價,導致蒙古使團沒有得到滿意的價格。
這麽一來一去,蒙古使團隻得到預計賞賜的五分之一,類似於原本想賺100萬,最後隻賺了20萬。
消息傳回蒙古,也先怒了。
我們給明朝當小弟,不就是為了錢嘛,現在頭磕了錢卻沒有到位,這不是拿人開涮麽。
也先為了報複明朝,也為了自己的前程大業,做了一個決定——進攻明朝。】
就可著明朝使勁薅唄)
這套流程屬實是讓他們玩明白了)
建議了解下同時也先太師統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戰績和過程是多麽恐怖,後期都派兒子去打西域的察哈台了,如果是黃金家族的人,估計帶明就危了)
也先兩個兒子也厲害,老大征服中亞創建了準噶爾汗國)
草原已經開始衰落了。明長城修的鎖山閉海,鹽鐵都給控製住了,沒有了資源控製,草原部落打劫維持不了長久實力,但明真的太作死了)
——————
朱瞻基的心不斷往下沉。
從天幕開始說起土木堡,他心中就越來越不安。
81年,到他這裏,已經離得很近了,再聯想起天幕之前對祁鎮和祁鈺的態度,大概發生了什麽,朱瞻基已經隱隱能猜到了。
但他還是不肯相信。
怎麽會,祁鎮是個好孩子,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能做出什麽對大明不利之事呢。
當天幕看到這,朱瞻基猛然一驚,蒙古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聽到王振這個名字,朱瞻基臉色更差了。
王振是明初蔚州的一個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在私塾教書,後來又做了教官。
或許是認為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過於艱難,他便在永樂末年自閹入宮,當了宦官。
入宮後, 他頗得朱瞻基喜愛,被任命為東宮局郎,服侍朱祁鎮。
結果,現在天幕告訴朱瞻基,他看走了眼,王振竟敢勾結蒙古,還行賄!
自己竟把這種人放到了太子身邊!
朱瞻基閉了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