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和尚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體內封印鬼王,我卻是個廢柴 !
    “怎,怎麽會是....”王十二用另一隻手揉了揉眼睛,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畫麵中的人,是她。
    那人,居然是,是卜蒿高!
    準確的說,是減肥成功之後的卜蒿高!
    卜蒿高’坐在柳樹下,一直在念著佛經。
    幾天過去,卜蒿高’除了吃自己帶著的幹糧,和柳樹滴落的水,其餘的時間,一直都在打坐誦經。
    畫麵一轉,卜蒿高’站在柳樹下,雙手合十,鞠躬致謝,若不是這棵樹,他早已經渴死了。
    背上箱子,拿著禪杖,走了兩步,又回頭看看。
    “哢!”
    一截樹枝竟然突然斷開了,正好落在他的箱子上麵。
    卜蒿高笑了笑,就像是明白了什麽似得。他把那截樹枝放進了箱子裏,然後就離開了。
    等他完全離開開闊地之後,柳樹靜靜的生長在那裏。
    王十二還想再看,卻發現畫麵已經消失,又變成了最初時候那種霧蒙蒙的感覺。
    “那人是?”王十二迫切的想要知道,那個和卜蒿高長相極其相似的人,到底是誰。
    “那時,我尚未具有靈性,他也從未講過自己是誰。”女人悠悠的講。
    不過也正是那天的際遇,她才有了修行的根源。
    萬事萬物就有它的定數,和尚行路至此,在柳樹之下休息,昏倒之後被柳樹救活,為表感激,和尚就在樹下誦經七日。
    也該是那棵柳樹慧根俱在,竟然從那些佛經之中領會出了幾分智慧。
    自那天後,柳樹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像人一樣具有思維了,而在之後的百餘年間,它吸收日月精華,感受天地靈氣。
    當然,這期間它日日複誦和尚那些天念過的佛經。在一個寂靜無人的深夜,柳樹隻覺得體內燥熱無比,似乎是有什麽東西,想從樹幹之中脫離出來。
    整棵柳樹都在劇烈的抖動,一些樹葉隨之掉落。
    直到月上枝頭,自樹後竟然走出個赤身裸體的女人來。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不知又是多少年過去,柳樹已然具有自己的靈力,可以隨心的幻做人形。
    大旱早已經過去,山丘連同開闊地之上,已經鬱鬱蔥蔥,各類樹木花草肆意的生長著。
    “叮當!”
    “叮當!”
    畫麵再次出現,熟悉的聲音重新響起。
    一身僧衣袈裟,長胡子已經到了胸口,那是個老和尚,拄著禪杖一步一步的走著。
    在他的旁邊,是一個托著個盒子的小和尚,身上穿著青灰色的僧袍,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
    “師父,咱們為什麽要來這裏呀?”小和尚走的有些累,抬頭問老和尚。
    “來感謝一個恩人。”老和尚說著,抬頭看了看遠處的晚霞。
    “恩人?師父,您都已經是國師了呀,還有什麽恩人是在這麽偏僻的地方呀。”小和尚胳膊有些酸,緊了緊抱在懷裏的箱子。
    老和尚笑而不語,繼續朝著前麵走著,因為,他早已經看到那棵已經極其茂盛的柳樹,此時,那樹的樹幹,隻怕需要兩個人才能抱得過來。
    樹下,老和尚眼含熱淚,用手輕輕的撫摸著柳樹,當年的事情,而今依舊曆曆在目。
    “師父,恩人在哪裏呢?”小和尚放下盒子,好奇的看著周圍。
    老和尚如同當年一樣,把禪杖靠著樹幹,然後盤腿坐在樹下,雪白的長須,隨著微風擺動著。
    “徒兒,把那箱子打開吧。”
    小和尚聽話的打開盒子,從裏麵拿出了個錦袋,然後遞給了老和尚。
    王十二早已經認了出來,這老和尚,正是先前那個和卜蒿高極其相似的人。
    老和尚把袋子小心的拿在手裏,打開朝裏麵看了看。然後又遞給了小和尚,小和尚學著師父盤腿坐下。
    老和尚念經,小和尚聽著。
    四周鳥語花香,柳枝輕輕晃動。
    那柳樹幻做的女人,早已經香淚漣漣,她多想現身,告訴老和尚,自己等了他好久好久。
    但是老和尚已非尋常的和尚,他的佛法極深,而且自身竟然帶著隱隱的佛光,在這樣的環境下,女人根本無法,也不能現身。
    老和尚念著念著,就停住了。就那麽安靜的坐著,一隻白色的蝴蝶飛來,正巧落在了他的頭上。
    小和尚早已經坐不住了,此時見師父不再念經,還以為他睡著了,然後調皮的站了起來,用手去碰那隻蝴蝶。
    蝴蝶見他要捉,直接飛走了。
    “師父,咱們還要在這裏待多久啊。”小和尚知道平日裏,師父最疼愛他了。
    可師父沒有講話。
    “師父,師父。”小和尚晃了晃老和尚的胳膊。
    “師父,師父.....師父您怎麽了?您說話呀!師父,師父!”
    小和尚的聲音在山穀之中回蕩,驚起了許多小蟲子。
    老和尚,圓寂了。
    小和尚哭著走出了已經花草遍布的開闊地,在外麵,一支隊伍正等候在那裏。
    “師父,師父圓寂了!嗚嗚嗚嗚嗚!”小和尚哭著。
    “什麽,國師他!”
    為首的是一個穿著官袍的人,看衣服的製式,品級絕對不低。
    隊伍裏站著幾十個和尚,聞聽此言,全都雙手合十,流下了眼淚。
    隊伍走進山穀,齊齊的站在柳樹旁。
    和尚們坐在地上,誦念往生咒。士兵們單膝跪地,低頭不語。
    “國師有沒有說,恩人在哪裏?”穿著官袍的人問小和尚。
    小和尚搖了搖頭,滿臉的淚水。
    和尚叫做智善,原是個苦行僧。因緣際會,加之佛學理解極深,掛單到了某處寺廟。
    剛巧,那年唐玄宗進廟求佛。無意間見到了智善,兩人討論佛法,頗為相投。
    於是,就把智善帶在了身邊。
    之後,又將他奉為了國師,賜號:觀世智善法師。
    智善做國師的這些年,並沒有由此誌得意滿。而是利用唐玄宗對自己的信任,幾次救助忠良。
    也在一切比較重要的時刻,讓皇帝本人免於犯錯。
    雖然有著國師的身份,但自己的生活素來清苦。自己受到的賞賜,皆送與窮人。
    所以,智善法師的美名,人盡皆知,無不敬仰。
    直到這一年,智善找到唐玄宗,說自己從前有一個恩人,若非恩人相救,自己早就死於多年前的那場大旱。
    唐玄宗下令,讓當朝右丞相相隨,完成智善法師的心願,這才來到了山穀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