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道與術之爭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重生80棋聖!
“謔,這麽多人,這可比平時開會還齊了。”汪羽進到訓練室後先示意梅澤由裏子去到女棋手那桌,再不慌不忙把筆記本電腦放到講台。接著順口開了個玩笑,引起下邊一陣笑聲。
不過這句他也沒亂說。從第一張桌子算起,中國棋院三老加上陳築德和聶偉平;旁邊兩桌子是馬小春、劉曉光、唐笑宏、劉曉光等一批六零中堅棋手;再後麵是七十年代的小龍輩坐了兩桌;隔壁的楊慧、張萱幾位女棋手單獨一桌;最後是八零後的國少隊占據了三桌。
“大家都知道,就我個人來說基本從不和國家隊一起訓練。”汪羽笑了笑,抬起頭說道“有的人背後說我高傲不合群,有的人說我怕技術外泄,但試問如果國家隊的訓練方式如果比我單獨訓練有效,我看起來像有便宜不占的主嗎?”
“別,就數你壞好吧。”劉曉光在台下起哄,引來一片會心的笑聲。
汪羽也配合的笑了笑,隨即麵色一正,開口緩緩說道“實際上我認為國家隊目前的訓練方式對我幫助不大,反而是個人的研究收益遠遠高於集體研究。下邊我就來說說我個人認為的一些弊端。”
台下的人群見汪羽說到正題,頓時安靜了起來,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他身上。
“首先我想說我們平時的集體複盤模式,一個人講下邊聽著。可以說用處不大或者沒用。”汪羽說完不待眾人分辨,隨即解釋道“比如馬老師的中盤,其他人是學不來的。作為聽眾你最多能感受到一些精妙的手段,原來棋可以這樣下,但就算你天天聽,請問實戰中能走出來他獨特的思路和組合拳嗎?”
“那應該怎麽複盤?”台下的羅喜河提出了疑問。
“問得好。首先我要說複盤有幫助,但不重要。”汪羽點點頭,看向曹達元說道“曹哥,得罪了。”
說完打開電腦,轉身在背後大棋盤劈裏啪啦擺了幾十手棋說道“這盤是今年lg杯16強曹哥對韓國金承俊五段的棋。大家看出來什麽沒。”
“我來說說吧。”曹達元見這情況主動站了起來說道“我開局中金承俊飛刀虧了小10目,盡管後來努力追趕還是輸了25目。”
“感謝曹哥。”汪羽曹曹達元點點頭,看著大家說道“這個飛刀是重點也不是重點,我想問問大家,隨著今年起國際棋戰的增加,你們有沒有感覺到韓國棋手主動變招的定式越來越多了?”
“對。今年lg杯我也是吃了崔明勳一個大斜定式的虧。”常浩也主動開口接道。
“對囉,這就是我想說的。”汪羽笑了,本來第二個例子他就要拿常浩舉例,結果常浩今天還很是配合。
“我們自己也有組織研究破解新手新型。”汪羽立馬接到“但我想問問,為什麽每次都要等吃過別人虧了我們再組織研究呢?這兩把刀就直接讓我們國際賽場損失兩員大將,為什麽我們不能成為主動亮刀的一方,大家想過這個問題沒?”
能入選國家隊的,除了極個別在情商上有缺陷,但整體智商無疑是頂尖那一撥。汪羽這麽一問,頓時都反應過來了。這現象今年已經發生兩次了。
“這是他們集體研究的吧。”
“可惡,確實跟汪老說的一樣。”
“對啊,吃了虧再研究損失已經產生了。”
台下開始小聲的議論了起來,陳築德和老聶也開始交頭接耳。
“所以說,那種籠統的擺棋局流向,沒用。輸了再找破解方法,有用但用處不大。”汪羽笑著說道“這就是我們在與韓國棋手交手時占據下風的一部分原因,當然,我算是個例外。”
“又開始臭屁了。”劉曉光再次起哄。
“解決方法呢?”陳築德其實已經想到了,不過還是問向汪羽。
汪羽沒馬上說話,轉身在棋盤上兩個角部擺上了兩個大型定式,第一個是羽刀,第二個是大雪崩外拐後從上邊扳。
“圍棋是舜堯發明的,但大雪崩定式外拐是吳先生發明的,在他之前都是內拐。”汪羽指著右下角說道“上邊羽刀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右下這個外扳,我相信90的人都沒見過吧?”
“這好嘛?”鄭洪看著這圖提出了疑問。
“如果左下方是白棋的厚勢或者小飛,那麽這就是好手。”汪羽又開始擺棋,由於下方的打是絕先。一堆二路爬完再在下邊挺出頭。所有人都沉默了,即能堅實出頭還收獲了30目的角地,很明顯黑有利。
“昨天我就和陳院討論過,圍棋再高雅終究還是要落到勝負層麵。”汪羽嚴肅的說道“所以我們平時的複盤接近於道,集體研究某些變化行還是不行,這才是術。要知道這是能快速強化棋型和定式優劣最好的途徑。”
“你的意思是複盤沒太大意義?”劉世正問道。
“不,複盤的意義是賽前準備,而不是賽後檢討。或者說賽後檢討式的複盤應該由對局者單獨完成,而不是拿出來講棋。除非是遇到新型研究一下。”汪羽講得興起,隨即把電腦轉向台下眾人。
“看,比如我這幾天就在研究依田紀基最近的棋,現在由於網站的關係大家能很輕鬆的查到自己對手下過什麽棋。”汪羽笑著說道“賽前準備這招以前中日擂台賽聶老是吃過小灶的,但由於現在國際比賽太多,除開重大決賽我不建議浪費大家時間這麽搞。”
“大致懂你意思了。”羅喜河嚐試著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訓練應該多開發新手新型?”
“對,圍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嚐試後再否定的子效遊戲,集體訓練實際上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頭腦風暴。要讓所有人參與進來。”汪羽接到“包括不限於新手新型,新的布局套路。至於老一輩棋手傳授經驗這種事情因人而異,我個人還是推薦韓國模式的實戰說話,實戰解決一切。”
一番論調說得台下鴉雀無聲,汪羽今天除了反駁國家隊訓練方式外也是來講棋的。見如此開始在棋三個角落擺上了這個年代公認最難解的大斜千變、村正妖刀、大雪崩,三個大型定式開始講起來。
接下來,圍繞這三個定式棋手們各自提出自己疑問,汪羽也一一解答。遇到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他也歡迎其他棋手上台來和他一起擺棋再講。
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眼見臨近飯點汪羽開始往回收,“呐,這就是我個人對這些定式的看法,其中村正妖刀和大斜千變是不是可以拋棄了見仁見智,但今天講棋效果是達到預期了,除開群策群力外,還就是強化各位對這些定式的概念,下次遇到了該怎麽走,飛刀在什麽地方。而不是上了兩小時課講布局概念,中盤戰鬥,下次實戰遇到又抓瞎。”
說完汪羽微微鞠了一躬道“由於時間關係,就不耽誤大家吃飯了,下來有問題或者有什麽新的招數歡迎找我討論。下次如果還講的話可以一起研究新布局套路,謝謝大家。”
“確實有用啊。”
“這課才值。”
“對,一下就全記住了。”
“汪老威武。”
一番話說完,再看研究室眾人的態度,連陳築德和老聶這兩位都微微點頭。這樣搞,似乎有點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