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煮豬食
字數:4173 加入書籤
山野糙漢寵夫記!
哪裏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他還沒來得及開始種果樹,就在又一次出去販貨時遇到了山匪。貨物被搶了,腰被打斷了,同行的夥伴死的死,傷的傷,他裝死躲過了一劫,九死一生才爬回家。
一百多兩銀子的貨物全部被搶了,有一半的本錢是借的。
這一下錢沒掙到,本錢折進去了,人也被打廢了。
他是個守誠信的人,回到家,賣房子賣地,把借的本錢還了。一家人搬到這個茅草屋住。
當時張鳴曦隻有十一歲,張鳴宴三歲,張青山殘了,家裏就敗了。
胡秋月苦熬苦掙,到處借錢給張青山治腰,此時醫療技術這麽落後,靠喝中藥怎麽治得好?
可胡秋月不死心,聽說哪裏有神醫就去請,聽說哪個偏方好,就去買。
銀子一把把的花出去,藥一碗碗的喝下去,卻沒有效果。
活活拖了四年,欠了一屁股債,張鳴曦十五歲時他爹病死了。
後麵三年,張鳴曦上山砍柴,下河摸魚,種著家裏的兩畝薄田,和這一片荒地。
稍大一點,跟著趙仁出遠門販了幾次貨。他沒本錢,每次置辦的都是些便宜貨,量又少,跑來跑去辛苦得很,但賺不了多少錢。
就算是這樣,一家人勒緊褲腰帶,慢慢地攢錢還了一些債,現在還有三十多兩銀子的債沒還。
白竹不知道這些,他也不懂,見這宅院寬敞,他就喜歡。
他扶著腰,慢吞吞地往右邊走了幾步,見靠山邊的院牆底下有一口水井,並不很深,好像是新挖的,井水滿了又從院牆底下的小溝裏流出去了。
院牆外麵有溪水流動的聲音,難怪在這裏挖井,原來外麵有活水。
院子裏有井,生活倒是方便了很多。
白家院子裏就沒有井,平時的生活用水都是他去河裏挑來用。
靠著院門邊,依著院牆用木頭圍了兩個小圈子,裏麵靠著院牆用茅草搭了兩個簡易棚子。
一個是豬圈,一個是雞圈。
豬圈裏關著一頭二十來斤的小豬,瘦的很,這時人立起來,兩隻腳搭在木頭上,正扯著脖子叫喚呢。
他慢慢走近了一看,豬食盆,雞食盆裏都幹幹淨淨,一點食物都沒有。
小豬見有人來,“呼哧呼哧”的著粗喘氣,哼唧著,雞們也撲扇著翅膀“咯咯”叫著。
鄉下沒有別的來錢處,家家戶戶都養豬養雞,雞屁股就是鹽罐,豬肚子就是油罐。
養幾隻雞,下的蛋賣了賣鹽吃。養一隻豬,過年時宰了,醃成臘肉要吃一年,豬油熬了就是一年的油罐了。
所以鄉下人對豬啊,雞啊,這些畜牲愛惜得很,幹活回來寧可自己餓著肚子,也要先把畜牲喂飽。
他對小豬道“別叫了,越叫越餓,我馬上來喂你。”
小豬哪裏聽得懂人話,見有人來,更是叫得凶。
白竹被炒得耳根子疼,回到灶屋想看看有沒有煮好的豬食。
灶屋很簡陋,和內牆垂直搭著一個一口鍋的灶台,鐵鍋貴得很,很少有人家用得起兩口鐵鍋。
灶台後麵靠牆放著一個三層竹架,下一層放著洗菜的木盆,挑水的木桶等。中間一層放著日常用的碗筷,砧板菜刀,舀水的葫蘆瓢。上麵一層放著蒸籠,筲箕,等。
靠著竹架有一隻大缸,他伸頭看了一下,有大半缸水,看來是個大水缸。
水缸外麵有一個木櫃,他拉開櫃門看了看 ,裏麵有半袋子白麵,半袋子紅紅的高粱麵,半袋子黃黃的玉米麵。櫃子角落裏還有一袋白米,半袋高粱米,半袋玉米。
靠灶口這邊的牆壁放著一個泥爐子,上麵偎著一個泥罐子,溫著熱水。
靠著門邊放著一個方桌,四條長板凳,是一家人吃飯的地方。
桌子上放著幾個大木盆,竹簸箕蓋著,白竹掀起簸箕看了看,是剩菜。
灶屋中間的空地上堆著一堆白菜葉子,是早上宴宴剝下來的老葉子。
找了半天,隻找到一個空的豬食桶,沒有豬食。
他先把灶火生著,塞了幾根幹柴進去燒了半鍋水。
他準備剁白菜葉子煮豬食。
但他蹲不下去,稍稍蹲一下,屁股炸裂似的疼。
他在角落裏找了一個小板凳,扶著牆慢慢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搭了半個屁股在上麵,拿過菜刀砧板開始剁白菜。
等白菜切碎了,他坐在凳子上,慢慢地把白菜裝進竹筐裏,再慢慢地扶著牆站起來,提著竹筐到灶台前,把白菜倒進鍋裏煮。
他拿了掃帚,直著腰把地上的白菜末掃幹淨倒進雞圈裏讓雞們去啄。
他怕掙開了傷口,不敢用力,做得很慢。
幹柴火力旺,很快白菜煮開了。
他把靠牆放著的豬食桶提過來,用喂豬的葫蘆瓢慢慢地把白菜舀進桶裏。
鄉下人家家種葫蘆,嫩葫蘆可以炒菜吃,老葫蘆鋸開了就是葫蘆瓢,舀濕的,裝幹的都行,輕便好用。
剛煮熟的白菜熱氣騰騰,他放在一邊涼著,舀水洗幹淨了鍋,準備煮晚飯。
晚上吃什麽呢?
鄉下人糧食少,不可能頓頓吃幹飯。可是今天張鳴曦去鎮上賣菜,娘和宴宴去山上挖野菜,都是體力活,累了一天回家喝一點稀麵湯不抵餓的。
他想了一下,舀了一瓢玉米麵出來,用熱水和了,打算貼幾個玉米麵餅子,再熬一鍋米湯。
他在白家天天生火做飯,雖然做不出什麽山珍海味,動作倒是很快。
他貼了八個玉米麵餅子,煎得兩麵金黃,盛起來放在木盆裏,用一塊幹淨的蒸籠布蓋著。
他還是早上吃了一碗雞蛋羹,肚子早餓了,望著黃燦燦的餅子流口水。他可不敢偷吃 ,隻是從鍋裏把餅子上掉下來的渣渣一點點撿起來吃了。
洗幹淨鍋後,他舀了半鍋水,抓了一把白米洗了,把洗米水倒進豬食桶裏,再把米倒進鍋裏熬米湯。
蓋好鍋蓋,讓米湯在鍋裏熬著,摸摸豬食桶,已經涼下來,不燙了。
他提起豬食桶,準備去喂豬。
豬食桶很重,他又不敢用力,一手扶著腰,一手提著豬食桶,一步一歇,短短幾步路,好半天才走過去。
小豬見他提著桶過來,知道吃的來了,叫得更歡了,跳起來用嘴來拱他手中的葫蘆瓢。
他用葫蘆瓢輕輕打了一下豬嘴,罵道“急什麽?讓開,我好倒豬食。”
小豬才聽不懂呢,哼哼唧唧的就知道要吃,不但不讓開,哼哼著來啃他的手。
他舀了幹巴巴的一葫蘆瓢白菜倒進豬食盆裏,小豬迫不及待的低頭去吃,總算不來啃他的手了。
他又舀了一葫蘆瓢白菜倒進隔壁院子裏的雞食盆裏,雞們蒲扇著翅膀飛過來搶食吃,一邊啄,一邊用爪子扒,一時把白菜扒得到處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