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不自在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山野糙漢寵夫記!
陳鵬舉把吃光的柿子皮往街邊一丟,從懷裏掏出一塊絲帕來,仔細擦了嘴巴,又揩幹淨了手,才慢吞吞地把髒帕子丟進小廝手中的籃子裏。
白竹見他吃個柿子,像戲台上的人物一樣,不像在吃,倒像在演,不覺好奇。和宴宴對視一眼,倆人抿唇微笑,都覺得這酸秀才裝模作樣。
陳鵬舉慢條斯理地吃完了柿子,笑道“山裏的東西果然好吃!張大哥,這些柿子都是好東西,我都要了,麻煩你送到我家。麻袋裏是什麽?”
張鳴曦一聽他說全部要了,心裏一喜,忙道“麻袋裏是板栗,是昨天摘的新鮮板栗。”
說著,解開麻袋,抓了一把遞給他,笑道“嚐嚐吧,味道不錯。”
陳鵬舉搖手不接,笑道“這可太巧了,張大哥,我爹最喜歡吃板栗,麻煩你一起送去我家,我都要了。”
白竹心想這可真是太巧了!我們賣柿子,你娘喜歡吃,賣板栗,你爹喜歡吃,如果再多一樣,怎麽辦呢?該是你自己喜歡吃吧!
張鳴曦見他連價錢都不問,一開口就要一板車的板栗,怕他不識數,提醒道“我這還有二百來斤板栗呢,你家要得了怎麽多嗎?”
“要得了,要得了!板栗曬幹了可以放很久的,留到冬天煮雞煮肉吃,甜著呢!難得遇到這麽好的板栗,隻怕我爹還嫌少呢!”陳鵬舉笑容可掬,連連點頭。
能一次性賣完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張鳴曦不再多說,拉著板車,跟著陳鵬舉往他家走。
沒走幾步,陳鵬舉對小廝道“你快回去,告訴我娘,表嫂的弟弟送柿子板栗來。”
說著,衝著小廝連連眨眼睛,那小廝天天跟著他,貼身伺候,如何不懂他的心思,忙答應一聲,提著籃子跑了。
張鳴曦不疑有他,拉著板車,跟著陳鵬舉往前走。
所幸陳家住的不遠,就在鎮上,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他們來到一所大院子前,陳鵬舉笑道“張大哥,這就是我家。”
轉頭望著宴宴笑道“你們難得來一趟,進去喝杯茶,歇歇腳吧!”
宴宴抬頭一看,眼前是一所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大的很,一眼看上去,望不到後麵。隻能看見高高的院牆裏露出青瓦紅簷,氣派得很,一看就不是一般莊稼人能住得起的。
他年紀小,不懂事,第一次見這麽豪華的大房子,暗暗咋舌,但並不露怯,也不多話,隻跟著哥哥。
白竹一向是孤陋寡聞的,他見張鳴曦兄弟倆麵不改色,收了臉上的震驚之色,隻大大方方的跟著張鳴曦。
張鳴曦看見這麽大一棟房子,足見他家家底厚,卻也不想攀親,隻笑道“我們不進去打擾了,稱一下重量,你喊小廝們抬進去吧!”
陳鵬舉忙拉著張鳴曦的衣袖笑道“哪裏話!張大哥,別那麽見外。別說是親戚,就算是不認識的人,上門來了,也該喝杯茶的。走吧,進去喝杯茶,歇歇腳。”
張鳴曦還要推辭,這時從朱漆大門裏走出來一個中年婦人,穿著墨綠色綢緞袍子,白淨麵皮,腦後墜著一個大髻,簪著翠綠的碧玉簪子。
陳鵬舉一見那人,先喊了一聲“娘”,又笑著對張鳴曦道“張大哥,這是我娘。”
說著,假裝無意,目光迅速掃過宴宴。
張鳴曦微一頷首,依著他姐的稱呼,喊了一聲“姑母”。
白竹和宴宴跟著喊了一聲“姑母”。
那婦人滿臉笑容,迎上來熱情地道“原來是紅柳的娘家兄弟啊!看看,這一個個長得一表人才的,和紅柳一樣的漂亮!快,快進屋喝茶。”
張鳴曦盛情難卻,隻得推著板車進去了。
陳鵬舉讓他把板車停在外院,準備領著他們去喝茶。
白竹第一次見這麽漂亮,這麽豪華的院子,一邊走一邊忍不住偷偷打量。
第一進外院一溜五間正屋,兩邊的廂房應該是仆人們住的。
院子很大,種了一些花木。
不知道為什麽,那婦人並沒有帶他們進外院的正房,直接帶他們進了內院,可能是沒拿他們當外人吧。
內院比外院小,正麵也是一溜五間的正房,主人們應該是住在這裏的。
進了堂屋,那婦人吩咐傭人上茶,上糕點。
張鳴曦很不好意思,自己不過是來賣東西的,哪裏當得起人家這樣熱情招待?
他喝了一口茶以示禮貌,半塊糕點都不吃,放下茶杯笑道“姑母,多謝款待,天氣不早了,稱了板栗和柿子,我們該回去了。”
那婦人笑道“不急,不急,看見你們,我就像看見了紅柳一樣,親切得很。多坐一會,吃糕點。”
說著,撿起幾塊糕點往白竹手上塞,拿起剩下的一盤糕點幹脆往宴宴手上倒。
宴宴生怕糕點掉了可惜,忙站起來,伸出雙手捧了一大盤糕點,紅著臉道謝。
這時陳鵬舉拿著一兩銀子進來,遞給張鳴曦道“張大哥,今天的板栗和柿子品相太好了,難得遇到。我們是親戚,也不細論斤兩了,這一兩銀子你拿著。”
張鳴曦嚇一跳,忙搖手道“不,要不了那麽多,大概二百多斤,給五百錢就行了。”
那婦人笑道“都是親戚,何必見外。你們就像我娘家人一樣,我見了你們心裏真是高興。再推辭就是不拿我當姑母了。”
張鳴曦雖然窮,卻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不是貪財的人,占這點小便宜不但讓人小瞧了自己,連帶著讓人小瞧了姐姐姐夫。
再說了,姐夫家的遠房姑母,第一次見麵就這麽熱情,他實在覺得不好意思。
他笑道“既然如此,這點山貨就當送給姑母嚐鮮吧!說錢就外道了。”
說著,站起來就要告辭。
那婦人和陳鵬舉對視一眼,笑道“再坐一會兒吧!就這麽走了,我還舍不得呢!鵬舉,既然你大哥這麽見外,我們也不好意思白拿,你去拿五錢銀子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