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搬家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山野糙漢寵夫記!
一溜嶄新的四間青磚大瓦房齊整整地矗立在院子裏,青磚黑瓦,嶄新的木門木窗戶還散發著新鮮木料的淡淡香氣。
房子背靠後山,麵朝院門,高端大氣,一下子讓古老破敗的院子重新散發出了生機。
張鳴曦請風水先生看了日子,定在臘月初八這個黃道吉日搬家。
一家人興高采烈地做著搬家前的準備工作,張鳴曦提前去木匠家訂了幾件必不可少的家具。
雖然銀錢吃緊,但在白竹的堅持下,張鳴曦給宴宴訂了一張單人木床,一隻大木箱,就等著臘月初八一起搬進新房。
張鳴曦對自己親手蓋起來的新房不知道有多喜愛,拉著白竹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怎麽都看不夠。
隻要有空,倆人就待在新房子裏,收收撿撿,打掃衛生。
張鳴曦喜歡站在房子中間,指指點點地說家具該怎麽擺放,還需要添置哪些東西,小孩子似的,興奮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白竹的高興比起張鳴曦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活了十六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看著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房子。
那種感覺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似的,怎麽都看不夠,怎麽都愛不夠。
房子蓋起來,裏麵的廢磚頭,廢瓦片清理幹淨了,灶屋的灶台也搭好晾幹了,現在需要打理地麵和牆壁。
牆壁沒有刮泥,青磚裸露著。
地麵沒有抹平,還是原來院子的地麵。
雖然動工之前清理過,但被踩得凸凹不平,甚至還有雜草頑強地生長著。
這幾天一家人的主要任務是給新房子穿新衣。
白竹和宴宴在家用鋤頭平整地麵,清理雜草。
張鳴曦去山上挑了好多黃泥,堆在院子裏。
大冷的天,他壓根不怕冷,渾身是勁,揮舞著鋤頭和泥,一個人幹得熱火朝天。
他耐心地把黃泥和透,把夾雜的碎石塊撿出來不要,才一撮箕一撮箕地提到新房子裏抹牆麵,平地麵。
牆壁太高,張鳴曦不準白竹上去,自己一個人踩在梯子上刮牆抹泥。
白竹負責給他提泥,空隙時間和宴宴把黃泥鋪在地上,拿著棒槌一點點捶結實,讓地麵看起來幹淨平整,晾幹後會非常漂亮,且好打理。
三個人天天在新房子裏忙碌著,胡秋月負責做飯,空閑時間也跑過來幫忙。
一家人忙了六天才忙完。
此時鄉下人過得都很苦,大部分人家住的是茅草屋,就算有人住青磚大瓦房的,也是蓋好就住進去的,鮮少有人像他們這樣收拾打理。
新房子精心收拾出來,簡直不亞於後世的精裝修。
房子高大寬敞,近三米的層高是原來的破茅草屋不能比的。
牆壁光滑,地麵平整,散發著柔和的淡淡黃光,原木色的大門和寬大的木窗戶給端莊的新房增添了一份活潑和俏麗。
一家人望著新房子,高興地合不攏嘴,連宴宴笑容也多起來了。
新房子弄好後,還剩下好多黃泥,張鳴曦幹脆摻了一些細沙,把院子的地麵都平了一遍。
院牆還是原來的土坯磚壘的,多年的風吹日曬之下,有些地方已經破敗不堪,露出了破口。
張鳴曦本想這次一次到位把院牆也重新砌成青磚的,奈何囊中羞澀,預算有限,剩下的一點銀子還有更重要的用途,隻得暫時作罷,等有錢了再說。
他用黃泥和碎磚頭把破敗的地方修好,拆了原來破敗的院門,用剩下的青磚壘了門框,換上新大門,竟氣派得很,配得上新房子。
忙忙碌碌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臘月初八。
一大早,紅柳兩口子帶著孩子回來了,李立維父子來了,三嬸一家來了,連二叔張樹山也來了,不過他家隻有他一個人來,劉杏花和張紅玉大概沒臉來,沒見人。
頭天下午,張鳴曦和白竹拉著板車去木匠家把新添置的家具都拉回來了,放在院子裏,等著今天搬進去。
搬家這天要在新房子裏開火做飯,所以要一大早就開始搬。
人一到齊,張鳴曦拿出上次起手動工時趙仁送的鞭炮,站在院外點了。
一陣震耳欲聾的“劈啪”聲響起,一陣煙霧飄起,眾人鼻尖縈繞著鞭炮火藥的淡淡的香氣,搬家儀式正式開始了。
按照舊俗,張鳴曦挑著一擔柴,白竹挑著一擔水桶,胡秋月端著鐵鍋,宴宴拿著掃帚和撮箕,一家人笑嘻嘻地先進了新房。
把東西放好,轉身出來站在門口,滿臉笑容地對著眾人說道“感謝感謝,請進來。”
大家道著恭喜,笑著進來到處看看,說著吉利話,搬家儀式完成,開始搬東西了。
白竹沒有時間搬東西。
他和宴宴幫著胡秋月把鐵鍋放進灶空裏,開始生火做飯,來幫忙搬家的人都要在家吃早飯。
張鳴曦和二叔三叔帶著幾個漢子搬著大物件。
胡秋月帶著三嬸和紅柳搬兩間茅草屋的日常生活用品。
東西雖然不多,但破家值萬貫,舊東西胡秋月也舍不得扔,三人收拾了一早上才搬完。
原來的飯桌已經用了多年,又被灶屋倒塌的土牆壓壞了一條腿,勉強又用了一個多月,桌腿隨時都有罷工的可能。
張鳴曦幹脆買了一張新飯桌擺放在堂屋裏。
板凳沒壞 ,都是好的,能用,他就沒舍得買新板凳,隻買了兩張大椅子,兩張小椅子,加上原來的椅子板凳,足夠了。
床搬進來了,桌椅板凳搬進來了,箱子,櫃子搬進來了。
空蕩蕩的新房子燕子銜泥似的一點點充實起來。
大人們忙忙碌碌,幾個孩子興高采烈地在院子裏你追我趕,玩得高興,家裏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破東西不少,好在人多力量大,飯熟時,堪堪搬完。
大的物件靠牆放著,小東西堆在床上,櫃蓋上,房間中間的空地上,留著他們自己慢慢收拾,眾人圍在新飯桌上,準備吃飯。
早上蒸的白米飯,白竹做了一桌子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