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狩獵神器投石索

字數:5292   加入書籤

A+A-


    回到遠古建華夏!
    早上下山前,姬軒讓智芳草三人背了三捆木柴,姬軒拿著獸骨鍋陶鍋還有昨天找好的石片,另外還有四人的午飯瘦肉幹,水是用提前洗幹淨準備好的野獸膀胱,雖然還有點異味,但也已經降到最低了,等陶器燒出來多了就能淘汰掉了。
    到了山下,姬軒帶著三人用湖水和了很大的兩塊泥堆,用提前準備好的三根標準木棍來確定土塊的長寬高,搭建一個一人高的土窯。
    等三人都學會後,姬軒就用鹽湖的水提煉粗鹽了。
    等到下午的時候,三人已經做出來六十塊了,估計十天左右就能做好土窯了。
    姬軒受限於木柴不夠,就提煉出一斤左右的粗鹽,估計提純後夠族人用兩天的了,還是不錯的。
    這樣山上山下來回跑了十天,才把需要用到的土塊做好,比計劃中多用了兩天時間,不過在這裏,也都沒有趕工期一說,也就無所謂了。
    掘土造土塊挖了兩個一米深的大坑,一個在湖邊,改造一下可以用來曬鹽。另一個用來建土窯最下層接草木灰,也能節省土塊,更能防止土窯變高不穩塌陷。
    建土窯花費了四人三天的時間,壘牆麵的第一天沒有經驗,到一米的時候就出現傾斜,隻能拆了重新建。
    建土窯四麵牆體厚度也就一塊磚的寬度,內外兩麵用粘土和草木灰混合後的泥巴塗抹了一遍,這個粘土和草木灰混合是姬軒實驗後發現,等幹透了表麵不容易滲進水,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但是硬度就不行了,用力一砸就會碎掉,在這裏也隻能湊合的用了,等用一段時間脫落的多了再重新抹一層進行了。
    等以後發現了石灰石,就能製出土水泥了。頂上用提前抹好厚厚一層粘土的樹杆,陰幹後當頂棚用,可以減緩燒陶時的高溫對樹杆的碳化。
    建好後裏麵塞滿了柴火,這幾天建土窯帶來的木柴沒有製粗鹽才存下的。點燃後將洞口封住,隻留下排煙道開著,將四麵牆和頂上冒煙的地方用姬軒自製的混凝土蓋上,防止熱量流失。
    等把漏煙的地方全部堵住,土窯裏的火已經很旺了,頂上放了幾塊土塊站到上麵把煙囪堵了減緩木柴的燃燒,盡量讓土窯四麵壁上裏外溫度一致,較少內壁出現裂口。
    趁離天黑還有一會時間,將湖邊挖出的土坑也都抹了厚厚一層簡易版混凝土,等幹透了就能引湖水進去蒸發粗鹽了。
    土窯建好了,製作陶器智就能帶著草和芳完成。,主要是選土、和泥、做陶器都是三個人幹,每天也就能做出來四五個小陶缸,四五天後才會燒窯一次。
    現在族人晚上搓出來的獸毛繩有個兩三百米長了,姬軒就喊上工把空獸圈重新用繩子固定了一遍,也把一麵加了一根樹杆,用繩子把樹幹綁了一個框子,中間用柳樹枝編成一個獸圈門,獸圈改造完成。
    鑒於這都過去了半個月了,用短矛抓的獵物都有傷,拿回來的不是死的就是快死的,一隻都沒有養成。姬軒用多餘的繩子做了十個投石索,用來抓捕獵物,又留下十根兩三米長的繩子用來捆活著的野獸。
    離首領回來還有點時間,姬軒將花了十天晚上睡覺前的時間磨好的石製鑽頭,邊組裝邊教給工。
    族人學習了十幾天的華夏語,已經初見效果了,常見東西都能說出來了,尤其是智草芳三人,一直和姬軒在一起都不用打手勢交流了,都是用嘴開始交流了。
    晚上把投石索交給狩獵的男人們,明天捕獵的時候用投石索甩出去纏住野獸的腿,限製逃跑的速度,盡量抓活的回來。
    巫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身體養的出不多了,看到部落在姬軒的帶領下,食物充足,每天早早的就能狩獵回來,完全確信姬軒是神使,巫每天早上學習華夏文字,負責在羊皮上記錄部落發生的大事,姬軒也將華夏文字作為部落的文字。
    在姬軒的建議下,巫在部落孩子中挑選一個作為自己的徒弟,為了選出合格的弟子,姬軒讓巫給還沒有達到成年的教華夏字。
    第一天用投石索狩獵,直接就是空手而歸,遠遠的看到獸群,估算好距離後就把飛石鎖扔了出去,扔出去後一隻也沒有掛上,而受驚的獸群全都跑不見影了,想要翻山尋找獸群是不可能了,隻能折回來采集野果。
    在姬軒的建議下,第二天十幾個人兩邊用短茅,中間的十個人同時扔飛石鎖。這樣下來每次用短矛能捕獲兩到三隻獵物,投石索偶爾也能困住一隻獵物。
    還好部落前麵儲存了大量的肉幹,這幾天每人一半的新鮮獸肉,一半的肉幹,把那些沒用鹽烤過的獸肉解決掉了,避免了浪費。
    在抓回來的動物裏,野羊是最先馴養成功的,抓回來了一共五隻,兩隻成年的公羊兩隻母羊還有一隻半大的小羊,公羊性子烈,有一隻把頭撞在欄杆上,都已經頭破血流的了,還要不停的去撞。
    怕把圈撞塌了,就拉出來離圈遠遠的給宰了,剩下的兩大一小在餓了一天多,怕餓的時間長了也扛不住,就在準備好的草料上灑了一些鹽水,母羊聞到草料上有鹽,聞了聞,試探的小心翼翼的吃起了草料,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給羊喂的草料上都加了鹽水,等習慣了就可以不用加了。
    部落現在每個人都在忙,每天隻好讓學習的孩子們早上和下午學習前準備一些羊吃的野草,吃不完就留下曬幹冬天吃。
    巫看著野羊在圈裏養活了,就把自己煮肉湯的陶罐貢獻出來給羊當水槽用了,姬軒也沒有攔著,已經開始準備燒窯了,以後肯定是不會缺的。
    首領帶回來的還有一種動物,長得牛頭羊身,比羊大點比牛要小很多,也沒有牛那麽健壯,姬軒就起名叫羚牛。
    不過脾氣很大,還會攻擊人,姬軒隻好將之排除在養殖名單裏了,以後見到這種的動物直接用短茅射殺就可以了,這隻抓回來的羚牛當天晚上就宰殺的吃了。
    晚上圍著火堆吃飯的時候,智說道“軒大人,陰幹的陶胚已經夠燒一窯了,明天燒木柴還差很多。”
    姬軒知道,每天早上三人隻能一人背一捆下去,這十來天的最多能夠燒三小時,離燒成陶還差大半,就對首領說“大壯首領明天男人們都不去狩獵了,先幫著把柴搬到山下,花一天時間多準備點木柴。明天晚上就先把圈裏老的那幾隻殺了吃,後麵再抓也不怕沒有。”
    大壯首領從姬軒那裏學來的點頭,表示已經聽明白了。
    在狩獵隊一段時間的努力下,羊圈裏已經有十幾隻羊了,殺兩三隻也不覺得心疼。
    族人還覺得神使能把野獸圈起來養活,不用狩獵就能有肉吃,再也不用挨餓。
    第二天,女人們在部落門口負責用繩子把木柴捆好,男人們上上下下負責搬運木柴,智帶著草芳兩人天一亮就跑下山將土窯點燃,爭取趕天黑前就能停火封窯。
    姬軒早上起來,吃過飯,帶上給智三人準備好的食物,就下山了,男人們都在路上搬運木柴,也不用擔心出什麽事。
    到了山下,讓智三人吃食物,姬軒幫著盯了一會燒窯,等都吃飽後,給講了一下注意事項,就過去看曬鹽的池子。
    池子裏可以看見隨著水的蒸發,幹了的表麵上有一層淡淡的粗鹽附著在上麵,要想從裏麵獲得鹽,每次幹了都要往裏麵灌入湖水,沒個兩三個月見不到效果,部落的鹽看來還得繼續燒製出來。
    天黑前私人將土窯填滿木柴,入口處用土塊和粘土封死,就回到了部落。
    晚上,姬軒壯首領和五三人開了個會,主要是姬軒在講,首領和巫在聽。
    “首領以後負責部落的狩獵和采集,除了工智兩人外,剩下的十五個男人負責狩獵,女人中除了草芳花蝶四人外,剩下的二十五個成年女性負責采集,孕婦和剛生下孩子的女人留在部落幫忙。那六個快成年的孩子每天先負責給圈裏的羊采集草料,還要儲存好冬季的草料,打掃厭倦衛生。巫記錄好部落的物資,圈養的羊的數量,繩子的取用和存儲的數量,教孩子們學習文字,後麵還要把算數也要教給孩子們。我負責協助製造武器製鹽製陶。”姬軒一口氣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部落的人太少了,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展開,隻能用時間去彌補。
    經過一夜的時間,想著土窯裏的火早已熄滅,姬軒帶著智等三人來到了山下,智把昨天封堵的土塊取了出來,裏麵的溫度已經不是很高了,但還沒到能進去的地步,姬軒隻好讓草和芳兩人繼續做陶胚,姬軒帶著智製粗鹽。
    到了中午,土窯裏徹底溫度降下來了,智進去把沒有碎的陶器一件件搬了出來,數了一下一共有十四個能用的,四個有裂紋的,燒的時候一共放進去了將近四十個,算了一下成功率有三成。依這個比例,還需要很久才能人手一個。
    回的路上姬軒想了想,製粗鹽一個好的一個有裂紋的,製精鹽也要各一個,給巫一個,孕婦要有四個,剩下再有給山下用來當水罐。
    先做十幾個大陶罐,族裏能夠燉肉吃。便給草和芳講“盡量造幾個大的陶罐,隻要能放進土窯裏多大都行。”芳草點頭同意。
    回到部落,姬軒把陶罐檢查了一遍,十個就一個會漏,山下的時候沒發現底子有裂紋。剩下的九個也夠分了。
    轉眼五十多天過去了,陶器也做出來了很多,有大小陶罐,超大的陶缸,部落山洞裏放了幾個,早上族人去水潭邊用小陶罐裝水帶回部落裝滿大陶缸,部落一天用來喝水做飯洗漱都用不完。還有吃飯用的陶碗、陶盤。
    首領帶著狩獵隊狩獵帶回來三十多隻羊,之前的羊圈也已經滿了,姬軒計劃著進行給羊圈擴容,詢問了巫,這裏每年下的雨不是很大,但到了天冷的時候,每年都會下幾次大雪,天氣也到了最冷的時候,那時候也沒有族人敢出去活動,一方麵會把人凍壞,另一方麵是野獸捕獵困難,會襲擊外出的人類來裹腹。
    對於在華夏西北生活過的姬軒,對冬季的寒冷還是有著深刻的印象。
    趁現在還不到秋天,計劃在部落這裏建一圈圍牆,順便也給羊建一間房子,等到冬天白天可以在圍欄裏吃草曬太陽,晚上圈到房子裏,也不怕凍死和野獸來襲擊。
    晚上把首領和巫叫到一起,姬軒把建圍牆和羊圈擴建的事情說了,剛開始兩人還很猶豫,畢竟一直以來部落冬天都是洞口一封,雪不化掉不會出山洞的。
    但後來姬軒說冬天羊不是凍死就是被野獸偷吃,兩人立刻同意了,原始人眼裏食物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