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長遠的布局

字數:4085   加入書籤

A+A-


    回到遠古建華夏!
    在這裏沒有藥,也沒有華夏先進的醫療器械進行檢查,姬軒也隻能做這些了,囑咐了雪幾句就帶著草等女族人朝著另一方向找黃膠泥。
    這次沒走太遠就發現了黃膠泥,親身體會到河水有多冰冷的姬軒沒有讓女族人現在就挖,而是等午時過了,河水沒那麽冰冷了再挖,這樣午時之後挖黃膠泥,第二天早上剛好可以製陶了。
    而此時壯帶著狩獵隊扛著獵物回來了,姬軒也就讓女族人也跟著回去,烤點肉吃了再挖黃膠泥。
    大家都吃飽喝足後,善帶著狩獵隊去收集木柴了,而姬軒留下兩個會剝皮處理野獸的女族人,順便也負責把晚食準備好。
    讓草帶著剩下的女族人去挖黃膠泥,姬軒在帳篷裏規劃新部落的圖紙。
    由於部落的族人太少,想建一個大的居住地根本不現實,但建小了等過幾年族人變多了又得重建,所以姬軒打算好好仔細規劃一下部落的布局,能使部落每年都建一些地方,這樣隨著部落的發展,慢慢也都建的變大了。
    姬軒根據這裏的資源,牧場加上不缺用水的耕地,估計能夠養活八千到一萬人的規模不是難事,要分為居住區,生產區,養殖區,交易區,訓練場,中間還要有一個廣場、辦公的場所、學校,姬軒從華夏帶來的知識,直接規劃好整體,族人們慢慢建設,也省去了以後擴大再讓族人有大的搬遷。
    按照每家有個六到八個的人口,這些人差不多是一千二到一千四百戶左右,一家一個五間小四合院居住,就需要占長十六寬七尺的麵積,每排三十五戶,共四十排房子,不過現在加上才出生的孩子也都不到三百人,五六十套院子就足夠住了。
    每五戶用八尺寬的路隔開,路兩邊還要種上各種果樹,留出行人走的道路,這就是六百尺長。
    而每排房子間也要一樣八尺寬的路,這就也需要六百尺寬,正好是個正方形,建一個圍牆把居住區圍起來。
    中間留一條二十尺寬的大道,通向最中間的廣場,將居住區平均分成四個區域,加上三尺寬高五尺的圍牆,而這就需要一千二百二十三尺寬,而圍牆邊預留一些土地,姬軒就規劃成長寬都是兩千尺的新姬氏部落。
    要建的房子中間的堂屋長四尺寬三尺,兩邊的四間臥房都是長三尺寬三尺,裏麵有長三尺寬兩尺的土炕。
    院子長十六尺寬四尺,族人自己可以建個庫房或者養殖一些馴化了的小獸作為私有財產。
    辦公場所建一個大院子,裏麵各部門至少一間房,院子裏種些各種果樹,花草之類的。
    而學校就需要能容下三四千各年齡段的孩子學習。而廣場占地長六百尺,寬六百尺,全部族人都能容下,還要種植各類花草樹木。
    當然,這些都是長遠的規劃,要建好就憑部落裏的這些族人,姬軒覺得到自己死也不一定能成。
    姬軒在獸皮上每天用炭筆畫了改,改了又畫,直到滿意了才算停下來。
    姬軒從帳篷裏出來,看著太陽已經偏西,趕緊朝著草做土窯的地方走過去。
    到了後才發現土窯已經隻剩下封頂了,草從狩獵隊收集回來的灌木上挑了一些比成人手臂細一些的木棒來當做橫梁,而這時正在往上麵裹厚厚一層泥巴,姬軒站在遠處看了一會,也沒打攪大家,覺得沒什麽問題就離開了。
    姬軒剛回到營地,看到雪從帳篷裏走出來,被救的那個原始人還沒有醒來,不過已經退燒了。
    記得救回來當天晚上喂食物的時候,發現開始渾身發燙,臉都通紅通紅的。
    沒有藥,姬軒隻能進行物理降溫,用獸皮把從河裏打過來的冰水進行擦拭身體來降溫,折騰了一夜才好了一些,身體溫度還是有些偏高,但也不能再繼續用冷水敷。
    這也就是原始人,要是華夏的人,燒上一夜還沒完全退燒,每天隻能進食一些湯水,估計早就嗝屁了。
    接下來的幾天,姬軒不是幫著捕撈些魚蝦,就是照看救回來的原始人。
    這時候姬軒又想起來河邊插下的桑枝,不知道能不能活上一些,就又朝著插了了桑苗的河邊走去。
    看著插在土裏的槡樹枝,一半多都明顯看出來已經變幹了,顯然發不了芽了。
    姬軒提起一根看了起來,地麵部分幹透了,一折就斷了,底下的還沒有完全幹透,但也不像活著的樹枝一樣。
    不過也有幾個看著不一樣的,枝條最上麵幹了,最下麵還有芽包存在,和桑樹上長的很像。
    “希望這幾枝裏有能發芽的。”姬軒心裏想著。
    土窯建好了,就可以進行燒磚動工建房了,姬軒晚上夜食的時候挑了兩個狩獵隊,又選了三個幫忙做雜事的女族人明天往族人部落回去,就把這裏的事情交給了壯來負責,草和芳隻負責製磚就行。
    到了森林邊,姬軒就沿著森林回到了臨時部落,將規劃的部落設計圖展示給了巫和壯。
    經過姬軒的一番講解,巫和壯被震驚了,隨著姬軒的描述,兩人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的宏偉建築,甚至都懷疑那就是天神生活的地方。
    看著兩人被自己的設計驚呆了,心中湧現出來一種無比強烈的自豪感。
    休息了一天,姬軒就開始把精力放在了新部落的建設上,由於部落的人手不是很充足,加上一個冬季和部落遷徙,造成部落現在食物也不是很充足。
    狩獵隊的男族人隻能上半日需要出去狩獵,下半日在部落裏開始用運回來的磚塊建個大房子,一方麵可以緩解部落裏食物的不足,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幾頭牛一天也不能馱運來很多磚塊。
    女族人上半日織網,姬軒還要求織兩張網眼隻有十公分左右的漁網,到時候帶到河邊,族人拿來捕魚,那時候族人的食物也就不用擔心不足了。
    而下日,除了跟孩子們一起負責放牧牛羊的女族人外,其她的女族人都也要過來幫著建房子。
    姬軒打算今年先建兩間大房子,一間用來族人居住,另一間用來當倉庫,另外還要建一個大圈舍,中間用樹杆分開,也好分開圈養牛羊,建的東西不是很多,但這裏生產力低下,對於部落也還是一件不小的挑戰。
    等到明年就開始給族人有家庭的建設帶院子的房子,以及規劃好的圍牆,用網代替圍牆是不能長久的,要不是姬軒擔心冬季大雪特別寒冷,就會先建圍牆在開始建房子的,,也不用花大半年的時間建兩間根本用不了幾年的大房子。
    姬軒選好建房子的地方之後,就安排女族人開始挖地基,姬軒設計的房子高兩尺,而兩間房共用一堵牆,這堵牆有兩尺二十公分高,使得兩間房子朝兩邊有著一定的脅迫,不管雨雪多大都不會堆積到房頂上。
    而房子的長度姬軒根據族人每人一尺的活動空間,分成左右兩邊都建兩尺寬四十公分高的土炕,也能躺下休息,族人也能靠邊坐著,中間再留下一尺寬過人的通道,房子的寬度直接就是五尺,而長度直接就是一百尺,中間建個隔斷,一方麵當作承重牆,另一方麵中間留下排煙的隔斷,房子兩頭都建上燒火做飯的爐子,匯集到中間在排出去,最大限度的保證房子的溫度。
    當然這房子隻是用來睡覺用的,白天除非下雨下雪不出去,其它時間都還是要在外麵幹活或者訓練的。
    建房先需要打地基,尤其是姬軒要建長達百尺的大房子,地基可是最關鍵的,為此姬軒牆體厚三十公分,而地基直接是寬五十公分。由於這裏離山也遠,河邊也沒有發現適合做地基的大石頭,姬軒隻好用燒製的磚塊來頂替,直接地基的深度也達到了五十公分。
    狩獵隊的男族人負責挖土,女族人用筐子幾人輪流抬著或者用牛馱著,把土運到指定的地方堆好,以後建圍牆的時候還能用上,就這樣可以說全族都上了,半天的時間也隻能挖出來三尺距離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