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發現粘土礦

字數:3372   加入書籤

A+A-


    回到遠古建華夏!
    原本姬軒計劃的房頂是用茅草鋪上蓋住房頂的,可到最後發現茅草收集起來需要大量的族人進行收集,都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工具,而石鐮就剩幾把還要用來割草給牛羊儲備過冬的草料,要是用來割茅草,一把用不了多久就會報廢。
    最後隻能將舊帳篷和比較爛一點的獸皮蓋上一層層再用加了茅草的稀泥巴抹上一層,等下雨的時候再將漏雨的地方處理一下,房子就好了。
    這樣房子基本算是建好了,剩下的就是房子裏麵建土炕,隻是現在磚塊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根本不夠用來建造這麽大的土炕。
    姬軒不打算去河邊繼續做磚塊了,離得有點遠,成本太高了,打算先跟著戰士把部落周圍都轉一遍,教會族人繪製地圖,根據地形製定出部落的防禦方案。
    姬軒在獸皮上標注出部落,河流和森林的位置,以後出去會把這個地圖帶上,把部落周圍的地貌和物產標記出來,繪製出部落的第一張地圖。
    就這樣每天姬軒跟著狩獵隊從東麵開始離部落兩個時辰的距離進行查看,大部分都是廣闊的草地,遊蕩著大大小小的獸群,是一個天然適合放牧養殖的地方。
    等戰士向著北邊出發,走了一個多時辰後看見遠處有一片土地上寸草不生,露出了黃色的土地,四周也沒有發現什麽野獸活動。
    姬軒也不在意周圍的地貌了,朝著光禿禿的不毛之地走去。
    步行了大概半個時辰後就到了,姬軒本想抓上一把土查看一下,但發現土地比較結實,隻好用手裏的短矛一點點紮進去挖了起來,挖到十公分深的時候,發現出來的土發白,姬軒以為是分化的石灰石,當用指頭捏了一點到手裏之後就發現不一樣的感覺,白色的泥土細膩光滑。
    姬軒又用短矛挖出了更多的一些,放到手上輕易就捏到了一起,姬軒打開水囊倒了點水到白色泥土裏,發現比粘土和黃膠泥更容易塑形。
    姬軒覺得這個東西很熟悉,在華夏的時候聽說過,但是就是一時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姬軒也不糾結,隻要知道能用來做什麽就足夠了。
    然後姬軒圍著這片不長草的地方轉著查看起來,讓猛帶著戰士四處警戒,就開始仔細研究這裏還有什麽有用的東西。
    姬軒圍著仔細查看了一圈,發現了粘土,而那白色的泥土隻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剩下的全都是粘土,表麵經過雨水和太陽的長期蹂躪,已經變成堅硬的泥殼,下麵的粘土幹的就像麵粉一樣。
    這時候姬軒也突然想起了白色的泥土是什麽了,那就是高嶺土。而高嶺土就是隻有華夏才能夠變成精美的瓷器,從而暢銷海外,也是導致華夏有了一段屈辱的曆史烙印。
    姬軒確認粘土和高嶺土後,就沒有繼續停留,帶了一些高嶺土叫上戰士帶上一起往部落走。
    回到部落叫來了草,把高嶺土給她看。
    草接到手裏認真仔細的查看了起來,看完之後開口說道“大酋長,這是什麽土,比粘土和黃膠泥還要細膩,那做出的陶器肯定更好。”
    姬軒笑著說“這個是高嶺土,做出來的不是陶器而是瓷器。瓷器是白色的,要比陶器輕很多,也比陶器結實耐用。”
    草“大酋長你告訴我這個在哪裏,我帶人去建窯為部落做出瓷器來。”
    姬軒擺擺手說“現在還不行,土窯根本不能燒出瓷器,溫度根本就達不到製瓷的要求,而且現在也沒有人手幫你挖高嶺土。”
    草如同泄氣的皮球,問道“那怎麽辦,大酋長有沒有什麽辦法解決嗎?”
    姬軒“有,但比較麻煩。要先用土窯燒出木炭,再用粘土燒出耐高溫的磚建磚窯,才能基本達到燒瓷的要求。”
    姬軒心裏想這樣就算是煉鐵煉銅都可以了,不信還不能出瓷器。
    草聽了之後也隻能暫時放棄,做哪一個都需要人手來幹,就靠做陶器的幾個人根本完成不了。
    姬軒:“過幾天我帶你去那裏,你還是製作一個土窯用粘土燒製出磚塊,再用磚塊燒製出一個大點的磚窯來燒磚,每天你抽出時間用高嶺土製作幾個東西,燒磚的時候放進去一起燒,先摸索著方法,據我了解燒瓷沒那麽容易。”
    草:“大酋長這就夠了,我會把燒瓷的方法摸索出來,讓族人都用上瓷器。”
    接下來的幾天裏,姬軒跟著戰士把剩下沒有轉過的地方都轉了一遍,再沒有發現什麽有用的東西,不過卻把地圖完善了。
    姬軒想將製圖的方法教給猛和堅,可給兩人教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學會,估計的心思全都在想著戰鬥,倒是戰士隊伍中裏的一個叫夏的族人學了個七七八八,姬軒也也就沒有強求兩人再學。
    部落周圍都轉完之後,姬軒安排猛和堅兩人輪流每天都跟著草帶著製陶的族人來到粘土礦這裏,開始燒磚。
    由於燒磚一燒就是一兩天的時間,所以每個班的戰士都是在粘土礦這裏值守上五天進行輪換,輪換的時候族人都得回到部落裏,也就當是給草她們放了一天假。
    這也是姬軒無奈的地方,這裏到處都是危險,防野獸防同類,自從知道了惡部落的時候,姬軒就把防禦放到了第一位上。
    十五天後,第一批燒製出來的磚用牛運回了部落,姬軒看著一二十人出去,運回來的磚還不夠一天用的,姬軒決定研究一下運輸工具,要不把牛累死運來的磚也不夠一天用。
    姬軒回想了一下運輸工具最基本的有扁擔,不過這個族人也挑不回來多少磚。
    牛車現在沒有合適的工具,車輪根本造不出來,木頭輪子的估計拉上磚就轉不動了。
    最後姬軒覺得還是製作獨輪車,輪子就用四五十公分粗的原木截成一片片的厚圓盤,需要多厚合適還得做出來試試才能知道。
    說做就做,姬軒回到自己帳篷拿出一塊獸皮,在上麵開始畫獨輪平板車的構造和零件形狀,先用一尺五手臂粗的木棍兩端和中間打上孔,再橫著綁上三根手臂粗的木棒,做出一個平板的框架出來,在一麵上隔上十五公分鑽上一個五公分的孔,不需要把木棒鑽穿,這樣可以把五公分粗的木棍卡在裏麵,使得更加牢固。
    做兩個v字形的支架,下麵連上一根橫梁當做車軸,套上半尺粗二十公分厚的圓木墩,中間掏空穿上做好的在橫軸上,一個簡陋的平板獨輪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