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包黑炭判官·包拯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當時我等也不信,後來聽聞被選中的鄉兵還有弓手都會被帶往京郊進行操練,那是什麽?那是禁軍才有的待遇啊!”
    “那我家那小子之前說要去當弓手,我還揍了他一頓,這會兒回去就讓他好好操練,沒準就選上了呢?”
    “如今咱大宋不一樣了,大朝會的事情你們一定還不知道吧!大王,就是汝南郡王府的十三子,如今的儲君。大朝會的時候”
    這些商隊都是得了好處的,一來確實有貿易往來邊境,二來就是成為宣傳工具。
    無論他們與皇城司或者青鸞書局之間有沒有聯係,都會不遺餘力的對外宣傳。
    特別是那套《包黑炭判官·鍾馗》上市後,更加不可收拾。
    整個北邊知道包黑炭判官的老百姓都會入手一套。
    這是隻屬於他們的信仰,不信佛不信教,隻是一心跟著包黑炭判官走到黑。
    實在是包黑炭判官那張臉太過深入人心了。
    有人說包拯包大人就是轉世的包黑炭判官。
    反倒是直接解決了貝州之亂的趙曙,變得無人問津。
    主要還是儲君與普通老百姓太遠了,不像是包拯,河北轉運使和陝西轉運使的時候,就做了不少好事兒,深入人心的。
    都說愚民可以利用,文彥博當初也是這般想的,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他不光給龐籍去信,同時也給包拯去過信,不過包鐿已然娶了淮陽崔氏的崔鶯鶯為妻,以文彥博心高氣傲的性格,斷然不會讓自己的女兒給人做妾室的。
    包拯一路順遂的回到了東京大相國寺的碼頭,那些苦力原本以為來了了不得的商賈,準備好好賣力氣掙一筆錢的。
    實在是小礬樓的定食套餐太滿意了,二十文一份,家裏的孩子都饞哭了。
    但是當他們看到一襲黑色便服的包拯出現在船舷上的一刻,走在前麵的苦力頓時雙膝跪地,嘴裏喊著什麽。
    “怎麽了?怎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為何船隻停滯不前了?前麵不趕緊卸貨上岸,後麵都要堵住了!”
    就看到周圍不斷地有人往前麵奔跑。
    連大相國寺裏都有小沙彌跑了出來,一個個趴在金屬柵欄邊,將頭杵在那裏,又想看清楚又害怕對視的樣子。
    自從有了《包黑炭判官·鍾馗》的新話本後,《少年包拯和他的朋友們》的話本雖然不至於滯銷,但是效果確實被前者掩蓋了不少。
    青鸞書局總部天天連軸轉,活字印刷術,油墨印刷全開,依舊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銷量。
    整個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還有河東路的老百姓,都想人手一套啊!
    況且預定彩版的已經排到了年底。
    唯獨包拯自己不得而知,他已經徹底火出圈了。
    “這是為何?快點起來,地上涼!如今不過開春,怎可赤膊上身?”
    “多謝包黑炭判官體恤我等粗野之人,嗚嗚嗚!”
    一個個五大三粗的肌肉漢子,居然就這麽嚎啕大哭起來。
    後方的船隊越排越長,但是得知前麵發生的事情後,那些人全都懵逼了。
    還能這樣?
    如今軍巡鋪的人都由廂兵換成了鄉兵,可是這些鄉兵全都來自北境。
    一些人本身就見過包拯真顏,一些人則是從話本中得知的,加上茶館裏說書人的神化,已經神乎其神了。
    這些日子朝堂之上彈劾幾位郡王的聲音少了,但是更多的言官開始鉚足勁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包拯身上。
    即便他現在還是禦史中丞。
    雙拳難敵四手,僅憑他一個人,如何能夠應對數十人乃至百來人的口誅筆伐?
    大量的奏疏進入了政事堂就被擱置在了一旁。
    幾位相公此刻都沒空搭理他們,隻因文彥博做了此等狗血之事。
    導致趙禎第一次這麽認真的要肅清吏治。
    吏治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因此恨死文彥博了。
    簡直就是豬隊友啊!
    “啟稟官家,大相國寺碼頭引發騷亂!”
    “引發騷亂那是軍巡鋪的職責所在,你跟官家說什麽?”
    “都知,包大人回京了!”
    “包拯回京就回京了,臥槽!”
    楊景宗不免爆了一句粗口,連忙轉身跪下請罪。
    趙禎也回味過來了,“召包愛卿覲見!”
    得盡快把包拯弄來,不能讓他繼續逗留在碼頭上,河道都被堵死了。
    “啟稟官家,禦史台和諫院的人太過分了,大量的奏疏送往政事堂,都是彈劾包拯妖言惑眾,禍亂朝綱的。”
    這都哪跟哪啊?
    包拯剛剛祭祖回來,屁股都沒坐熱呢!
    真是吃飽了撐得啊!
    “吏部尚書,吏治改革已經到了最為嚴峻的時刻,你可做好了頭破血流的準備了?”
    “微臣必當盡心盡力,為官家分憂!”
    “很好,這件事情你盡快擬定章程,然後同時下發到所有的部門去。”
    吏治改革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官員要完成各部門自己製定的kpi,完不成的,或者信口雌黃的,都會受到清算。
    至於那些超額完成的官員,不光會獲得提拔,還會受到嘉獎,其子嗣可以獲得蔭補。
    包括宗室也是如此,不能再盲目的生娃了,生出來宮裏的賞賜也從金銀細軟變成了kpi,完成了什麽都好說,完不成的直接自生自滅了。
    當然這也包括那些未出五服的宗室。
    比起慶曆新政範仲淹那幫人搞得一刀切的吏治改革來,相對要溫和一點。
    不會把所有人逼上絕路。
    而是矮子裏拔高子。
    不再是吃大鍋飯了,多勞多得少勞少的,不勞不得。
    因為戰爭失去行為能力的,國家養著。
    為國捐軀的,除了獲得一筆撫恤金外,子女國家負責培養,遺孀國家養著,但是改嫁就自己放棄權利。
    除了吏治方麵的改革,以東京城為試點,福田院、安濟坊、悲田院等都遍地開花的趨勢建設起來。
    戰爭遺孤,國家出錢培養到適齡,入伍從軍,科舉取士皆可。
    至於女子,教坊司或是皇城司都可以去得。
    喜歡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仁宗養子皇帝上崗也得看kpi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