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複楚之國(三)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項梁正在與範增商議著讓薜縣的世家出人進行軍伍的事情,就聽見府堂外有急促的腳聲響起,二人齊齊向外看去。
見叔孫通快步的走了進來,向著二人施禮後道“不知道將軍對於黃家子如何處置?”
“不知先生與那黃家是如何談的?”範增還沒有等項梁開口,先自問道。
“那黃家本是想將家中近半家資奉與將軍,請求將軍能夠饒過其子一命。但某也知以現下之情況,如此操作會寒了那些個士卒之心,故而在下想出一法就是讓黃家子入軍伍,這樣成為袍澤此事也就能夠解決了。但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叔孫通將自己與黃家主溝通後的結果說了出來,眼睛看著項梁等著他的回複。
從叔孫通的本心上來講,他是不希望項梁將這黃家子處理掉的,不管如何這也是同鄉之人,該有所庇護還是要庇護的,不然今後他於薜縣也不太好再有話語權了。
“哈哈,文人先生倒是與範先生想到一處了。”項梁大笑答道。
“果是這般?”叔孫通有些疑慮的看著範增問道。
範增笑著道“不瞞先生,方才某自與將軍言道此事,若是將這些個世家子全部入了軍伍,一方麵可以給他們一個軍功進階的機會,二一個是可以將他們全部團結在將軍周邊,一石二鳥未為不可呀!!”
“將軍可是已經應下?”叔孫通眼神灼灼的看著項梁。
項梁應道“但此事還得仰賴文人先生從中調停一二!!”
“此事某應下了,但不知是隻要主脈還是旁支亦可?”叔孫通應下差事再次問到細節。
項梁考慮了下道“料想隻要主脈這些個世家也未可盡出,莫不如主係可自願參加,但每家必出一旁支,範先生以為如何?”說完看向了範增。
範增隻是應了聲可,叔孫通便轉身而去。
黃昏。
叔孫通家。
薜縣大小世家家主聚於此處,今日之事他們已經得知,現在黃家子還在大牢之中未放出,他們心下也是擔心,若是這黃家子被處決,他們是否還要繼續追隨項家那就得重新想想了。
叔孫通坐於主席之上,看著下方的各世家主在那裏相互嘀咕著,他輕咳一聲道“今日晌午時所發生之事,料想各位已盡知。此事某也與上柱國那裏求過情了,上柱國已同意不殺黃家子,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讓黃家子入軍伍,此事就此做罷。黃家主,你意下如何?”
黃家主聽到兒子不用死了,能夠入軍伍雖然是苦了一些,但若是機緣不錯今後必會是成就不俗,於是黃家主起身向著叔孫通施禮道“能夠保住小兒性命,我黃家已是感恩不盡,在此多謝先生從中斡旋,為表歉意我黃家出家產三分之一獻於上柱國軍中。”
其餘世家主聽到此處有些明白的人,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帶著略有不和善的目光看向了叔孫通。
叔孫通見一些世家主看向自己,也知道他們應是想到了其中竅穴,也就此明說了“上柱國還有一事讓某家與諸位盡言。”
許姓家主立起身問道“敢問先生,上柱國可是讓我薜縣世家子盡入軍伍麽?”
此話一出,各世家之人紛紛小聲討論起來,各家都不想讓自家子入軍伍,一是入了軍伍這些個世家子未必能夠受得了這苦,二是家族繼承人怎麽可進入軍伍,若是不幸中途而亡那麽他們家族再想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呀。
“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再做分曉可好?”叔孫通不慌不忙的說道。
下邊各世家主停下討論,齊齊看向了叔孫通。
“某家知曉各位家主所擔心之事,此事也與上柱國盡言,上柱國之意是加強與各位世家的聯係,也是想給各位世家一個在這個亂世裏建功立業的成就。上柱國表示薜縣世家子主脈自願入軍伍,而旁支必有一人入軍伍。如此安排,諸位可有異議?”叔孫通將項梁的意思告訴了他們。
“主家可以不出人,都是讓旁支去?這個好像倒不是不可以,李兄你覺得如何?”
“徐兄,此事可以,隻要家族主家自願,那些個旁支為了家族去入軍伍,卻是應有之分。”
下邊的各個家主與親近的家主討論著,那許姓家主慢慢的坐了下來,心下想到果然不愧是大世家出身的人呀,這是要將整個世家捆綁在一起,已經不讓你們主家出人了,若還不應接下來會如何呢?他不敢再想下去,既然已經無路可走,那就隻能硬著頭皮應下才能夠保全家族,裏外不過一旁支子而已,對於家族影響不大。想通了這些,許家主再次站了起來,“叔孫先生還請向上柱國回複我許家願意出兩名旁支子入軍伍。”
其他那些個世家主沒想到這薜縣第一家族的許家居然一下子出兩名旁支子,那他們不出也不成了,所以紛紛讓叔孫通上報各家的旁支子入軍伍的人數。
叔孫通讓老管家將這些個家主所報人數統統記下,並對他們說到“諸位,還請盡快選出人選送入軍伍當中。另,某還得提醒一下諸位,切不可虛與委蛇,應下不送,後果會如何,某家也不確定。但以上柱國之脾性怕是會做出些什麽,還請諸位莫要自誤才好。言盡於此,還請諸位回去安排吧,天色已晚某家便不留諸位用膳了。”
各家主聽到叔孫通的送客之意,也明白如果出爾反爾的結果必不會太好,所以也沒有心思多留,紛紛起身告辭而去。
叔孫通見他們離去,也是歎息道“世事比人強,亂世將開,不知公子現下在哪裏呀?”
劉邦現在坐在豐邑府堂裏,看著眼前的場景,真心是感慨不已。打了兩次的豐邑,一天就在蒲將軍的協助下打下來,他不由得自己反思自己,是什麽原因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
論猛將他手下有—樊噲,論整軍能力他手下也有—周勃,論後勤他手下更是有—蕭何,這些也都是當世的英才,怎麽就與項梁軍中之人差距這麽大呢?
他是親眼見到了,那五千兵甲的戰鬥力是如何的?他的兵跟這些兵甲比起來,那真的就是狼與狗的區別,並不是他覺得自己的手下這些士卒是狗,但是那股個狠厲在他的軍中目前是看不到的,看來得找周勃、灌英他們好好的聊聊,這樣子下去不成呀?
正在劉邦想著的時候,門外蒲將軍進來找到他問道“沛公,不知道咱們什麽時候出發去將整個四川郡的其餘地方攻打下來,好去東海郡協助大公子?”
劉邦連忙起身說道“蒲將軍,咱們修整兩日在上路,我已經讓蕭何寫下了勸降檄文傳給其他四縣,想來最多三日就會有消息傳回來,若是有人不降咱們就直接過去即可,肯定耽誤不了大公子的事情。”
“好的。沛公,那某家回營中訓練去了。”蒲將軍正待離去,劉邦將其叫住,道“不知蒲將軍,我能不能安排周勃、盧綰、樊噲跟灌英隨你同去,看看將軍是如何訓練的?”
“沒問題,我在營等著各位將軍。”蒲將軍笑著應道。對於訓軍之法他沒有什麽可以隱藏,畢竟是友軍而且今後這位還可能在楚國地位會不低,別看蒲將軍是個武人,心思也是通透的很,也就沒有必要拒絕。
“那邦先謝過將軍了。”劉邦一拱手謝過,蒲將軍拱手道別後,劉邦即安排那些人到蒲將軍軍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