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邯攻魏(六)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A+A-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丞相,我等是否要出兵呢?”武臣看著張耳問著。
    “哎!梁文都說了唇亡齒寒故事,咱們不出兵不成呀!!”張耳說道。
    “那讓誰去呢?”武臣追問著。
    “陳餘是肯定不會去的,我猜想此次章邯出兵定是有必勝之把握。他自己擁兵四萬駐守黽池,也是想看看其他兩路兵馬的進展情況,據守關中是他們最後的退路,但……”張耳沒有再說下去。
    武臣明白張耳所想,六國現在隻有楚、魏、齊、韓是原來的貴族傳承,他和韓廣按以前來講那就僭主,名不正言不順。他們也知道其他那些本主國對於他們這兩個稱王者是看不起的,要不是反秦大勢所在,他們的下場不會比陳勝好多少,隻不過眼下這個情況……
    正在武臣想著的時候,外邊一個小校跑了進來,“報大王,李良將軍派人來請援,但是……”
    武臣看了一眼那名小校,道“說下去,怎麽了?”
    那名小校奓著膽子繼續說道“大王之姐在城門外把那個求援的人給打了一頓說“李良自己沒本事,求什麽援呀,死在那裏得了。”之後就把那個求援的人不許進城。那人就…走了。”
    張耳雙眼無神的看著大殿的頂,心下歎息道真是無知婦人呀!
    武臣也是驚訝道“阿姐這是要幹什麽?快去叫人把她給找回來?快去!!”武臣大喝著讓小校去將姐姐找來問問這是什麽情況。
    張耳這個時候說道“大王,還是準備一下吧。李良怕是要回兵了。”
    “這……不至於吧。”武臣懷有僥幸的問。
    張耳沒有再就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說“大王,魏國之事咱們怕是沒有時間理會了!”說完張耳走出了大殿。
    武臣愣在原地,他不知道他姐姐這是犯了瘋病麽?
    張耳來到了館驛,梁文見張耳那欲言又止的樣子,也就知道了情況,苦笑著問“何以如此?”
    張耳無奈道“家中有賊,若後院不安,怎麽能對敵呀!!”
    梁文理會,向著張耳一躬到地,起身離去。
    張耳看著梁文離去的背影,搖著頭歎了一口氣,朝著陳餘的府地走去。
    魏豹帶著人終於在三日內來到了盱眙。
    顧不得形象,來到楚王宮前讓人向楚王通報魏國求援使者求見。
    懷王已經聽了項梁的提前匯報,知道了秦軍的動向,更是知道項梁已經做了安排,這個時候魏使來到,他立刻讓人去叫來項梁、陳嬰、宋義到大殿共同接待魏使。
    乾元殿。
    懷王坐在正中,左側是項梁、陳嬰、宋義,右側則是魏豹。
    “還請楚王派兵協助呀!”魏豹此時開口道。他已經將魏王咎的求援信簡給了懷王。
    “魏使不必如此著急。”懷王說道,完後看向了項梁。
    項梁此時則是對著魏豹道“魏使,某已安排東陽縣附近的人馬三萬,於前日向著薜縣進發,若那章邯提兵進犯,我想他們及時支援是沒有問題的。”
    魏豹一聽如此,也是放下心來。
    “那不知……”魏豹猶豫了一下沒有繼續問下去。
    “哈哈,魏使但放寬心,某家已經動員好了士卒,三日後還請魏使同我等一同出發,可好?”項梁大笑著跟魏豹說著自己的安排。
    “若是如此,豹先行謝過楚王還有武信君了。”魏豹激動異常,他魏國這回是有救了。
    齊王田儋在許溝到來之後很是痛快的就答應了他的求援要求,還表示自己會親自統兵支援,許溝感謝不已。約定好三日後,隨軍同行,許溝先行告辭了。
    壽春。
    軍營內。
    吳廣聽著一名小校的匯報。
    “這個家夥居然去了芒碭山?”吳廣奇怪的問道。
    “是的。據消息稱韓信還在陳王墓前靜拜許久。”小笑道。
    “還真是個人才,咱們在那裏可是有不少人在巡邏,他居然能夠不驚擾到這些人而進去,不錯!!”吳廣心情大好。
    起身想要出去找趙暄,好像想起了什麽後又問道“那韓信最後去哪兒了?”
    “消息裏邊沒有說。”小校回答道。
    吳廣無語。
    城內。
    東城靠近城牆邊上的老街裏。
    趙暄的房子在這裏買下了一個小院。
    張良站在他的麵前,趙暄有些奇怪按說他現在不是應該在韓國麽?
    於是問道“子房,你怎麽找來的?”
    “在這壽春城裏,想要找到你怕是不難吧?”張良說道。
    “那子房來是有什麽事麽?”趙暄問。
    “就是想知道此次的章邯攻魏,公子有何打算?”張良沒有說自己來的事情,而是問道章邯的事情。
    “打算倒也說不上,這個是已經安排好的計劃,隻不過是要開始實施了。”趙暄說道。
    “那不知公子的計劃是……”張良想問問是不是與自己想的一樣。
    “你應該猜到了吧?”趙暄反問道。
    “你還真是如此打算的?”張良有些驚訝。
    “對呀!一個有野心卻不實施的人比一個有野心就要實施的人,哪一個更好?”趙暄問張良。
    “……”張良無語,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劉邦與項羽我想你已經見到了吧?你自己覺得他們如何?”趙暄又再次問道。
    “項羽倒是一個很有實力的人,且野心實足,將來必是這個天下間不可多得的猛將之才,但他沒有擁天下的氣運,性格方麵的兩麵性,使得他即要從本心,卻也要守規矩。而劉邦與之正好相反,劉邦明白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他更懂得隱忍,這種人一般都比較難對付,且他擁天下的氣運。”張良淺淺的說出對兩個人第一印象。
    “看來你更看好劉邦了吧!”趙暄道。
    “不,自打三星匯聚於南方以來,你的星光更加旺盛,而那項羽的星光則是淡了不少,劉邦的沒有過大的變化,想來他還是沒有成為真正的一方大勢力。而你不一樣,可能你才會是這個時局裏最大的那個變數。”張良道。
    “怎麽?子房要不要來與某一起?”趙暄再次進行招攬。
    “我想等著看公子是如何將項梁這個有野心卻不實施的人消除,再做打算吧。”張良說道。
    “也好!我並不強求。不過,子房還請多待上幾日吧。我已經讓人去叫陳平了,想來再有個幾日他就能夠到了,你們正好可以交流一二,且還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想要與你們一起商討。”趙暄說道。
    張良一想也沒問題,章邯攻魏還得有些時間,再說了魏國若是被二次滅國,他韓國也不會存在多久了,何況他也想知道趙暄的這個大膽的猜測倒底是個什麽內容。
    想著順勢點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