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項梁殞命(七)
字數:6455 加入書籤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接到項雲的匯報,項梁馬上讓人將範增找了過來。
範增聽了項雲的匯報後,思忖著。
“武信君,章邯這是要跑了。”範增猛然抬頭看向項梁道。
“什麽?他要跑?”項梁大驚道。
“對,他要跑。而且很有可能,那天晚上偷營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了,這邊對咱們進行騷擾,他那邊就安排人撤退了。”範增說著。
“武信君,馬上安排出兵吧,要不他們就退走了。”範增此時大急道。
“對,來人,通知各位將軍準備出兵。”項梁立馬叫人去傳令各軍,自己則是對著項雲道“你還是先回去繼續盯著他們,有動靜立刻來報。”
項雲應了一聲後快速跑了出去。
大營當中快速準備著,各處將領也都接到命令忙碌了起來。
整裝待發,項梁對著範增道“先生,你在此主持大局,若是你如你所說,章邯他們必然一觸即走,我會安排人來通知你。”
“諾。”範增應道。
項梁對全軍一揮手,“出發!”
大軍向著章邯的大營奔馳而去,在楚軍大營邊上的探子在楚軍有所開始行動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回去稟報了。
此時的章邯也知道了此事,召集了剩下的將領道“楚軍馬上就要來了,做好準備,邊打邊撤。”
眾將領命出去安排。
章邯穿上盔甲,上馬手裏提著刀,看著英欒道“走!迎敵!”
英欒咧嘴一笑,扛著大鐵棍追著章邯馬後向著營門外而去。
楚軍騎兵直接衝向了秦軍大營之前,就見秦軍已經列好的陣勢,章邯提刀在前,左邊是季諾與周棄,右邊則是英欒。
項梁也沒有了心思上前答話,直接揮手大喝道“殺!”
兩軍交戰,金屬聲交鳴。
秦軍畢竟人數不占優勢,邊打邊退,最終隻留下了周棄與一萬兵馬墊後,章邯他們已經快馬向後急速而退。
一夜大戰,秦軍殿後的周棄及一萬名士兵全軍戰死,項梁繼續麵後邊追著章邯的部隊。
範增在得知項梁追著章邯北上之後,快速的安排人員將大營拆除,跟著一起北上而去。
趙暄這邊則是沒有著急,他們打算直接去白馬南側等待。
濮陽東側,在章邯的特意控製下讓項梁帶著人馬追了上來,雙方又是一場大戰。
章邯不敵,繼續向東北方向退去,而項梁在後邊眼看著秦軍上了提前準備好的船隻渡過了大河,在河南麵項梁歎息不已,隻差了那麽一點點。
無奈的項梁隻得回軍在濮陽東側等著範增他們過來。
經過此次大戰,雙方陣亡人員沒有明確統計,但是關注此戰的人們大概率的統計一番後,秦軍最少此戰損失得達三萬多人,而楚軍相對會少一些,現在人們對於秦軍的情況大多不再看好。
大河北,白馬渡。
王離與王垚看著遠方緩緩而來的章字大旗,這次的計劃之所以奇就在於,章邯是真的敢犧牲人命呀!
眼下章邯領著不到一萬五千人馬來與自己匯合,加之之前他們轉移過來的近十萬人馬,兩方差不多已經有了近二十七萬人馬,沿途收攏了一些郡城士兵跟隨,大河以北可用的秦軍已經達到三十八萬人,已經是楚軍的兩倍之數,就看什麽時候打了。
“哈哈,王大哥,終於見到你了。”章邯催馬快速的來到了王離麵前。
“是呀。章老弟,一別數年,你在驪山而我在鹹陽北大營,想見一麵可是難呀。”王離也是大笑著與章邯把手交談。
章邯與王離家是世交,征戰六國之時章邯的父親章華就是王翦將軍的親兵隊長,所以章邯與王離那是自小玩起來的夥伴。
王離叫王垚將那一萬多名士兵引到大營安排休息與吃飯,自己則是帶著章邯回到了帥帳之中,王離問道“老弟,此次計劃如此之大,可有把握?”
“大哥,依我的計劃目前是成功的,損兵折將,倉皇逃竄,狼狽不堪,一擊即潰,這些都已經落在了項梁的心裏。接下來就看他會不會沿著大河向東而來了。”章邯喝了口水道。
“他若是來的話如何實施?不來的話如何打?”王離再次問道。他想要配合好章邯的這個計劃,肯定要把一些之前看到過的不明白的疑問之處了解清楚才可以。
“項梁若是派兵而來,我們就小股部隊配合南側城池防守,隻要擊退就好,這樣的情況多了,項梁必然會引大軍前來。若是項梁親自來咱們就可以選擇一個好的時機再次偷襲,隻不過這次是全部大軍一起去。白馬此處水較淺,將上遊水路截斷,咱們就可以直接過河了。”章邯道。
“若是他們不來的話,咱們就去找沛公那邊,將他們的分兵打掉,讓項梁不得不把這些部隊召回,咱們順勢收複失地,固守城池。以備決戰。”章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那你想過怎麽引誘他們過來這邊打麽?”王離詢問。
“我不太想到大河以北來打,如果楚軍能夠到大河以北了,也就證明咱們南方的城池已經全部丟了。”章邯有些訕訕的說。
“是呀,大秦天下這也多久呀。就要到了崩潰的邊上了。”王離很是惆悵的說著。
“別說你了,現在誰都在想這是為什麽?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統六合,自打他仙去,怎麽一下就……我不明白呀!”章邯也是如此想不明白。
好好的大勢,隻不過是換了個皇帝怎麽就能一下子改天換地了,這讓那些打了統一之戰的先輩的後代們,怎麽也看不清楚這倒底是為了什麽?難道他們先祖們的功績都是錯的麽?老天爺就不想讓這天下歸一,還是喜歡那種分封列國的樣子麽?
“好了,你也早點去休息一下吧。調整一兩天,那邊的消息我去查探。”王離對著章邯道。
“好的。大哥,這一夜可把我累壞了。我先睡會兒去了。”章邯起身隨著王離來到了給他安排的大帳當中,倒下就睡了起來。
趙暄一行人來到了白馬渡口南岸,派出人員到北岸查看。
半晌的時間,人員從北岸回來報告道“公子,在白馬渡口北側三十五裏的地方看到了有大片的秦營存在,屬下沒有上前隻是遠遠的觀望,目測預計這個大營大概占了有三十裏的樣子,估計得有近三十多萬的戰兵。”
趙暄點頭應了一聲,看向了陳平與季布。
季布道“連營如此之長,怕是真得有三十餘萬人馬了,那章邯看來當時在營也不會超過五萬人呀。其餘都提前轉移到了這裏。”
陳平道“如季將軍所言,章邯好算計呀。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了這麽大一個戰略空間,還真是個戰事人才。”
趙暄也開口道“是呀。咱們眼下還真就缺少這樣的人才呀。對了,韓信呢?”
“這小子自那次在芒碭山見過一次後,某已經派人出去找了近兩個月了,真不知道他又跑哪兒去了。”季布摸著額頭道。
“果然這些個有才能的人都不能按正常人的思維來想象呀!”趙暄感慨著。
“公子,不過我認為這個小子會不會直接去了太行山呀?”季布突然想起了什麽。
“這倒是有可能,公子,季將軍與鍾離將軍給他寫過信。他又去了陳王那裏,想來定是去了太行山。”陳平也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樣。
“按說他要是去了的話,以腳程算先生沒下山之前他就應該到了呀,那先生是沒見到麽?”趙暄好奇的問。
“那個小子肯定是先入伍了,根本就沒想著用我們的舉薦,他是想靠自己的本事讓公子你注意到他。隻是沒想到的是,公子這一出來就沒回去。”季布笑著說。
“先生派個回去,查一下是不是韓信已經到了,要是到了就先不理他,讓他自己在軍中先練著,這樣對他有好處。等我回去之後再說。”趙暄也是笑著。韓信在項羽手下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一個執戟郎而已,先當個大頭兵也不算委屈了他。
陳平應了聲在門口對著親兵吩咐了一句,剛轉身回來就看見一名小校急匆匆的從外邊跑了進來。
見到陳平在外邊,小聲跟他說了些什麽,就把手裏的信簡交給了陳平,陳平安排人讓這名小校先去休息,自己則是走進了大帳。
趙暄正在與季布聊著韓信的一些趣事,見陳平臉色不好的進來,於是問道“先生,可是出了事?”
陳平看著趙暄想說什麽,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麽說,將手裏的信簡遞給了他。
趙暄此時心裏有了些慌亂,一般來講陳平很少會出現眼下這種情況,都是會有什麽說什麽,可……
他接過信簡,展開看後,腦海裏像是一道驚雷炸響,身子不由得搖晃了起來,雙眼一陣恍惚,一口鮮血噴出,直直的向後倒了下去,要不是季布離著他不遠,伸手將他接住,怕是直接就得躺到地上。
陳平想到了公子情緒上可能接受不了,但沒想到情況如此嚴重,對著外麵大聲叫道“快去叫軍醫過來。”
季布則是將趙暄抱起來放到了帳中的床榻之上,用手將趙暄嘴角的血跡擦幹,疑惑的看向了陳平,問“先生,那裏寫了什麽?公子這是……”
“哎!吳廣將軍戰死,葛嬰、李茂將軍也都戰死了,咱們派去百越的那一萬人隻回來了不到八百人,要不是趙二去人接應,這八百人都可能回不來了。”陳平也是聲音略帶苦澀的說道著。
季布也傻在了那裏,他們對於吳廣與趙暄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清楚的,可以說現在陳王起義的老人裏就隻有吳廣、葛嬰、李茂三個人還在他們的軍中,其餘人差不多都是後來進來的,隻不過這一次居然一下子都損失掉了,這讓公子怎麽能夠受得了呀。
季布又問道“知道是誰麽?”
陳平遙著頭道“趙二他們正在查,根據那八百人的講述和接應他們的人回來說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隊伍,隻有不到五千人,就把他們打的無從應對,而且從身上的衣服根本看不出來是那裏軍隊,不是秦軍的一身黑,也是楚軍的一身紅,更不是當人的裝扮。咱們對於百越這個地方知道的還是太少了。”
軍醫走了進來,給趙暄號著脈,又看了看趙暄的麵色與眼睛,對著二人說道“公子此次是心神受損,才發生的嘔血驚厥,老夫給公子開一副養護心脈的藥先喝三劑。”
“那公子何時能夠醒來?”陳平問道。
“公子這也是多日未曾好好休息,再加上心神受損,怕是得再過個二三天才能夠醒轉,還有就是先生,公子醒轉之後一定要勸他回到太行山將養一段時日,在此期間切不要可操心操勞,輕則心脈受損不易好,易受涼與受驚,重則心脈崩斷天不假年呀。”軍醫對著陳平道。
“這般嚴重?”季布有些不可相信的問道。
“公子脈象不穩,浮沉兼具,此體內正邪之氣互不相容之相。加上操勞心神過度,休息安眠過少,身體本就已經到了害病邊緣之上,另公子年幼身體底子虛浮,近些年來雖然一直在鍛煉,可畢竟是沉屙難醫呀!所以公子若是不靜養個二三年的時間,怕是年關難過了。”軍醫也是唏噓的說道。
陳平此時也歎氣一聲道“明白了先生,不請先行開藥,待公子醒轉我們就帶著公子回去太行。”
軍醫在帳中開了藥方後,交給季布讓他安排人找地方去抓藥,回來好給趙暄煎服。
陳平則是連忙寫下一封書簡讓一名親兵這此簡送到安邑給張良,而另派一名親兵到鍾離處讓他帶著人馬快速過來。
做完這一切,陳平有些心疼的看著眼前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頓時覺得自己的肩頭上的擔子有些重了。
季布安排抓藥的人回來將藥給了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