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集結大軍(一)
字數:3096 加入書籤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當楚國也因為匈奴之事發聲之後,項羽、劉邦領著十五萬楚軍回到了彭城,劉邦則是給蕭何去了書簡,讓他安排灌英、夏侯嬰率軍及軍糧一齊來到彭城匯合,十日後向北進發。
趙、齊、燕、魏、韓等國得知楚國出動大軍十五萬,他們也隻得跟著一起發兵,多的五萬,少的二、三萬,先行到趙國的邯鄣外郊集合,因為暫時沒有所謂的諸侯同盟的盟主,也隻得各自安撫好各自的兵馬,不讓他們出現一些亂子,以避免給本國帶來一定的口碑上的影響,畢竟此次出兵更多的是為了增加一些國內人民的認同感,真正能夠指望上打的也就是以秦和楚為主力,對於趙暄他們全都忽視了。
蒙武在接到詔書之後就起程前往了長城軍團的駐地大同,來到長城軍團已經是秦二世發出詔書後的第三天。
到了駐地,叫來了蒙專問道“現在長城軍團的訓練如何?”
蒙專道“上戰場完全沒問題,戰力保持良好。”
“那就好。現在全軍還有多少人?”蒙武問。
“還有不到十萬人。”蒙專回應。
“嗯,怎麽會少了五萬多人,人呢?”蒙武一下子就急了,這少了五萬多人,怎麽朝中不知道?
“三少,是……是……”蒙專有些遲疑要不要說出來。
蒙武看著蒙專的樣子大聲叫道“說呀,吞吞吐吐的?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蒙專一看蒙武急了,也隻能硬著頭皮看了一眼左右的人,小聲的說“三少,讓他們先出去吧。這裏邊有些緣由他們不便知道。”
蒙武一聽他這麽說也知道裏邊可能有些大事,要不以蒙專的個性是會直接就說出來的,於是對著後邊的人道“出去守住,沒我的命令誰都不能進來。”
隨從應了一聲後出了大帳守在門外。
“三少,這少的五萬人是……是大少派人調走了的,對了還有扶蘇公子的令牌。”蒙專小聲的說著。
蒙武聽完,雙眼直接就瞪了起來,拉過蒙專壓低著聲音怒喝道“你說上誰調走的?大哥和扶蘇公子?你騙我呢吧?他們都已經死了,死了兩年了?”說著,蒙武的眼淚不爭氣般的流了下來。
“三少,是真的。我怎麽敢騙你呀。”蒙專被蒙武晃得都快散架了。
“真的?那你跟我說說是怎麽回事兒?”蒙武聽到是真的,一下子來了精神。
“這事情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那天一道聖詔下來,扶蘇公子和大少就跟著一起自殺了。當時扶蘇公子和大少都提前安排好了相關的事情,就像是他們知道會有人來賜死似的。人就這樣沒了,我們本來想就將公子和大少在長城這裏下了就得了,可是來傳詔的人非得將他們給拉走,說是公子要始皇帝同葬,而大少則是護衛,我們也就沒有辦法隻能讓他們將兩人的屍體拉走了。過了得有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對了也就是七月的一天,來了一個人拿著大少的一封手書,字體真的是大少的,還有扶蘇公子的一道令牌,那個牌子隻有扶蘇公子有,是大少專門給公子打造的可以調動長城軍團的令牌,天下隻此一個。而且樣式什麽的也隻有我、蒙何等三四個人見過,所以我當時將蒙何他們一起叫過來確認之後才知道,大少他們還活著,而且這五萬人馬是他們調往百越的。”蒙專一口氣將事情說了個清楚。
蒙武直接就傻在了那裏,他不明白既然大哥沒死,為什麽不讓他們知道呢?這他們到底是有什麽更大的計劃麽?而且去百越,那裏不是趙佗去了麽?據朝中的人說那裏還在打著仗,趙佗並沒有完全將百越占領,要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怎麽可能讓國中這般的亂,隻要是黃金騎兵團在,誰還能夠這般的肆無忌憚。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大哥他們沒有告訴我們也肯定是有他的計劃,而我現在的目的 是要防止匈奴過境。
想到了這裏蒙武開口道“蒙專,匈奴有異動這個事情你們知道麽?”
蒙專道“我們知道,不過看他們的情況像是去跟東胡打,所以我們也沒有放在心上。”
“嗬嗬,看來沒有我大哥在,你們還真是放鬆了不少呀?”蒙武笑著揶揄道。
“三少,是不是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蒙專一下子就聽出來蒙武的話裏有話。
“一個就在你們邊上沒多遠的反叛勢力都能夠探聽出來匈奴想要從右北平那邊進打我大秦,而我們自己卻是什麽都不知道,你說可笑不?”蒙武道。
“什麽?三少是說那個太行山上的那些人?”蒙專道。
“嗯?聽你的意思是你對他們知道些什麽?”蒙武來了興趣。
“三少,我並不太清楚那邊的事情,也隻是聽蒙衝說起過,要不我把他叫過來,你問問他?”蒙專道。
“成,你去叫吧。”蒙武也想知道那個太行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勢力。
先放下蒙武這邊的事情不提,其餘五國的兵馬已經集結在了邯鄣城郊,趙王成帶著張耳和陳餘來迎接各地方的這些個王子們。
雖然他不是召集者,可是這個地方是離匈奴最近的地方,也是離著右北平最近的地方,所以各位王子們也就選擇了趙國的地方,其實燕國是最合適的,隻不過大家都因為韓廣最早是武臣的手下,更不是貴族出身,所以大家都很自覺的將他給排除在外,這回燕國派來的也就是後來的燕王臧荼。
楚國的軍隊則是直接向著右北平的盧龍進發了,這讓五國的那些王子們有些不太高興,你說我們這麽多人在這裏等著你們,結果呢?
可是形勢比人強,沒辦法根據探馬報上來的時間,楚國大軍到盧龍差不多還有三天的時間,而他們從邯鄣過去也差不多的時間,於是各國紛紛向著盧龍進發了。
現下的就形成了代地為長城軍團,盧龍是六國,漁陽是太行的這麽一種防守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