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匈東之戰(十二)

字數:2496   加入書籤

A+A-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放下前邊的戰爭不提。
    趙暄站在漁陽的客棧裏,看著外邊的天空,身邊跟著張良與陳平,緩緩的道“近來有什麽別的消息麽?”
    “公子,英布那邊倒是打了一場大勝,韓信那邊剛剛接到消息,已經在小路後半路上,冒頓與季布打了一場,互有勝負,因為地形的原因,此戰規模不大,雙方的傷亡基本維持在一對一上,各自損失了近五百人。”陳平告訴趙暄。
    “哎!又是五百的兄弟再也回不來了。告訴韓信他們,不管如何也要將兄弟的遺體盡量在戰後運回來,還有通知家裏邊,在後山建個祠堂吧。把這些個戰死的兄弟的牌位立在裏邊,還有就是軍功與撫恤這一塊一定不要少了,看看他們家裏還有什麽人,派人去接了來,咱們給養著。”趙暄歎了口氣後,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安排著。
    “是,公子。”張良應道。
    自打張良來了之後,他與陳平就把一些工作給細化分工了,平日裏,陳平主要負責外邊的斥候發回的消息的整理與分析,並交給趙暄,重要的事情還需要與張良提前商量好對策才能夠傳給趙暄來做最後的定奪。而張良則是主要負責軍隊方麵的一些軍情和軍務的處理,同時他與陳平共同處理的就是寨中的一些大小生活與物資事務,可以說是軍、政、情三個方麵的工作,他們兩個人同時負責。
    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趙暄也會跟著一起處理一些政務,這也讓趙暄感覺自己手下的文臣有些捉襟見肘了,但是他現在的身份還不足以招攬到一些特別的人才,當然他身下還有一個叔孫通,可這位主要的工作是負責教育整個太行軍的下一代,培養接班人,因此上他是不能夠提出來處理一些雜物的,再加上以叔孫通的名望招攬而來的都是一些隻能教書育人的先生,所以趙暄還是按照他所在的那個鄧爺爺提出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沒有去打擾。
    寨子裏的這些個軍士與將領們則是對趙暄那裏感恩至極,你見那個當君主能夠如此為了下邊的這些個打工人著想的
    一、分田山中隻要開墾出了合適耕種的田地,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他們這些個將領而是那些個士兵,家裏還有親人的就一起接過來,給他們地種,打上來的糧食,隻需要給寨子裏交四成就可以,其餘的全都是他們自己留著吃用,這簡直了就是天堂一般的地方,那些個兵士們還不得拚命訓練,回報趙暄。當然了趙暄也是沒有這種想法,畢竟寨子裏的人都能夠自給自足了,還有一些餘糧交上來,也正好能夠他們這些個士兵們日常訓練和當官的人們的日常食用。
    二、放牧在太行山後山麓,緊挨著的就是現今的內蒙古大草原,在那個時候叫做敕勒川,北朝的時候有個詞就叫《敕勒歌》,(我想許多應該還能記得。)這個草原正好就在河套平原的東側,屬於現在的呼和浩特市,再向東就是輝騰錫勒大草原,那裏就是突利堅的部落所在了。趙暄在來到這裏的時候發現了這塊進場還沒有被匈奴人所占有,因為離得長城一線有些近,所以冒頓當時並沒有想著提前交這裏給收回,因此上趙暄就安排專人找來了士兵裏有在家裏會放牧的家人們,還有一些在匈奴被大部落滅掉的小部落逃難的人被趙暄給接收後,安排在這裏進行放牧,這樣寨子裏經過一年的時候,每日都有肉吃還不太現實,但是每半個月就能夠吃上一頓肉還是可以保證的了。
    三、養豬趙暄在穿越之前也是喜歡看一些穿越的小說,對於古代的一些生活他也因為興趣在網上查看過,在這個時代羊才是主流的肉食,豬肉因為沒有閹割技術,所以豬肉天然的帶著一股子的腥臭味,上位者是不會吃的,而下層平民還不見得吃得起,因為沒有太多的人養,所以這些個豬基本上都是野生的(野生的不是野豬,家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相傳在黃帝時期就已經將野豬、野養、野牛和野馬進行馴化的記錄了,隻不過豬不好吃,所以養殖的人少。)於是趙暄就安排人將一些野生的豬抓回來,嚐試著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馴化的後,把幾隻看起來基因不錯,體格不錯的當成了種豬,還有一些母豬留下來之外,其餘的公豬按照趙暄給的方法,對公豬進行了閹割處理,最開始試驗的那兩頭豬最終還是沒有逃過細菌的感染,死掉了。趙暄又安排人研究怎麽能夠在閹割之後不會死掉,找了不少的郎中進行研究,最終還真讓他們這些個大夫給研究出來,這樣豬這種肉食品才真正登上了太行軍的餐桌。
    四、醫療趙暄還給這些個大夫在太行山下建了個小型的醫院,可以一邊給人治病,提高醫術,還能夠進行相關的研究,這些個大夫們那也是樂此不疲,周邊的百姓聽說了這邊有個不用花錢隻能看郎中的地方,則是經常來這裏看病。趙暄一看幹脆跟這些個大夫們一商量,不如再開著醫學院,讓他們給他們相熟悉的大夫寫信,還讓他們在醫院門前立了個牌子,招收學徒,不僅能夠給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裏的孩子一個工作,還能夠熟悉趙暄提出的醫院裏的學徒家人病了,醫院給免費治療等的措施,得這一下,醫院門前天天的都是人滿為患,看得趙暄、張良、陳平還有大夫們都是一陣唏噓呀,天下再這讓下去就真的完了。
    趙暄看著處邊的天空,一陣烏雲掩住太陽,歎了口氣道“真正的決戰要開始了!!子房、子安(陳平的字,自己起的),咱們也該準備一下了。”
    張良、陳平應了一聲是後,回房去做準備了。
    天空越來越暗,這將昭示著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