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天下之穩定論(終)

字數:2440   加入書籤

A+A-




    大華春秋,混在秦末一統天下!
    “諸位,這天下之事,大多之時看起來是我們這些立於此地之人在掌握著權力,掌握著軍隊,然而,這天下真正的主人並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這天下之萬民。”趙暄看著下邊的那些個大臣們說著。
    此話一出,下邊的那些個大臣們都有些不太適應,更是有些人在那裏交頭接耳。
    “黔首,賤民也能成為這天下之主,那我們這些人算什麽?”
    “公子說是就是唄。你不要表現出來,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別因此丟了。”
    “是極,是極,多謝仁兄提點。”
    張良、陳平、韓信等人都明白了趙暄的意思,因為他們所有要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讓這些百姓們過上好日子,所以趙暄所說的天下乃是百姓之天下,這話,不為過。
    趙暄想起了後世,自己所處的時間段裏,尤其是在那段被列強所打開國門,而當時的清政府裏也有一些人想要力挽狂瀾於大廈之既倒,可是呢?
    內鬥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於不同於自己的想法與意見,不能夠為我所用的言論與世人,這些都是赤裸裸的仇恨,算不上是階級鬥爭,隻能算做是一種十分嚴重的內卷,而卷的確是老百姓,而不是那些真正的鄉紳與地主,不是那些真正擁有特別的皇家。
    就是這樣才最終導致中華民族在那個特殊的時刻裏,許多為了能夠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人,前赴後繼,浴血拚命,最終換來的還是當時的資產階級的愚弄與放棄,當權者隻能夠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中華民族的家族概念在那個時候還是深入人心的,為了家族的利益,國之利益又有什麽是不可以放棄的呢?國都可以放,百姓更加不算人了,因而上“亂世人不如太平犬”,就是當世時的最真實的寫照。
    那個時代,與現在這個時代有區別麽?
    答案是沒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不同,而唯一沒有變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一直處於舉世為艱當中,無論何種主義,無論何種的意識形態下,百姓的生活,百姓的所需要,都是極為簡單的,那就是要有一個安穩的生活,能夠有自己的工作,能夠賺到錢來養家糊口。
    趙暄並沒有責備那些人,反而用更加堅定的語氣道“諸位,我之出身大家都應明了,當我還是一個平頭百姓的時候,我所能夠接受的就是秦法的約束,而當時的你們則是那個特權階層,你們看不到我們的苦,看不到我們的不易,對於當時的你們來說,我們這些人無非隻是為了能夠給你們生活增加一些物資的奴隸,或者說是牛馬而已。
    你們不生產,你們隻能通過家族裏的傳承,就能夠永遠的在我們這些人之上,所以在你們看來,這個天下隻是你們的,是你們協助皇帝或者是王管理的,因而你們看不起那些隻知道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
    然而,若是沒有了這些個辛勤勞作的百姓,請問諸位,吃從何而來?衣從何來?住從何來?乘的馬車何人來趕?
    輕賤百姓,欺辱百姓,令百姓無家可歸,無田可種,無糧可食,無衣可穿,那麽百姓會如何?
    反,陳王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做了將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天下給攪亂了,攪得這天下三分,讓當時的六國複辟。
    這天下打來打去到現在已經近十年了,這十年裏百姓的生活雖然依舊困苦,但我唯一慶幸的是在我華國之領,百姓的生活確是要比其他兩國的百姓生活的好,軍士的待遇更好,所以才會有了如今的上下用命。
    這個天下要想真正的穩定下來,就隻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讓百姓對於國家的歸屬感更強,對於國家的政策更加強效的去執行,讓百姓對於國家的發展更加的有信心,反過來,我們這些官員要更加的對待百姓要好,對於百姓的困苦要深入其心,深挖內裏,將一些讓百姓的生活過不好的因素或是人或是事,按照法律、法規等可依之法處理。
    隻有百姓真正的安居樂業,讓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好,讓百姓們有了更高的幸福感,那麽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也就會越來越穩定。
    諸位,各司其職,各用其力,千萬不要將心思用偏,若是某發現一個則會嚴厲的處理一個,發現一個部門如此就會嚴懲這個部門,誰都不要想著自己會是那個能夠逃脫的人,督查院的工作就是要看著你們好好的工作,為了百姓謀福祉。
    諸位可都明白了?”
    趙暄的這一番話,讓下邊的大臣們後背發涼,一個個的噤若寒蟬,紛紛點頭稱是,自己則是在想著要如何才能夠真正按要求做到。
    有些聰明的人,聽了這一番話後自己已經開始想要如何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快速的轉變過來,要不將來可能真的會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