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語言文字

字數:8311   加入書籤

A+A-


    烽火耀中華!
    這天沈日秋家裏來了一個人,居然是長久沒有消息的王藝。其他三個學生都來過了,他們都不知道這王藝的下落,也讓沈日秋擔心,以前在學校時,最擔心也是他,一個人在房間裏畫東西,連麻將都不打。
    王藝的身影何其落泊,差不多象個叫花子,雙眼充滿迷離。
    沈日秋將其迎進屋。
    “請校長幫幫我!”王藝開口第一句話。
    沈日秋問“修練碰到了什麽困難?”
    王藝說“哎,困難重重,我好象迷失了方向”
    沈日秋說“不急,你慢慢說。”
    王藝道“當初我有錢了就世界旅遊,去觀看歐洲的壁畫、非洲的偶像,可是語言不通啊,”
    沈日秋說“我逃到國外,也逼著自己學阿拉伯語,你學,不就行了?”
    王藝說“如果是一門語言當然沒問題,可是我幾乎跑遍了世界,學不過來呀,太多了。”
    沈日秋說“這倒是個問題。”
    王藝說“如是我就想,為什麽這個世界搞這麽多語言?讓人好不方便,如是我就想能不能一個語言呢?”
    沈日秋大驚“統一語言文字?”
    王藝點了點頭說“嗯,有以這個想法後,我就將世界上所有的語言文字采集了回來。”
    沈日秋說“這可是個大工程,你怎麽帶得了?”
    王藝將衣服一拉,裏麵都是u盤,排得密密麻麻的。“就用這裝了回來,並且將所過之地的畫,無論是石壁上的,還是房子上,我都照了回來。”
    沈日秋說“那你文字造出來了沒有?”
    王藝搖了下頭說“沒有”
    沈日秋說“可有發現?”
    “有”王藝將手機拿出來,將一個u盤一插入,交給沈日秋看。
    “你看,這是阿拉伯係文字,主要是一筆下來,中間彎曲交叉,象條蚯蚓一樣,是連筆,你看,這是歐洲係都是一個個的字母,進行橫向排列,極為簡單;這是東方係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世界上就這三大體係文字。”
    沈日秋聽了點點頭,“不錯。那你如何統一呢?”
    王藝說“現在沒有統一,隻是看了這副圖後,心中有些想法”王藝又打開一張圖,是中國的一個書法。
    王藝說“校長,你看這字如何?”
    沈日秋看了很多書法,小時候還臨帖呢,其中最有名的算王曦之,還有顏真卿等人的,無一不是高手,字好啊,可是看了這幅字,字體結構卻不相同,寫這字的人不象是在寫字,而是象玩字。
    就說“玩字。”
    王藝笑了笑說“同感,這是北宋時期一個書法家的字,叫米芾,又叫米癲、因是襄陽人,又稱米襄陽,人稱狂草之祖,但我在眼裏就是玩字,他不是在寫字,而是站在字上玩戲,因此有些啟發。”
    沈日秋說“嗯,你說來聽一聽。”
    王藝說“米芾的字,扭曲程度如阿拉伯文字,其筆畫時聚時離,如歐洲字母,而整體則是漢字。”
    沈日秋大驚,這字如同王藝所言,居然暗合三係文字之道。好厲害的米芾。
    王藝說“但這字如今卻用不得。他隻是漢字。”
    沈日秋說“想統一文字何其艱難,古有倉頡造字,後秦始皇命李斯統一天下文字,新中國成立後,又搞了簡化漢字,都不容易啊。”
    王藝卻說“偏這文字有通靈之處,你看我們用手機輸入漢字,用的是英文字母,手機一變就成了漢字,阿拉伯人也一樣,變成各自的文字,因此才有了一些想法。”
    “哦,說來聽聽”
    “你看這漢字,是方形結構,上下左右,如果再將米芾這字變一點呢?將橫撇豎捺彎勾,變成標準的字母呢?”
    沈日秋說“那就是平麵的英文了。”
    王藝說“不錯,就是此意。但英文26個字母不夠用,簡單的橫向排列要變成平麵排列也要有法則。”
    沈日秋說“那怎麽辦?”
    王藝說“電腦錄入,我們可以直接鍵入字母,讓電腦計算就可以,直接變成一個漢字,因此漢字必須更改,才可以。”
    沈日秋說“嗯,看來是得改字了。”
    王藝說“改成平麵字母體係,這樣阿拉伯係的文字也就解決了。隻用將字母進行連接,這一點電腦都可以做到。”
    沈日秋說“那你這字就算改成了啊。”
    王藝說“這是基本原理,還得一個字一個字地改啊,另外還有問題。”
    “還有問題?”
    “就是讀音問題。”
    “哦,這倒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這發音怎麽辦?”
    “三係各不相同,比如伊斯蘭就是一個發言,阿拉伯一個字就發很長的音,英文則是根據字母組成,進行連讀,當然也有些發意規則在裏麵,可是東方文字卻是單音。”
    “那怎麽辦?”
    “改,”
    “怎麽改?向哪個方向改?”
    “校長,你可知道外國人說中國人聰明嗎?”
    “聽說過,其他哪個民族都聰明啊。”
    “不錯,我在黃岡聽到的發音,最為簡單。”
    “這有什麽不可?”
    “不是不可,而是發音,會影響人的思維速度,因此黃岡人的思維速度快!語言也具有跳躍性!。語言文字代表了人類的思維模式啊”
    “啊!”
    “黃岡人叫平方,不叫平方,叫方,叫焦耳叫焦,叫牛頓叫牛,這數學思路比別人就快,這物理思路比別人快,太快了,就產生跳躍,你在和他聊東,他已經在說西了。”
    “其他民族呢?他們的發言有什麽特點。”
    “東方讀音,是單音,最快,歐洲字母讀音,是連讀音具有連貫性,條理清晰,阿拉伯讀音,一個字念半天,為長音,這長音最準。”
    “三係文字,三種發音方式,有道理。”
    “問題來了,我不知道如何定發音啊。”
    沈日秋一聽,原來王藝的修練卡在這裏了,這家夥喜歡畫畫,把字畫出來,還行,反正全世界的繪畫是通用的,沒人看不懂;發音?看來得找個愛音樂的人,音樂也是全世界通用的,無論是簡譜還是五線譜,懂音樂的人就會,彈奏出來就一樣。
    沈日秋可沒有王藝參悟得深,就說“我不懂,但我相信有人懂,你做的是大事,我給你推薦一個人。”
    王藝問“誰?”
    沈日秋笑了笑說“是個軍事專家。”
    王藝說“校長,我搞的是文字,不是二哥練打仗啊。”
    沈日秋說“此人文化博大,對文字也有研究,他對文字的見解也很獨特,所以才薦。”
    王藝說“這搞軍事的人,也懂文化?”
    “不,應當說,他是個文化人,偏對軍事有見解,他是個作家,軍事作家。”
    “誰?這樣奇怪。”
    “宋宜昌。”
    “你是說那個大家談裏的嘉賓?那個沒頭發,講話挖鼻孔的人?”
    “正是他,作品也多,此人才大,學識淵博,不象其他嘉賓危襟正坐,學識也是思想在前,知識在後,你去找他。可解你之疑。”
    王藝說“那我就試試。”
    沈日秋說“倉頡,昌藝、倉頡,昌藝。看來在本世是你們二人組合啊!我得去印度,你就去北京找他吧。”
    王藝一聽,好宿命啊。
    王藝就去了北京。
    北京一個大宅子裏,王藝見到了宋宜昌。這宋宜昌居然是以前中央領導的兒子。
    王藝將自己的想法與米芾字給宋宜昌一交流。
    老頭跑到書房將自己的以前的筆記拿了出來說“王藝啊,你可幫我解決了大問題呀。”
    “什麽問題?”
    “以前我也研究文字和語言,還發明了英語記憶方法,哎,怎麽就沒有你所看到的統一方向呢,這是我以前的筆記。”宋宜昌將筆記交給王藝。
    宋宜昌說“以前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詞,而不是單字,有漢字,有阿拉伯字,也有英語單詞,這英文是字母,沒有任何意義,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詞,就有意義,漢字則不同,一個字則代表一個或者多個意義,漢字組詞則更加豐富,尤其是成語,每個成語後麵幾乎就有一個典故,學字,學詞就打中國在曆史讀了一遍;阿拉伯字與詞也有相通部分,一個字也能代表一個完成意思,比如穆罕默德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個字,隻是音譯過來,我們用四個字來組成發言,因此你說的讀音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比如用穆罕默德就是一個詞,就是一個成語,這是阿拉伯係的讀音,英語是連讀沒錯,但英語和歐洲語係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音節與音階,分別以無音來表示,根據前後字母變化讀音,可是總共隻有84音,如果我們將這84個音用字母標準化,你想會如何?”
    王藝說“我想如果裏用音鍵錄入的話,就是84個鍵。”
    “嗯,我也這樣想,”
    王藝說“如此說來,英語的讀音可以融入了,比如在電腦裏,我們可以用讀音錄入法,這樣比以前單字母錄入會快不少。”
    宋宜昌一聽點了點頭說“你的想法很好。我怎麽沒想到呢?”
    王藝說“那阿拉伯的讀音,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解決?”
    宋宜昌大驚“嗯,我看行,電腦裏漢字就有二種錄入辦法,筆字形法,拚音法,可以隨意錄入。”
    王藝說“還有一種表形碼法?隻是目前是強製表形法,如果我們將漢字改一改,那麽,就是標準的表形碼,我準備對阿拉伯文字也做如此改動,這樣我們的字庫將增大一倍。”
    宋宜昌說“你是想搞一個能讓世界通用的文字?”
    王藝說“當然,所以才來找宋老師,你既然把讀音問題解決了,這樣我就知道文字的基本構成了。”
    宋宜昌問“如何構成?”
    “26個英文字母,其他歐洲語係,如德詞,隻加了一個字母,法語加了一個字母,西班牙、葡萄牙等都各加一個字母,這是歐洲的基本表達,字母共計36個,都是橫向排列,用這些字母,串起來豎排起來,加上阿拉伯獨有的連接符號,就可以完整表達阿拉伯語,漢字則將這字母進行平麵排列,就是漢字了,隻用加入少量筆畫,而且漢字的字形改革就向組合上發展。”
    宋宜昌一聽“好,你可知道那些比英語字母多的字母,還有別的功效?”
    “什麽功效?”
    “音韻!你可知道章太炎?”
    “大學者嘛”
    “嗯,他研究音韻最深,有一次他上課,一個學生罵了一句‘他媽的’,結果章太炎回罵了二百多句,都是這三個字,居然采用了中國各地方言和各地不同時期的方言,每句不重樣,然後將時間地點一說,無人不服!”
    “這麽厲害。”
    “嗯,我也就有了興趣研究了一些,當然不是研究中國的,也是研究世界的語言,主要研究方向是三音的處理;你看啊,漢語我們可以用漢語拚音,拚音是英文字母,我們將其宣言為聲母、韻母、音調,所發出的音是組合後最終的音,讀起來快,有個問題就是發言量少,而漢字多,因此同音字多,古代中國人因此發現寫出的詩句押韻”
    “是啊,了不起,讓人讓了朗朗上口”
    “歐洲語係也有韻腳,也有詩,但丁的《神曲》,讀原文與讀翻譯為漢語的不一樣,雪萊的詩更是如此,隻有莎士比亞的作品翻譯後,還比較押韻,語句押韻就會讓人讀起來喜愛,如品茗。因此新文字這韻腳不可少。”
    “那阿拉伯語係怎麽辦?他們有韻嗎?”
    宋宜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跟我來”
    宋宜昌打開電腦,播放一個視屏,一個穆斯林在清真寺內祈禱的畫麵人們雙手向上,態度虔誠,口中發出一個聲音哦。。啦
    王藝聽了後肅然起敬,“這聲音直破蒼穹啊,太具有穿透力了。”
    宋宜昌說“所以我喜歡啊,”
    “這種聲音一定要在新語言中應用,可有什麽辦法?”
    宋宜昌說“《詩經》讀過嗎?”
    王藝點了點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宋宜昌說“這是《伐檀》,人們用了‘兮’,這個字沒有意義,是個助音字,屈原的《離騷》也大量使用了助音字,隻是司馬遷寫《史記》,特別簡明,人們稱為無韻之《離騷》,中國人愛讀史,將這韻卻忘記了。”
    “先生是說,新文字中加入助音字,可是聽過來聽過去,隻有一個兮字啊。”
    “那我們就發明,就創造,將阿拉伯文中的發音拿過來,全世界所有發音都拿過來,將羊咩牛‘口牛’,狼嚎、虎嘯、龍吟、統統納入進來,形成一個有音韻的語言係統。”
    “請宋先生幫我!”
    “哈哈哈,我們是相互幫助,在讀音上我來搞,在文字上你來搞,每個字碰個頭,每個詞碰個頭,你看這事如何?”
    “語言文字?我的天,真的被校長說中了啊。”
    “校長說了什麽?”
    “他把我倆並稱為倉頡!”
    “校長是誰?”
    “沈日秋。”
    那宋老頭大驚,一會才說“我們就一起幹吧,新文字新發音出來後,原來的文字和發音還得保留,那是曆史,語言文字要保留,還得修史,要修一部世界史,工作量極為龐大,這要社會動員起來,我在上麵還有些人,搞些經費,召集一群人一起幹。”
    王藝當然同意。
    結果事情到董明珠手中了,本來隻想把漢字改了,讓中國人用,結果她認為,這種想法是天堂的語言,大笑一揮,錢多的是,人多的是,每個民族都參與進來。一個浩大的的文化工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