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支起招牌,出門遊曆

字數:4405   加入書籤

A+A-




    幽冥之城!
    後來,他也不再費腦費神的去琢磨了。
    心想世間這麽大,那個地方又是每隔二十四年才出現一次。
    當年玄策都能找著到,自己也一定可以的。
    若真能找到仙境,自己也算是給老陳家光宗耀祖了。
    於是,他決定外出遊曆,重走當年玄策去過的那些地方。
    他想邊走邊打聽,總能尋到。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便開始了行動。
    他家並非富裕之家,當初隨軍時發的餉銀還有返鄉前發放的遣散費早已給了家人做生活之用。
    他家更不似玄策那樣是個富二代,有個當財主的老爹。
    他準備窮遊,但自己又不能不吃不喝,一個念想就能騰雲駕霧想去哪都行。
    他得靠自己的雙腳走著去。
    雖說這樣可以把乘坐馬車的銀子節省下來,但走路也挺耗體力的。
    肚子餓了得吃飯,天冷了得加衣。
    所以窮遊也並非一毛都不花。
    他思來想去,決定把老祖宗的手藝重新拾起來用。
    他曾聽他爺爺說過,那時陳家先祖們為了能尋到哪裏有古墓,除了觀山勢辨風水外,用得最多的就是打聽。
    這打聽得先立名頭找對人,不能一上去就問人家知不知道哪裏有古墓。
    那樣的話不被人往死裏打就得給綁去送官府。
    盜墓的這行曆來都隻能歸為偏門中的下九門,屬於見不得光的行當。
    挖人祖墳,有損陰德,不僅會受人譴責與歧視,自己也會不得善終。
    他先祖那會兒的,到處都有戰亂。
    要不就是外族入侵,再不就內訌造反,又遇災荒年頭。
    路邊上的死屍放在那兒活人路過都是見怪不怪。
    那樣的日子真是活的太艱難了,人吃人的事也時常發生。
    他先祖也沒辦法,吃別人活自己的命,這樣的事實在做不出來。
    自己又要活著,隻能用自身學到的本事來求活路了。
    被逼之下這才幹上了盜墓的行當。
    他先祖學到的本事就是觀風水行八卦,八字掐算斷吉凶。
    也就是常在大街上看到的一根竹杆支起一條白布來,上書“神機妙算”的算命先生。
    遇到有來算命的,歲數大些的或那種走南闖北的小販。
    再給對方測吉凶判運勢的同時,就會設局將自己要問的話頭藏於其中。
    若對方在哪裏遇到或聽過奇怪的事一般都會自己說出來。
    那樣回頭再去事發地去實地勘察一番探個點,就能確定有沒有古墓了。
    謀士如今不盜墓,但可以借用此方法來尋找那個仙境的所在。
    而且一路給人算命測八字也多少會有些收入,吃飯投宿啥的就全都不用發愁了。
    前無遠慮,後無近憂。
    未來之事已考慮周全,家裏的事也安排妥當。
    他便收拾好簡單的家當,找來一塊白布條寫上“摸骨算命”四個字,用竹杆支楞起來。
    與家人做過辭行,隻說需出遠門一趟,少則兩三載多則六七年方可回。
    他沒有向任何提及仙境之事。
    這事太驚世駭俗,世間恐怕除了自己會相信,沒人會信這世間還有仙境這樣一個地方。
    說了旁人還隻會以為他腦子犯了病,瘋癲了。
    仙境隻屬於神話故事之中。
    就算有人信,那勢必也會為自己,為家人以及那座仙境帶來無窮無盡的滅頂之災。
    家裏人本也知道,要吃給人算命的這碗飯,本就是要走南闖北,四處招攬生意才行的。
    自然也不便阻攔。
    他在家人千嚀萬囑中走出了家門,一邊給人算命測八字一邊找尋玄策當年走過的地方。
    他就這樣找尋了好多年,玄策當年去過的地方能找到的也都已去過了。
    可就是連關於仙境的一丁點線索也沒能尋到。
    在外遊曆了好幾年來,他除了時常會托人帶書信與銀兩回家,自己卻從未回去過。
    有一天,他突然頓悟過來,自己年紀也大了,再這樣找下去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找到。
    說不定那座古墓的壁畫上還有什麽提示,是自己當時給看漏了的。
    於是他決定再去那座疊墓裏看看,再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將壁畫上的圖再琢磨琢磨。
    到了古墓後,他沿著當年與將軍他們下去時的路線到了第一層墓室。
    墓室甬道裏設有機關,主墓室裏也有陣法。
    在墓室的其中一間耳室內,還碼放著層層疊疊的許多金銀珠寶,珍珠首飾。
    但這些都不是這座古墓中,墓主人的隨葬品。
    而是當年鎮守邊疆時,與將軍四處盜墓後所累積下來的財富。
    其實當年他們隨著將軍來了此墓時,就已經將墓中原來設置的機關給破了,財寶也被帶了出去。
    之所以現在墓裏又出現機關、陣法還有這麽一大筆財寶,那是他與夏老爺子的傑作。
    現在這一層墓室中央的棺槨裏躺著的早已不是原墓主人,而是將軍。
    當日將軍被敵軍砍了頭顱掛於城頭,他與夏老爺子趁著天黑,敵軍大意鬆懈之際,將將軍的頭顱給偷了出來。
    再用線將頭顱縫回了將軍的屍身身上,為了能躲過敵軍的追尋,便把將軍帶到了這座古墓中。
    把原墓主人的屍骨從棺槨裏撿了出來另尋了位置安葬。
    再把將軍的屍身放到了棺槨中。
    因為這座墓雖距邊境不遠,但位置極其偏僻而且隱秘,不易被人尋到。
    這裏的風水地勢也俱佳,再加之這座墓的墓主人本身也是一名將相。
    所以把將軍埋葬於此,也不算委屈了他。
    那時的將士若戰死在沙場,都不會運回去讓家屬自己尋地安葬的。
    路途遙遠,待運回去時屍身早就腐爛發臭了。
    所以通常都會就地掩埋,再將噩耗以書信方式傳遞至家屬即可。
    能遇到這種情況還算好的。
    若戰死的人多了,能活著的人要麽逃命去了,要麽被敵方抓了當俘虜。
    誰還去管已經死去的人,要麽堆在一起一把火燒了或挖個大坑埋了,要麽就放在那裏躺著。
    而他與夏老爺子跟隨將軍多年,雖與將軍為上下級關係,但卻親如兄弟。
    將軍在世時,這批財寶的藏寶地點也隻有他們三人知曉。
    而他與夏老爺子還有將軍都是心胸坦蕩之人,從未想過將這些財寶占為私用或心生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