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青衣譚貴林

字數:5971   加入書籤

A+A-


    妖仙重劫!
    石萬魁和翼凡大鬧清風寨,殺死了總轄大寨主,樹倒猢猻散,嘍囉兵四散奔逃。石萬魁朗聲道“不要害怕,俺石某人隻懲戒首惡,脅從不辦。”
    翼凡道“不如一把火燒了他的賊窩子。”石萬魁一拍大腿“僧兄這真是一個好主意!”
    翼凡口中念念有詞,忽然鼻孔一開,放出一道六七丈長的火焰來,刹那間聚義廳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隨即翼凡一拉石大俠“咱們走。”兩個人離開清風寨,下了山後,直撲黑水湖而來。也就是六七十裏的路程,一個時辰後,兩位武林高手來到寒潭黑水湖。
    黑水湖方圓七百裏,水網密布,河岔子縱橫,平時水麵上來來往往的大小漁船不下三百來隻,都是一些漁民。可是如今奇怪的是,湖麵一隻船都沒有。
    大街上很少有人,家家閉戶不出,石萬魁百思不得其解“大白天的不見一個人影到底怎麽回事兒,難道跟咱嗎中原一帶風俗不一樣?”
    翼凡道“既然如此,咱們先到湖麵上走一趟,摸索摸索情況。”
    石萬魁和翼凡使出來輕功水上漂的功夫,氣沉丹田,腳踩水麵如履平地一般,兩個人來到江心處隻見,四周煙波浩渺,無風三尺浪。
    石萬魁道“看來這條涅龍十分凶惡,老百姓都不敢來了。”俠僧翼凡眉頭緊鎖“看來奪取九轉蓮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兩個人正在談論,不遠處東北角上空一個黑點正在他們靠近。翼凡目力所及,一個道士禦劍而來,由遠及近,刹那間那道士已經來到兩個人麵前,道士身長八尺有餘,頭戴蓮華冠,相貌清奇,身穿八卦衣,上繡乾三連坤六斷金八卦太極圖,腰係杏黃絲絛,水襪雲鞋,背插一口寶劍,綠沙魚鞘皮,黃絨穗頭黃絨腕手,真金的吞口,手拿拂塵。
    翼凡乃是得道高僧,雖然不會法術,見道士頭頂冒著黑氣,眼圈發青,嘴角耷拉著,紅胡須相貌凶惡,估計是一個妖道。
    道士厲聲喝道“爾等何人,敢到貧道地盤撒野,俺乃剽龍真人是也。”石萬魁性如烈火,聞聽此言氣的哇哇大叫,掄拳就要打這妖道,被翼凡一把攔住。
    翼凡微微一笑“道兄想必是誤會了,我二人乃是閑雲野鶴,喜歡遊山玩水,會一些武藝,忽然興致大發心血來潮,到此一遊,如有打擾,多多包涵。”
    那剽龍真人聞聽此言,臉色才和緩下來“既然如此,二位請回吧。”翼凡雙掌合十道“道兄,那貧僧就告退了。”
    說罷,石大俠和翼凡腳踩水麵,直撲對岸。翼凡不經意間回首,見那剽龍真人化作一溜黑煙,鑽進湖裏去了。
    兩個人到了大街上,翼凡道“那道士十有八九就是妖物涅龍變化出來的,頭頂一股妖氣。”
    此時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兩個人找了一片樹林坐著。忽然江心處波濤洶湧,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聲勢駭人。
    翼凡定睛一看,湖麵起了一層黑霧。石萬魁畢竟七十多歲的人了,年事已高,靠在一塊岩石上沉沉入睡。
    翼凡望著滿天星鬥,慨然長歎“如何才能除掉那妖物呢?”忽然半空中一聲長嘯,從林子上空落下一隻大鷹來,這鷹翅膀有門板大小,兩隻杠鈴眼睛炯炯有神,鷹背上站著一個和尚,這個和尚身長一丈,身穿灰布僧衣,頭頂燒著潔疤,慈眉善目。
    那和尚從鷹背上跳下,手裏憑空多了一把三尺三寸的刀,這刀身金龍盤旋,寒光閃閃,冷氣森森。
    和尚來到翼凡麵前“此乃屠龍寶刀,能降妖除魔,是湖底涅龍的克星,今天貧僧把咒語傳送給你……”
    翼凡一字不漏,過目不忘,把咒語都記下了。那和尚又從百寶囊裏掏出來一粒丹藥“吞下這藥,可以避寒,黑水湖有寒潭之稱,拿著吧。”
    翼凡接過丹藥“多謝大師。”那和尚一擺手“不必客氣,老百姓的命運就交給你了,涅龍一定要斬殺了,不然後患無窮。”
    翼凡點點頭,那和尚隨即上了鷹背,大鷹一聲長嘯,破空而去,兩隻門板大小的翅膀一扇,強大的罡風,齊刷刷折斷了幾棵水缸粗細的大樹。
    饒是你翼凡和石萬魁武藝超群,也差點一個趔趄,險些摔倒在地。翼凡和石萬魁到了次日平明,來到湖心,換了水式衣靠。兩個人頭戴分水魚皮帽,日月蓮子箍,水衣水靠,油綢子連腳褲,香河魚皮岔,背著兵器鑽進湖麵。
    翼凡遊出六尺遠,見對麵那剽龍真人手提長劍,氣勢洶洶的來了。妖道用手指點翼凡“勸你別打九轉蓮花的主意,你死活不聽,自找苦吃,別怪貧道心狠手辣!”
    話音剛落,剽龍真人擺劍就剁,翼凡並不拔刀赤手空拳,六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剽龍真人氣的哇哇大叫,頻頻發動進攻,恨不得一劍劈死翼凡。旁邊的石萬魁雖然陸地功夫一流,奈何水性一般,不敢過去幫忙。
    翼凡又和那剽龍真人鬥了三十回合,剽龍真人手臂挨了一劍,肉皮被劃破一道長長的口子,流出黑色血液來,腥臭難聞。
    剽龍真人惱羞成怒,搖身一變就現原形了,原來是一條怪龍,烏龜的頭,龍身子,蛇尾巴,足有七八丈長。
    這涅龍張開血盆大口,直撲翼凡。翼凡大吃一驚,抓住石萬魁的腳脖子,給老俠客甩出水麵,這就得救了。
    翼凡口中念念有詞,晃動屠龍寶刀戰涅龍。眼看妖龍要吞翼凡,翼凡一閃身,就跳到了涅龍後背,用屠龍刀劈去,火星四濺,剁下一隻鱗片來。
    涅龍疼的嗷嗷叫喚,拚命甩身子,翼凡揪住龍角,“咣咣”就是十幾拳,一人一妖就殺在一處,打了一個難解難分。
    一眨眼七十回合過去,翼凡累的氣喘籲籲,滿頭大汗,隻有招架之功,並沒有還手之力。
    翼凡險象環生,突然福至心靈,念出來咒語,隻見屠龍寶刀脫手而出,化作一道白光,把涅龍捆住。
    涅龍掙紮嘶吼,也無濟於事。那白光又分化出幾十道白光來,在涅龍身上來回亂刺,不一會兒涅龍千瘡百孔,血肉模糊,炸出大片血花,湖水染紅了一大片。
    涅龍死屍沉入湖底去了,翼凡把附近遊了一遍,忽然見一片珊瑚裏麵放出來五彩光華,遊過去一看正是九轉蓮花。
    翼凡大喜過望,拔出來蓮花,上了岸邊碼頭。石萬魁也十分高興“大師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得了九轉蓮花。”
    就這樣翼凡斬了涅龍,在青鸞國一舉成名天下知。
    陝甘寧,豫陽王朝西北三州,大柱國府裏,一名小卒正捧著邊關奏折。檀香木的椅子上坐著一個方麵大耳,鐵麵劍眉,身穿蟒袍的六旬老人程霸天。
    程霸天接過奏折,撇了一眼漫不經心道“孤王的心腹愛將王景略在斜穀口與北羌騎兵對峙半個月了,王景略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夜裏出奇兵,三千軍隊愣是打垮了北羌一萬人馬,他娘的真是痛快啊!”
    那探事小卒單膝跪地,不敢直視這位二號皇上。程霸天摸著稀疏的胡須,一臉得意忘形“來人呐,給蕩寇將軍王景略送去六十壇好酒、美女四十人、外加黃金一百兩。”
    報事小卒戰戰兢兢“是大柱國。”程霸天見小卒戰戰兢兢,“噗嗤”一聲笑了“他娘的老子又不是三頭六臂、凶神惡煞,你害怕什麽?”
    報事小卒道“屬下……沒有……。”程霸天一擺手“來人呐,給這當兵的一壺黃酒,長途跋涉也夠辛苦的。”報事小卒先是一愣,隨即感激涕零,“多謝大柱國賞賜。”
    程霸天道“本王知道你在想什麽,都說俺程霸天殺人如麻,也有的說我是活閻王,吃人肉喝人血,是不是?”
    報事小卒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回答。程霸天一擺手“下去吧,本王不難為你了,回去告訴你家蕩寇將軍王景略,一定要守住斜穀口這個軍事要塞,不得讓北羌蠻夷踏進我豫陽王朝一步,另外給他加八百擔俸祿。”
    報事小卒如獲大釋,轉頭退了下去。屏風後轉出一人,身長九尺須眉蒼,鬢如霜,細細的眉毛,一雙漆黑明亮的眸子,手持羽扇。
    此人長作揖不跪,緩緩道“大柱國一向可好,碧眼兒譚貴林請安了。”這碧眼可是號稱西北三州第一謀士,經常給程霸天出謀劃策,曾經六出奇謀,使北羌在避蠻山的十萬大軍丟盔棄甲,不戰而降,而那一戰也使北羌元氣大傷。
    程霸天雖然一介武夫出身,但是對真正有學問謀略的讀書人很尊敬“譚先生請坐,喝茶。”
    譚貴林說“謝大柱國賜茶。”程霸天忽然長歎一聲,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貴林呐你跟孤王多久了?”
    這位四十來歲的青衣儒者沉思片刻道“二十年了吧。”譚貴林見大柱國麵有疲倦之色,愁眉不展的樣子。
    譚貴林道“都說咱們遠在中原珞珈城的皇帝陛下乃有道明君,卻對忠心耿耿的大柱國有猜忌之心,實在叫人不服啊。”
    程霸天聞聽此言,歎了一口氣“不愧是碧眼兒,算無遺策,誰都逃不過你的眼睛,三年前我那不爭氣的兒子欺男霸女,胡作非為,被我斬首示眾,可外界謠傳,孤王隻不過從監獄裏弄了死囚犯,把自己兒子換了出來。”
    中年儒者露出不平之色,“大柱國一心為民,鎮守西北門戶四十多年,勞苦功高,卻反受皇帝老兒的窩囊氣。”倒是程霸天豁達一笑“我手握三十萬重兵,差不多是整個豫陽王朝一半的兵力,要我當皇帝也是不放心呐。”
    儒者聞聽此言差點一口茶水噴出,心裏無可奈何,咱們這位大柱國真是沒心沒肺啊。
    大柱國一甩手,屏退左右。碧眼兒譚貴林壓低聲音問“敢問大柱國有沒有稱王稱霸的雄心壯誌?”
    程霸天聞聽此言,先是一愣,隨即一本正經,完全沒有了以往的吊兒郎當,粗暴脾氣“俺程霸天自認為是豫陽王朝的看家狗,誰要哪個不開眼的家夥對老百姓刀兵相見,我第一個咬死他!”
    一向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的中年儒者,眼睛竟然有些濕潤了。程霸天露出一絲耐人尋味的笑,“二十年了,貴林呐我早就知道你是皇帝陛下趙珍的派來的,對不對?”
    中年儒者聽了蟒袍老人的幾句話,不由得身子一震,如遭雷擊。程霸天道“先別急著否認,也別急著承認。”
    中年儒者道“其實在下一不為皇帝,二不為大柱國,三更不為高官厚祿,隻願天下蒼生豫陽王朝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僅此而已。”
    程霸天肅然起敬,點了點頭“不錯不錯,這才是讀書人的本色。”譚貴林道“這些年來大柱國受委屈了,我替豫陽王朝老百姓,再拜大柱國。”
    程霸天毫不客氣,受了一拜。大柱國問譚貴林“敢問先生我豫陽王朝現在最大的威脅是什麽?”
    碧眼兒說“想那青鸞國和東嶽國彈丸之地、撮爾小邦,不足為慮,遠在天邊的龜茲國、大宛國,一向和咱們友好相處,這兩國實力加起來也不夠西北三州一半的兵力也不足為患。”
    程霸天深以為然,譚貴林竹筒倒豆子般說“豫陽王朝最大的敵人莫過於北羌,北羌占據三川六國十八寨,雖然不如豫陽王朝繁華,但是軍事強悍,馬背上的民族,多擅長騎馬射箭,又多駿馬良駒,一時間不能拔除。”
    程霸天把椅子搬近了“先生有何高見?”譚貴林道“為今之計,在於挑選良將守邊,熟知地形山勢,開墾屯田做長久之計。”
    忽然一個心腹侍衛來報“啟稟大柱國,您的義子王士椎求見。”